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东钉子户-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逢有伤的士兵,军医官都会拿着药膏,亲自帮着清理,上药,包扎……

    看到士兵们感动落泪的模样,秦民屏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哥,你说那位张总兵到底是谁啊,怎么对咱们这么好?”

    “你问我我问谁去!”

    秦邦屏摇摇头,说道:“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只要咱们能办到的尽力就是了。咱们白杆兵不欠人情。”

    ……

    焕然一新的白杆兵士兵在引领之下,来到了校场上,顿时眼珠子碎了一地。

    只见校场上已经支起了上百个烤肉架子,每个架子上绑着一只肥羊,下面是旺盛的炭火。一边烤着,一边涂抹香料。只见烤色泽枣红,娇艳欲滴,提着鼻子一闻,就让人食欲大开。

    秦邦屏看在眼里,迷惑之色更胜,硬生生止住了脚步,其他士兵更是不敢动弹。能管得住腿,却管不住大家伙的眼睛,全都盯着烤全羊咽吐沫。

    “哈哈哈,秦将军,怎么不合诸位的口味吗?”

    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张恪在吴伯岩的陪同之下,出现在校军场上。

    熟读史书的张恪自然知道白杆兵的大名,更是为浑河血战扼腕叹息。

    天启元年,大明集中各地精锐,包括四川的白杆兵,浙江的戚家军,云集辽沈。和建奴大战。

    白杆兵算是大名最好的长枪手,和戚家军又是最好的火铳手。两支人马,在浑河实现了梦幻组合。

    不到一万的士兵,力战数倍于己的建奴铁骑,双方战损比例相当!

    这在野战之中,几乎是不敢想象的,比起徒有其表的广宁铁骑,白杆兵可以拍着胸脯说他们没有战败,只是被消耗光了!

    当得知白杆兵北上进入辽东之后,张恪就知道那场宿命的交战已经不远了。

    根据种种迹象判断。老奴甚至可能比历史上提前下手,更大的血雨腥风不再遥远。张恪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助白杆兵,让他们打得更漂亮,最好能摆脱全军覆没的凄凉结局。

    秦邦屏见到张恪,也被对方的年纪吓了一跳。

    看样子恐怕比起自己儿子还要年轻,竟然高居总兵之位。猛地,秦邦屏想起了最近风头最盛的一个人物……

    “敢问大人可是在广宁痛击鞑子的张恪张大人?”

    “正是本官,若是我说的不错,两位应该是马夫人的兄弟吧?播州之乱。马千乘和秦良玉贤伉俪用兵如神,连破杨应龙部,战功赫赫。试问我大明的土司当中,谁人能比得过秦马两家。本官久仰白杆兵大名,没想到你们到了辽东,正好让本官尽尽地主之谊。”

    张恪一番话说出,秦邦屏和秦民屏总算是解开了心中疑虑。原来是张恪仰慕他们的战绩,才盛情款待,看来大明还是有识货的人。

    不过相比广宁大捷。张恪的战功,义州兵的战力,更加白杆之上。

    秦邦屏老成持重,最敬重英雄,他急忙给张恪施礼。

    “张总镇过誉了,我等深受皇恩,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倒是张总镇年少有为,战功彪炳,让人好生钦佩。”

    “哈哈哈,别忙着吹捧了,羊肉老了就不好吃了。”

    张恪刚说完,早就按捺不住的白杆兵嗷的一声,像是一群饿狼扑了上去。平均三十个人一只羊,围着肥美的羊肉,大家直接从怀里掏出了匕首,看上那块就割那块,嘴里塞满了羊肉,根本无暇说话,只能听到大口大口吞咽的声音。

    秦邦屏一口气啃光了一只羊腿,这才想起来。

    “张大人,羊肉可不便宜,如此招待,下官实在是受宠若惊啊!”

    张恪微微一笑:“秦将军,羊肉在其他地方或许值钱,可是别忘了我们刚刚打败了好几万鞑子。我派遣骑兵攻击草原,抢掠了大量的牛羊,吃不了的羊肉都冻了起来。眼看着冰雪消融,要是不赶快吃光了,只怕就坏了。”

    秦民屏笑道:“当真如此?那我可要多吃一点!”

    说着伸手抓起了第三支羊腿,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白杆兵在宁远停留了三天,又要继续北上,张恪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他们赴死,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大人,沈阳来信了。”

    “是谁的?”

    “于伟良,于大人的!”

    张恪急忙从马彪手里接过,展开书信,浓重的血腥气直刺鼻孔,是血书!张恪眼前一黑,仔细看去。

    永贞兄,见此信时,弟或许已然捐躯殉国,倘若如此,请兄代为照看家人,小弟不胜感激。若小弟侥幸活着,请兄念在往日情分上,发兵相救,万余将士性命系于兄一人的身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何至于写血书?”张恪眼睛都红了,当初在奉集堡联手对敌还历历在目,怎么转眼就要生离死别一样!

    马彪急忙说道:“启禀大人,送信的士兵说袁应泰派遣于大人袭击抚顺,他攻下了抚顺之后,就被皇太极领兵围困,向巡抚杨大人求援,杨大人不理。于大人才派人突围,一路到了广宁。大人,咱们不能不管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 出奇制胜

    接到于伟良的血书,张恪是越发感到奇怪,按理说于伟良要求救,上面有总兵,巡抚,经略,甚至是朝廷,怎么也找不到不在战区的总兵!

    不过于伟良出身广宁 ,又和自己在联手作战,是一起扛枪的兄弟,绝对不能不管。

    “把送信的士兵叫过来,我要好好问问。”

    马彪转身离去,不多时带来一个黑瘦的年轻人,身上的鸳鸯战袄破旧不堪,有几处黑色的斑块,明显是血痕。进来之后,跪在门口砰砰磕头,放声大哭。

    “救救我家大人吧,求求您大发慈悲啊!”

    “身为军人流血不流泪,先把事情说清楚,前面的战局到底如何?”

    士兵擦抹一下眼泪,把他所知的都告诉了张恪。

    “我家于大人在二月六号接到经略指令,准备光复抚顺。于大人以为冒然出战胜算不大,就上书巡抚洪大人,想要洪大人代为周旋,可是洪大人已经奉调入京,新来的巡抚杨涟刚到任,就巡视奉集堡和沈阳等地,督促人马发动攻击。于大人没法违抗,只能领兵在二月十六号攻击抚顺的建奴。”

    “糊涂!”张恪拳头狠狠砸在了红木桌案上,震得壶碗乱撞,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杨涟和袁应泰叫道面前,痛骂一顿!

    以明军的状态,根本没有反攻的本钱,能守住地盘就谢天谢地了。而且即便打下抚顺,面对老奴不停的骚扰,也是易攻难守,搞不好就会重蹈萨尔浒的覆辙。

    张恪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东林党,从袁应泰和杨涟的举动来看,应该是山西的案子让他们损失惨重,天下群情激奋,东林最看重的节操蒙尘。他们不得不利用辽东战局转移焦点,甚至替他们加分!

    从东林党的立场来看,或许是一步解套的妙棋。可是对于大明来说,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于大人如何攻打抚顺,为何又被包围了?”

    “启禀大人,于大人率领五千士兵,携带二十门红衣大炮,在二月十七号赶到抚顺城下,趁着夜色发动攻击。抚顺城中守军极少,半夜时分就杀入城中。光复抚顺。于大人急忙向经抚报捷,可是转过天侦察到两万多建奴向抚顺杀来。于大人急忙向巡抚杨涟上报,杨涟没有增派人马,只是严令于大人死守……”

    士兵越说越悲痛,喘着粗气说道:“鞑子猛攻抚顺,于大人率领弟兄奋死力战三天,孤立无援,连一个援兵没有,于大人不得不选派夜不收突围。向各处求援。”

    负责执掌文书的杜擎在张恪身边一直听着,奉集堡血战的场景历历在目,太阳穴上的青筋崩了起来。

    “从二月十七号算起,现在差不多十天了。我们远水不解近渴,怕是于兄弟已经一命归天!”

    杜擎眼角挂着伤心泪,愤然说道:“大人,我们要给于大人报仇!”

    “别忙。那小子死不了!”张恪盯着那个士兵,问道:“数万鞑子包围抚顺,你又是怎么逃出来的?”

    杜擎眼睛也瞪得老大。他一把揪住了士兵胸前的衣服。

    “小子,实话实说,是不是鞑子的奸细,跑来谎报军情的?”

    “不是啊,小的也不知道怎么就杀出来了!”

    “还敢说谎!”杜擎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就要动手。

    “慢!”张恪拉住了他的胳膊,苦笑道:“他没说谎。”

    “哦,大人,您的意思是?”

    张恪仰天长叹,苦笑道:“建奴学聪明了,他们是想围点打援!抚顺就是一个诱饵,借此吸引大明的精锐,然后一一消灭。老奴没有这么本事,多半是皇太极一手设计的!”

    张恪的判断没有错,经过奉集堡和广宁两战,大贝勒代善灰头土脸,三贝勒莽古尔泰干脆连脑袋都没了。

    建奴刚刚膨胀起来的信心削弱了不少,他们并不敢攻击沈阳和辽阳这样的重镇。经过苦心焦思,四贝勒皇太极终于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引诱大明出击,然后再反包围,诱使明军同他们野外决战。

    守城战或许有困难,可是野地浪战,他们还是有充足把握的。老奴对着这个计划格外欣赏,委以兵权,让皇太极全权指挥……

    “大人的意思是于兄弟还死不了?”

    “比死了也好不了哪去!”

    张恪一屁股坐在了地图前面,凝重地看着。

    “凭着抚顺城,最多坚持不过二十天,没有援军必死无疑!”

    “那有援军呢?”杜擎好奇地问道。

    “买一个送一个,一起死呗!”

    杜擎吓得瞠目结舌,磕磕巴巴说道:“大人,不会这么遭吧?”

    “兴许比这还遭!辽沈都危险了!”

    一个无能的官员或许没什么,最可怕的就是无能还喜欢做事,东林党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做的越多,后果就越严重,所过之处,鸡毛遍地…

    “大人,辽沈若是丢失了,辽东岂不是都落到老奴手里了!大人,赶快给袁应泰和杨涟去信吧,让他们以国事为重。派遣勇士解救于大人突围,放弃抚顺,全力守卫辽沈……”

    “不可能的!”张恪苦笑一声:“世上有种人啊,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东林党的都是这样人?”

    “错!”张恪无奈地说道:“他们更极端,即便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反思自己,反而认为是墙错了。这就是东林,这就是清流,就是一群偏执狂!”

    杜擎彻底傻眼了,眼圈通红,垂头丧气往外面走。

    “干什么去?”

    “老于没救了,我去给他买点纸,地狱总不能归东林党管吧,多烧点,让他有钱花……”

    看着大个子哭天抹泪,张恪哭笑不得。

    “等他真死了,再去烧纸也不迟。”

    杜擎听出了张恪话中的意思,惊喜莫名地问道:“大人。我就知道您有办法!”杜擎破涕为笑。

    “你先出去吧,让我好好考虑一番。”

    张恪一肚子苦水,他想老实练兵,积蓄力量,可是有的人他不能不管。

    除了被困的于伟良,还有辽东总兵贺世贤和张家是世交,要是没有贺世贤,大哥早就冤死了。

    根据前世的记忆,贺世贤也死在了沈阳之战。

    而且史料对这段记载极为诡异,先是说贺世贤大量招收降夷。有人攻讦他有异心。野猪皮打到了沈阳城下,贺世贤竟然带领着一千多家丁出城,稀里糊涂地战死了。那些降夷又打开了城门,重镇沈阳一天时间就轻松沦陷了。

    当时就有人推测贺世贤和建奴之间有联系,甚至先投降了,然后才被杀。

    不过根据张恪的了解,贺世贤绝对不是那种人,而且他和李成梁家族也不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暗通取款。身为堂堂一品总兵。他更不可能投降鞑子。

    至于招收降丁,大明的武官地位何等底下,除了像张恪这种圣眷在身的异类,别的都乖得像孙子。没有经略巡抚的准许。贺世贤岂敢随便收人。

    最大的疑点就是沈阳大战的时候,仅带着一千家丁出城迎敌。这个就更荒谬了,贺世贤在城外深沟高垒,用木头做栅栏。预设火炮,摆出了一副乌龟战法。

    结果好好的准备不用,竟然领着一千多家丁。效仿三国演义的模式拼命,岂不是笑话!

    对冤枉的老伯父,张恪心里有了看法,他多半是逼不得已才出城迎战的。毫无疑问,这又是文官在背后作祟!

    东林党人瞎指挥,葬送名将坚城,结果到了后世,又是东林的徒子徒孙投靠满清,修著明史,自然有些人含冤莫白……

    “一定要出兵,不光为了救人,决不能让老奴轻易拿下辽沈,大不了付之一炬,留给老奴一片焦土!”

    两个时辰,张恪苦心焦思,权衡再三,终于拿定了主意,猛地对着窗外说道:“马上传令,调集三千人马,立刻出征!”

    窗外人影幢幢,不光是杜擎马彪,吴伯岩、岳子轩、刘全秀、乔福,就连大哥张峰全都来了。

    他们也在小声嘀咕,一个个看法不一。

    张峰同样牵挂贺世贤的安危,力主出兵,另外刘全秀的父亲刘希伟还在奉集堡,俗说说上阵父子兵,他哪能不管!

    可是同样的,吴伯岩就认为义州兵连续作战,疲惫不堪,还没有恢复过来。人马派少了没用,多了反而会伤损元气。从义州到沈阳需要至少十几天,怕是他们去了,战斗也就结束了……

    “吴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爹就跟着于大人。刘某不能当不孝之人,哪怕是张大人不敢发兵,我也要领着部下去,脑袋掉了碗大疤儿……”

    “谁说本官不敢了!”

    张恪推开书房大门,面带怒色,扫视了所有人。

    “大人,你同意出兵了?”刘全秀抢步跪倒,涕泗横流。

    “卑职就知道大人仁义忠勇,一定不会见死不救的!”

    “哼,说那些没用,打仗还要用脑子!”张恪说道:“抚顺乃至辽沈,危如累卵,本官限期五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