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是看热闹的,而肚内没有才学之辈无”

后面这句话明显是针对王易所说的,王易当然听出了其中的味,有些冒火的感觉!

站在边上的王昙悄悄地拉拉王易的衣袖,轻声地说道:“二哥,那个人这么狂傲,太讨厌了,你也作一首比他还要好的诗,让那位姐姐也见识一下!”

王易当然明白李道素的挑衅之意,说实在,这个杭州刺史的大公子不光模样长的不错,行为举止间颇让人欣赏,从刚刚所作诗中也可以看出来才学也不差,更因为是杭州刺史的大公子,身份不同一般。王易有些明白自己身份特殊,按理是不能去招惹李道素的。

王易也明白,李道素今日来参加诗会,只是来看热闹的,原本不必上来献作的,有可能看到他这样一个模样气度都不差的人,再加上他刚刚流露出来那淡淡的神态,还有与那美丽女子的对眼,让李道素这个素来狂傲的公子哥们受刺激,想在他面前显摆一下也未尝不是。

王易也注意到,刚刚李道素吟写完诗后,对亭内坐着的那名美女露出得意的笑容,还有可能是想博那美人儿的认同和赞赏的无王易心中有点不甘心的想法,再看到亭内那名女子还在用希冀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听刚才王昙所说的,再加上这具身体原本就有的少年气盛,他已经有了主意!

既然已经穿越来大唐,不应该只当个看客,而应当参与进去,现在这是博取名声的最好机会,有杭州刺史、钱塘县令在场,如何能错过去?何况还有一位挺养眼的美人儿在场内…

“在下有一诗作,想与各位共赏。”王易站了出来,对场上抱抱拳,大声说道,对一脸期待又有一些紧张的王昙笑了笑,大步走到文案前面,站定身子。

此时整个诗会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盯着在场上如玉树临风般的王易。王易抱拳对坐在上首的李弘节和周端行了一礼,再对坐在亭内其他人抱抱拳,神情自然地扫过诸人的眼,,还对注视着他的那位美丽女子及其他女子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再转过身,对包括李道素在内的士子们团团作礼,“在下不才,也在偶然间想到一诗,希望得到诸位的评鉴…”

“刚刚在钱塘湖边游玩时候,看到吴山上游上如织,也起了来凑热闹的想法,登临吴山,才发觉从山上看景实是美到极致,仅以此意作一诗。”王易说着,脸带微笑地看了看场上,又瞄瞄那名一直注视着他的美人儿,这才满意地伸手捊袖,拿着搁在案上的笔,略作沉思,大声吟道:“吴山白云里,游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湖畔洲如月;须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老孟的这首写重阳的诗稍稍改几个字,今日拿来充充数,实是非常的合适。

王易吟念完毕,落笔如飞,很快就把这诗写了下来,虽然因地因景,把孟浩然的这首写重阳节的名作稍作改动,但全然不影响其诗意境,王易当然非常的自信,定会让众人惊讶的。

全唐诗中被后人熟知的好诗当不是滥竽充数的,好诗自有效果,“好诗!”不知谁喝喊了一声,马上就有人呼应,一时间场内叫好声不断,还有一些人掌声响起来。

王易将此诗吟完后,坐在亭内的周县令脸有点微微的变色,饱读诗书的周端自是一下子听明白了诗中的意思,他如何会判断不出诗作的高低来,当下悄声地和坐在一边的李弘节耳语了几句,李弘节也点点头。

自有人按吩咐将此诗呈到李刺史和周县令面前,李刺史捧起诗,看到王易所写那一手与时人风格不尽相同、很有力度与气度的颜体后,脸上已经有赞色露出来,阅了几遍后,脸上赞色更浓了,当下将诗呈给周县令,笑着对周端轻声说道:“明府你也看看,某觉得此诗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晋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今日闻此诗,当解其中味也,呵呵,好诗,好诗!‘须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听此子诗中意思,今日不醉一番都太可惜了!哈哈…”

周县令接过诗稿,看了几遍后,点头称道:“李使君所言极是,一首极难得的好诗,没想到我钱塘之地,竟然有此等才子,以往怎么全没发现呢?”

“此子当不简单,恃才傲众啊!”李弘节看着傲然站立的王易,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

“一会下官得细细问询此子情况!”周端注视着场地上的王易,轻声地说道…

第二十七章 意料之外

在场的那些士子也一样是饱读诗书,自然知道王易刚刚所吟这诗的好坏,都是震惊异常,在王易写完诗,走回所站之地后,一下子又没人上去了。

一首上佳之作刚刚出来,若马上就有人上来跟着吟作一诗,那他所作不是上上之作,即使所作之诗不算太差,但在听者耳中,也是感觉到与前者相去甚远,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诗来相衬王易刚刚所作之诗,自找没趣的。一些想上来的人此时可没这个勇气站出来的,有一些想上来表现一番的,在听了王易刚刚所吟这诗后,也完全打消了念头。

有些得意感觉起来的王易在走回刚刚所站的地方后,眼睛自然地往那名女子所坐之处望去,他看到了那女子眼中惊异和赞赏的神色,当下更是得意,很自然地对那女子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没想到那女子也对他露出一个相似的笑容。

但两人间这样的对笑却被李道素发现了,李道素一张俊脸有些难看的神色露出来!

不过李道素到底也是见过世面的,稍稍一会后也即冷静下来,恢复了正常脸色。

“还有何人再有诗作呈上来?”充当主持人助理的李道素看着场上士子们喝喊了一声道。不过他说话时的表情,还有说话的口气已经和刚开始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在一阵犹豫后,终于有一士子走上前来,吟念了一诗,在吟完后很是惭愧地说,他所作的如此拙劣之作,不入人眼,还请在场的诸人勿见笑,说着就匆匆地下场了。

这名士子的勇气还是挺可嘉的,虽然所作的诗一般,但这般勇气却起到了鼓励作用,接着又有几名士子上来献诗,不过这些人所作的都是泛泛之作,与王易刚刚所“作”的那首《秋登吴山》有着天壤之别,甚至一些人都懒得去记,只在回味这首《秋登吴山》,不少的人在悄悄地议论着,场地上嗡嗡声不断。

或许主持诗会的周端感觉到今日的诗会差不多了,从座上站了起来,走到亭外。

场外诸人知道这位周县令要宣布今日诗会的结果了,都停住了口,场地上变得很是安静。

“还有哪位有诗作呈上来?”周端说着扫视了一眼场地上数百名年轻的男女,在待了一会没有人再站出来后,再面露微笑地说道:“若没有人再有诗作献上来,那本县就要宣布今日诗会的最佳之作了…”

周端顿了一下,将持在手中的一诗卷展了出来,大声地宣布道:“今日最佳诗作即是刚刚这位公子所作之《秋登吴山》。”周端指着站在场地边上的王易,说着又环看了场内诸人一眼,再郎声说道:“若诸位对本县所评有异议,自是可以提出来…”

周端背着手,扫视着场上诸人,等待着有人站出来提异议。

并没有出乎人的意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异议,只是有一些人站高声表示对王易所“作”之诗的赞赏,对此周端很满意,再清清喉咙,看着站在场地边上的王易,“本县还不知道作此《秋登吴山》之作是何人,还请刚刚这位公子上来告知本县,一会本县再宣布事宜…”说着周端对王易点点头,走回到亭内。

在周端走回亭内后,一位刚刚站在亭内,李弘节边上的人走到王易身边,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这位公子,李使君和周明府请你过去!请…”

王易放开拉着王昙的手,对来者回了一礼,即起步往前跟去,他在回首看王昙,想以眼神安慰这个胆小的妹妹时候,却看到有另外几个人出现在他刚刚所站的地方,隔着几步距离,什么时候到来都不知道。这几个人他见过,都是庄内之人,看到这几人出现在场上边上,王易很是奇怪,难道王复或者王作知道他到这儿来,恼怒之下使人唤他回去了吗?

只是如今王易已经身不由己,李弘节、周端派人来传,他已经走了出来,不可能不过去的,当下他也保持神情不变,跟在那名来传的人后面,走到亭内,对李弘节和周端施了一礼道:“晚生王易见过李刺史、周县令!”

在施完礼,抬起头时候,王易自然地瞄了一眼坐在一侧的那名女子,结果看到那女子一双妙目滴溜溜地看着他,看到他转过眼去,还露出了个微微的笑容,脸上有点粉色起来。

“你叫王易?”李弘节眼睛瞪着王易,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是何方人氏,祖上…”

李弘节刚刚问了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眼睛看向其他地方,王易也感觉到了异样,他听到了有呼啸而来的风声,凭着一种练武所产生的本能,他马上侧转身,回过头,但就在他刚刚转身之际,一支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射到了李弘节所坐地方约一米远的地面。这箭力道还是挺大的,竟然射入地上一大截,箭羽在那里不停地颤动!

“有刺客!”有人大声喝喊,那些李弘节的护卫反应很快,马上冲过来,护在面前,曾是武将的李弘将也马上站起身,如临大敌一般做好准备。

因为这突发情况,场上已经大乱,那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士子女子们惊叫着乱逃乱窜,受到惊吓的王易也跑出了亭子。

就在他跑出亭子,回头想看看那女子的情况时,却看到已经有几人护在那女子的前面,王易脚步没停,大步往他刚刚所站的地方回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道:“昙儿!你不要乱跑!二哥来了…”

王易快速冲回来想保护王昙的时候,王听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把拉住王易的手,低声地吼道,“二少爷,快跟小的走,我们赶紧下山!”

“昙儿呢!”王易暴喝道,想挣脱王听的手。

“三姑娘已经有人保护了,正往山下去,我们往这边走。”王听死死地抓住王易的胳膊,往山下方向跑去,王易听到王昙已经被人带走了,也没再反抗,跟着王听往下跑。但在跑了几步后,王易发现他们所跑的却不是往刚刚上山那条路,而是另外一个方向的一条小路。

场上已经乱成一团了,那些士子们争先逃命,也幸好没有后续的暴力袭击,刺客射出了一箭后,也没了动静,甚至都没有人闪现,不过护卫李弘节和周端的那些军士已经有一部分人在搜索附近了。

王易跟着王听跑了一阵,看到边上都没有什么人了,他放慢脚步,准备问询一下王听到底是什么情况,这时前边却突然出现了一群人,王易大惊,以为刺客追上来了,正想停下来摆开架势作防卫时候,那群人却迎了上来,王易一看,带头的却是王复,王复身后跟着十几个人,都是劲装打扮。

看到王复所带的这群人这样,王易有点明白过来刚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但还没等他开口问询,王复就急声说道:“二公子,快随我们下山,什么事回庄再说!”

说着不待王易回应,对手下人做了个手势,就率先往前跑去。

王复所带的那些人护卫在王易身侧及身后,一道往山下跑去。

王易虽然满腹疑惑,但也没有开口问询,加快步子往山下跑去。

待他们抵达山下时候,王易看到王昙和王周等人都已经在山下,被王周抱在怀里的王昙脸上还有惊恐之色,看到王易都有种想哭的样子,马上扑了过来。

王易上前,一把抱住王昙,露出了个笑容,轻声地安慰道:“昙儿,没事了,我们回家!”

看到王易出现,再听到这般安慰的说话,王昙脸上的恐惧也消去了很多,懂事地点点头。

“二公子,我们马上回庄,什么事待回庄后再说!”王复板着脸,对王易施一礼道。

王易点点头,他已经大概地猜到今日发生的情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也没开口问询,飞快地上了马,也将王昙抱到自己的马上,跟在王复后面往前跑去,那些随从也都跟了上去!

不过所有的人并不是集中一块跑,而是隔一段距离跑,王易身边依然是王听、王周等四人,在王易前面是王复所带的一群人,王易后面隔数百米的距离也有十几骑。

他们所跑的这条路并不是官道,而是较窄的路,还要翻山,一路跑去,并没遇上什么行人。

王易不知道这是往哪个方向跑,不过在跑了近个时辰后,在天色有些暗的时候,山庄已经在望。

王复所带的那十几个人除王复及他身边的两个人站在前面等候王易外,其余的人已经往另外一个方向跑去,原本跑在王易身后那些人却是往另外一条进庄的道路过去。

王易上前,追上王复,王复并没说什么,伴着王易往前面跑去。

跑了一会,王易看到远处有几骑站在高处等候,行到近处,他也看清了,正是王作等人。

看到王易跑近了,王作面无表情地说道:“二公子,一切事待我们回庄再说…”说着调转马头,就往庄内奔去。

心内有些忐忑的王易也打马奔上,其他那些人紧跟在后面往前跑去!

第二十八章 老朽只是在报恩

“二公子,今日你为何独自跑到杭州去?还去参加官方举办的诗会?”坐在王易下首的王作一副严厉的神色,带着一些恼怒,斥问道。

一回庄后,王作伴着王易回到屋内,并将所有人都逐出去,两个人单独说话。

今日闹的动静太大了,王作心内满是恼怒,他必须得警告一下王易!

这些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蛰伏,尽量避免惹事,现在倒好,王易私自跑杭州去一趟,就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动用了不少力量,虽然说没出什么意外,但这是王作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从来没有看到王作这般威严神色的王易,有些惊怕,嗫嚅着道:“作叔,今日是重阳节,我只不过是想带昙儿到杭州城去逛看一下,顺便到钱塘湖边上玩一下,在钱塘湖边看到吴山上很热闹,也就上去赶赶热闹而已…并不知道山上有诗会的!”

王作依然怒气冲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