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违背自然规律,受到了惩罚。
第二,注意到事物内部的结构。
在进行系统思维的时候,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系统由各部分组成,没有部分系统也就不会存在。而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比较好呢?所谓好的结构,是说一个系统内部组成的部分组织得比较合理,是有机的联系。
北京大钟寺有一口大钟,造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接近600年的历史。这口钟音质悦耳,圆润宏亮,节奏明快,声音可传至四五十公里远。但它的结构比例由于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一直未能测出。解放后,才用超声速仪计算出它的重量为46.5吨。大钟的成分为铜80.54%,锡16.4%,铅1.12%和少量其它金属。这个比例被公认为造钟的最佳比例。相反,1733年俄国造的“皇钟”,重193吨,但是由于合金比例及结构的错误,敲第一响就震裂了。
大钟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如果组成它的部分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整体的解体。由此可以看出结构合理性的重要。
第三,充分考虑到各要素。
系统或大或小,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我们把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同样的,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或是发挥最好的作用,或是处于最佳状态,则必须要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并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并且要相互协作才能达到目的。
如果我们在考虑或是解决问题时,对系统的各要素考察并不仔细,或者挂一漏万,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顾此失彼,甚至导致全盘皆输。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系统各要素考察充分而赢得的战争……坎尼之战:
汉尼拔是古代迦太基的军队统帅,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在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戎马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页是坎尼之战。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汉尼拔率军取道西班牙,穿越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直抵亚平宁半岛,并攻占罗马的重要粮库坎尼。坎尼的失陷使罗马大为惊骇,集结了8万步兵和6000骑兵的大兵团,准备与汉尼拔决战。而汉尼拔只有4万步兵和1万骑兵。
面对数量占压倒优势的敌人,汉尼拔分析了一切要素,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争取胜利。
公元前216年8月2日会战开始之前,汉尼拔作了周密的部署。他知道该地夏季中午常刮东南风,因此首先占据了背风的位置,将4万步兵背向东南布成一个凸半月形阵势。汉尼拔令一部分步兵在半月形的中间突出部位占领宽大正面,故意“示弱”以引诱敌方从中央部位突破。又令500名精壮士兵,身藏匕首,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向罗马军队假装投降,借机混入敌阵,待机从内部打乱敌军。与此同时,汉尼拔又将一万骑兵配置在步兵半月形阵势两侧,保卫两翼的安全,并准备从侧后包抄敌人。
8月2号上午,罗马军队先发制人,集中兵力向汉尼拔半月形步兵阵的中央突起部分猛攻。经过一番鏖战,汉尼拔即令500名身藏匕首的士兵,跑到罗马军阵前交出自己所持的剑、矛和盾牌,表示投降。罗马军队信以为真,就把他们置于阵后继续攻击。这时,在汉尼拔布置的凸半月形阵中,中央突出的步兵逐渐后退,让罗马人以为他们是在溃败,遂令后续梯队的步兵一齐加入战斗,发动进攻。眼看着罗马军全部进入口袋了,汉尼拔急忙令两翼的步兵主力猛攻其侧翼,骑兵从侧后方包抄过来。战至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飞沙走石,刮得罗马士兵两眼难以睁开,既不能准确地使用自己手中的投射武器,也不能灵活地避开从汉尼拔军队里顺风投射来的密箭和石头,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正在这时,500名假装投降的士兵从身上摸出暗藏的匕首,刺死身前的敌人,再从死者身上拿过剑、矛和盾牌,在罗马军队内部横冲直撞,四处厮杀。罗马军冷不防受此一击,顿时大乱,战至天黑,彻底败北。
在汉尼拔的思维中,决定坎尼战争这一系统的要素有很多,但他抓住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并且思虑十分周全,几乎每一个可能的要素都考虑到了,比如风向、阵形、500名士兵的诈降等等,可以说,就是他所考虑到的这些要素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它们缺一不可。
3.自我评估
对于集体活动,你一向认为没有自己的事情重要;
对于班上组织的活动,你从来不参加,你觉得班上那么多人,少你一个也没关系;
每次要面对一个复杂的事情的时候,你常常顾此失彼;
对于自己犯的错误,事后你常常有如梦初醒一样的感受;
对于同学或是身边的其他人,你总是先看到他的某一处不足,而很难把他的优缺点放在一起综合考察;
你不善于做条件很多的应用题,因为对于那么条件,你不知道该如何去利用;
如果同时有几件事情要做,你常常不知道应该先做哪一件。
二、辩证思维习惯
1.概念和内涵
在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人决心以演讲为终身职业,这个选择遭到了他父亲的强烈反对。
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可得当心!你选择演讲作为终身职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说真话吧,富人显贵们会恨死你;说假话吧,贫民们不会拥护你。可是既然要演讲,你就得说真话,或是说假话。因此,你不是遭到富人显贵们的憎恨,就是遭到贫民们的反对,总之做演讲家是有百弊而无一利啊!”
第57节:概念和内涵
儿子听了,莞尔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说:“父亲,您不用担心。如果我说真话,那么贫民们就会赞颂我;如果我说假话,富人显贵们就会拥戴我。我不是说真话,就是说假话,因此不是贫民们赞颂我,就是富豪显贵们拥戴我,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什么是辩证思维呢?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它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不允许出现”亦此亦彼“、”亦真亦假“的情况,因为那会带来逻辑上的混乱,使思维无法正常进行。但这种情况在辩证思维中则是被允许的,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辩证思维执行的是一套动态思维法则,这套法则能很好地适应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本质,揭示事物演变进化的自然规律,使人们能在动态中把握事物的变化。
辩证思维以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因而,相应产生了联系、发展和全面分析的辩证思维方法。
2.如何具有辩证思维的习惯?
第一,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联系的方法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就是说,联系分析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
一是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通过强化某一要素要加强或削弱另一要素;通过弱化某一要素来削弱或加强另一要素。比如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书本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知识也是不可忽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两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不可偏废。
二是把握要素与系统整体的有机关联性,通过强化(或弱化)要素来加强(或削弱)系统整体,或者通过强化(或弱化)系统整体来加强(或弱化)要素。
三是把握系统的协同性,使系统的各个部分协调发展:
伍德沃德是个地质学家,找矿是他的工作。
1949年,他在赞比亚西部高原上进行地质调查,发现大地上长着一种奇怪的小草。这种小草开着紫红的花朵,花很美丽,叶子也长得很茁壮。但是在一些地方,同样是这种小草,长得却很细弱,开的花也缺乏紫的色彩,更像是红花。经向植物学家打听,他知道这种小草名叫和氏罗勒。
伍德沃德是个有心人,他知道,植物长得如何,与地下的土壤的成分有密切关系。他决心好好分析一下,开紫色花朵的这种小草的土壤中有些什么成分,与开红花的土壤的成分有什么不一样。他把开不同花朵的和氏罗勒的样品连同土壤一起带回实验室里加以分析,发现这些土壤中都有不定量的铜元素。只是铜元素越丰富,和氏罗勒长得越茂盛,铜元素越少,这种小草长得就越差。伍德沃德想,这是一种喜欢铜的植物。
伍德沃德感到心头一亮。他决心去寻找和氏罗勒,又一次踏上赞比亚的国土。苍天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发现了连绵不断的和氏罗勒,长得十分茂盛。伍德沃德判断,这大块土地下面,很可能有丰富的铜矿。经过地质勘测,果然是一个世界罕见的大铜矿,储存量为9亿吨。
铜矿储存在地下,人的肉眼并不能直接发现它,但是,伍德沃德通过这种特殊的植物发现了地下的大铜矿。他的智慧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下的铜矿对于地表的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喜欢铜元素的和氏罗勒在铜元素丰富的地方生长得茂盛,在铜元素少的地方则生长不良。这样,和氏罗勒就成了地下铜元素是否丰富的标志。伍德沃德没有直接寻找地下的铜矿,而是寻找这种地表的植物。找和氏罗勒比较容易,找到了这种植物,就找到了地下可能埋藏着的铜矿。
第二,用发展的方法来考虑问题。
发展的方法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换言之,发展分析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它有许多具体的方法,系统动态法就是其中的一种。系统动态法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考察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一种发展分析法,它是由系统论的动态性原则转化而来的。
下面我们通过假日酒店的问世过程看看如何来发展地看问题:
1951年的一天,38岁的建筑商威尔逊带着母亲、妻子和5个孩子,驾驶着汽车,兴致勃勃地来到华盛顿,打算在那里过一个愉快的假日。
当他们打开汽车旅馆的房间,眼前的一切犹如一盆凉水当头浇下,把一家8口的游兴全部冲跑了:旅馆的房间里,陈设破旧简陋,用品又脏又黑,甚至发出一阵阵刺鼻的霉臭。孩子们坐了一天的车,又热又烦躁,想找个地方泡泡水、洗洗澡也不可能。旅馆里连一个供孩子们消磨精力和时光的场所也没有。房租则贵得惊人,每晚10美元,每个孩子每天还得交2美元的小费,这样,一个房间的租金就得12美元。这样一塌糊涂的住所,搞得威尔逊一家刚刚离家就又想回家。
未等假期届满,威尔逊一家便憋了一肚子气,打道回府。在回家的路上,商人的本能使他的思绪像飞转的车轮那样,转个不停。他想:我为什么不开个汽车旅馆呢?
威尔逊注意到,在当时的美国,这类汽车旅馆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都是十分糟糕的,原因是这类旅馆大都是战争时代的产物。在战时,旅馆根本不愁没有旅客,单是过往军人几乎就使所有的旅馆爆满。因此,这些旅馆的老板,谁还去考虑整理设施,谁还有心思讲究经营方法?
威尔逊想的是要开一个最好的汽车旅馆,这一追求使他突破了原来那些汽车旅馆老板的思维障碍,想像力简直长了翅膀。他想:我开设的汽车旅馆,不但要给旅客提供理想的住宿条件,而且还要成为旅客获得许多享受的乐趣的场所。还有,在我开设的旅馆里对孩子绝对不收另外的费用,还要为孩子们提供游玩的地方……汽车在继续向前奔驰,威尔逊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了。他想,现在乘坐火车外出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生意人和旅客,总是乘汽车四处游逛,在汽车日益成为主要代步工具的今天,何不开个汽车旅馆连锁公司,专门经营汽车旅馆,为那些喜欢沿着公路观赏风景、消磨时光的旅客提供食宿方便?开设这种旅馆肯定大受观迎,这不是一条生财之道吗?
第58节:全面的思维
威尔逊认为,他的旅馆一定要分布在公路沿线上,使经过公路的每一个人都能看见它。
当时传统的旅馆里的标准房间,往往都是冷冷清清的,大厅的气氛更是令人望而生畏。威尔逊想,他开设的旅馆的房间里,一定要设计得光线明亮、空气流通、色调柔和,使旅客充满亲切感。
威尔逊注意到,当时在美国,许多家庭还没有装上空调器,他就在他设计的房间里加上空调装置,而且每间房子里都得放上一台电视机,这样,就可以使外出的游玩的一家人在饱览沿途风光之后,晚上还能享受到有趣的节目。而且,他从亲身的体会里懂得,每一个生意人外出做业务旅行时,夜时都是很寂寞的。
在设备豪华的餐厅里进餐是件快乐的事。威尔逊设计了漂亮的餐厅,餐厅的菜肴包罗万象,从小孩子喜欢的肉饼到大牛排,应有尽有,而且价格适宜。此外,每个房间里还得装有电话,到处有冰淇淋机,要吃自己动手,方便得很。还有自动饮料贩卖机,随时为大家服务。
威尔逊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泳池,安排了照顾孩子的服务,甚至还设计了为旅客的小狗居住的免费狗舍。
他越想越多,越设计越得意,最后,他动了一番脑筋,为他的汽车旅馆取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名字:假日酒店。
1952年,第一个假日酒店在进入孟菲斯主要干道之一的夏日大道上建造起来了。自那以后,这个旅馆网已经发展到在美国50个州和除了南极以外的所有大陆上,拥有1750个假日旅馆。威尔逊从不满引起的想法,为他带来了37亿美元的财富。
可以说在假日酒店的问世过程中,创建者威尔逊充分运用了发展的思维方法,他看到了假日酒店的美好前景,并且能够意识到,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前的那种简陋的汽车旅馆已经不再符合现实的需要。因为社会安定下来,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旅馆的要求必然要提高很多。而在具体的设计时,威尔逊也把自己置于旅客的位置,去设想出一个旅客对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