《二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流-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流停了停,有种很朴素的感情在他心里酝酿着,等乡亲们拍得差不多了,他把手一举,众乡亲又安静得坐了下来。

李流继续说道:“能够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与乡亲们一起说说话,我李流这一辈子都不能忘怀。不能忘怀你们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的精神,不能忘怀你们敢于脱贫、敢于致富、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四个敢于一气呵成,极其震憾!

“好!”李县长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众乡亲再次鼓起掌来。

会场上掌声雷动,李流眼里花花的,好像进了水。他拿出纸巾,轻轻地擦拭了一下。

“李县长,哭了,李县长为我们哭了。”

下面众人纷纷小声地说着话,有个别乡亲感情丰富的,想到这些年的苦,被现场的气氛感染,也跟着流起眼泪来。

这感人的一幕,被记者敏锐的拍摄到了。

李流深呼吸一口,说:“今天,我要感谢高原村,感谢高原村的刘国庆,感谢高原红果蔬协会,感谢乡亲们,是你们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穷山恶水并不可怕,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才最是珍贵。我相信,有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强力带动,有众乡亲的努力,我们的果蔬协会将越办越好,乡亲们的日子将越过越好。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再次欢声雷动,热泪横飞,掌声经久不息。

 第075章 高原红(6)

李流县长掏心窝子的讲话,博得了满堂彩。以前的时候,李流作讲话都是照着秘书的稿子念,今天完全是自己自由发挥,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效果当然会很好。

在李流讲话的时候,于秀花便找到刘堂河,把事情说了。刘堂河听明白了,心情很沉重,刘越深不仅是自己的侄儿,还是自己这么多年一起奋斗的战友。为了高原村的老百姓,刘越清把自己的肝奉献出去了。

李流讲完,坐了下来,二流对着麦克风,说:“下面,我们有请董镇长讲话。”

掌声再次响起,董镇也站了起来,拿起麦克风开始了激情的演讲。

二流则转过头,小声说:“李县长,我们在另一处安排了一桌伙食,散会以后,我带你们去。”李流眉头一皱,今天他被感动了,想和村民们在一起,说:“我们就在这儿吃吧,与乡亲们一起乐一乐。”

“这伙食标准很低的,才60元一桌。”二流继续劝。

李流坚持道:“标准不低了,我这个正县级下乡才10块钱的生活补助,他们工作员才只有5块钱的生活补助,加起来还不到60呢?好不容易与老百姓乐一乐,刘国庆啊刘国庆,你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吗?”

“行。”二流呵呵笑道,上次见过了大世面,他在县长面前感觉不到什么压迫感,反而觉得这李县长很随和,恰到好处地与他开起了玩笑:“只要李县子不怕被村民们灌醉,就在这儿吃。”

董镇讲了一大篇,其他什么的二流没听清楚,但有一句话他听明白了:“镇上将把高原红果蔬协会作为全县十强协会来打造,为了协会更好的发展,镇政府补助五千块钱作为协会的启动资金。”这是董镇在向李县长表态。

乡民们听了要补助五千块钱,纷纷向二流投来羡慕的眼光。

二流则心里一喜,五千块钱,看来这顿饭不会吃老本了,甚至还有些结余。

董镇讲完了,刘堂河把话筒接了过去,说:“今天高原红果蔬协会成立大会开得很成功,连我们的县长、镇长都参加了,我这个当了几十年支书的老共产党员,和在座的乡亲们一样,感到心头特别激动。我代表村委向两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他多余的话不说了,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我再讲一件事,吃过饭之后,高原村的乡亲们今天下午还要开一个会,是关于刘越清家的,具体我就不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堂河不说是刘越清得肝癌的事情,是害怕破坏了欢乐的气氛。

李流也听懂了老支书话里的意思,他也想表示表示。

会议结束了,二流站起来,高声宣布:“今天,李县长要与大家联欢,刘越能,再去抬一张桌子,再摆一桌。”

“喔——”众乡亲听说这个消息,顿时炸开了锅,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在高原村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李流看着乡亲们的兴奋劲,笑得很得意。

“开席了!”二流拉长声音使劲一吼。

“噼噼啪啪!”鞭炮声响了起来,院坝边腾起一阵白色的烟雾,闪烁出一片喜庆的红光!五六个在厨房帮忙的妇女一溜儿走了出来,摆筷子的摆筷子,端凉菜的端凉菜,倒单碗(酒)的倒单碗,一派繁忙,一派热闹。

负责蒸笼的两个厨师站在板凳上,把一人半高的蒸笼顶上的盖子揭了开来,一阵热气从蒸笼里升腾而起,香飘院坝,让人精神一振。厨师把蒸笼里的菜一碗一碗地递给下面端菜的把式。端菜的端着一块像镜框一样的木板子,从蒸笼里取出来的蒸菜便放在木板子中间,装满了,便端起木板,送到各桌去。

遇到前面有人的,端菜的把式便吼一声:“看到看到,热菜来了。”端到自己分工负责的那几桌面前,便喊一句:“上菜了。”坐在端菜位置的村民便伸出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不管这刚从蒸笼里出来的菜到底有多烫手,笑哈哈地把热菜端上桌。

一时之间,端菜的吆喝声、碗筷的碰撞声、众人的谈笑声、高昂的猜拳声,交织成一片,都是代表着欢快和喜庆的声音。

记者难得一见如此热闹的场面,端着个摄影机到处拍着。为了留个纪念,二流想着,等这边的事儿完了,回头找记者刻一个光盘,留个纪念。

二流派人通知刘越深别在那边忙活了,又将李流一行人邀请入席。

李流高兴地入了席,看着端上来的八大碗,不禁陷入了回忆,一边回忆一边说:“好久没吃过正宗的八大碗了,八大碗包括四荤四素。四荤是肘子、烧白、夹沙肉、墩子肉,都是以肥肉为主,四素是萝卜、海带、粉条、豆腐。另外还有两个酥肉汤,一个是瘦肉酥,一个是骨头酥,真正是美味啊。”

李流夹了一块肘子肉放在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着,油水从嘴角流了出来。施波赶紧取出餐巾纸,递给李流。李流一口将肉吞到肚里,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兴奋地叹了口气,说:“真爽啊!”

饭局已经开始,各种花样的敬酒就开始了。

最开始的时候,李县和董镇是来者不拒,喝着喝着就有点醉了,接着施波便开始给李县带酒,喝着喝着,施波也醉了。在这儿吃饭的四百多号人,其中能喝一斤酒以上的就有四五十个,都是乡间磕子泡长大了,劝酒的口才又好,如果杯杯者风底,那要喝多少酒?谁也说不清。

李流一行人除了女记者没喝酒没醉以后,其他人都喝得醉酗酗的。

但是,敬酒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这时,二流把所有来敬酒的都挡了下来。要喝,先同二流喝,喝多少无所谓。反正,对二流来讲,这粮食酿的酒就好像喝水一样。不,喝水还胀肚皮,他喝酒除了偶尔上一次厕所以外,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吃了一阵,众人酒足饭饱。

红岩村、大石村的村民吃过饭,带着欢笑陆陆续续地走了。高原村的村民有的回家去同家里的那口子商量刘越清的事情去了。李流一行人喝醉了,清醒的人把这一行人架到刘堂河的家里,放到床上让他们睡个大觉,清醒一下。

帮忙的妇女们开始打扫院坝,刷碗。

轰轰烈烈的高原村果蔬协会成立大会终于结。

接下来,感人的一幕即将上演。

 第076章 五块二!五千二!

刘越清,二流的堂哥。但是,岁数比二流大了整整十岁。

二流几岁走路都还困难的时候,这个堂哥就喜欢背着二流满山遍野到处跑。

二流七八岁的时候,这个堂哥就喜欢叫上二流,一起到山间的田野里打渠妈儿、抠黄鳝、捉山鸡儿。

二流十来岁的时候,这个堂哥已经是村里的能人了,那个时候砍伐树木还没有现在管理得这么严,堂哥经常到山林里砍些树木抬到山下去卖了换钱。电子书,每次回来都要给他卖一点小东西,有时候是一些糖果之类,有时候是一些学习用品。每次堂哥下山,二流都要在鬼门坡翘首相望,希望堂哥能早一点回来。

二流读了高中的时候,这个堂哥娶了媳妇,就是于秀花,但是,从来没有忘记二流。二流记得,每次开学,堂哥都要资助二流一百两百的学费。

读大学了,堂哥也被选上了村主任。面对昂贵的大学学费,二流他爷有时候苦得焦头烂额,但是,堂哥每个月几百块钱的村主任补助,其中一半都给二流寄去当生活费。秀花嫂子从来没有说个不字。

对于二流来讲,刘越清其实是亦父亦兄的,就好像他和刘缓缓的感情一样。

有时候,二流喜欢和秀花嫂子说点小磕子,但是,从心底里,他对秀花嫂子是相当尊敬的。不像他对于庆嫂子,可以放肆地说磕子。

如今,刘越清却得了现代医学无法百分之百治疗的绝症——肝癌。

二流回到家,翻出上次自己住院时记下的人情薄子,刘缓缓把所有的零花钱——五块二毛钱都捐给了他,五块二毛钱,这黑色钢笔所记录的数字,让二流的眼睛湿润了。

或许,对于刘缓缓来讲,她并不明白肝癌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父亲意味着什么?如果父亲突然之间没了,二流不敢想象,她会伤心成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二流流泪了。

二流翻出床下的小抽屈,这里面锁着他这段时间来的所有积蓄。

一百,两百,三百…………

带着眼泪,数了一遍又一遍,总共五千二百零几十块钱。

五千二百块钱,二流拿在手里不停地摩梭着,轻轻地抚摸着红色的钞票。这是他这几个月来的所有的努力和积蓄。

五千二百块钱,代表的是山里人的希望,二流的希望。如果被人偷了,二流可能会发狂。看着窗台上摆着的三盆兰花,紧紧地捏着手里的钱,二流怔怔地出神。

价值五十万一盆的兰花,他眼睛一眨不眨就捐出去了,那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兰花是高雅圣洁的,容不得金钱的亵渎。而这五千二百块钱,真金白银,即使二流已经决定捐这么多钱,但心里还是有点有点舍不得。

“二流,准备好没有,该出发了。”他爷到了二流的小木屋门口。

二流将这一沓钱抄到裤包里,他的裤包鼓了起来,好像装了一块大鹅卵石。

看着这一沓钱,二流他爷惊讶道:“二流,你准备捐好多钱啊?”

“五千二。”

他爷倒吸一口凉气,说:“你留点家里用没有,眼看着房子要封顶了,木匠的工资还没结呢?”他爷说的很小声,生怕外边正忙活着的木匠听到了。

二流感叹道:“钱用了还可以再赚,人没了就不能再回来了。”

他爷叹一口气,拍拍二流的肩膀,说:“走吧,这些年越清家没少帮我们,这钱捐得该。”

村部的院坝,上午还喜气洋洋,下午却肃穆异常。

睡了一觉,李流一行人酒已经醒了。看到马上要进行的捐款,李流对一行人说:“我们看看再走吧。”随行的记者一听说,马上支起摄像机,把这一幕拍摄下来。

捐款开始了,刘堂河邀请李县长到主席台上去坐,李县长告诉他这是村民自己的事,他不参与,只在下面看看就行。刘堂河只得走上主席台,讲了起来。

刘堂河讲了一通刘越清的好,介绍了一下刘越清目前的病情,又率先捐了一百块钱。

于秀花在一旁看着,眼睛儿酸酸的。

这个一百,那个五十,谁捐了款,刘堂河便在旁边高唱一句:“某某,捐多少。”旁边一个记录的就认真地记下来。等捐款结束了,随同所捐的钱一起送给于秀花。

捐的是钱,欠的是债。一辈子也还不完的人情债!

该二流捐了,二流掏出一大沓钱,递给刘堂河。刘堂河吃惊了,颤抖着手接过钱,说:“这是多少?”

“五千二。”二流答道。

刘堂河把钱数了两遍,才高高举起这一沓钱,对着众人喊道:“刘国庆,捐五千二。”

这一声喊,高原村的村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足足安静了三分钟,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多数村民都参加过上次给二流捐款,有的人就记起来了,对旁边的人说:“上次刘缓缓给二流捐了五块二,这次二流还了五千二。”

听到的人则回道:“二流这个人啊,就是重感情。”

二流的形象在众村民心中又高大了一分。

扛摄像机的记者也被感动了,镜头围着二流转。

另一个记者说:“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啊,都可以制作一个专题片了,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地宣传。”

二流走到于秀花身边,想安慰于秀花两句。话还没说出口,于秀花一把抓住了二流的手,眼泪珠儿吧嗒吧嗒往下掉,想说很多感激的话,却不知道说什么。

五千二百块钱实在太令人震撼,于秀花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五千二,这个数字也把李流吓了一跳。他在县政府机关工作,一年捐款也会遇到很多次,捐款的时候都是定了标准的,正县级四百,副县级三百,正科级两百,副科级一百,普通工作人员五十,一般都是这个数。李流比谁都看得清楚,现在高原红果蔬协会还处于起步的时候,正需要大把花钱。但现在,五千二百块钱,这个农村的小伙子,眼睛一眨不眨就捐出去了。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应该是这小伙子所有的积蓄了。

李流再次被感动了,对身边的施波说:“小施,你去帮我捐一千块钱。回去以后,督促一下卫生系统,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工作必须在年底前落实。”

听到李流的吩咐,施波赶紧从皮包里拿出钱包,数了一千,董镇反应也极快,从身上摸出一千,递给小施,说:“也跟我捐一千。”

小施拿了两千块钱,递给刘堂河,说:“这是李县长和董镇长捐的,一人一千块钱。”

刘堂河接过钱,数也不数,把钱举过头顶,高声唱道:“李县长,捐一千,董镇长,捐一千,都是好领导啊!”

“啪啪”不知谁带头鼓掌,接着,掌声就响成了一片海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