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习改变命运-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养一批或很想被养,但仔细琢磨起来问题也不少。食客虽然与豢养者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养和被养的关系其实也成了血缘关系的延长,由被养而成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执行豢养者的指令,很难成为平正的管理者,社会很可能因他们而添乱。更何况,君主选养食客,无论是标准还是审查方法都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所养的远非全是人才。至于以武功军功赏给官职,只能看成是一种奖励方法,不能算作选官的正途,因为众所周知,打仗和管理完全是两回事。武士误国,屡见不鲜。
看来,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固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后天资格毕竟没有先天资格那样确证无疑,如何对这种资格进行令人信服的论定,成了问题的关键。大概是在汉代吧,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考察和推荐就是对做官资格的论定,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一切都会乱套。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派出专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为九个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来决定所任官阶的高低。这样一来,相对统一的评判者有了,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走向了有序。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种“九品中正”制的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这些在选拔官吏上握有无限权力的大人物的内心厚薄,成了生死予夺的最终标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排了半天等级,没想到最后拿出来一看,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
就是在这种无奈中,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而且一定能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这种热忱在具体实施中当然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真正和自认的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
其次,我们不能因为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而否定考试制度本身。前文《考试能力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已经说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并非封建糟粕,而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形式。说句笑话,咱们的高考还只是全国统一考试(现在都不统一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则是全球统一考试,不分国家、民族、种族、母语都用同一张卷,考一次收费175美元,比咱们“酷”多了。GRE满分2400,中国学生没有2200很难申请到奖学金,低于2000则很难获得入学资格。
第16节:高考与科举制度
第三,高考与科举制度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目的上都和科举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考的形式远比科举考试灵活多样。在形式上唯一和科举还有点象的就是语文作文,但从99年语文作文改革以后,这种最后的类似也消失了。99年以前的作文,严格的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每种文体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题目也往往和思想政治联系起来,多少保留了一些“八股取士”的痕迹。现在则通通改为文体不限,提倡个性化表达,题目新颖,不再涉及政治问题,真正成为了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扩展能力的题目。与禁锢思想、死板僵硬的八股文毫无共同之处了。
高考与科举在内容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不用罗嗦。我很难认同一个能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学好的人,会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多大缺陷,会符合前文所引徐灵胎诗中所写的“可知道三传四史,是何等文章?汉高唐宗,是哪朝皇帝?”。
不过,二者的本质差别还不在于此。
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拔行政管理人才,其主要弊端是通过对文学水平的考察来断定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可谓南其辕而北其辄。高考的实质,是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高考成功者只是可以享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不限定个人的发展方向……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相同。通过科举的人唯一出路是做官,通过高考的人则拥有现代社会所有的发展可能。这种从一到多的飞跃,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大家可以想象,一道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而另一道有上百个选项可以随意选择,这两道选择题是否存在本质的区别?还能不能说“反正都是选择题,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
高考成绩主要说明:你的基础知识学得不错,有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它根本没有为国家选拔官员的目的……这个目的其实和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更接近一些。高中学的、高考考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并非实用知识,如果你高中读完不再继续学习,这些东西确实没有多大用处。但这些知识进一步深化,就非常有实用价值了:
进入大学以后细分专业,学机械学建筑的,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四年之后就可以设计图纸用来造机械造房屋了;学医药学生物,以高中化学为基础,毕业之后就可以治病救人甚至研发新药了;学地质的,以高中地理知识为基础,四年之后就可以探索矿藏,为国家勘探煤炭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学英语的,大学毕业后日常的读、写、说便没有什么问题了;学法律、经济、工商管理的,以高中的文科知识以及数学知识为基础,大学毕业以后便可以代理诉讼、为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反之,如果没有高中的知识为基础,要能够在四年内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是我大四毕业时写的,16万字7个政治人物的传记,内容涉及五个国家不同时代的历史,高三毕业的时候,无论文字功底、历史功底、政治学功底都差的远,写出来的东西甚至够不上在校级刊物发表的资格。但如果没有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基础,没有高中政治关于国体政体方面的知识,没有高中语文的遣词造句(看似简单实则玄妙无穷)、古文阅读方面的训练,再过四年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书来。
讲到这里,我插一点我对高考作文改革的看法。有人,应该说有不少人认为,作文成绩在高考语文总分中的比例太低,需要增加,甚至整个高考语文就考一篇作文。这种创意听起来很人性化,也很“罗曼蒂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与高考的目的相悖。
高考的目的不在于选拔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在于对一个人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估,再以此为依据分配高等教育资源。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是多方面的,写作仅仅是一个方面。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将来以写作为生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语法基础、文学常识、阅读能力比写作能力更重要。他们可能从事各种与写作无关的职业,但打下深厚的阅读基础、包括古文阅读基础,能够在工作中高效率的阅读书信文件,平时浏览报刊杂志,在茶余饭后读一些散文、历史陶冶性情,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才是大众化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仅就写作能力而论,日常生活中的写作无非个人信件、总结汇报之类,能够写得清楚明白足矣,用不着文采斐然、旁征博引。
有人说一篇作文完全可以反映其字、词、句、阅读、表达各方面的能力,不知道说这个话的人参加过高考阅卷没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严重违反人力资源评估的基本原理。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是两方面的,既要考虑被评估者的表达程度,也要考虑评估者的接受程度。就算作文能反映各种语文素质,评卷老师流水作业式的批改能够把这些素质正确的评价出来吗?根本不可能。对一篇文章的“好”与“坏”做出评价都往往会在众人中争论不休,要在十几分钟之内做出从0到150的一百五十个等级的判断,还要区分五六种语文素质,只能昧着良心乱来了。作文评分的主观性太大,通过一篇150分的作文对学生能力的评估所产生的偏差将大得难以令人接受。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考场作文的水平都是很低的,与真正的“文学创作”没什么关系。科举考了一千多年,没有出过一篇为后世称道的文章。科举状元中后来真正成为大文豪的也就那么四五个。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韩愈后来读到自己当初在试卷中所写的诗文,“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简直不想承认这些东西出于自己的手笔。他由此推衍,“要是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参加科举,写出来的东西也必定很丢人。”我看过那些炒得很火的所谓“满分作文”,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由此可知,作文占150分,将既不能准确考察一个人的语文基本素质,也不能准确考察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潜力,纯粹是“文学浪漫主义者”不切实际的空想。其实想一想,当初科举用文学的方式选拔行政人员,何尝没有某些“儒学浪漫主义者”的“功劳”。历史上很多好的理想,最终变为罪恶,其原因也大抵相仿吧。
第17节: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
还有人爱用“钱钟书考清华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满分”来论证现行高考制度不合理。其实这也可以用“高考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的观点来反驳: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为社会挑选合格的人才,而不负责发现天才……天才不应也不能通过考试筛选。现代教育是一种“平民化教育”而非“精英化教育”,中国历史上出了多少钱钟书似的大文豪,但真正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难道是靠这样几个文化精英吗?显然不是,而是靠全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啊。
而且,钱钟书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满分,是不是说凡是数学考0分语文考满分的人就能成为钱钟书?显然不是。钱钟书最后进入了清华,是不是说如果他不进清华就不能取得后来的成就?我觉得象他这样的天才人物,在哪里都是一样,说不定因为考试落榜受了刺激,从此更加发奋治学,成就更高也未可知。总之,要找几个天才的例子来反对高考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例外实际上毫无意义。
言归正传。高考与科举最根本的差异在于:高考不存在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严重错位的情况。它选的是“可塑之才”,而非“可用之才”,所以考的是“基础知识”,而非“实用技能”。高中学的知识有用,高考考的东西也有用,只是这个“用”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希望大家能够相信,我们不仅是在“为了考试而考试”,同时也在学习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高中的学习不论从“高考取胜”还是“学以致用”方面来讲,都是很有价值的。
二、高考是能力的考试
高考是能力的考试,而且是很多种综合能力的考试。
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于高考,高考也不应该试图去评价考生的道德水准。
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
2.持之以恒
3.有较高的自制力
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有一种说法十分的流行,就是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读书的时候考试肯定不能前三名,或者说前三名都成不了大事。我不知道是谁先总结出来的“规律”,总之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谬种流传、祸害匪浅,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两个例子,一个是克林顿,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学校的前三名,什么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没有一次捺下过。还有一个是叶利钦,他在自传中就说自己的成绩一进十分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只有一次考试有一门课不是拿的5分,还是因为和老师闹矛盾被故意扣的,现在想起来都懊悔不已。他后来这样教育成绩优秀的孙子:“只要不是5分就不能算是好成绩。”既然拿了那么多满分,那至少也是并列第一吧。这两个人,两个总统,两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最有权力男人,都是学习的时候名列前三名的人,不知他们在私下会唔的时候有没交流过“学习心得”。普京是不是前三名难以考证,但他确实是圣彼得堡大学的高材生。在苏联时代,只有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都最优秀的大学生才可能被选入克格勃。被克格勃录用以后,还没毕业就直接分了一套房一辆车。
与前面的论调相比,还有一个引起了更加严重误解的说法,叫“高分低能”。
咱们的汉语表达讲究简明精练,不像英语那么讲究语法和句子结构,很多连接词为了追求对偶或音韵而省去。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要是按照英语的语法,就必须说成“因为清风徐来,(所以)水波不兴”。因果关系连接词被省掉了,但意思不变,读起来很舒服。不过优势与劣势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省略的过了头,往往会产生歧异。“高分低能”的原意本是“虽然高分但是低能”,是转折关系,表明这种情况有悖常理;但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高分而且低能”,成了并列关系,低能成了正常情况,分数和能力高低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有人干脆理解为“因为高分所以低能”,成了因果关系,要想高分就得低能,只有低能才能高分,这就谬以千里了。语言学家或社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