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官人-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接着,便是开始遣散此前府兵中的老弱,极力的开始征募兵马。

    卫州乃是昭义军的军治所在,韦弘敏就在此办公,所以这里也很快就成了一个大兵营,昭义军比之其他各镇,得到的方便更多一些,比如上任之初,朝廷就拨发了不少钱粮,况且这昭义军在从前的上党旧地,这里的民风素来彪悍,因此韦弘敏留下了一批精壮的府兵之外,便开始大肆招兵买马,本地的百姓自然远不如河南府的百姓富足,很多人根本没有出路,再加上卫州府库中本就囤积了不少钱粮,以及朝廷的钱粮援助,昭义军很快便编练了昭义五军。

    这昭义五军,有此前的府军精卒做骨干,又加上成了私兵,韦弘敏对练兵之事尤为上心,所以经过这些时日的操练,已经初具了实力。

    有了这个底气,韦弘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神策府打秋风了。

    神策府的商队要出关,就少不得经过昭义军各州,既然要过,那就少不了买路钱,他们不肯拿出买路钱来,韦弘敏也绝不会客气。

    因此他一面下令昭义三支军马部署于黄河北岸,四处稽查河南府的各种商队,借机盘剥和勒索敛财,一面等待着秦少游的回复。

    此时,在卫州城的东门,一匹健马呼啸而过。这是专递急报的驿兵,过不多时,驿兵出现在了卫州昭义军治所门口,这驿兵挥汗如雨,几乎是哑着嗓子对门卫道:“立即呈送都督,洛阳最新急报。”

    卫士不敢怠慢,连忙将急报送了去。

    在中堂里,韦弘敏一面喝着茶,一面老神在在的打开急报。在他看来,想必是自己的使者带来了回音,却是不知,那秦少游到底是退步还是绝不肯让步。

    不过既然决定出手,无论秦少游的选择是什么,韦弘敏都有应对的手段,可是当他看完了急报,却还是不禁愣住了。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虎狼

    新建文稿 (48)

    韦弘敏曾经有过许多的构想。

    他是个爱动脑筋的人,所以但凡做任何事,他都会铺陈好后路。

    秦少游妥协,自己应当如何,不妥协,又应当如何。

    他也一直为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不管怎么说,这个世上,但凡是爱动脑筋的人,总是坏不到哪儿去。

    可是……

    韦弘敏还是大大的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因为他陡然发现,他从前思索的一直是秦少游会如何应对,会怎么接招,谁晓得,人家压根就不接你的招,而是直接一拳捣了过来。

    上皇巡河北。

    韦弘敏阴晴不定,他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这可怎么办才好呢,一旦上皇到了河北地界,自己这个都督,要不要去迎驾?若是迎驾,不但矮人一截,而且就等于是被人捏在了手里。可若是不去,那就真正是大逆不道,实在是罪该万死,便是韦后,怕也保不住自己。

    上皇终究还是上皇啊,韦氏是挟天子而令诸侯,而秦少游却是奉上皇而令诸侯,这王牌一出,足够让人头痛的了。

    如此一来,自己所谓的要挟就成了笑话,自己还在拿捏着商队的时候,人家直接到河北来了。

    况且……从急报中来看,此番娘娘出巡,一万五千余神策军倾巢而出, 浩浩荡荡,这云蔽日,这么多人来,分明是要来逞威风的。想必那秦少游,早存了要借此立威的想法。

    假若自己示弱,怕又要抬不起头来。

    面子问题,有时候却是至关重要,因为很多东西表面上是面子,实则却是身价。一个人的面子与自己的身价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这天下的人本就是欺软怕硬,当自己失了这个面子,别人就不免要看轻自己,看轻自己就看轻了昭义军,莫说是河南府的上下人等,便是昭义军内部,一见自己这个都督大失颜面,竟是无计可施,他们会怎样想呢?

    一个人自己的面子都顾不上。还能顾得上下头这些小鱼小虾的颜面吗?人都喜欢攀高枝,攀高枝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好处,而一旦轻视了你,谁还肯攀你这个高枝,到了那时,谁还肯为自己效命。

    神策军这是要给自己下马威来了……

    一念至此,韦弘敏真是百爪挠心,他心中愤恨,恨那秦少游不按常理出牌。又不免担忧,担忧接下来那秦少游带着神策军到了河北……

    越想……越是心惊啊。

    正在韦弘敏踟蹰不决之际,却有人来报,道:“都督。孙先生回来了。”

    孙先生,是韦弘敏的幕僚和棋友,如今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此番去勒索秦少游。便是这个孙先生成行,孙先生去了洛阳一遭,却不知带来了什么消息。

    虽然韦弘敏已经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却还是抖擞精神,道:“请先生进来说话。”

    ……………………………………………………………………………………………………………………………………………………………………………………………………………………………………………………………………

    孙先生徐步走进了中堂。

    随即朝着韦弘敏深深一揖,道:“学生见过都督。”

    韦弘敏顾不得客套,径直道:“孙先生回来了?此番去洛阳,带来了什么消息,那秦少游……”

    孙先生道:“有个好消息,也有个坏消息,却不知都督要听哪一样。”

    韦弘敏道:“坏消息是什么?”

    孙先生道:“坏消息是,那秦少游对都督的倡议置之不理,对学生也十分不客气,甚至还放言,说商队乃是上皇早年便恩准了的,沿途官府,谁敢刁难便是大逆不道……”

    韦弘敏脸沉下来,只是冷笑,果然如此,这个秦少游真是寸步不让啊,不过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好在韦弘敏这时候还想起了好消息,他问道:“那么好消息是什么呢?”

    孙先生道:“自从天下分封建镇之后,天下三十七镇都督纷纷招兵买马,积蓄钱粮,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府那儿的工商只怕有些维持不下去了,学生再那里的所见所闻,多是商贾的抱怨,他们今年的盈利,已经大大减少,许多人本是要投产,如今也纷纷畏首畏尾,甚至有些工坊难以为继,听说,已经开始遣散匠人,那些匠人失了生计,成了流民,每日在街上闲逛,又少不得出现许多作奸犯科之事,当初的时候,河南府为了开工商,吸引了无数的百姓,而如今,这些百姓一旦失了生计,反而就成了神策府最大的负担,不出学生意外的话,今年神策府的商税将会大大减少,可是许多人失去生计,就不免要增大赈济的开支,人总要养活吧,若是大家饿着肚子,非要反了不可,所以神策府弄出了一个以工代赈之法,可是这以工代赈,终究还是花钱的,除此之外,因为治安变坏,又少不得在维持治安方面,增加一大笔开销。一边是商税减少,一边却又要大大增加开销,如此一来,不出数年,肯定要入不敷出。这河南府的工商,再这样下去,必定是难以维持的了。”

    “除此之外,河南府的薪俸也减少了不少,一方面是商贾们无利可图了,不得不缩减工钱,另一方面,也是可做的工少了,失去生计的匠人什么价钱都肯去干,许多人已经开始滋生不满,商贾们不满,匠人们不满,尤其是洛阳与孟津,如今承载着百姓近百万之众,如此多的人,想要养活他们,让他们找到生计可是不易,只要再压一压,学生可以肯定,这神策府不需外力,必然要毁于一旦。”

    这个孙先生,可不是一般人,当初的时候,韦弘敏派他去洛阳,他在洛阳曾住过几年,所以对工商尤为熟稔,甚至还写过几本关于商贸的书籍,在河南府一带的学者之中颇有一些地位。

    河南府的工商兴起之后,许多人便开始研究起工商的规律起来,于是渐渐的,有一批人成为了专业的工商理论家,这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在针对河南府工商方面,昭义军的种种措施,几乎都是这位孙先生来操刀,他看问题十分精准,对工商的规律也摸的很透彻,所谓的工商,无非就是建立在消费之上罢了,本质就是市场,而市场足够大的时候,工商便可疯狂的滋长,创造出前所未见的繁荣景象,而一旦市场出现了动荡,那么必定会出现无数的问题和漏洞,孙先生针对神策府,用的就是缩减市场之法,只有不断的萎缩河南府的市场,尽力的联络各地的诸侯对河南府的工商市场提高门槛,那么河南府的繁荣就是镜花水月。

    这一次想从神策府商队那儿分一杯羹,收一笔买路钱,不过是一个由头而已,真正的目的,反而是表明昭义军的态度,这个态度一出,那些敏感的商贾便能看出昭义军对于河南府的敌视,连神策府的商队都容不下,怎么还容得下其他的商队,到了那时,大家对于市场的预判只会越来越悲观,而愈加的悲观,大家投资的动力就会减少,已经生产的货物卖不出去,新建的工坊只能倒闭,匠人和学徒,还有码头上的脚力就不免要失去生计,成为城中的流民,这些人,对于神策府的伤害,却是极大,只要有一星半点的火药星子,就足以毁灭整个河南府了。

    所以孙先生显得很是兴奋,而韦弘敏对此一知半解,却见孙先生笃定的样子,也不禁有些信服,总算……还是有好消息的,不管怎么说,却算是一件快意的事,韦弘敏颌首道:“若是如此下去,需要多久,才能让这河南府彻底毁灭。”

    孙先生道:“三五年足够了,不过若是想要加快一些,其实也不难,无非是对他的商队开刀罢了,只要对神策府商队开了这一刀,那么其他商贾必定人人自疑,到了那时,这样的恐慌只会加剧。都督,工商之道,在于对未来的预期,而非是眼下的生产,若是当一个商贾感到绝望,自然不肯轻易砸钱出去,不肯去建工坊,只要不建工坊,那神策府的钱庄就放不出贷,只要不建工坊,许多人就要失去生计,失去了生计的人,衣食无着,又怎么肯花钱买东西呢,买东西的人越少,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更多卖不出去,到了那时……”

    韦弘敏为这孙先生说动,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工商,他可谓是一问三不知,可是这孙先生,却是很早前就埋在洛阳的一步暗棋,如今,这个棋子显然是不枉费他当初的苦心,他打起精神:“既然那秦少游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 就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来人,去请朱将军。”

    朱将军,乃是昭义军中军将军,亦是战功赫赫的人物,韦弘敏赏识他,便将他调来了这昭义军,显然,韦弘敏也想给秦少游一点颜色看看了。

    ………………………………………………………………………………………………………………………………………………………………………………………………………………………………………………………………

    第一章送到。今天起得晚,更新有点迟。(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彻底反目

    就在等候朱将军的功夫。

    韦弘敏还是极为头痛的看了孙先生一眼,道:“上皇北狩的消息,你听说了吗?”

    孙先生听了这事儿,不禁皱起眉,道:“学生听说一些,那秦少游,既然不肯就范,那么少不得,就要挫一挫都督的锐气,这北狩,只怕是借机来给都督下马威的,其实某种程度,也是鼓舞那些商贾,诚如学生所言,商贾们看的不是眼下,看的却是未来,正因为看的是未来,所以昭义军一旦对神策府商队动手,便可让他们心生绝望,而秦少游此番北狩,对于那些商贾来说,却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便是告诉那些商贾,神策府的实力依然惊人,又有上皇庇护,都督虽然刁难了他,可是神策府照样可让都督就范,如此一来,商贾们便能安心一些了。”

    “因此学生以为,此番上皇北狩,都督决不可大涨那秦少游的锐气。”

    韦弘敏沉吟着点头,孙先生所说的不错,一旦上皇来了这里,自己若是低头,这天下人可都在看着自己呢,一旦示弱,就是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

    只是……秦少游毕竟是奉着上皇而来,自己……哎……有些难啊。

    孙先生见韦弘敏一脸为难之色,道:“都督是不是担心,上皇那儿……”

    韦弘敏叹口气,道:“不错,老夫担心的就是这个,秦少游不可怕,神策军也不可怕,可是上皇的身份……”

    孙先生笑了笑,道:“其实这也不难。”

    韦弘敏看着他,道:“哦?莫非孙先生有何妙策?”

    孙先生道:“他们既然想给都督一个下马威,那么都督不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吗?”

    韦弘敏愕然,道:“这……怎么说?”

    孙先生道:“不妨都督就以迎驾的名义,将附近各镇的都督都招来。让他们前来一起迎驾,只要他们肯来,少不得要带着亲卫至昭义镇,那上皇可以带着一万五千人的神策军,为何神威军的方都督不可以带两万神威军来,至于其他各镇,亦可带不少护卫,等到上皇抵达了河北,各镇诸侯的军马一字排开,若是有个十数万之众。那便是这云蔽日,蔓延数十里,那时,都督与各镇都督一同去大营见驾,即便是向上皇问安,在天下人看来……各镇都督的兵戎之盛,也足以让神策军相形见拙,甚至都督可以请那秦少游,来比试比试。若是秦少游不敢,只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可是一旦当真要比试,凭着他那点人马。只怕还不足以让人塞牙缝了。”

    孙先生一席话,就仿佛一下子提醒了韦弘敏什么,韦弘敏先是微微一愣,最后却是大喜:“不错。他们要逞威风,那么老夫,就给他们一点威风看看。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相型见拙,此事倒是好说,各镇都督大多都与韦家关系匪浅,只要老夫传去书信相召,他们必定要开赴此盛会,好,好的很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