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贞观元年初,全国置十道,杭州隶属于江南道,但并不是江南道的治所,江南道治所在苏州,作为上州的杭州依然只是一个较为普通的州府。

这是后世研究隋唐史的王易对唐初时候杭州的大概了解。因为在杭州多年,他对这个城市的历史也小小研究过一番,特别是隋唐时候杭州刚刚开始发展的历史,只是大唐初年杭州的地位并不重要,史载的资料很少,《新唐书》、《旧唐书》地理志上对杭州的记载只有几句话,因此王易对大唐初年的杭州情况也只是了解一个大概,差不多就是前面这点内容。杭州城市如何分布,杭州城边上的西湖的情况如何,他基本没什么概念。据王易现在从边上人口中所了解的,如今的杭州治下只有钱塘、余杭、富阳、於潜四县,杭州治所及钱塘县治都在杭州城内,城内居民有数万,规模并不大。

自穿越来大唐后,王易也非常渴望能去这座是他后世时候故乡的城市看看,今日能成行,他是非常的兴奋。杭州这个地方对于王易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后世时候他在这座他认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呆了三十几年,美丽的西子湖畔,他与妻子女儿多次驻足游玩,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欢笑与回忆。王易在策马飞奔的时候,他也不断地回想起后世时候杭州城的情况,西湖的美景,还有与妻子女儿游玩的经历,又是一番感慨和神伤。

“二哥,你怎么不说话了?”与王易同乘一骑的王昙很久没听到声音,回过头有些奇怪地问道。

听到王昙的喊声,王易回过神来,刚刚的惆怅一下子没了影踪,附在王昙耳边大声地说道:“昙儿,二哥在想杭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一会我们该到哪儿去玩呢!”

“二哥,你不是没去过杭州吗?你又不知道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怎么想的出来?”王昙依然很奇怪。

“我从书上看到过,只是不知道实际的杭州城会不会和书上讲的一样!”其实王易房间内书虽然多,但并没有杭州志之类的书,他这样说只是哄哄王昙,王易说着再指指身后紧紧跟随的那四骑,“他们几个都去过杭州的,一会还要他们带路!让他们带我们去玩!”

“嗯,二哥,那我们再跑快些吧,昙儿肚子都饿了!”王昙大声地叫唤。

“好咧,我们再跑一会马上就到了!”王易抽了身下坐骑一鞭,马儿跑的更快了。

一行人已经过了坐落在出庄道路边上那个属于庄子“卫星村”的小村子,来到了官道上,官道的路更宽,马儿也可以跑的更快了。

刚刚出庄,在经过这个小村子的时候,王易特意下马看了一下情况,发现住在那里的几户百姓都是体格健壮之士,和庄子内那些人情况相似,而且只有男丁,且都是姓王。那些人对王易也很是尊敬,还特别嘱咐王易的几名随从,万不可出岔!

王易对这个小村子的情况虽然满是好奇,但今天他却没太多兴致去探个究竟,他最想的就是快些到杭州城去,尽可能早一点与这座美丽的古城来一个亲密接触,因此在小村子内也没什么耽搁就离开了,策马驰上官道。上了官道后,也打马飞奔。

不过在王易放马快跑的时候,王近和王华却逐渐地超过了他们,在并驾齐驱的时候,王听还大声地对王易呼喊,意思是他们知道怎么走,让王易跟随在他们身后跑。王易也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稍稍减慢了速度,让王听和王华跑在前面,他这骑在中间,王周和王宁殿后。

已经是仲秋时节,田里的作物大部收割,在边上已经变色的树叶相衬下,这一片王易已经没有一点熟悉感觉的土地正焕发出秋天特有的美丽来。

连片的野草也都变了色,青黄相接,远处青黛的山色作背影,各种色彩渲染其间,却似一副极美的田园画,后世时候这一带已经完全没了这种景色,大饱眼福的王易贪婪地看了起来,也不再鞭策身下的坐骑,主人不再拼命驱驰,身下的马儿也逐渐放慢了奔跑的脚步。

所居的庄子离杭州城约二十五里,在跑了约小半个时辰后,一行人终于来到杭州城外。

从这个方向过来,入杭州城需要从清泰门进,一行人抵达清泰门外时候,王易勒停坐骑,远远地看起杭州古城的情况来。

一圈并不能算很高大的城墙从清泰门城楼往两侧延伸过去,在视野隐约可见之处拐了个弯,可能这两个拐弯处就是杭州城的尽头,看来杭州城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人口数也不会很多。

王易也记得《新唐书》上有记载,唐时杭州的户数是八万余户,人口约六十万,这是杭州治下几县所有的居民数,很可能还是经济得到恢复并快速发展后的贞观末甚至是开元时候的户口数,贞观初时候应该还没这个户数,即使《新唐书》上所记载的数字就是现在杭州治下的户口数,按杭州地域规模来算,也是少的可怜的,与后世时候八百多万人口的规模远远不能相比。

王易在稍稍想一下后也有些明白,杭州一带,武德六七年时候还有大规模的战乱,先后有王雄诞所部与李子通部的战争,李孝恭、李靖带兵剿灭辅公祏部的战争发生,这两场战争让杭州一带遭到的破坏一定不小,战死的人肯定非常多,整个杭州治下人口数只有这么一点数量,虽然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离那几场战争过去才两三年,出现这样的情况却在情理之中。

王易也想到刚刚来杭州路上所看到的情况,这块按理说应该算是富饶的地方,现在竟然还有不少的田地荒芜着,没有人耕种,这二三十里路跑下来,甚至没见到几个村镇,在田间劳作人百姓也很少,经过或者看到的那几个村子规模远不及他所居的庄子。

看到王易在盯着清泰门的城楼发呆,跟在王易身边的王周移近过去,悄声地问道:“二少爷,您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我们要不要进城?”

王易回过神来,对王周笑了笑,“当然要进城,不然我们跑这么远的路来做什么?走,我们马上进城,都快中午时间了,少爷和三姑娘肚子都饿了,我们进城后先找个地方吃饭!”

“是,二少爷,那我们进城吧,小的知道有一个酒楼酒菜味道挺不错,一会带您去!”王周应声而去,跑到勒马站在前面的王听身边,悄悄地说了两句。王听点点头,先一步往前走,另一名随从王华也跟着王听跑前头去了,王周和王宁护着王易的坐驾慢慢往城门方向走过去。

王易眼尖,在翻身下马前看到跑在前面的王听和守城的军士头目悄声说了两句,那名军士头目马上露出一脸恭顺的神色,对王听拱手作礼。

王听回过头,对王周示意了一个眼神,王周和王宁会意,牵着马,护着王易兄妹,没有理会守城的军士,牵着马进入了城内,那几名军士不仅没过来盘问,还对王易恭敬地行了礼。

在进了杭州城后,王易站在街上稍稍的观察了一下城内的情况。

从城内房屋分布的情况来看,唐代的杭州也是和历史中记载的其他唐朝城市一样,采取市坊制度,城内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街坊,每坊都筑有围墙,仅有坊门供人进出,各家民居并不能直接将大门开于大街上。分割坊的街道也是比较宽阔,虽然没有书上记载的长安城那样百来米宽的规模,但宽度至少也有数十米,不过除了进城的一段铺有石板外,其他地方都是泥地,有马儿跑过,还卷起灰尘。街道两侧有排水沟,沟上面倒铺有青石板,沟边栽有树木,是江南一带最常见的柳树,因已经是仲秋时节,柳树叶掉了不少,地上满是落叶,因为好多天没下过雨了,残存的柳树叶上都是灰尘沾着。满地的落叶,再加上沾满灰尘的柳树枝,还有坊内一些破败未修葺回去的房子,无端地生出一种荒凉来,让人看着挺难过,让王易的心头都涌上一阵阵伤感来…

第二十一章 小善之举

进城的人并不多,再加上街道宽阔,因此街上还显得有些冷清,穿着算比较华贵的王易几人站在那里,还是显得有些突兀。

看到王易站在大街上四下观看,王周有些惊异的神色起来,忙走近王易身边,悄声地说道:“二少爷,我们走吧,先到市坊去,那里挺热闹,也有一些酒楼,我们到那边去吧!”

“哦,好吧!”王易马上答应,他知道,唐代城市并不像后世时候遍地都有卖东西的地方,能吃饭的酒楼也不多,卖东西的店铺和吃饭的酒楼,大多位于专门设置的“市”坊内,或者附近,大唐有东、西两市,杭州这样不大不小的城,也有相似的市坊的。

市坊内,应该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到杭州来,先去那儿逛逛,看看热闹,买点什么东西带回去,然后再在城内随便看看,将杭州城的大概情况看一下,再到西湖边玩玩,趁天黑前回庄去,今天的行程基本就可以这样安排了。

王易非常想在杭州住一个晚上,但想到王作那个威严的老家伙,还有王近、王复及其他庄内有头有脸那些人挺冷峻的表情,也不敢有这个念头。今天他是偷偷跑来的,这样的行为王作可能会容忍,但在杭州呆一个晚上,这个实际掌握了庄内管理权力的人,也许就要大发雷霆了。

一行人在没什么话语但眼睛却很警觉地四下查看的王听带领下,往西北方向走去。

很是兴奋的王昙嘴巴几乎一刻不停,不断地问询王易事儿,王易也一一回答,王易回答不了的,走在边上的王周会替他回答。

走了不远的距离,就听到嘈杂的人声传来,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房子明显好起来了,也能看到几家挑着帘子的酒楼,看起来是市坊快到了。

但就在王易看到市坊的门口,准备往市坊所在那个方向走去时候,却被王听阻止了。

“二少爷,我们往这边去吧,已经是中饭时间,先吃了饭再说!小的听说那边那个‘梦香楼’酒菜挺不错的,也很是干净,坐在楼上能将大半个杭州看清,我们就到那个酒楼去好了。”王听说话间神色很恭敬,但让王易感觉怪怪,好像有些不容商量的口气。

王易顺着王听的手势往前看,看到临市坊的位置,有一家从外面看装饰很气派的酒楼,虽然心内有些奇怪的感觉起来,但也没有拒绝,对王听点点头,“好,那我们就上那儿去吧…”

王听做了个请的手势,并率先走在前面,王易牵着很是好奇四下乱看的王昙,往酒楼方向过去。

就在他们几人刚刚跨进这个名叫“梦香楼”酒楼的时候,一名掌柜模样的人和一名小二就已经迎了上来。“几位客官,楼上请!”那名掌柜很恭敬地对王易和王昙施礼。

掌柜亲自来迎接,还这么客气,让王易有点感觉到后世时候进酒店的味道,看来古时候的店家也挺会看人做生意,看到他们一群人进来,而且穿着不差,知道他们口袋里有几个钱,也会将钱花在这里,有不错的生意上门,连店老板都亲自来迎接了。

王听却对这名掌柜挺恭敬,抢在王易面前回了一礼:“有劳掌柜了!”再回身对王易行了一礼,“二少爷,三姑娘,请上楼吧!”

王易对面善的掌柜点点头,在另一名随从王华的带领下,拉着王昙的手上了楼,王周和王宁也跟了上来,但王听却还呆着和掌柜说话。

王易以为王听在吩咐掌柜上什么酒菜等事,也没在意,跟着王华后面进了一个雅间。

这是二楼最靠里面的一个雅间,非常的大,有内外两间,可以供多个人就餐,里面的陈设不差,甚至可以用有些奢华来形容。王易觉得这个雅间太大了,就他和王昙两个人用餐,几名随从又不会和他兄妹一道吃饭,占用这么大且装饰不错的一个雅间太浪费了,只需要一个小的包厢,或者坐在大堂随便吃一点就行了,今天他来杭州的目的主要是想看看城内的情况,到市里去看看,买点东西,待会再去西湖边逛逛,吃什么倒是次要的,时间不充裕,他也不想在吃上面浪费时间。

“王周。”王易将王周唤了过来,轻声地吩咐道:“我们换个小的包厢用餐吧,这个太大了,随便吃一点就行了,少爷还想一会好好去玩上一番,得抓紧时间!”

“二少爷,大堂内人杂,如今世道还乱,二少爷风姿这么出众,被恶人盯上就麻烦了,我们还是不要到大堂内好,其他雅间都没有空了,只有这个雅间了,我们就将就一下,也不会…菜很快就会上来,少爷您不用担心!”王周很恭敬地回答,但有点欲言又止的味道。

听王周这样说,王易虽然挺是疑惑,他也清楚刚刚进酒楼时候,并没有看到大堂内坐满食客,隔壁也有几个雅间没什么人,但看到王周有些不自在的眼神,也不再问什么,和王昙一道在里间坐下,王周作礼后,也走到外面去了。

也差不多就在他们坐下时候,酒菜就上来了,大多都是热的菜,摆了满满一桌,速度之快,让王易觉得很惊奇,他进酒店时候,明明看到大堂内有不少食客,隔壁的雅间内也有一些人在用餐,比他们早来的那些都没上酒菜,即使上的也只是几个冷菜,为何他们就能上这么多的热菜来呢?

而且外间供几名随从用的菜也一道上来,虽然菜少一点,但也都是热菜,不成庄上还和这个酒楼有什么协议,是VIP客户,可以有特殊优待及优先的?唐朝时候应该不流行这个的无

菜上好,小二们退下后,王听过来对王易施礼道:“二少爷,您和三姑娘慢慢用吧,小的几个在外面,有什么事您唤一声就是了!”

“王听,为何要点这么多的菜?我们两人哪里吃的了这么多?”王易指着满桌的菜道,后世时候他一向不喜欢浪费,也鄙视浪费的行为,今日这样明显就是浪费,感觉有些不舒服。前两天王作不是说今年遭灾,既然遭灾那就得省吃俭用点,如何能这么浪费呢?何况刚刚进城时候王易还看到城门口有不少流浪乞讨的人员,酒楼外面的街上也有类似的人。

“二少爷,这些都是梦香楼内的特色菜!梦香楼是杭州城内最大的酒楼,他们这时的菜在杭州城内都很有名气,您第一次来杭州,这些菜都尝尝,看看什么菜最好吃,下次来可以吩咐他们做!”王听小心翼翼地说道,还和站在外间的王华等人交换了眼神。

王易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