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为王-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总管看起来年龄不大啊,不知家中还有谁啊?”吴凯问道。

“除开内人,便只有两上淘气的小子了。”提到自己家的小子,范登科脸上露出了笑容。抬头看向琅琊方向,眼中露出了思念的神情。

看着眼前的这个范登科,吴凯不由打起了主意,此人无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数万人,从琅琊一路到扶风,一路上居然没有出什么岔子,而到了这更偏远的积石城之后,数万人聚居在城外。却也算得上是井然有序,虽然出现了逃亡的现象,但毕竟是极少数,这些功劳。毫无疑问要算在这位范总管的身上。可这样一个人才,在琅琊居然是一个家奴,这太过分了。

积石城城守府现在是求贤若渴啊,既然有这样的人现在攥在自己的手里。那有放他溜过去的道理?

想到这里,吴凯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了一些,“范总管。请恕我直言,你难道想让你的后人继续在叶氏当家奴么?”

范登科一怔,半晌方叹道:“这是我们的宿命,又能如何?”

“何不如留在我们这里?”吴凯看着他,严肃地道:“像范总管这样有能力的人,留在我们征东府,必受重用。”

“留在这里,范某还不一样是家奴,只不过在琅琊是给叶郡守当奴才,在这里,给小姐和姑爷当奴才罢了,都是一样,我为什么不呆在琅琊啊,毕竟那里更富裕,气候也更适人,哪里还有我的亲人朋友。”范登科道。

“不不不!”吴凯连连摆手,“想来你还不太了解我们高将军,他这个人,最不喜欢的就是拿人当奴才,几年前,他一个长辈送了他一个家奴服侍他,没过多长时间,高将军便撕了契书,将拿人送出去做事,现在这位可是蓟城闲云楼的掌柜,也算得上有了一个不错的前程。范总管,那个家奴说起来并没有什么本事,更不像你这样是世代书香门弟啊!”

范登科顿时大为讶异。

“所以,只要你肯留下来,我去找将军与夫人说,叶相如此心疼夫人,她开口向父亲将你要来,难不成叶相还会拒绝么?我敢说,只要契书到了将军手中,马上便会变成一团碎纸,从此你范氏一脉便可解脱了,就此恢复自由身。”吴凯言之凿凿地道。

范登科咽了一口唾沫,脸上的那两团红晕此刻显得更红了一些,“你,你说得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若有半句假话,你来日尽可大耳括子抽我!”吴凯道。“就怕你范总管贪恋那琅琊适人的气候,那富裕的土地,不肯来这我们边远寒僻之地啊!”

范登科的拳头紧紧握起,“如果能得回自由身,谁肯做奴才,而且还是世世代代做奴才?”

吴凯大喜,“哪这么说,范总管是答应我了?”

“如果真能得回自由身,我范登科从现在起,就是这积石城的一员。”范登科站了起来,大声道。

“好,好得很!”吴凯大喜过望,“吴总管,那我现在这城守府还缺一长史之职,范总管可愿就任?”

转眼之间,吴凯便又许出了他今天的第三个官位,城守府中仅次于他的长史一职。一边的唐河是目瞪口呆,而范登科更是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

“吴大人,这,这太草率了吧?”他喃喃地道。

“有何草率可言?”吴凯哈哈一笑,“范总管,现在积石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是建城的事情,而是你带来的那数万口子人啊,安定,秩序以及接下来的安置,都是让人挠头的大问题,谁对他们最熟悉,你,以后这积石城,这些人将成为最多的一群人,你来任长史,想来很多事情便能迎刃而解,解决了你这数万口子人的问题,这建城什么的,只会从中受益,不是吗?你说说,还有谁比你更适合这个位子的?”

范登科苦笑,对方绕了一个大圈子;原来最后的着眼点却是在这里;虽然对方不怀好意;但他开出的价码;自己却是无法拒绝的。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着吴凯;”既然大人如此开诚公布;我范登科如果还不同意;那就是不识好歹了。”

吴凯大喜;回望唐河;”唐主薄;记下来;范登科现在是我积石城府的长史了;月饷就十贯吧。范长史;可够用?”

范登科苦笑;”够了够了!只是吴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啊;这样一个空的城守府架子;您到底拿什么来安置我那数万口子人啊?”

吴凯看着他;大笑道:”积石城城守府现在虽然是个空架子;但是我们手中有权力啊;有高将军给我们的尚方宝剑啊。有了这个;什么办不下来?”

“这个;我有些不明白!”范登科摇摇头。

“第一步;我会应高将军之命;烧毁这些人的奴契;从此以后;这些人;都是自由人了!”吴凯指了指唐河身边那一厢厢的文书。

一听吴凯这话;范登科顿时大惊;”吴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一旦烧了奴契;这些人得了自由身;那时候他们要走;我们拿什么约束他们;要知道;这一路之上;如此顺利;便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家奴啊!一旦逃亡;抓住便会杀头的。”

“跑;他们往哪里跑?”吴凯哈哈一笑;”这事儿;还得麻烦范大人下去之后解说一番;积石城所处在草原腹地;这四周;可全都是匈奴溃兵;马匪;离开了这里;可没有谁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假如他们有胆子在没有士兵护送的情况下穿越这数百里草原!”

看着吴凯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气;范登科心中一震;”吴大人;前几天逃亡的那些人?”

吴凯冷冷地道:”这些人被我们找了回来了;不过已经变成了尸体;想来这些会让这些人有所警醒。”

听了吴凯这话;一边的唐河身体大震;他可是知道;这些逃亡的人被抓回来后;尚拘在军中;并没有死;可吴凯这几句话一说;这些人可就死定了。

“这是示之以威!”吴凯仰起了头;脸上却又浮上了笑容;”接下来;便是诱之以利了;他们能得回自由之身;想来是非常高兴的;但凡只要自愿留在这里的;每户便可分得一百亩土地;积石城城守府会给他们分放地契。其三;积石城马上会开办各类工坊;这些匠人们都会以优厚的工钱安排进工坊中去。当然;我们这边有些规矩;这些匠人也需得明白;那就是靠技术说话;技术越高;报酬越高。”

说到这里;吴凯看着范登科;笑道:”范大人;你可以优先在最好的地方挑选五百亩土地作为你范氏的产业。”

“不是一户一百亩么?”范登科涩声道。

“你是我积石城长史;岂能同日而语?”吴凯笑道:”再者;那些工匠之中的大匠;想来你是心中有数的;他们每户两百亩。另外;我们会为他们发放恳荒的牲畜;农具;当然;这是要钱的;不过可以先欠着;以后慢慢还。”

“这得需要多少土地?”

“我们这里别的或许少;但就是土地多!”吴凯笑着道。”虽说是生田;但打理上两三年;生田可就变成熟田了;那时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产;我想;这些工匠们在琅琊劳碌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挣上这笔财产吧?现在只要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便可能瞬间拥有!”

第三百九十四章:土地政策

从积石城到扶风,数百里的路程,即便是快马,一个来回也要数天的功夫,不过对于征东府来说,这个问题极好解决,白羽程在这一段路程之中设置了数个哨卡,每个哨卡里驻有一两名士兵,备置着数匹好马以及饮水食物,一来可以作为驿站使用,二来在这片区域巡逻的哨骑们也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风雪太大的时候也有个躲风避雨的地方。因为这个,从积石城到扶风的信件,经过数个哨卡的接力狂奔传递,早上出发,晚间时分便能送抵达将军府中。

高远刚刚看完了来自积石城吴凯的奏报,不由哈哈大笑,扬着手中的信纸,对身边的蒋家权道:“蒋先生,来瞧瞧咱们的吴城守,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蒋家权接过信来,浏览一遍,也是点头微笑,“好手段,平素倒是看不出吴大人有这等城府!”

“他哪里是没有本事?”高远笑道:“这家伙从来都没有用心做过官,一门心思都在发家致富,做个土财主之上。”

“现在他大概是想明白了。”蒋家权将信件放在案桌之上,“财富是要有权力来做保证的,没有将军的刀枪,他的财富,转眼之间就会成为别人的盛宴。”

“应当是这样吧,老吴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去当积石城城守,将他商人的精明与效律与做官结合起来,我相信,积石城那边的发展会让我们瞠目结舌的。”

“那他所请的这些官吏的任命?”蒋家权问道。

“统统都应准。你发文,盖上咱们征东府的大印。”高远微笑道:“以后只要是老吴那里来的人事任命,一概应准,蒋先生,老吴做生意多年,又在官场折腾了这么多年,眼睛毒着啊!”

“这家伙都用得是一些什么人啊。这个郭荃大字不识一个,而且还是一个奴隶,这个唐河是被孙晓临时从四海商贸抓差的,这个范登科更是麻烦,他是夫人家的家奴啊!”

“我们征东府,用人唯才,这个郭荃,能将这么多人调配得井井有条,能让积石城在这种天气之中,还能迅速推进。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至于范登科么?家奴又怕什么,他马上就不是了。岳父连一万工匠都舍得给我,还舍不得这样一个家奴么!”

蒋家权点头,“那倒也是,回头我就行文,相信这些人拿到了盖着征东府大印的委任状,干劲会更足的。可是将军,吴凯信中所奏请的那个土地分配方案。非同小可啊,如果这些从琅琊来的工匠如此安置的话,那么,原来跟随将军的那些人怎么安排。居里关的工匠马上也要迁移了啊!”

“一体处置!”高远伸手拍了拍挂在墙上的地图,“瞧瞧,长史,这是多么一块广袤的土地啊。别说咱们这点人口,便是再多十倍,也能安置得下啊!土地。这可是最吸引人的东西呢!我家老头子走得早,没给我留别的,就是留了百多亩土地呢!”

“移居积石城的百姓每户分得百亩土地,那这些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的将领们怎么安排呢?还有哪些官员?”蒋家权又问道。

高远沉默了片刻,“长史,你看现在大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富者恒富,穷者愈穷。”

“长史说得不错啊,土地大量被兼并,老百姓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造成了无数的矛盾,当这些矛盾积累到一个临界点时,便会暴发出极大的社会动乱,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会铤而走险,掀翻那些既得利益者,重新分配社会财富。我们不能走这一条路子。”高远道。

“将军是要抑制土地兼并?”蒋家权惊问道。

“我们现在才多大点势力?”高远含笑反问道:“这个题目太大了一些,我们现在还做不来,不过,在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内,我们要遏止有权有势者屯集土地,所以,蒋长史,我们要禁止土地的买卖,所有土地,一经分配,便只能归属该人所有,想要变更所权,必须经过官府,这里面所需要的律条,便要麻烦你了。”

“那有些被分配土地者不去种田,便任由他抛荒么?”

“设定一个期限,假如被分配者不去耕作,即收回重新分配。”高远挥了挥手,“凡我麾下官员,所拥有的土地,需得设置一个上限,比方说我,律条中就必须规定,以我的官职能拥有多少土地,多一亩都不行,然后往下依次类推。”

“将军,那这便涉及到一个问题,上位者,手中必然是很宽裕的,他们手中的钱,在这片大陆的其它地方,据我所知,都是拿来买田地的,此条例一出,这些钱可就用不出了,钱堆在那里发霉,也不是一个办法啊?”

“你放心,他们不会让钱发霉的。”高远大笑起来,“钱多了,可以去做生意啊!就像老吴那样,这可比土地来钱快多了。咱们征东府的官员,可以入股四海商贸吗,还怕没有钱赚?对了,说到这里,长史还得多多操心,关于商业征税的问题。以前我们对这一块的征税太低了一些,以后要提高。这些东西我不太懂,你去想辙。”

“将军想将商税提高到什么地步?”

“总之,我们要逐步降低对农民的税收,直至最后不向农民收税。”高远随口一说,却将蒋家权雷得里焦外嫩,这片大陆之上,不管是那个国家,便是秦国,都是依靠对农民的税收来维持国家运转的。

“这,如果这样的话,还有谁会去做生意?”蒋家权瞠目结舌。

“你放心吧,即便是这样,做生意也比种田来钱快得多,更何况,咱们征东府辖下,最大的做生意的商家是谁?是四海商贸,四海商贸是谁的,那就是我们的,只要他们不滋声,其它的谁敢挑头?慢慢的,大家就习惯了,这只是降低了他们聚拢财富的速度,并不会让他们没钱赚的。”高远笑道。“至于四海商贸,咱们只不过是从左口袋里掏到右口袋里了。”

“说起四海商贸,现在他的澎胀速度太快了,将军,他隐隐有变成一头壮硕的怪物的底子了,将来,恐怕有些难以制衡啊!”提起四海商贸,蒋家权却有些担忧起来。

高远微笑道:“这个,蒋长史尽管放心,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你是自己人,能看到四海商贸的全貌,在外人看来,四海商贸并不如何显眼,浮在外面的只是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大头却在水下面呢?这水下面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实力,而这些,却是绝对控制在我们手中的。现在的四海商贸,不仅是我们的财赋来税,更是我们的情报载体,天赐这一年多来,大多数时间就在忙这个事情。随着商贸的迅速渗透,我们的情报网也会很快成形了,这小家伙,着实不错。”

“原来是这样!”蒋家权这才明白,为什么高远一点儿也不担心四海商贸将来店大欺主。这个由曹天成一手打造的家伙,现在已经开始初步显示出他的威力了,等到与吴氏酒坊的合同完成,他借助于这个载体,会更加迅速地澎胀起来。而曹天赐又不动声色地在里面安插大量军法司的成员,就算将来四海商贸里真有什么人想搞点什么事,只怕曹天赐便会让他很快消失。

“初八我准备去积石城一趟,如果有可能,我还会去保康看一看,这一来一去,恐怕就是小一个月,回来之后,征伐东胡大概便要开始了,这段时间,扶风的事情,先生要多多费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