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钧-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炎姬却并未照父亲所言谢罪,清澈的双目直直地看着练钧如的眼睛,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她的脸上适才始终未曾出现任何表情,这一笑就如同明月破开乌云,骤然笼罩大地一般,竟和先前的琴音给人同样的感觉。

“殿下,答应还是拒绝,全在您的一念之间,臣女以为,陛下也应该是想听听您的意思。”她寸步不让地紧逼道,仿佛没有看到一旁炎侯难看的脸色,“臣女自幼习琴,已是将其作为了生命一般爱惜,因此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倘使殿下此次无暇,臣女自会在下一次再当面恭聆教益。”

这无疑是将事情说得毫无转圜余地,旁观的诸人尽管心中嫉妒,却对于炎姬的勇气深感钦佩,能够对于琴艺如此执着者,放眼天下恐怕也难寻几人。御座上的华王姜离神色复杂地看着练钧如和炎姬,许久才自失地笑道:“炎侯怕耽误了练卿的功夫,炎姬却一意欲求长进,朕实在是两边为难。练卿,你就自己决定吧,说不定只需片刻,便可令炎姬琴艺再登一步,如此我等也就能够再闻绕梁之音了!”

练钧如挣扎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将来若是他能够在中州站稳脚跟,则炎姬再托词请教,他也能顺势应付,如今却是万万不可。不说炎侯在那里心怀不满,只论满座的贵介公子,哪个不是对炎姬心怀敬慕?若是轻易应承,转瞬他就会竖起一帮敌人,自己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想到这里,他的脸上便堆满了歉意,缓缓摇了摇头道:“炎姬美意,本君心领了,只可惜本君只是略通琴理,根本谈不上指点。炎姬的琴艺独树一帜,不若游历天下以求进步,本君实在是有心无力。”

第九章 巧遇

虽然遭到一口回绝,但炎姬的面上反而现出了一缕微笑,显然不以为忤,俯身又施一礼后方才退下。炎侯却是抬头看了练钧如一眼,目光中尽是警告之意。殿上众人听过了这绕梁不绝的乐声,对于其他的歌舞献艺便都失去了兴致,草草敷衍了一阵之后方才各自退去,此时却也已经是夜半时分了。

练钧如端坐于车驾之内,脑中却仍是不住地浮现出炎姬那动人的面庞,旁的竟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发觉思绪实在混乱,他只得狠狠心将所有美好的印象都驱出脑海,一心一意地想起姜离刚才说过的话。

尽管名义上,四国诸侯都已经在今日完成了朝觐的使命,但论起时日来,这些人还要在华都城内停留很久,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盘算。适才的宴会上,华王姜离曾经轻描淡写地提起过四国质子先前的作为,尽管把罪责都归在了那些奴仆身上,但仍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出练钧如所料,暂时投鼠忌器的四方诸侯对本国质子都是严厉地斥责了一番,随后就在天子驾前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真正的举动却是没有一丝一毫。练钧如心中清楚,倘若没有他这个所谓使尊出世的消息,这件事情就永远不会掀上台面,至于那个魏方,则是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他正在思量间,不防马车嘎然而止,顿时一个踉跄,险些坐立不稳。身后的严修突然侧身而起,悄然护持在他的跟前,眼中已是现出了炯炯神光。难道是有人行刺?一个不好的念头突然冲上了练钧如的心头,然而,他一想到身后还有八大使令随侍,胆气又壮了起来,须知如今乃是非常时刻,又有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前来行刺?

“前方究竟何事?”久久不见驭者有任何反应,练钧如不由生出一股不耐,一把掀开了面前的重重帷幕。只见那回归御城的必经之路上,一驾华贵的马车正好挡在了道上,不少护卫随从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少数几人则是在上下忙活着。不远处的人群中,一个被众人簇拥着的身影再次进入了他的眼帘,那绝色容光和浅浅笑意,不是炎姬又是何人?

“启禀殿下,这是炎姬的车驾,听说是车辕突然断裂。”驭者早已被炎姬那绝世容貌所慑,听了练钧如问话也没反应过来,好半晌方才开口答话。不待练钧如吩咐,伍形易等人便策马上前,皱着眉头看着那群堵住去路的人。

炎姬阳明期也没有料到今夜会如此倒霉,和父亲一同出了王宫之后,宫中内侍又传来华王姜离旨意,将炎侯召入了宫,她只得在护卫扈从下返回府邸。谁料行至半路,这马车的车辕竟然断了,实在是蹊跷得很。不过,炎侯的护卫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因此她并不担忧有人暗中图谋,待到看到后方赶来的车驾时,她已是眼睛一亮。

“炎姬殿下,在下伍形易,可是您的车驾出了什么纰漏?”伍形易从马背上跃下,快步走到炎姬跟前,微微欠身问道。

炎姬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神情,这才手指马车道:“伍大人,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车行至半路居然断了车辕,着实古怪得紧。倘使父侯在,我尚可和他共乘一骑,可现如今却是麻烦了,我不会骑马,若是勉强为之,万一有所闪失,连累的就是他们了。”她说着说着便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看着马车上的练钧如道,“使尊殿下,若是真的无法,您可否搭载我一程?”大约是因为不在宫内,她的说话也就没有那般拘谨,那一笑更是现出几分小儿女之态。

练钧如一听炎姬所言,便知道今次怕是难以躲过去,索性大大方方地出了车驾。“炎姬殿下的车既然坏了,我身为地主,自然该送你一程。”这个时候他再拒绝,非被人称作矫情不可,横竖伍形易等人皆在,应该也不至于传出什么谣言。至于这个时代,男女大防的道理似乎还没有普及过,炎姬的求助也算不上逾矩。

“那就多谢殿下了!”炎姬见练钧如答应,顿时转身对那些仍在忙活的人吩咐道,“你们留几人在此地收拾,若是遇着了巡城的军士,再设法将车修好就是。其他人暂时在前边开道,免得有什么不知好歹的小人惊了使尊殿下!”

练钧如听得哭笑不得,只能将炎姬让上了车。然而,车上空间有限,严修见又挤进来一位美貌少女,立刻知机地下了马车,找了一匹马后方才牢牢护在车身一侧,惹来炎姬频频目视。“殿下,这位是您的扈从?竟是比几位使令大人更为忠心耿耿,殿下真是好福气呢!”她说着便瞧见自己的侍婢沁雪抱着逢魔古琴,撅着嘴坐在另一匹马上,立刻又调转话题道,“适才在隆明殿中,沁雪这妮子太过轻狂,居然在殿下面前放肆,还请殿下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她计较才是!”她一边说一边弯腰行礼,脸上却没有几分歉意的表示。

练钧如心中苦笑,却不敢干受对方一礼,连忙还了半礼道:“炎姬殿下言重了,沁雪姑娘乃是真性情。再者,我自幼生长山间,不知古琴珍贵也是可能的,沁雪姑娘一时口快而已,我又怎会责怪?”说实话,直到现在,他尚且摸不透炎姬的用意,只能小心翼翼地敷衍着。

“殿下果然不是那等小肚鸡肠的人。”炎姬显然对练钧如的回答甚是满意,却仿佛突然忆起了什么,不由掩口笑道,“我们俩殿下长殿下短的,听起来着实别扭。嗯,我自小随绎兰夫人学琴,这人前礼数不可少,却都是勉强为之,毕竟这都是繁琐至极的东西,稍有错处便会被人诟病。现在只有我们两人,殿下倘若不嫌弃,就如吾师绎兰夫人一般,直呼我名如何?”

练钧如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他对炎姬确实心存好感,却知道两人间隔着重重沟坎,绝不是能够轻易越过的,因此竭力劝告自己打消非分之想。此时此刻,这样一个清丽脱俗的少女在面前吐气如兰,并示意他可以直呼其名,难道是意味着……他正想脱口称对方明期,猛地又想到车后众人,原本有些迷失的心神又恢复了几许清明。“炎姬殿下虽然如此说,但直呼你的名字绝对不妥,若是你真的坚持,我便去掉殿下二字,称你为炎姬如何?”

炎姬的心中颇为赞许,面上却装着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勉强点头道:“唔,殿下之意我明白了。先前殿下在隆明殿中所言,我句句铭记在心,自习琴起,他人皆以为琴技乃陶冶情操,荡涤心神之道,却从未有人将其与兴衰历史结合在一起,殿下此言令我茅塞顿开,一时间得窥琴道至境,这才在殿上提出了那样非分的要求,让殿下为难了。”

练钧如本以为炎姬的亲近是有其他意图,见她突然又转回了琴道,不由意兴阑珊,但还是竭力打起精神道:“炎姬,不瞒你说,我那只是一时之感慨,哪里有什么真正见识,所以万不敢当指教二字,这才拒绝了你。我初时观那些旧损斑斓的古琴,不由生出物是人非的感叹。历朝历代流传至今的那些古琴,兴许在某朝某代、某时某地的琴人雅集上相聚过,如今却流落不同人之手。炎姬乃是驭琴大家,将来必定会将琴道发扬光大,我在此谨祝你能够超过乃师,成为琴道女杰!”

第十章 对策

将炎姬送回炎侯在华都的府邸,练钧如便命驭者回转了车驾。适才浩浩荡荡的扈从人马着实惊人,若非已是夜深人静,众人又无大声喧哗,怕是早已惊动四周百姓。见炎姬离去,严修则是重新回到了车中,脸上的神情似乎和以前有些不同。练钧如也无暇顾及这些,只看伍形易阴云密布的神情,他就知道,对方一定对这突如其来的偶遇很不满意,想来是担心自己和炎侯有什么勾当。

然而,这一夜注定无法平静,离开炎侯府邸不过两条街,车驾就再次被人拦住了,这一次挡驾的不是别人,正是周侯樊威擎。这位素有明主之称的君侯一脸的歉意,甚至亲自下车向练钧如道歉,口口声声说有了不得的大事需要商量,并声称商侯已经在他的府邸等候。练钧如尽管不知对方所为何意,却实在找不出拒绝的借口,思量周侯和商侯定然不敢趁机行刺之后,他便只得硬着头皮喝令转向。

出乎伍形易等人的意料,这一次无论周侯还是夏侯,都丝毫没有让人回避的意思,竟是将练钧如和八大使令全数请到了密室之中,方才神情郑重地诉说了一件颇为棘手的大事。原来,就在四国诸侯齐集中州华都之时,偃旗息鼓多年的四夷竟又再度蠢蠢欲动,而首先挑起边乱的,就是西戎和北狄。

此话一出,饶是伍形易等人经过不少大阵仗,也不由脸色大变,更不用提在一边唉声叹气的商侯了。不过,周侯樊威擎的言语也相当明白,现如今挑起战事的不过是小股敌军,若是突然大军压境,则战事还不知要持续多少时日。须知四方诸侯尽管觊觎中州大统,时刻有想要取而代之的设想,用兵时却慎之又慎,为的就是周边四夷虎视眈眈,时不时会有惊人之举。

“戎狄之人不服中原教化,多次趁战乱出兵,确实是我朝的心腹大患!”练钧如眼见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顿时有如芒刺在背,只能勉强应付了一句话。这种用兵之道,让他提出建议无异于纸上谈兵,又怎能真正切中时弊?对于天下诸侯大势,他在藏书楼中参详多日,再加上前世听过的诸多历史典故,勉强还能应付过去,可要是说起对付戎狄,他哪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不过,这些军政之事,本君着实没有什么大见识,周侯和商侯不妨问问伍形易,他毕竟经略王军多年,说不定还会有些参考的意见。”

周侯樊威擎终于释然,在华都眼线传来的诸多讯息中,他始终觉得练钧如不像一个寻常山野少年,反倒像是豪门子弟,否则又怎会进退有度,面对诸多官员仍不怯场。可是,几乎打听了中州的所有权贵之家,也未曾听说有这样的可能。上至华王姜离,下至中州群臣,都对这位骤然出世的使尊殿下赞不绝口,仿佛他真是中州救星。如今看来,练钧如确实潜力无穷,但毕竟还年轻,这种军机大事就顶不住了。

伍形易却感到很自然,毕竟,当日就是他亲自从那个荒僻的小山庄将练钧如带到华都,后来又一再确认过多次,自然明白其真正底细。他沉吟片刻,见商侯犹自忧心忡忡,便出言安慰道:“商侯不必过于忧心,戎狄之所以骤然出兵,定然是认为我朝内部有变,以为这一次朝觐会中途生乱,这才会扰边以探究反应。依我之见,只需出兵以雷霆之势将这些大胆夷兵扫除,则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必定不敢兴兵来犯。”

话虽如此,伍形易心中却是乐开了。中州地处神州腹地,四面就是四个诸侯国牢牢护卫,四夷但凡有兴兵入侵大的迹象,就必定要先大败那一方的诸侯军队,因此中州立国以来,还从未被夷兵入侵过。尽管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中州武备松弛,但四夷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无疑为中州争取了时间。夷兵一日不曾消停,四国便无法抽身,如此一来,他多年的安排便有可能奏效。

周侯樊威擎哪里会不知道伍形易在算计些什么,心中不由冷笑连连,面上却是装出了一副赞同之色。他见商侯似乎仍有犹豫,便在一旁敲打道:“商侯,寡人知道你想来不喜大兴兵戈,只是如今被那些蛮夷之人欺上了头来,你若是再不反击,就显得太过好欺了!贵国之内文事兴盛本是好事,可也不能忽略了战备。使尊殿下,您说是也不是?”

练钧如不防周侯突然将语调一转,问到了他的头上,顿时一愣,见商侯脸色不愉,他便省出了周侯的险恶用心。商侯汤秉赋天性懦弱,却是极为好名,否则也不会花费巨资兴建馆清宫,并纳文士三千于其中,周侯如此直截了当的言辞显然是刺痛了对方的伤口,却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着实可恶得紧。

“周侯此言似乎有失偏颇,商侯宅心仁厚,以民心民情为己任,这才不愿大起兵戈,不知本君猜测得可准?”练钧如见商侯的脸色有所好转,便趁机再次恭维道,“本君早就听说商国之内文事鼎盛,想来天下贤才皆慕商侯之德,因此才矢志报效。虽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但文事韬略若是盛到极致,便足以弥补武事的不足。再者,戎狄不过是小股兵马侵扰,以商侯麾下的大军,自可轻易荡平,商侯乃是心忧百姓,又哪里是心忧什么西戎的侵袭!”

一番话说得商侯汤秉赋容色大悦,顿时捋须长笑道:“使尊殿下果然名不虚传,竟能看出寡人心中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