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易听了却是大喜,马上应命高声道:“大帅,末将认为,攻取库山,是我大军首战必须要采取的,将库山攻取,那吐谷浑的门户大开,我大军可以从湖的南北两面向其国都伏俟城挺进,若不能攻取库山,而取其他道,不但费神费力,而且容易被吐谷浑人伏击…”

“大帅,末将有不同意见!”王易刚刚喘口气,话还未完,却被段志玄打断了

“讲!”李靖依然不动声色。

“大帅,库山易守难攻,吐谷浑在那里集结数万重兵,构筑了工事,严防我军的进击,若我军强攻库山,必将遭受惨重的损失,因此末将觉得,应该选择其他攻击途经。”段志玄指着挂在帅帐上的军用地图道,“大帅,末将觉得,可以找一些熟悉拉脊山地形的向导,由他们带领,翻过拉脊山,进至牛心堆一线,那样可以在吐谷浑人的意料之外,对其发动攻击,必定奏效!”

“大帅,末将不认同段总管的意见!”王易不客气地否定了段志玄的提议,娓娓而道:“高大的拉脊山耸立在鄯州与黄河之间,地形远比库山险峻,此是吐谷浑人抵御我大唐军队攻击的一道天然屏障,吐谷浑人在各险要山口地段派驻不少的士兵据守,并修筑有城堡箭跺等防御工事,相比较库山方向,设有重兵的拉脊山更加的易守难攻。而库山一带,我方已经将地形等情况基本探清楚,末将觉得,我军可以趁吐谷浑人未发现我大军已经云集鄯州之际,以一支奇兵,快速对库山发动突袭,必能一击成功,将库山之敌尽歼,打通进入青海的道路…”

在出征前及出征行军过程中,王易对此战可是做了不少的功课,不但努力去回忆后世时候李靖指挥的这场战役的经过,还想方设法从李靖那里打探现在敌我双方的情况,及青海一带的地形地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已经将前后世所了解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将现在的青海地形及两方陈兵情况有了个详细的了解,因此起论断来非常的自信。

库山位于鄯州西北方面,青海湖东南面;临湟水河谷,是从鄯州方向前往青海的必经之路。

和高原上其他的山相似,库山相对高度并不是很高,山上植被大多为低矮的灌木和牧草。但地势险峻,多山崖,只有西面往青海方向地势较缓,但却难以绕及。在此地吐谷浑人占据着险要的地形,依着几处山崖而建城堡营地,扼守湟水河谷及附近的道路,可以是一夫当关之势。

不过与高大的拉脊山相比,库山的地形还算平缓了,拉脊山绵延数百里,起伏落差很大,吐谷浑人对那一带地形比我汉民了解的更清楚,万一吐谷浑人在山谷里设伏,那后面就不堪设想了。

而从库山入青海的道路及沿途的地形,我汉民都很是清楚,连王易这个穿越人,都已经了解情况很多细节情况了,因此他在众将的惊异中继续道:“大帅,吐谷浑大营背依的山头,正是赤岭的最高处,虽然整个赤岭地势较为平坦,但其背对青海面面,地势非常陡峭,往青海方向无路可通,人迹罕至,吐谷浑人占据的库山仿若一座城池,正面强攻定会带来大量的伤亡,所以我们必须巧取。据末将所了解,从赤岭东北侧方向,有几条上山道可以绕行,此是一些汉民偷偷进入青海境内的便道,在夏秋之际,这几条道上长满了及人高的长草,人马非常难行,但冬春时节,牧草枯黄腐烂,易于人马行进,若我大军一支从此处突进,绕行到库山后面,趁夜对吐谷浑人发动攻击的话,必定能收到奇效,因此末将以为,可以遣一将率一支奇兵,趁夜从此路上山,绕到吐谷浑大营后面山上,寻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王易完,长身而起,用很骄傲的眼神看了看李靖。这点想法,他在此前与李靖交流时候,并未曾出来过,他就是想在李靖召集诸将商议军情时候,当众讲出来,达到惊震四座的效果,现在他看到他所讲的,已经起到了这般效果,因为他从李靖的眼中,都看到了惊色,其他诸将也是如此。

王易刚完,此次被委以李靖帅部前锋的苏定芳马上站了出来,“大帅,末将觉得王将军所讲完全可行,末将愿意率一支奇兵,绕到库山后侧,从背后对吐谷浑人发动突然袭击…”

“大帅,末将觉得王将军此计完全可行!”李道宗也马上站了出来,支持王易的廉法,“库山易守难攻,正面攻击很难奏效,伤亡也会很大,必须要出奇兵偷袭,方可奏效,末将愿率一支奇兵,执行攻击库山的任务,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一定完取库山…”

接着侯君集,李大亮等将领也站了出来,表示支持王易的提议。

他们在站出来表述意见的时候,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还未退下,准备再次申告的王易。

这位被李靖收入门下的弟子,在军事方面的见解果然不同一般。能得皇帝另眼相看,并被李靖这位大唐战神所看中的人,果然不是泛泛之人。

王易对军情了解的细微,及大胆做出的战略布署,在场的许多将领都很是汗颜,连李靖都很是吃惊,他弄不清楚,一些细微之处,比如可经绕行到库山后面的道之事,王易又是从何得知的。

他们却不知道,王易所讲的从库山后侧绕道攻击吐谷浑人,却是从历史记载中分析出来的,王易在后世时候对这次战争也有过很详细的了解,他知道李道宗率一支精兵,趁夜摸到库山侧后,对吐谷浑人发动突然袭击,轻取库山的。

历史上有记载,那肯定就有这样的道,换一个角度讲,无论是什么山,上山的路都不只一条的,即使是被叫作“自由华山一条路”的华山,也有很多路可以上至山上的,只是人走的多,走得少,险峻程度有差别而已,只要问询经常出入青海的边民,一定可以了解清楚的。

但就在王易这般想的时候,鄯州刺史李玄运站了出来,了一番让王易非常惊喜的话,“大帅,鄯州一带的边民出入青海之地时候,为躲避吐谷浑人的盘剥,确实另有蹊径进出青海的,还有进入青海的斥侯,他们也知道情况的,下官马上派人,遍访熟悉库山一带的人,让他们做向导…”

诸将的这些话,依然未让李靖表态,他在以赞赏的眼光看了看王易,再看看其他将领后,再问道:“还有人有不同的意思否?”

侯君集随着李靖的声音再次站了出来,“大帅,末将觉得,在奇袭库山时候,应该派出一支人马,从正面佯攻库山,吸引守敌的注意,让他们疏于防备地势险要的后侧…”

王易也再次上前,“大帅,末将还有补充的意见!”

“讲!”

“末将觉得,在我军攻取库山后,应该另遣一军,快速奔袭吐谷浑人重兵把守的曼头山和牛心堆,在这两处吐谷浑人未察觉之前,对这两地发动奇袭,据大帅刚刚通报的情报,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就在曼头山一线,若我大军能快袭得手,慕容伏允很可能都逃脱不了被歼或者被俘的命运!兵贵神速,若是库山的溃兵南逃或者西逃,将我大军攻击的消息传播出去,那吐谷浑人一定会加强防备,给我大军的攻击带来困难,或者他们弃城而逃,我军难以追歼…”王易的依然非常自信。

吐谷浑人是属兔子的,在青海一带来去飞快。原来历史记载的,先于李靖部对吐谷浑出击的段志玄,就曾感慨,他们追击吐谷浑入青海腹地几百里,都没能追上,但就在我军返回鄯州之际,吐谷浑就尾随而来,不心还要被他们反咬一口。这也明吐谷浑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我军要想尽快来灭吐谷浑,那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吐谷浑军队,不让其逃跑。

王易不希望有他这个非常熟悉唐代历史的人穿越而来,还出现原来历史上记载的这次战役的困难:李道宗和侯君集这对爱掐架的哥俩,爬雪山过草地追击吐谷浑残部,人吃冰,马啃雪,有点惨不忍睹;契苾何力也不要越过大沙漠,去追慕容伏允了,没水喝要刺马血来解渴。

“的非常在理!本帅完全认可的提议。”李靖出人意料地来了一句赞赏王易的话,这句话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因为李靖从来没有在讨论军情的时候,当众称赞过任何一位将领,这是第一次,而且还是对初次征战的王易所的。

在诸将吃惊的神色中,李靖威严的声音再次传来,“本帅决定,由李道宗率两万人马,突袭库山,侯君集领兵策应,并做出佯攻,李大亮、段志玄、执失思力、契苾何力各领所部,尾随跟进,在我大军攻取库山后,马上通过湟河河谷,向西南方向挺进,由李大亮部主攻牛心堆之敌,执失思力部相辅,段志玄部攻击曼头山之敌,契苾何力部策应,行动速度要快,力争在青海东南方向,将吐谷浑主力尽数歼灭,不得有误,违者军法从事…”

“是,谨尊大帅令!”被点到名的将领几乎同时上前,大声应命…

第十二章 首战告捷

感谢夕颜856书友的打赏和评价票,特别感谢332625197103书友异常丰厚的打赏,长长的一串让黄昏感动的一塌糊涂,好久没遇上了…

李靖正式下达了攻击库山及攻击库山得手后的后续命令,令李道宗率领手下的一万步兵、一万骑兵,带足了十天干粮,轻装急行前往库山而去,侯君集率一万五千人马,随后跟进,作策应准备。

在李靖下达命令后,各将马上去做准备,帐内只剩下李靖和王易两人。

李靖麾下的这些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非常有作战经验,各部的布置自然不需要李靖再去关注,他也恢复了一副平和的神情,招呼王易与他一道坐下。

“晨阳,今所提的,为何此前没有与为师过?”

面对李靖好奇地问询,王易露出一个狡黠的神色,稍稍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恩师,徒儿是想给一个惊喜,也是想在在诸将面前露一把脸…嘻嘻,恩师不会责怪徒儿事先没有和您无”

李靖摇摇头,“为师如何会责怪,为师是为高兴,竟然能想的这么长远,这么细致,竟然与为师所想完全一致。”李靖着,脸上露出一点高深莫测的笑容,“库山是我大军必须要取之地,为师没想到,与为师想到一块去了,而且想的还比为师还详尽,呵呵,为师好奇,是如何想到这些的?另有径可以绕道至库山后侧又是从何所知?”

“恩师,逆着一般的思维而想,肯定能想出不同一般人的想法,徒儿知道,吐谷浑人把守库山,扼住河湟谷地,大多时候严禁汉人进入青海,但每年都有不少的汉人在青海与鄯州之间来去自如,一定是另有捷径,因此就想到派一支奇兵绕道攻击库山后侧。”王易搔搔头,感觉有点难以自圆其了,只得讪讪地道,“恩师在讲授兵法时候不是了,在进行战略谋划时候,一定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去想,能用奇兵就不用正兵,用奇兵能取得战事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徒儿乱想之下,就想到了这些,今日大着胆讲了出来…”

李靖不知是听明白了,还是什么原因,听了王易所后,也不再问,脸上再露赞色,“唔,的在理,谋定而后动,能想到这么多,想得这么远,而且都是奇兵之道,为师很是欣慰,懂为师用兵之精髓了,这一点,比定方出色,呵呵,为师希望这次们两个,都能立下大功回去!”

“恩师,定方此次一定能立下大功的!”王易的非常自信。苏定方自请命奇袭库山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被临时编入李道宗麾下,领这路大军先锋的职,王易相信,苏定方一定能立下大功的。

李靖听了没立即话,而是用闪着精光的眼睛看了一会王易,带点不解地问道:“晨阳,为师有点不明白,今日为何不请战?”

就怕李靖问这个问题的王易,听到李靖这样,脸上尴尬之色更浓了,但又不能不答,只得继续讪讪道:“恩师,攻击库山一战,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关系到后续战事的进展,在库山得手后,奔袭曼头山和牛心堆的战事也是至关重要,有可能可以将慕容伏允擒获或者击毙。这几场战事万不能出差错,徒儿是初次随军出征,没有一点实际领军作战的经验,怕因此误了军事,那就罪大莫及了,因此不敢在恩师面前请战…”

其实呢,王易还是有点害怕真刀真枪的对杀,在后世时候他只能算是一介“文弱书生”,对血腥的战争还是有本能的害怕的,虽然他在上次狩猎时候与大熊干过一战,但那是情急之下没有退路的,要是由他选择,他可能会放弃,至少肯定会犹豫。如今军中满是百战的名将,由他们领军去,王易可以不去冒受伤或者阵亡的危险,而且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战事,一定能取得好的战绩的,无论如何,都比他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所谓“军事天才”强。

他向李靖出出主意,也一样能获取军功,还免去冲杀带来的巨大危险,这是长乐公主在出征前对王易所的,也是其他妻妾一再要求的,当然也得到王易认同的。

看来第一次就这么对付过去,李靖问起,也应该不会责难的。

“嗯,的有点理!”李靖似乎看透了王易的心思般,抚着胡须呵呵笑了两声,挪揄般地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待下次同,为师会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的!”

王易一听头有点大,但也不敢拒绝,只得嘿嘿笑着道:“大帅有吩咐,末将不敢不从…”

“好了,各部要出征,这个行军长史也得该去做该做的事,明日为师的帅部也要往青海方向行进,想必两三日后,就可以有库山之战的消息传来了。”李靖所着,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王易,“到时肯定会有新的想法,要把新的想法都告诉为师,不得藏着掖着!”

“是,弟子一定尊令!想到什么就把什么告诉恩师,弟子先告退了!”王易着两腿一并,挺胸立正,还行了一个后世的标准军礼,在李靖的诧异中,跑出了帅帐。

准备对库山发动攻击的李道宗部已经准备出发了,其他几部也在做准备中,王易虽然挂着行军长史的职,但这个只对李靖负责的职差不多只是闲职,事儿都有人做,他自嘲,自己就当个李靖的高级作战参谋得了,但现在李靖这般吩咐了,他也要和实际负责的行军长史去一道忙事了。

唐军的步兵并非是单纯走路行军的步兵,其队列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