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东钉子户-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恪实在是没啥等级观念。包士卿在长生岛练出了天大胆子,就没有他不敢干的。

    西洋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都敢买!

    想不想让你们的国王。和大明的天子穿一样的衣服,用一样的饭碗,甚至一样的夜壶……

    唯利是图的西洋人突然变得毫不吝啬金银,他们弄来整船的财宝。换取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只要把这些东西献给国王,献给教皇,他们立刻就会跃身贵族。得到册封,那些上流社会的人都会拜倒在他们脚下,只为了获取天朝的宝贝儿……

    西洋商人也不是傻瓜,他们想要弄清楚天朝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很快,有传教士告诉他们,在帝国的北方,崛起一位强大的将军。他慷慨大方、战无不胜、所向睥睨、欣赏西方,是真正的骑士!

    当然最后一句是他们自己想的。

    这位将军和大明的传统人物不一样,他主张扩大贸易,甚至支持传播主的福音,当然有个小小的要求,若是能给他提供一些战船,就会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中国人常说钱通神路,对西洋人来说,只要开价足够,他们能卖了爹妈,至于上帝,一边玩去……

    经过一番交涉,李旦从荷兰买了五艘四级战舰,葡萄牙人则是提供了一艘三级战舰和两艘四级战舰。

    至于最大方的要数英国人,他们是远东的后来者,和明廷又没有明显的冲突。因此英国提供了一艘装备火炮一百门的二级战舰!还有三艘三级战舰,以及大批熟练水手。

    当雄伟的战舰开到金州湾的时候,明军彻底沸腾了,尤其是水师营,他们围着战舰,大喊大叫,兴奋的像是孩子,甚至有人直接抱起了行李卷,要在舰船上睡觉才踏实。

    一共十二艘西洋战舰加入了金州水师,其中最小的也有五百吨排水量,装备50门火炮。个头比起李旦的座船稍逊,可是火力凶猛一倍不止。

    看着这些大船,李旦嘴角都是口水。

    “娘的,这帮西洋人真有本事,竟然造了这么大的船!”

    李旦巴掌都拍不到一起,可是旁边却响起了一声轻蔑的冷笑。一个高大的中年人迈着大步走了过来,来的人正是明汝新,他是水师参将明文远的侄子。

    从小就在海上打滚,武艺过人,又写了一手漂亮的字体。张恪大力发展水师,明文远就把侄子介绍过来。

    很快明汝新就凭着娴熟的本事,赢得了一帮海盗的尊重,成了李旦的主要助手。

    “老船主,这些船只当中,按照西夷的说法,最大的不过两千吨。当年三宝太监下南洋的时候,最大的宝船五倍于此!”

    明汝新说到这里,挥拳狠狠砸在了船帮上,咬着牙说道:“耻辱,最大的耻辱!过了两百年,我们反而不如老祖宗,要花费巨资,从西夷手里买船只,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坚硬的船帮上留下了明显的血印,在场不少明军士兵的心都仿佛被重重戳了一下,鲜血流淌。

    李旦沉吟半晌,苦笑道:“明贤侄,有了侯爷在,驰骋海疆的日子不会远了,咱们先打好这一仗,帮着侯爷把建奴灭了!没了后顾之忧,放手大干,老夫就不信,西洋的榆木脑袋能胜过咱们!”

    一共集结五十艘战船,浩浩荡荡,向着大辽河驶去。连日的大雨使得辽河水位看涨,雄伟的战舰轻松驶入。

    在渔民向导的带领之下,明军的船只排成一队,宛如一条蜿蜒前进的巨龙,向着娘娘宫方向驶去。

    沿途早就有大量的建奴骑兵,他们也知道明朝水师的存在。可是他们不在乎,明朝的水师能如何,最多也要上岸作战,到时候怎么和大金的铁骑拼杀!

    要知道宽阔的陆地,可不是长生岛能够比拟的。

    建奴充足的信心,在见到明军的战船,一瞬间,变成了空气,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长大了嘴巴,根本不敢置信,世上还有这么大的战船!

    恍惚之间,涛涛的辽河竟然变小了。

    大船扯去挡板,露出黑洞洞的火炮,船舷上的士兵举起黑洞洞的火铳……

    “开炮,开炮!”

    弹丸从大炮喷出,重重落在河岸的泥土上,建奴稍微放松一些,可是突然他们瞪圆了眼睛。那些炮弹竟然炸开了,刺眼的火光,震耳欲聋的巨响,飞溅的弹片,穿透了他们的身躯。

    上百个建奴骑兵淹没在炮弹的硝烟里,血水流入滚滚河水……(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大的火

    李旦横行海上多年,他深知手上战船的厉害,别说还不懂怎么造火器的鞑子,就算是大明,要是几十艘船驶入长江,那也是相当难对付。

    想到这里,李旦不由得对张恪越发敬重起来,难怪他会如此看重西夷,的确有过人之处!

    同样的,明汝新从小就喜欢大海,稍微长大一些,就缠着老人询问三宝太监的事迹,后来西洋人渐渐多了,了解到了西洋人漂洋过海的经历。明汝新第一次觉得世界都崩溃了,自诩天朝上国,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忘得一干二净,而夷狄却不远万里,征服重洋。

    “大明不缺勇士,中华岂无男儿!杀,金州水师,一定会成为海上的霸主,今天就是立威之战!”

    明汝新挥动手里的令旗,两艘军舰,扯下了挡板,一共六十门火炮对准了岸上的建奴。对付上百个士兵,本来不用这么大的阵仗,许是压抑太久了,愤懑需要释放!

    轰轰轰!

    最先进的开花弹在鞑子身边炸响,不同于实心弹丸,破裂的弹片形成金属风暴,杀伤力成倍增加。三五米之内的建奴纷纷被弹片划破身体,肢体断裂,筋骨分离。人马一起被轰死在河边,碎裂的尸体变成了一堆烂肉。

    离着稍微远一点的建奴虽然躲过了致命一击,可是恐怖的场景让他们心碎,惊天动地的炮声让他们胆寒!

    河面上的庞然大物,哪里是军舰,分明是庞大的怪物,无可阻挡的怪物!

    胆裂魂飞的建奴拼命驱赶战马,没命地逃走,他们没有方向,只要能远离怪兽就可以了……

    船队一路北上,所向睥睨。遇到建奴的村镇据点就轰几炮。一来可以震慑鞑子,二来可以操练炮兵。

    果然一路行来,明军的炮兵实战经验又多了不少,而且他们还留下了可怕的传说。好多建奴根本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大的船只,还能喷吐烟火,这就是怪兽!彻头彻尾的怪兽!

    有些建奴老人请来了萨满奶奶,在岸边疯狂地跳舞,把奴隶扔进河水里,祈求神仙显灵,把怪兽给收了。

    明军沿途就遇到好几拨。不用多话,立刻给他们一炮或是几枪。听到爆炸声之后,无所不能的萨满巫师转身就跑,跑得比兔子都快,扔下了一帮傻愣愣的信徒。明军都懒得杀他们,只是哈哈大笑。

    距离娘娘宫越来越近,慌乱之中的建奴总算是把消息报告了阿敏。

    比起皇太极和代善,阿敏并没有在张恪手里吃过太大的亏,他并没有那么在乎义州兵。对于守卫粮道的任务。阿敏是嗤之以鼻,根本就是皇太极忌惮他的战功太大,因此故意打压他而已。

    心中不平,阿敏就借酒浇愁。每日喝得酩酊大醉。

    “贝勒爷,大事不好了!”

    “鬼叫什么,给我滚出去!”

    阿敏翻手一巴掌,扇在了奴才的脸上。顿时脸蛋就肿了起来,顺着嘴角流出了血沫子。报事的奴才只能自认倒霉,退到了外面。

    阿敏转头又睡去。足足过了一刻钟,他才骂骂咧咧的起来。

    “狗奴才,滚进来!”

    “是,奴才给贝勒爷请安。”

    “嗯,有什么事情?难道汗王打了败仗,要老子去救他吗?”阿敏嘴角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显然要是皇太极倒霉,他会很快乐!

    “不,不是!”偷眼看看阿敏,报事的奴才仗着胆子说道:“主子,明军杀来了!”

    “啊?”

    阿敏吓得一下跳起来。

    “明狗从哪来的?难道汗王真的打败了,让明军冲过来?”皇太极倒霉他不在乎,要是真的溃不成军,他也承受不起。

    “不是,是水师!”

    “原来如此!”阿敏重新坐在了位置上,并没有太着急。

    明军的水师能如何,不就是几艘烂船,一群没用的废物吗!

    “明狗到哪了?”

    “启禀主子,距离娘娘宫不过十里。”

    “哼,你怎么不早点报告!”阿敏反手一巴掌,把报事的另一边脸也打肿了。他迈着大步,冲到了帅账外面。

    “去调集五千勇士,再把火炮都带上,跟着我杀明狗!”

    “杀明狗!”

    “杀明狗啊!”

    鞑子们兴冲冲,争先恐后集结起来,生怕错过立功的好时候。很快阿敏领着他们,冲向了娘娘宫。

    娘娘宫地处辽河的拐弯处,水流和缓,是一个天然渡口。建奴大量的军用物资都囤积在这里,有十万石粮食,弓箭车辆,火药火器,不计其数。

    本来是要调到前线,供应消耗的。可是孙师傅体贴地给皇太极留下了物资,所以这些都留在了娘娘宫。

    阿敏领着人马,距离河边还有几百米,就看到河面上出现黑压压的影子,遮天蔽日,竟然仿佛山峰一般,等他看清楚,吓得嘴巴张得老大。不光是他,其他的建奴眼珠子掉了一地。

    “那,那是什么玩意?”阿敏声音颤抖地问道。

    “主子,好像是明狗的水师!”

    “放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船?”阿敏像是疯了一样:“我不信,一定是明狗装神弄鬼,给我冲!冲上去!都是用纸糊的,不堪一击!”

    鞑子听从阿敏的命令,全都向前冲,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毛毛的,这么大的玩意,恐怕不是吃素的!

    “来得好,祭旗吧!”

    “开炮!”

    令旗挥动,直面鞑子的三艘大船,包括李旦和明汝新的座船,右舷上百门火炮交替开火,愣生生震得大船横移。

    开花弹落在建奴中间,不停地爆炸,不像实心弹丸,开花弹能造成面杀伤,一丈多方圆的建奴都逃不出去。

    不停地落马,不是惨死大炮之下,就是被同伴踏成肉酱,密集的阵型,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任由明军射击。

    好不容易冲到了岸边,队伍已经稀稀落落,好多建奴惊魂未定,只能举起弓箭,向着大船射来。

    他们的弓箭连给战船挠痒痒都不配,明军在甲板上举起了火铳,老兵们心里乐开了花,手中枪声不断,很快成片的鞑子就被击毙在河边。

    活下来的鞑子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劲头越来越高涨,整个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在后面督战的阿敏真的被吓到了,强大的明军战舰,就是强大的城堡,众多的火器把城堡变成了刺猬,根本无从下手。

    正在他不知所措,眼睁睁部下被杀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起来:“不好了,娘娘宫着火了!”

    阿敏猛地回头,一片巨大的火光燃烧,竟然半边天都红了。

    “我的粮食啊!”阿敏瞪红了眼睛,痛叫一声,直挺挺从马背上摔下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美人救英雄

    “杜擎,鞑子攻城第九天了吧?”

    “回侯爷,过了子时,就是第十天了。”

    张恪默默点点头,一声不吭,站起身拿着一根蜡烛,走到了地图前面,仔细的看着。杜擎这些天最多睡两个时辰,早就疲惫不堪,还勉强撑着精神,陪着张恪。

    “从广宁到金州,再从金州出发,到辽河口,要多少时间?”

    杜擎沉吟一下,说道:“侯爷,我们在建奴攻击前两天就下达了密令。应该在三天之内,吴伯岩和李旦就能接到命令,战斗准备需要五天,而海上行动最多三天。如果计算不差,昨天就应该杀入辽河口,如果顺利,此刻怕是已经深入几十里,搅得建奴天下大乱了!”

    说话之间,杜擎也有些得意,张恪和其他大明的武将最大不同就是眼界开阔,敢想敢做,就像这种海陆联合作战,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根本没有胆子的。

    这年头时间观念很单薄,行军差一天两天,已经算是准时了。更有人明明打完仗了,才慢悠悠摘果子。

    张恪对义州兵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每当有军官升到把总,张恪会亲手送给他一个西洋怀表,时间的观念深深刻在每个人心头。不管是训练,还是打仗,每一样事情都有严格的时间流程,一丝不苟。

    义州兵比起其他军队还有一项秘密武器,那就是识字率。从最初张恪手把手教导,到后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军中三年的老兵基本上能认识一千个字。有些底子好的,写公文,绘制地图,轻而易举。

    有了高素质的军官,义州兵甚至建立起参谋制度的雏形。

    杜擎跟着张恪一路走来,对于义州兵的实力有着强烈的自信。很多人将义州兵比作当年的戚家军,殊不知。戚家军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彻底超越了。

    “侯爷,李旦是海龙王,吴伯岩智计过人,再加上盖州的于伟良,他们联手出战,建奴保证倒大霉,您不用担心!”

    “呵呵,我不是担心他们,而是担心皇太极!”张恪笑道:“皇太极聪明过人。他这些天并没有真正用出全力。”

    “当真?”杜擎惊骇地叫了出来。

    “他在想着围点打援啊。”张恪笑道:“我要是按照崔呈秀他们所想,急匆匆把各地人马调上来,皇太极势必以逸待劳,把这些人马一一吃掉,扩大战果。因此皇太极攻城,既要我们感到压力,还不能打破城池。火候拿捏,比起野猪皮,他要厉害多了!”

    杜擎听到这里。还是有些不敢置信,挠了挠头。

    “侯爷,您不会光是夸奖皇太极吧?”

    “笨!”张恪笑骂道:“老子是告诉你,明天鞑子要拼命了。传令下去,大家提高警惕,准备拼了!”

    “噢!卑职立刻去办!”

    ……

    霞光绚烂,照在明盔亮甲上面。好像镀上了一层金光,威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