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为王-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新亮看着高远,语气异常诚垦。

“你倒是个真小人!”高远摇头道。

“真小人比伪君子要好,将话说到明处,于你于我都没有坏处,名得多生误会,檀锋的燕翎卫不断地将河间的情报送到我这里来,不就是期望我当他的一把刀么,希望我这个新进小子头脑发热,挥军直入河间,却摘叶真这个软柿子么?我又怎能楞头楞脑地直撞上去?”

“但还是要摆出一些姿态来迷惑檀锋是也不是?”

“当然,所以我再应你之请来与你见上一面,阵势嘛,总是要摆上一摆的,可我不希望当真酿成了什么冲突。”姜新亮一挑眉。

“也就是说,从明面上来看,渔阳与河间将在接下来的至少数年时间中,将形成军事对峙。”高远若有所思。

“当然,这不正是檀锋所想看到的么,他们现在满头是包,又要集中精力改制,又要调派兵力对付齐国,还要在琅鹉琊派驻精兵防范于你,这一头,他就只能指望我了。”姜新亮哈哈一笑。

“军事上的对峙,不代表其它方面也对峙!”高远看着姜新亮,道,“也就是说,在其它方面,我们还是可以互通有无的。”

“着啊!”姜新亮拍拍手道:“高将军果然厉害,一语便道破了我的想法,咱们在其它方面完全可以合作,当然,是悄悄的。”

“你想要什么?”高远问道。

“征东军器,天下无双,我想要你们辽西出产的兵工,草原战马,可与东胡比美,这战马,自然也是多多益善。”姜新亮道:“我就要这两样。”

高远大笑,“你可是我潜在的敌人,军工也好,战马也罢,可都是战略物资,我与你,岂不是资敌?”

“但我也可能是未来潜在的盟友。”姜新亮眼中露出狡缬的目光,“让这个未来的盟友厉害一点,于你的将来,不也是大大有利。”

“这风险可有点大!”高远笑道。

“如果你连征服东胡的勇气都没有,哪又如何能击败檀锋周玉,又如何能让我心悦诚服呢?”姜新亮笑道:“这的确是一笔有风险的投资,就看你高大将军有没有这个胆子。”

高远失笑道:“连激将法都出来了,你看我像那种吃激将法的人么?”

“有时候用一用也无妨!”姜新亮被人揭破老底,却是脸不红心不跳,“更何况,我说得是实情,东胡人现在是你头号大敌,你不击败他,最多便是辽西的一个土豪,只有击败东胡,占了辽东,对我而言,你才变成真正的有前途的大家,那时候,我自然会在你这里投下重注。”

高远摸着下巴,“原先我以为现在的自己已经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搞半天,在你们眼中,仍然是一个矮挫穷,这可真令人丧气。”

“丑小鸭变天鹅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姜新亮继续着他的刺激之法。

“兵器,我可以给你,战马,也可以给你,但你拿什么来换呢?”高远摸了摸鼻子,笑问道。

“在你与东胡决出胜负之前,我绝不与你为敌,这还不够么?”姜新亮不解地问道。

“不够,远远不够,其实你就算想与我为敌,也可以来试试,叶真的确只有三千新兵,不过他的刀子厉不厉,总得你试过才知道,我也想看看呢!”

“那你想要什么?”姜新亮摊开双手,并不丧气,先前狮子大开口,对方自然是要落地还钱的。

“盐,铁!”高远竖起了两根手指,“渔阳郡之所以在燕国地位特殊,可不仅仅是因为你们面对赵国,而是因为有这两样东西,有了这两个东西,财力之上便绰绰有余,这才能支撑起你数万大军。而这东西,恰恰是我所缺的,你要马,要兵器,便拿这两样东西来换,除了这两样,还得允许我征东府治下,与你渔阳郡自由通商。”

“成交!”没有丝毫犹豫,姜新亮一拍桌子,“就是如此说,互通有无,你好我好,至于通商嘛,这是两利的事情,你征东府的人可以发财,我渔阳郡的商人不也一样么?”

夜半,明月高挂,走在林影幢幢的山道之下,高远不由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的姜新亮,可与当年的姜新亮完全对不上号了。”

“时势造英雄!”蒋家权道:“便是将军你,又如何能与当年的扶风小子对得上号?姜新亮有今日这果,便非无因。这天下大乱之际,还不知会出多少英雄豪杰呢!”

“是啊,看到姜新亮的变化,我还真得提高警惕啊,可不能阴沟里翻船呢!”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对付东胡人,只要击败了东胡,掌控了辽东,那时将军才真正的龙游大海,鲲跃九天呢!”

第五百八十六章:武器

六月间的时候,三千渔阳郡兵开到了与河间郡交界的新会县,与此同时,叶真的中央集团军也派出了一千步卒抵达与新会相邻的安陆县,两边哨探交集,小摩擦频频出现,看起来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开打,看起来渔阳兵多,但世人都知道,征东军的那些士兵就不能以一般军队而论,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是难以言说。

但在军事上的对峙之下,却是隐藏着另一番风雨,渔阳郡的盐铁,辽西的兵器,战马,却是从这两地源源不绝的在互相交通,这两支军队,与其说是在互相对峙,还不如说是在为这些交易保架护航,并同时遮掩这个秘密。

当然,如此大的交易量,自然是很难长时间完全保密的,不过在双方看来,即便这些人被世人知晓,但面子上的东西,总还是要保持的。

除了这些战略物资方面的交易,民间的商队往来,更是越来越紧密,原本处于这两郡边缘的新会与安陆,却是慢慢地繁华了起来,聚集的人丁,商栈越来越多。

燕国朝廷对河间辽西实放战略物资管控,盐铁极难流入,除了自产之外,便靠走私,但征东府制下,盐铁矿藏太少,完全不足以供应自身需要,虽有大胆的燕国商人与四海商贸的努力,却无法保证源源不绝的供应。一旦朝廷发狠,这条路也会断,从赵国代郡,又路途遥远,虽然这条线一直没有断过,但耗费太大。而在打通了渔阳郡这条线后,高远才暂时去了这一点后顾之忧。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将自己的生命线丢给一个随时可能咬自己一口的盟友,这不是高远想要的,而摆在高远的面前。就是拿下东胡,辽东大地,矿藏丰富,东胡人身在宝山而不自知,或者他们明知有,却因为技术力量的不足而无法大量开垦。

打东胡,不仅是双方乃是敌对之势,更因为高远必须要掌控这块区域,只有拿下了辽东,高远才真正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远才不惜用兵器与战马来保证渔阳郡在他与东胡决出胜负之前,将这些战略物资源源不绝的送过来。

双方各取所需。

姜新亮与高远都在忙,忙得不可开交。

姜新亮在忙着强军,他很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手里这三万渔阳军变成像征东军那样的强军,即便自己不能像高远那样纵横天下,也能成为燕国举足轻重的力量,足以左右燕国朝局的力量。否则,即便是去抱大腿。也随时都有可能被这条大腿一脚踹开的时候。

更何况,他现在独立支撑着与赵国接壤的哉域,赵国随着荆如风在函谷关的大胜,外部军事压力大大缓解。秦人不得不由缩战线,而赵国在西线压力减轻,说不定就又会眼光重新注视到东方来。他不得不防。

而高远,也在忙。忙得不可开交。与东胡人的大战迫在眉睫,他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上一次。是燕国集全力之力与东胡开战,而这一次,却是他独立支撑,上一次,各方出军超过十万,而他这一次,满打满算,兵力不过三万。这还得加上许原在先锋城的突出奇招,使得北方野战集团军,在短短的半年之内,扩充到了两万人。而在东方集团军方向,贺兰雄目前麾下满打满算也只有万余人,这还得将所有的非战斗人员也算上。

这不是一场实力对等的战斗。

粮草储备,运输,军械的制造,配发,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六月的积石城,比起其它的地方,要热得多。城外还是清风习习的时候,城内却是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而这,却是因为集于西城的无数工坊的原因。

西城,云集着精铁提炼以及各类武器工厂,无数的炉子火光熊熊,热气便从这些厂房内一股股地升腾而起,慢慢地弥漫到全城。

行走在这片由无数厂房构成的街区内,哪怕是在外面,也能感受到滚滚热浪,片刻之间,高远便感到汗湿重衣。

“如此高热,工匠们如何受得了长期工作,在这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案?”回头看着陪同他而来的积石郡郡守吴凯以及负责所有军工生产的范登科,“现在虽然府里摧得急,但也不能因此而让匠人出现意外。”

“登科,你与都督讲解一番吧!”吴凯道。

“是,郡守!”范登科原本是琅琊人,算是叶氏家族的一个高级管家,随着那万余工匠一齐被陪嫁到了辽西,现在却是积石郡内的司马,其中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管理这西城的军工作坊。

“都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工人分成了三班,一般情况下,是四个时辰一倒班,歇人不歇家伙,即便是夜里,也在开工,这段日子天气转热,厂房内更是奇热无比,所以便转成了两个时辰一倒班,同时厂房之内,凉茶,绿豆汤以及请医官配置的解署汤药,都是备得足足的。”

“嗯,要想得周到一些,即便如此,也不能大意,最好要多请几个医官在这里随时待命。”高远点点头。

“是,回头下官马上便去办此事。”

“另外,根据前方战士的要求,一些兵器的改动,进行得如何?”

“除开以前生产出来的库存之外,最新出产的,都是根据前线将士的反映而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比方如带檐的铁盔,在长矛矛刃经及短匕之类的武器上开血槽等,都是极其简单的事情,一收到改进意见,便立即全部更改了以前的制作方法。”

“其它一些呢?”

范登科脸露难色,“都督,像将士兵们反映的床弩笨重,射速太慢,以及弩弩射程短等问题,一时之间,却是难以解决,不过下官正在组织人手摸索。”

高远站住了脚步,“眼下我们的敌人是东胡人,东胡人以骑射为本,主要是骑兵,如果能加强远程武器的打击能力,便能减少士兵们以血肉之躯硬撼骑兵的损失,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要加强,这样吧,你组织有经验的大匠成立珍上研究院,由都督府拨给经费,这些大匠的工作,就是管门研究如何提高武器的性能,包括床弩,骑弩性能的提高,但不仅限限于这些,这些匠师,只要搞出成绩来,都督府不但赏赐,还赐官。

范登科精神一振,给工匠授官,这可是开中原之先河,不过想想郭荃,他也就释然了,“如此一来,工匠的积极性可就大大提高,兴许便能摸索出法子。”

“研究院不要怕花钱!”高远抬头看着袅袅升起的烟气,道:“研究花的钱再多,也顶不上前头将士的性命宝贵;我们征东军走精兵路线;兵不多;但都是以一挡十之辈;范登科;不要小看你们的工作;你们每研究出一件兵工利器;说不定就能在前线救下无数将士的性命;左右一场战事的胜负!”

“下官明白了;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下官也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前线将士们提出的意见;拿出都督满意的武器。”

“欲速则不达!”高远却摇摇头;”做这件事;先得沉下心来。”

“是!”范登科恭声应道。

“都督;去库房看看吧;随着我们的冶铁技术的步步提高;现在咱们的兵器却是愈来愈锋利了。”一边的吴凯道。

“好;去瞧瞧!”

距离工坊区里许左右;一排排型一模一样的高大库房巍然耸立;门前;卫兵肃然挺立;每隔一柱香时间;便有一队巡逻兵列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推开一间库房的大门;一个个巨大的木厢从地上一直码到屋顶;库房的空地之上;有士兵正将一面面巨大的盾牌整齐的放进木厢;装满一个;便钉上木板;抬到一边的垛上。

随手提起一面盾牌;舞动了几下;高远却是咦了一声;”比以前轻了不少?”

“是;都督;随着我们冶铁技术提高;出产的精铁质量也越来越好;以前木盾外包上铁皮;抗打击能力差;更是挡不住骑兵的重武器劈砸;而铁盾又太重;士兵使用极其不便;但现在;用新冶练的精铁打制而成的铁皮覆盖在木盾之上;抗打击能力虽然比铁盾稍差;但胜在轻便;所以现在主要生产这种盾牌。”

精铁;在高远的眼中;就是钢;但现在的这种钢的质量;显然远远不如自己所处那个时代的钢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面前的这面半个盾;仍然有十余斤重;但比起以前的那些重达数十斤的铁盾;即便是牺牲了少量的防护力量;但却极大的增加了士兵的战力;一入一出之间;却是收获得更多。

这间库房之中;各类盾牌五花八门;有步卒使用的半人盾;有组阵用的大盾;还有骑兵们用的小圆盾;与以前的比起来;在质量上;的确是大有进步。

连接走了几个库房;看到那满满当当的装着武器的库房;高远的心里终于落停了一些;北方集团军一下子陡增了一万五千余士兵;这却是先前没有想到的;以致于北方集团军的武器储备一下子告急;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向那里运送武器;等这些武器抵达先知城;北方集团军才会真拥有一定的实力。

东胡向河套增兵的动作一直没有停止;孙晓面对的压力一天天在增加;自己这里没有增援能派过去;只能在武器之上;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河套争斗战;终于要开始了么?

第五百八十七章:筹钱

“河套要动起来了!”蒋家权拿着来自河套大雁城孙晓的军报,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外头与燕国保持不叛不打的现状,帮助赵人拿下山南郡,隔绝秦人,与渔阳郡姜新亮私下结盟,不惜以战马与武器来稳住这个亦敌亦友的家伙,而在内里,农商并举,大力发展民生,聚财,积粮,强兵,所为的一切,就是要与东面的这个强敌作生死一搏,胜,则天高海宽,败……呸!蒋家权在心里重重地吐了自己一口唾沫,征东军怎么会败,胜利当然属于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