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东钉子户-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在乎,他豁出去了!

    可是万万想不到,张恪对他好吃好喝好招待,却拿着他的侄子动手,简直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曹化淳的心被一声声的惨叫戳的千疮百孔,他疯了一般,跑到墙壁前面,用力的拳打脚底,歇斯底里地咆哮。

    伸出双手,猛地抓着墙壁,仿佛要抓透一般,顺着他的指甲流出鲜红的液体。曹化淳不知疲惫,不在乎疼痛,不多一时,墙壁上就是一片暗红。

    他身上没有一丝的力气,软软地坐在墙角,泪水噼里啪啦地落下来。

    “何必呢!”牢门外面响起一声叹息,张恪让人把牢门打开,他缓缓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瘫痪在地的曹化淳。

    “曹公公,文死谏,武死战,那说的是朝臣,你一个太监何必还死撑着呢?”

    曹化淳翻翻眼皮,喘着粗气,冷笑道:“张恪,乱臣贼子!咱家落到你的手里,有死而已,何必祸及家人,不是英雄所为,小人,十足的小人!”

    张恪身后的护卫一听,唰地抽出佩刀,指向了曹化淳。

    “本王如何,不是曹公公能置喙的,倒是曹公公你,本王可没想抓你,而是崇祯把你送到我的手上,他的目的想必你十分清楚吧?”

    曹化淳鼻子里哼了一声,怒道:“张恪,你到底想说什么?咱家告诉你,就算是掉了人头,流干了鲜血,咱家也不会帮着你污蔑皇爷的。”

    “好硬的骨气。”张恪忍不住笑道:“曹公公,你可别忘了,两个侄子都在本王手里,你舍得他们的性命吗?”

    伤痕累累的心又被刺了一刀,曹化淳身躯晃动,差点扑在地上。他用力捂住胸口,勉强撑着,轻蔑地笑道:“咱家不过是一阉竖,竟然让东王用如此下作手段对付,咱家是不是该庆幸啊?”

    突然曹化淳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咬着牙说道:“咱家能有今天,全靠着皇爷的恩赐,这条贱命早就是皇爷的,能为皇爷去死,是咱家求之不得的。就算你用谁威胁咱家,咱家也不会给你办事的。”

    老太监说到最后,须发皆乍,恨不得要吃了张恪一般。

    “还真没想到,崇祯把你都卖了,你还能如此忠于他,看起来崇祯做人还不算太失败。”

    曹化淳冷哼了一声,显然不屑于回答这种大逆不道的问题。

    孙嘉闻站在张恪的背后,看得怒火中烧,说道:“王爷,阉竖宁顽不灵,卑职把她万剐凌迟,切成了片儿,看他还敢不敢犟嘴!”

    曹化淳身躯一震,缓缓把眼睛闭上了,一副引颈受戮的模样,毫不畏惧。

    “倒真是一条汉子。”张恪道:“传我的命令,停止对曹公公两位侄子的刑罚,请军医给他们治病。把曹公公带出来吧。”

    有人不由分说,把曹化淳扔到了麻袋里。提着麻袋紧跟在张恪的身后。出了牢房,张恪找了处临时的军营,他在中军帐升座。曹化淳被安排在了旁边的小帐篷里,有士兵看守着他。

    没有多大时间,外面脚步声音响动,一前一后,走进两个人。全都是文官打扮,前面的有五十出头,个头不高。精气神十足。后面的身量高大,颇有些威严,见到了张恪。全都抢步跪倒。

    “臣钱谦益(阮大铖)拜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恪扫了一眼跪着的两个人,钱谦益在明亡的时候,竟然不如**有气节。一句“水太凉”成了千古笑柄。投降满清,卖国求荣,更是无耻之尤。

    至于阮大铖,他出身东林,背叛东林,辅佐南明,又背叛南明。十足赤金的小人一枚。

    这两位能能排进明末无耻榜前十的家伙,齐刷刷跪在了张恪面前。实在是有些怪异,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们两个都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都在南方蛰伏,张恪兵围京城,他们竟然不约而同,跑到了军中,想要替未来的皇帝陛下效力。

    “两位先生请起。”

    “多谢殿下。”

    两个人从地上爬起来,乖觉地站在一边。

    “两位先生,本王听说一件事情,想请两位先生赐教。”

    “不敢,王爷只管说就是,我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钱谦益抢先说道。

    “好,前几日有人向孤王说不该只是清君侧,因为陛下不是身边出了奸佞,而是陛下自己就是弑兄夺位的小人,孤王不知真假,还请两位先生指教。”

    弑兄夺位?崇祯杀了天启,虽然崇祯巴不得自己的哥哥挂了,可是他只是一个藩王,有本事把手伸到内廷吗?能躲过魏忠贤的眼线,对天启下手,怎么听着都不像是真的。

    钱谦益还在犹豫,阮大铖却福至心灵,急忙说道:“王爷所说在理,世人皆说先帝死于客氏之手,试问客氏乃是先帝乳母,尊贵至极,何来暗害先帝的动机?尤其是卑职听说当年客氏是从宫外弄到了什么灵丹,进献先帝,先帝才死于非命。试问这灵丹从何处来?当今皇帝恐怕难以洗脱干系。”

    “什么皇帝!”

    钱谦益怒喝道:“弑君杀兄,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如此罪人尚且统治大明多年,臣以为实在是我大明之耻,王爷兴起大军,铲除奸佞,匡正社稷,正是当时!王爷圣明啊!”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历史就是任凭打扮的小姑娘,显然张恪手里握着历史的打扮权,他要打击崇祯的形象,肯定有人会跳出来。

    这不钱谦益和阮大铖已经争抢起来。一个说早有耳闻,另一个说恍然大悟,一个说要给先帝报仇,一个说应该撤换皇帝。一唱一和,简直比对口相声还要好听。

    旁边的帐篷里,曹化淳听得一清二楚,他眼角都瞪裂了,血液混着眼泪流下。他真想大哭一场,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无耻之徒?

    他们平日里不是理学心学,孔孟门徒,满嘴里仁义道德诗书礼义。难见的人竟然是肮脏龌龊,都在肚子里装。可惜了一张人皮披在他们的身上,一个个忘恩负义,无耻透顶!

    曹化淳挣扎着要冲进大帐,当面质问两个人,一旁的士兵却牢牢按住他,嘴里的嚼子也不准拿下来,只能听到曹化淳发出呜呜的声音,脖子脸涨得紫红。

    “两位先生明察秋毫,孤王吊民伐罪,正需要有两位这样的名臣相助,还请你们尽快把崇祯的罪孽弄清楚,也好决定是该如何处置。”

    “遵命!”

    两个人欣然领命,能帮着张恪干掉崇祯,他们就是从龙功臣,实打实的功劳,日后入阁拜相,也不是没有机会。

    怀着激动地心情,两个人立刻请令,下去撰写文章,全然没有发觉张恪嘴角的冷笑。

    把他们带下去之后,孙嘉闻让人把曹化淳拖了上来,此时老太监倍受打击。不停喃喃自语,说道:“无耻,无耻之尤!”

    “呵呵,曹公公,文臣无耻,你也见得多了,本王也不想废话。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可求之不得。本王最后问你一句,想继续效忠崇祯,还是反戈一击?”

    事到如今,还有的选择吗!曹化淳也不想和那两位比什么气节了,就连以名节自诩的文人都能如此,他一个老太监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王爷,老奴会听从安排的。”

    曹化淳加上阮大铖和钱谦益,做成了强悍的铁三角,三个小人,两个文笔出众,一肚子坏水,另一个对崇祯了解颇深,宫廷秘辛信手捏来。

    他们三个在一起,很快就煞有介事地编出了一大堆的段子。不光把天启的死推给了崇祯,还曝光说內帑存银两千万两,崇祯穿着补丁衣服,就是惺惺作态,欺骗天下人而已。甚至把张皇后一拿了出来,说崇祯行如狗彘,禽兽不如……

    凡此种种,段子写出来,立刻被印刷成千上万份,通过商人送进了京城,很快就传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

    没有经过信息时代的洗礼,人们还比较天真,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消息,里面总有一点是真的吧!

    有更多的人对当今的朝廷早就不满,看到了这些东西之后,立刻把矛头指向了崇祯,到处宣传,没有几天的功夫,差不多弄得人尽皆知。

    军心,民心,士气,就在这种不休止的轰炸之中,渐渐瓦解。

    比起大炮火铳,舆论的攻势看不见硝烟,杀伤力却更加惊人。

    就在舆论攻势开始的第三天,夜半时分,从高大的京城城墙上,系下来一个箩筐,里面坐着一个人,到了地上之后,他立刻跑向了张恪的大营。

    此人没跑出多远,就被暗哨抓捕,搜查身体,找出了一封密信,还有一张城防图。询问之下,他很快招人了,原来他是奉了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密令,出城报告东王殿下城中的虚实。

    消息传到了张恪的帐篷,他正和杜擎下象棋。噼里啪啦,两个人杀得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启禀王爷,有陈新甲的使者来了。”

    张恪听在耳朵里,只是笑着点头,“来了第一个,第二个就不远了。哈哈,吃你的‘炮’。”杜擎瞪大了眼睛,满棋盘乱找。

    “王爷,你的‘车’什么时候过来了?”

    “早就来了,你趁早认输吧!”

    “我看你是作弊,咱们继续来!”

    ……

    渐渐地夜静更深,两个人已经杀到了第七局,杜擎脸上贴了五个纸条,张恪脸上也有两条,他们玩得酣然,外面的消息却不断传来。

    有人派出专门的使者,有的则是把书信放在商队里面带出城,总而言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一天晚上,足有十几位大员向张恪送来了投诚文书,情愿意充当内应,迎接大军入城!(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禅位

    自从张恪起兵清君侧,天下就呈现一幅诡异的状态,从九边到东南,没有一处勤王人马,没人声讨张恪这个逆贼,同样,也没人帮着崇祯说话。

    对于天下人来说,就仿佛是一场拳击比赛,他们都是观众,只要等着胜利者产生,他们就跑过去,献上花环,送去无数的赞美,至于失败者,则是不屑一顾!

    要说起来,也并非没有忠臣,比如石柱土司左都督秦良玉,听闻张恪造反之后,当即下令,调动一万白杆兵,老夫人亲自披挂上阵,准备北上勤王。

    就在起兵的前一天晚上,万万料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弟弟秦民屏,儿子马祥麟带头,秦马两家,几十口子跪在老太太面前,黑压压的一大片。在院子里,府门外,还跪着更多的白杆兵士兵。

    马祥麟眼含痛泪,跪爬了半步,抱着母亲的大腿,痛哭流涕。

    “娘,您从小就教导孩儿要讲究仁义,要知恩图报,东王殿下在浑河一战,救下了好几千白杆兵,更是帮着咱们重建新军,一直杀到了沈阳,报了血海深仇,这时候让孩儿拿着 ,和义州兵拼命,孩儿万难从命!”

    看着第一次忤逆自己的儿子,秦良玉简直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旁的秦民屏只当姐姐默认了,他大声说道:“姐姐,远的不说,这些年西南叛乱不断,咱们白杆兵每逢战事,从不落后,朝廷除了给了点虚名之外,没给咱们一点钱粮。要不是有东王殿下接济,给咱们武器,送咱们粮食,弟兄们早就撑不住了。我就是不明白,让东王登基难道不好吗?”

    “住嘴!”

    秦良玉浑身哆嗦地站起。看着兄弟和儿子,猛地抽出了肋下的佩剑。

    “秦马两家,世代忠良,一心一意辅佐大明皇帝,自古以来,忠臣不事二主,张恪虽然英雄了得,可惜他做了逆贼,就是我们的仇敌。秦良玉不才,纵然不敌身死。把一腔热血流干净,也绝不做附逆投降的无耻之徒!”

    “娘,咱们不能以卵击石啊!”马祥麟突然伸手抱住母亲双腿。

    秦良玉怒发冲冠,舌绽春雷地怒吼:“你们都给我闪开!”

    吓得马祥麟一哆嗦,老太太飞起一脚,踢得马祥麟一溜儿滚,她昂然走出了大厅。留下了失望的叹息:“你们怕了,老身不怕,你们不敢去。老身我自己去!”

    秦良玉怀揣着一腔赤诚,只是她终究把问题想得简单了,出了秦府之后,外面被更多的人堵住了。

    这些人里面。多数都是女人,她们飘飘下拜,泣不成声。

    原来四川物产丰富,随着义州兵发展飞快。需要的物资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猪鬃和桐油两样,众所周知。四川的桐油和猪鬃都是最好的。张恪每年都向石柱撒下几十万两的采购费用。

    石柱几乎家家养猪,靠着订单,石柱的百姓迅速富裕起来,日子越来越好过。甚至能出钱请外面的先生进山教书,当熊孩子能写出自己名字的时候,多少父母流下了热泪。

    他们不想背叛秦老夫人,但是他们绝对不想和张恪作战。

    一贯刚强的秦良玉总算领教了什么叫做众意难违,面对着百姓们,她长叹一口气。颓然转回了府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坐就是三天。

    马祥麟实在受不了,带着人冲进了房子,只见桌子上放在一封奏本,还有朝廷的官服大印。

    “娘!”

    “不要说了,那是老身给陛下最后一封奏疏,从此之后,老身遁入空门,石柱土司不复存在!”

    秦良玉的奏疏被六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送到了崇祯的手里。瘦成了豆芽菜的崇祯听到秦良玉送来奏疏,他突然眼前一亮。

    所有军队当中,唯有秦良玉的白杆兵从来不计辛苦,指到哪打到哪,对皇帝只有两个字:服从!

    崇祯在午夜的时候,傻愣愣坐在龙床上,泪水顺着眼角流淌下来。

    他这个皇帝做得还真失败,信任的臣子全都辜负了他,从张恪开始,到杨嗣昌,再到温体仁,包括现在的周廷儒,一个个不是狼子野心,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老天为何待朕如此不公?

    不是说圣君在位,有神灵相助吗!

    “朕是天子,老天之子,为什么朕身边一个可用之才都没有,为什么张恪身边就是一堆堆的人才。”

    崇祯突然神经质地蹿起来,仅仅穿着明黄色的中衣,大声咆哮,细看去,眼珠子都是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