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东钉子户-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谋划策,闯出了绍兴师爷的金字招牌。

    可是当师爷毕竟不如当官来的舒服,哪怕是到苦寒之地的辽东,也有无数人趋之如骛。相比精研八股的“才俊”,这是未来的师爷涉猎更广,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弥补科举进士的不足。因此对算学、民政、税务、法律,甚至军务,都多少有所涉猎。

    到了辽东之后,这些头脑灵活,学问扎实的南方人很快融入其中,大大弥补了辽东官吏的缺口。

    要不是考核严格,只怕还会有更多的人才来到辽东。

    有了人就有了底气,王化贞才敢一口气答应下来。

    另外王多闻也站了起来,对张恪说道:“国公爷,卑职还要报告您一件喜事。”

    “说说看!”

    “是,最近直道修建加快,从广宁到锦州,又从锦州到海州,基本修成。”

    直道!

    顿时所有人都面露喜色,有了直道之后,行军速度会大为提升,后勤运输更加便利快速,好处多得说不完。大家早就盼着呢,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我记得当初计划,要三五年才能修好,这才一年多,竟然能这么快?”张恪吃惊问道。

    卢象升站出来,解惑道:“国公爷,我们把整条直道分成了两半,中间以树木隔开,我们只是修好了一半,至于剩下的一半,还要一年多。说起来还多亏李大人的提议,才能让直道及时派上用场。”

    李之藻满脸微笑,眼神之中透着得意。

    “哈哈哈,既然万事俱备,那么择吉日,扫平建奴!”张恪兴奋地一挥手臂,所有人都跟着热烈地拍巴掌。

    ……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枝头鸟儿欢唱,水中鲤鱼畅游,厚厚积雪早已变成滋养万物的甘泉。

    从平坦的直道上面,出现了一杆黑色的大纛旗,格外显眼。

    “平辽公,张!”

    没有任何别的字样,很显然张恪要凸显的是灭掉建奴,收复辽东都是他一个人顶着朝廷的压力做出来的决定,无能的朝廷根本不管大家的死活,只有平辽公才会为大家报仇雪恨!

    当张恪骑在马上,在众将的簇拥之下,快速前行之时,直道两旁都挤满了百姓,大家挎着篮子,翘首以盼。

    “是国公爷,真是国公爷!”

    百姓们争相磕头,他们从篮子里拿出鸡蛋,肉包子,还有熟食点心,拼命地向士兵怀里塞。

    “都拿着,我们都盼着大胜仗回来呢!”

    百姓们热情欢送,一路绵延,每到一处,都有无数的民众前来送行。别说普通士兵,就连张恪等人也是格外感动,甚至都有点自责。

    收复失地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偏偏经过张恪的操作,变成了割裂朝廷和辽东百姓的手段,总觉得心里别别扭扭的,无颜面对那一张张赤诚的面孔。

    “乡亲们,大家都回去吧,好好种田。春种秋收,等到大家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打到沈阳,夺回我们失去的一切!”张恪用力地喊道。

    哗!

    潮水一般的掌声,百姓们兴奋地大喊大叫:“国公爷保证了,赢定了,能回家了!”没有人怀疑过义州兵会失败,因为他们对张恪太有信心了,国公爷才不会让大家失望。

    ……

    张恪出兵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远在沈阳的皇太极,整个冬天,皇太极都处在极度的煎熬之中,张海川和毛文龙不断出兵袭扰,杀戮手下的部民,偏偏张恪大军引而不发,他又没法放手去解决该死的“蚊子”!

    偏偏就是这些蚊子,给予建奴极大地杀伤,五六千部民死亡,外围的牧场丢了大半,控制的地盘大为缩水。

    皇太极的身体也越来越差,频发咳血,这一天他刚刚昏昏沉沉睡下,范文程就急匆匆起来报事。

    “陛下,张恪起兵五万有余,连同毛文龙和岳子轩,总兵力将近八万,向我大金杀来!请陛下早作打算!”

    “好大的手笔,来吧!咱们决一死战!”皇太极狰狞地吼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步步紧逼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义州兵之所以连战连捷,很多人都羡慕张恪手下有一群忠勇善战的士兵,其实他们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就拿义州城的七万户口来说,工匠就有两万,至于作坊的雇工更是有三万出头。其余民户和军户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大明任何一个城市。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工匠和那些世代做工,待遇底下的匠户完全不同,他们更接近于后世的产业工人。

    一切凭着手艺说话,最优秀的工匠能挣得比巡抚还多,原本很多民户的子弟都争相学手艺。

    对于辽东的百姓来说,至少有三条可以改变命运的道路,天资聪慧的可以读书做官,身体条件好的可以参军立功,剩下的能吃苦,心思灵巧的就去学手艺。

    这三条路没有丝毫的贵贱之分,全都是光宗耀祖,倍有面子的事情。

    不光是辽东,北直隶,山东,甚至江南的工匠听说辽东的丰厚待遇,都争相前来。如今整个辽东差不多有二十万工匠。

    有了这支队伍,保证了义州兵每年能得到五万杆优质火铳,能生产上千门火炮,至于火药,更是超过了一百万斤。

    如今义州兵的火器比例已经超过七成,而燧发枪则是占到了火铳数量的一半。因此张恪根本不在乎天气的影响,不论什么状况,他都有十足的把握,将建奴轰成碎片。

    除了火器之外,其他的装备也极为充足。就拿马车来说,义州兵主要装备两种,一种是偏箱车,可以运输火炮,必要的时候还能结成车阵,野战抗敌,是攻守兼备的利器。至于另一种就是四轮马车。四轮马车装货多,运输平稳,损耗少。

    尤其是直道修通之后,四轮马车更是如鱼得水,大路之下,漫漫长龙,前面绵延二十几里,蔚为壮观!

    “建斗,这条路修得好啊!”张恪面带微笑,赞许地说道。

    “卑职不敢居功!”卢象升慌忙抱拳。脸上露出一丝惭愧。

    “国公爷,卑职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呵呵,本爵早就说过,要上下同心,就要准许人讲话,有什么只管说出来!”

    “是!”卢象升沉吟半晌,目光不自觉的落在了道路旁边的一个个荒丘。别人只当是土堆,可是卢象升心里清楚,那下面埋得都是尸骸!

    为了修这条直道。不光广宁一战俘虏的建奴几乎都累死了,期间还多次派遣人手,深入草原,甚至还有朝鲜和日本。弄来了数以万计的劳工,如今也是活的少,死得多。

    脚下的道路分明就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卢象升常常在夜里惊醒。浑身被汗水湿透。甚至不时想起诸葛武侯的感叹:“吾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国公爷,这世上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吗?”

    张恪眉头微微一簇。笑道:“建斗,你知道孔孟之道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吗?”

    “卑职不敢妄论圣人!”

    “哈哈哈,你不敢说我说,就是伪善!世道历来都是弱肉强食,中原强大了就去征伐草原,草原强大了就抢掠中华。就连内部不也是如此,官僚豪强想尽办法盘剥百姓,而百姓被逼到绝路,就要揭竿而起。什么三纲五常,仁义礼智,说出来没人敢反驳,真正到了关口,连一个馒头都不如!”

    张恪目光盯着远方,大笑道:“本爵做事就要抛开这些伪善,譬如脚下的直道,对百姓有利,对作战有利,无论牺牲多少本爵都理所当然!仁慈是对自己人的,大明吃亏就吃在蠢猪一般的仁义上!”

    说完之后,张恪纵马前行,只留下卢象升傻愣愣站在当场。

    蠢猪一般的仁义!

    几个字在他的头脑里不停闪过,似乎这是一种宣誓,张恪此番绝对不只是光复辽沈那么简单。甚至会彻底改变中原王朝对待四夷的态度。

    吃亏是福,宽厚大度,面子第一,宁可自己吃亏不让人家说三道四……这些被文官奉为经典的对外准则全都被一扫而光。

    天朝就是要霸气,就是要鼠肚鸡肠,斤斤计较。对四夷比自己的百姓还好,简直就是脑子抽了!

    “路总归是要修的,难道能不用建奴,反而用自己的百姓?”卢象升默默念叨着,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我懂了,我真的懂了!让该死的伪善滚蛋吧!”

    不在乎周围士兵异样的眼神,卢象升猛地催动战马,奋力追赶张恪的脚步而去。

    ……

    从义州出兵,前后二十天的时间,大军赶到了海州,负责镇守海州的正是汤辉,他早就等不及了,手下的士兵摩拳擦掌,厉兵秣马,只等战场一显身手了。

    “国公爷,您老就下令吧,老汤早就等不了了!”

    “哈哈哈,等不了也要等着。”张恪在接风宴上,面对着众人笑道:“大家记着,这一次我们要步步为营,不是要打败建奴,而是要把他们摧毁!彻底摧毁!从**和精神上,一起毁掉!”

    张恪端着酒杯,高声道:“传我的命令,立刻散布天朝王师征讨的消息,要让建奴知道,找他们算账,要他们脑袋的复仇之师来了!再有,全军休息五天之后,按营前进,每天行军不要超过五里,兵锋直指辽阳!”

    历来讲究速战速决,兵贵神速的张恪,竟然转了性子,玩起了乌龟战术,每天走五里,这不是开玩笑,浪费军饷玩吗?

    大家心头闪过一丝疑惑,可是很快就被对张恪的迷信取代,国公爷这么安排,肯定有道理,大家只管照着做就是了!

    ……

    张恪当然不是疯了,而是他知道一个道理,对于死刑犯来说,当刀砍下的时候,并不难受,相反还是解脱,对他们最大的折磨就是一点点等着午时三刻,等着死亡的降临,那种感觉能把人逼疯。

    很显然张恪对建奴就用上了这招招数,大军缓缓推进,造成的强烈压力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

    今天征粮,明天征集战马,后天又征调民夫,先是十五岁以上,接着十三岁,最后上至六十,下至十岁,所有的男丁都被征集起来。甚至就连健壮的妇人也不放过,建奴疯狂征集一切的力量,进行着生死一搏。

    不知不觉间,所有田地都荒芜了,大片农场抛弃了,就算明军放弃攻击,只怕冬天都要挨饿受冻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万炮齐发

    嫩科尔沁部位于嫩江流域,和建州比邻而居,是最早投降野猪皮的蒙古部落。两部上层不断通婚,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以及新近纳的皇妃布木布泰都出自嫩科尔沁部。

    两者之间,已经是血脉相连,难以割舍,听说明军大举进犯,嫩科尔沁部的首领土谢图汗奥巴立即召集本部人马,带着两万蒙古勇士前往盛京城。

    一路上奥巴心气十足,传说之中明军有多厉害,可是在他眼中,并没有当一回事。以往明军是靠着坚城才能取胜,如今到了塞外,就是骑兵的天下,就是他们蒙古勇士的狩猎场!

    可是进入大金的境内之后,奥巴不由得大吃一惊,他连续路过十几个田庄,竟然只看到一些妇女和孩童,连个头超过车轮的男丁都没有看到,恍惚之间,仿佛到了女儿国。

    男人都哪去了?

    奥巴满心疑窦,又走了几十里,前面终于出现了迎接的队伍,肃亲王豪格跑在最前面,见到了奥巴,他显得极为热情。

    “尊贵的土谢图汗陛下,远道而来,相助大金,陛下和我们每一个人都铭记您的慷慨,科尔沁和大金是永远的兄弟!”

    豪格让人献上三杯美酒,奥巴知道这是接待贵宾的礼节,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亲王殿下,我们接到大金皇帝陛下的诏书立刻就赶来了,请问亲王殿下,前方的战事很紧张吗?”

    豪格微微一笑:“汗王,明军离开海州已经二十天了,不过前进还不到百里,没有正式交战。”

    二十天,一百里?一天才五里路!

    难道明军是残疾人不成,怎么走得这么慢!奥巴眼珠转了转,立刻大笑起来:“哈哈哈。明军果然是一群饭桶懦夫,畏敌避战,这样的对手,根本不是蒙古勇士的对手!”

    他说完之后,身后的台吉莽古斯等人都跟着大笑起来,格外开怀。

    可是唯有豪格深知个中滋味,明军走得越慢,对他们的压力就越大。如果明军快速前进,前面的城堡损失也就损失了,可是如今呢。每天都有几十封,深知更多的告急文书送到盛京,弄得人心惶惶。

    大量的田庄被抛弃,无数人员都挤到了大城市,人越来越多,大有失控的危险。张恪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就是逼着大金去硬拼,用血肉去消磨他们的火器。

    豪格正在想着,突然看到了奥巴等人。顿时眼前一亮,炮灰不是来了吗!

    ……

    “国公爷,前面就是鞍山驿了!”

    顺着汤辉手指的方向,一座坚固的城池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足有三丈多高的城墙,地基用的都是花岗岩,城楼高大,防备完全。在城墙外面还设有三道壕沟防线,拒马鹿角错落有致地堆放其中。

    “嗯,建奴还是用了些功夫的。守城的是谁?”

    “启禀国公爷,据报是岳托和李永芳,全都是手下败将,不值一提。”汤辉拍着胸脯说道。

    “呵呵,谁知道是不是吃一堑长一智呢,告诉弟兄们不要大意,明天攻城!”

    张恪从土丘回到军营之后,布置了作战任务之后,早早的休息。可是刚刚过了三更,就听到一阵阵的闷响,紧接着喊杀震天,张恪猛然惊醒。

    “快去探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手下人慌忙跑出去,张恪急忙全副武装,来到了营寨的外面。向西边望去,只见一片火光冲天,把半个天空都照亮了,枪炮声,喊杀声不绝于耳。

    “是孙得功的大营,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撑住!”张恪眉峰皱起。

    就在此时,西边的营盘已经杀成了一锅粥。

    原来孙得功作为一镇总兵,明天作为攻击的主力。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