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有空时候都把它们写下来,特别是在听到李靖的特别提示后,在班师回京途中更是做了精心准备,将各方案重新构思,写的非常详细。

王易知道,他所写的这些,一定会让李世民震惊的,今日他知道李世民召他是为了何事,为了避免被李世民严责,就先把这文案的事拿出来,希望李世民大感兴趣之下,会转移注意力,减轻对他的责罚…

第五十二章 你说要朕如何处罚你

李世民没想到王易会使出这样的一招,在听王易这般后,惊异地盯着看了两眼,张张嘴想什么,终于没,而是接过了王易呈上的文稿,并看了起来。

王易垂手站在一边,还趁李世民仔细翻阅他所写的文稿时候,偷偷打量几眼,想从李世民神色的变化中,揣度这皇帝的心思到底如何。

李世民看着看着,逐渐被王易所写的吸引过去了,津津有味地阅起来,刚刚一张难看的冷脸,都变得兴奋起来,在看到精彩地方,还抬起头,看两眼王易,想开口问询的样子,但终于还是没问。

这瞪眼中包含的意思,已经与王易刚进门时候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

王易心里乐开了花,但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人也依然垂手束立,一副恭敬的样子,随时准备听候李世民的吩咐。

李世民足足看了半来个时辰,才终于把王易所写的厚厚的一叠文稿,其中所包括的好几个提案看完,看得还挺仔细的。

“与朕,是如何想到这些的?”李世民着将文稿扔在案上,挺着身子看王易。

见李世民先开口问询此事,王易大喜,“陛下,臣在这次出征,及领军作战时候,发现了军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臣想着,若一些地方得到改进,那我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只是臣个人的看法…”

“坐下与朕细细!”李世民着,并示意边上的宦官上茶给王易。

王易马上在李世民身边坐下,同样挺直身子,开始了他精心准备地讲述,“陛下,臣在此战中发现,我大军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与臣所想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臣以为这与我大唐军队的构成以府兵为主有关!”王易所领那部人马以江淮军的旧部为主,这部人马的战斗力是挺强的,但其他几部人马,在战斗中的表现却有点强差人意,在与吐谷浑人下面对杀时候,伤亡率还是挺大的。

平时务农,农闲训练,有事出征的府兵,和后世的预备役民兵差不多,战斗力能强到哪儿去?一支强大战斗力的军队,肯定是那种常备兵种,也就是募兵所得的兵员,或者职业兵。

现在大唐军队的构成,可以久经战事的边军战斗力最强,各卫军中常备的那点兵力战斗力也不差,但临时征召的府兵,那就差上很多了。不论组织能力,纪律方面,及战斗力方面,差的都不是一两个档次,在这次出征中,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领军的一位郎将战死了,他手下的一千多军士马上溃败,幸好被其他将领收拢,不然这一千多人马,就可能从战斗序列中消除了。

若是军士经过严格训练,领军的将领及下面的各级主官都得到良好的培养、考核、磨练,那不大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即使主将战死,手下的军士不会马上溃败,其他主官会负起指挥的责任来的。

李世民似乎并不认同王易的论断,“如何认定府兵战力不强?在这几次出征中,我大军取得的战绩是有目共睹的,此正可以我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且国家毋须为府兵负荷军饷,因而节省了大量养兵费用…如今进行国库并不是很殷实,府兵制可以是现在最适合我朝情况的兵制!”

“陛下,臣并不是府兵制不合理,臣只是,相对于正规训练的常备军队,府兵战斗力明显有差距。”王易马上为自己的观点辩驳,“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缺少系统训练,整体战斗力如何能强,在兵势顺利时候可能会表现神勇,但遇到挫败,很可能就是一盘散沙;各路大军都是由临时征召的府兵组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不可能有非常好的配合,战时不利调度,此战及上次出征东突厥的战争中就可以看出来,表现为作战时候战斗力相对低下,机动性不强…若臣所领兵不是江淮军旧部的话,很可能不会取得这般成就!因此臣以为,要使我大唐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必须要改变兵制,采取职业化的募兵方式至少需要部分兵源采取这样的方式募集,如今我大唐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库殷实,要负担募兵所需的支出,并不是件难事…”

听王易后面这几句话后,李世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想了一会才道:“唔,的有点理,继续,关于其他几方面的!”

“陛下,臣觉得,若要让大唐的军队战斗力大幅提高,对诸夷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必须要建立一支有相当数量、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力超群的常备军队,这支部队马匹、武器装备、粮食等各方面后勤供应要充裕,训练要得到充分的保证,可以随时调度,以应备战事,若大唐军中有这样一支人马,那在以后的征战中,必定会让敌人胆战心惊的!”

“这就是所的建立一支特种部队的提议?”

王易摇摇头,“不是,陛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臣刚刚所,只是提议陛下应该建立一支能随时应付战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队,就是以募兵取得兵员,或者职业兵种。建立特种部队,情况又远比这个复杂的多!陛下想听,臣也想讲讲关于特种部队的事…”

“那与朕细细!”李世民有点糊涂,但更有兴趣了。

“陛下,臣在此次作战中,率将士们长途奔袭时候,要时常派出数量不少的人马,在前方打探情况,扫除敌方斥候人员,尽量不让我军的行踪被吐谷浑人侦知。这样的布署虽然让我大军在开始战斗前避免被敌侦知,但也大大地影响了行进的速度,并且…作为主将的人员不能有效地掌握敌方情况,也不能完全避免我军的行踪被敌侦知。若有这样一支人马,他们有非常强大的、且非常快速的秘密行动能力,能应付任何情况下的战事,替我主力大军做这些事,那我大军的行动能力会得到不少的提高…这样一支人马,除负配合主力大军行动外,还可以单独执行任务,可以潜入敌方大营,刺探敌方的军情,刺杀敌方的首脑,对敌大营及物资做出破坏,并策应我主力大军的动作,那很可能可以对一场战役的胜负做出关键的作用,甚至能主导一场战事的胜负…”

王易接着,把他所知道后世特种部队的功能,及各国政府对特种部队的重视,揉和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讲述了一遍。

不过李世民似乎并没完全领会王易话中的意思,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不是斥候所行的功用吗?”。

“陛下,特种部队有可以负斥候的作用,但他们的作用远比斥候来的重要,若有这样一群身手非常不错的勇士组成的特战军队,在战时潜入敌后方,进行特种作战…陛下想想,如果他们能有幸将敌主帅刺杀,或者将他们的大营放火烧了,或者将他们的粮草毁了,那这场战事我方不是就取得胜利了吗?而这样的战果是一般斥侯,一个或者几个人组成的斥侯办不到的,必须要有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团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可以取得的!快、狠、奇,他们有超级的潜伏能力,不被敌人发现,让敌人防不胜防…”

王易着,又尽最大可能将他所知道的特种部队的作用讲述了一番,李世民这才完全明白过来。

“贤婿,朕明白了,是想,想训练出一营如般身手的健卒来,战时可以给予对击…”李世民抚着胡须大笑道。

王易吓了一跳,赶紧摇手否认,“陛下,臣不懂此道,若陛下有此念,应该将此重任交给其他对战事更精通的将领,军中这般将领数不胜数,与臣为同门弟子的苏定方将军就是极佳的人选!”

王易在回程时候,与苏定方了很多关于特种作战的事,这哥们对这事非常的感觉兴趣,有点跃跃欲试的样子,王易趁此机会马上向李世民推荐,他可不愿意去这苦差事。

若后世时候他进过特种部队,那可能还有兴趣去训练一营特种兵出来,战时带领他们在敌人后面出阴招,但没有这方面经历的王易,只能提提这样的建议,至于如何实施,那交给其他人吧。

对王易的推辞和推荐,李世民不置可否,也没再问询,只是以颇为玩味的眼神看着王易,戏谑地道:“臭子,今天拿这么多提案给朕,是不是想糊弄朕,让朕不责罚的胡作非为?”

见李世民提到正事了,王易赶紧起身,装出满脸懊悔的样子,“陛下,臣在青海做出了糊涂事,原本想回京后,马上向陛下请罪,但知道陛下忙于朝事,原本想等陛下有空了,再和您此事…臣做出了让陛下丢脸的事,还请陛下责罚!”

“也承认做了糊涂事了?”李世民着也站起了身,走到王易面前,“很能,率军驻守伏俟城时候,竟然和慕容雪的女儿结了私情,还让人家怀孕了,要朕如何处罚?”

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

“陛下,您无论怎样处罚臣,臣都接受!”王易声地道。

哪知道这话却惹恼了李世民,只听李世民暴喝一声,“臭笑子,以为朕舍不得处罚了?别以为在这次征战中立下大功,今日又拿这些…这一堆东西来糊弄朕,朕就能饶过,朕告诉,出征的将领犯了军纪,朕一定会严惩不怠,以儆效尤,哼哼…气死朕了!”

李世民着,冷不妨在王易屁股上用力地踹了一脚。想不到李世民会使这样阴招的王易,猝不及防之下身子失去了平稳,不由自主地往前面扑去,幸好他反应迅速,忙矮下身子,以几步快速的跑动保持住身体的平稳,在踉跄了几下后,终于站定身子,不过已经非常狼狈。

看到王易这副狼狈相,李世民很是得意,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王易感到了被人羞辱,再加上屁股蛋也被踢得生疼,心里有些愤愤,但不敢表露出来,只得抚着臀部,在离李世民较远,这皇帝老儿踢不到的地方站定,依然低头束手。

在王易恼羞成怒中,李世民止住了笑,又恢复了冷脸,“朕已经将朕与皇后最疼爱的女儿嫁于为妻了,还不计较的失礼与胡闹,让有身孕的长孙凌也一同嫁以为妻,朕没想到,这次又给朕演类似的一出戏了,是不是想借此逼迫朕,为指婚,将那鲜卑女子嫁于为妻?哼哼,别做梦了,朕偏偏不让如愿…真是气死朕了!”

李世民迁怒于王易的原因不只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并不是王易违反军令及大唐的律法,私自与胡人女子结交,有了私情。这并没什么,俘虏来的异族女子赏赐给有功之臣也不为过,他恼怒的原因是因为慕容雪这样一个让人心动的女人被王易先得算落空,恼羞成怒之下才有此表现的。上次慕容雪来长安与王易比武时候,李世民就注意上了这个异常美丽的女子,慕容雪那异常美貌的面容,极具诱惑力的身段,强烈地吸引着他,在这次出征时候,他也秘密吩咐李靖,一定要将慕容顺和慕容雪这对父女送到长安来,但没想到,却被王易捷足先登,先得手了。

李世民并没将此意思透露给任何人,没有人知道他有这般想法,因此他心里虽然很恼火,但也不会出恼火的原因,不然要被人耻笑,坏了他光辉的形象。但有人破坏了他的好事,即使是他非常宠爱的大臣,还是女婿,也肯定要责罚的,以泄心头的恶气。

但李世民到底是个有为的君王,还不会做出因为失去一个漂亮的女人而重处一个有为大臣,又是他最宝贝女儿驸马的事,再加上王易此次应召来见他时候,带来了多个让他心动的提议,他的大部心思已经转到了王易所提这些方案上,有了想略略惩诫一下王易,就放这子过去的想法。

刚刚王易这句“陛下,您无论怎样处罚臣,臣都接受”却是将他的火气彻底引爆了,王易这话可能是真实的想法,但在李世民耳中听着却不是滋味,感觉被人轻视了,君威被王易这个子无视了。再加上长孙无忌曾为王易求情,李靖出征回来后,还以含蓄的口气了,王易这违反军纪之举,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直接促成慕容顺父女做出内附决定,这两位重量级的大臣,又是与王易有非常亲密关系的人为他求情,李世民觉得,无论如何能不能以大事化,事化了的方法解决,放任王易的胡作非为了,必须要对这个人进行敲打。

因此李世民继续怒斥王易,王易恃宠而娇,还王易风流成性,一点都没把他的女儿当回事,冷落他女儿几年,带兵征战还惹下风流事,云云,直骂的王易脸都红一块紫一块,有些想找地洞钻的感觉,幸好边上的宦官宫女什么的都被喝退了,不然今天这面子可就丢到姥姥家了。

王易当然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很意外于这皇帝老儿这样激烈的反应,在偷眼看了李世民几眼后,知道皇帝是动怒了,也不敢辩驳,只能保持低头恭顺的样子,等着继续挨骂。

他也在纳闷,长孙无忌不是曾和他过,李世民已经不大会计较这件事,可能稍稍责骂几句,此事就过去了,让他不要担心,为何今日这皇帝却这样大动肝火。

当皇帝的发火了,作为臣子的当然不能回嘴,也不好辩驳,王易只能当只绵羊,很温顺地听任李世民在那里唾沫横飞地骂他。

王易这副样子,让李世民有点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感觉,骂了一会,气过去,也没了再骂下去的兴致,以很快的速度走近王易身边,在王易来不及躲避之前,又飞起腿,踢了王易一脚,在王易吃痛的躲避中,这才找到一点成就感,冷哼一声后走回到刚才的案前,拿起茶喝了起来。

骂人也是比较累的活,一会就口干舌燥了,李世民猛灌了几口茶,瞥了眼依然垂手站立的王易,似突然想到什么,放下茶杯问道:“今日丽质有没有随一道进宫来?”

王易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回陛下,公主她随臣一道进宫,往皇后娘娘所居地方去了!”

“随朕一道来,朕要将此事问询于丽质,听听她有何想法!”李世民着,站起身拂袖而去。

王易只得乖乖地跟在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