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计约二十万人驰援辽东,准备夺回辽东诸城,在这两部人马驰援辽东后,还派出后面的一支人马北行,准备防守萨水一线,导致防守平壤的兵力大减。

战前,泉盖苏文将战略的重点放在辽东,希望凭那条将辽东诸城联在一起的城墙抵挡唐军攻入辽东,使得战火不往高丽腹地延伸。只是战事的进展却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动用数十万劳力,花费数十年时间修建的那条长城,根本抵挡不住唐军的攻击,唐军以极快的速度夺取了新城、玄菟城、盖牟城、辽东城,并将最先驰援的四万大军尽歼,这样的战况是泉盖苏文完全没有料到的,他怕唐军攻取了这些城池后,挥师直接南下,直bī平壤。

若唐军快速南下,凭沿途乌骨城、泊汋城那点守军,根本抵挡不住唐军的攻击,这两城丢失是迟早的事,而事先在鸭绿水一带布置的守卫军队也不多,即使再组织人马,也可能比唐军迟抵达鸭绿水了,因此泉盖苏文退而求其次,准备在萨水一带利用河道的天险阻挡唐军的攻击,拼凑组织大军八万,并以自己的一名亲信为将,抵达萨水一带,撤掉浮桥,以江为险布防。

前隋时候,高丽军队曾在萨水一带大败隋军,尽歼数十万隋军,最终迫使隋军大败而回,泉盖苏文也希望自己这位善战的亲信高建伟,能成为高丽的第二个乙支文德,而大唐军队重蹈隋时候于仲文与宇文述的覆辙,大败而还。

这样的安排,差不多二十五万人马往北挺进,直接导致平壤城及附近一带的守军数量大大减少,在我水师舰队大军抵达平壤城外时候,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或许泉盖苏文根本没有想到过,我水师将士数万人会从海路直趋平壤而来的。

当然我水师将军直接攻击平壤,其中是有一些曲折的,张亮数次要在辽东一带登陆,但作为副大总管的苏定方坚决不同意,两人数起争执,最后苏定方抬出了皇帝的吩咐,这才压服张亮,没有生出其他节枝,大军直接往平壤进发,不过也耽搁了几天的时间了。

张亮与苏定方之间,也有了一些矛盾起来,不过终于还是无事!

我大军包围平壤后,利用投石机抛投炸药,并在城外搭建高大的了望台,利用高出城墙一截的了望台对城内的守军以强弩进行攻击。经过连续两天的猛烈攻城,平壤城的守军终不支,西门的守军率先向我军投降,我大军从西门蜂拥而入,先后攻占其他城门,并最终将高丽王宫也攻占。

高丽王高藏在一些忠于先高丽王高武的大臣鼓动下,杀了泉盖苏文后,向我大唐请降。

我平壤道的大军在付出了近一万人的伤亡代价后,终于将高丽的国都平壤攻破,这座前隋炀帝杨广数次想亲临的古城,终于被我汉人占领了。

在高藏杀泉盖苏文向我大军请降后,我军完全控制平壤城的局势后,苏定方派人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将情报以海陆交替的方式送到辽东,李世民手中。

“哈哈!”将这些情况说完后,有点得意忘形的李世民大笑了两声,走近听后很是惶恐的高延寿和高惠贞身边,看着这两员已经归降我大唐的高丽战将,意味深长地说道:“两位高爱卿,在你们率军驰援辽东,与我大唐军队厮杀时候,你们肯定没有料到,那个时候,平壤已经被我军攻破,你们举部请降,实是非常明智之举!”

李世民这话让高延寿和高惠贞非常惊惧,再次跪倒在李世民面前,诚惶诚恐地作礼:“陛下,罪臣迫于泉盖苏文的yin威,不明大义,还妄以螳臂之力,阻挡我大唐正义之师,讨伐乱臣泉盖苏文,差点延误了我大军讨逆之事,还请陛下责罪!”

“起来吧!”李世民对两位高姓降将虚作一礼,示意他们起身,“朕在战将就向天下发布过诏令,此战罪不在你们这些被迫协同者,罪只在泉盖苏文及他的死党,如今这位乱臣贼子及他手下已经被杀,朕不想再追究其他任何一人的责,只要他们放下武器,向我大唐军队请降…朕要马上率大军直往平壤,沿途还有不少高丽军队把守的城池,朕希望这些城池的守将,能如两位高爱卿一样大义,开城纳降,不做螳臂之举!”

“陛下!”高延寿马上从地上起身,大声地向李世民请求道:“罪臣这些年一直统领北方的耨萨部,在辽东一带还有点名望,如今乌骨城、泊汋城的守将都是罪臣曾经的部下,罪臣愿亲自去劝降这几城的守将,让他们开城归降!”

高惠贞也马上站了起来,同样请命道:“陛下,罪臣在辽东一带也有点名声,扶余、南苏等诸城的守将都曾是罪臣的部下,罪臣也愿意驰往这些还未归降我大唐的城池,劝降守将献城投降!”

“好!如此甚好!”李世民大喜,马上宣布道:“传朕诏命,以高延寿为鸭绿水道安抚大使,以高惠贞为粟末道抚慰使,持朕的诏令,前去劝降还固城守卫的诸城守将,让他们向我大唐投降!”

“多谢陛下信任!”高延寿和高惠贞这才松了口气。

李世民走回大帐前,坐了下来,大声喝令道:“传朕诏令,我大军再分兵,以李道宗为萨水道行军大总管,率王易、契苾何力、程务挺、阿史那社尔四总管共四万人马,急驰平壤,朕也随萨水道大军一道行动,李世勣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身份,执掌辽东军务,稳固所占之城,并平定这一带的叛乱,将那些不愿意最降的城池攻陷!”

“陛下,万万不可!”闻听后大惊的李世勣马上站出来劝阻,“辽东一带战事还未完全平息,高丽军队还有数十万人未归降,陛下怎可冒险随军前往平壤呢?陛下应该待臣等将辽东的叛乱完全平息,鸭绿水、萨水一带的高丽残部完全被歼灭了,才可前往平壤,臣恳请陛下留在辽东主持军务,臣等率军先为陛下扫清残敌,沿途无障碍了,陛下方可往平壤…”

接着其他的一些将领及随行的大臣也站出来,劝皇帝不可冒然前行。

李世民却不理会诸多大臣的劝阻,一意孤行道:“诸位爱卿,如今平壤已经被我大军攻占,高丽覆灭了,剩下的残部都是些乌合之众,有数万善战的大唐激ng骑随行,朕有何惧?诸爱爱卿不必劝阻,就如此决定了,即按朕刚刚吩咐的办,朕要率部直抵平壤,在平壤城外阅兵…朕要让天下所有人知道,前隋未平定的高丽,如今轻松被朕平灭了,哈哈哈…”

第九十九章 愿世代做大唐子民

在布置完事务后,李世民就亲率大军往平壤方向挺进了。

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各领一万左右人马,作为前军行在最前面,他们的任务是为李世民的御驾开路,消灭沿途一切不愿意归降的原高丽军队,攻陷固守不降的城池;王易领一万人马,与原李世民的近万御驾人马一道行进,作为御驾的护卫,与前军保持四五十里的距离行进。

前后两军相互呼应,往平壤方向快速行进。所有的特战队员都随军前行,除一部人员配属御驾本部外,其他人员行在前军前头,执行他们的秘密使命。

高延寿、高惠贞两位原高丽降将,在李世民出发前的几天,率一部人马出发,前往乌骨城和扶余城方向,劝降那些暂时还未归降的辽东城池守将。

在李世民率部从辽州城出发的第三天,高延寿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已经成功劝降了乌骨城和泊汋城的守将,这两座从辽东进入高丽腹地必须要攻取的城池,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落入大唐手里。

高延寿在御驾抵达泊汋城后,也率手下人马随御驾一道行进,往平壤而去了。

乌骨城和泊汋城这两座扼守乌骨江和鸭绿水的城池守将归降,李道宗和契苾何力部原本准备快速攻击这两城的计划也取消,他们得以快速渡过乌骨江和鸭绿水,向萨水方向挺进。

就在李道宗部和契苾何力部准备快速行进至萨水一线,想以我军快速突击能力将萨水一线的数万守军全歼,为皇帝的御驾打通道路时候,他们却接到苏定方派人送来的消息,萨水之敌已经被全歼,从鸭绿水至平壤之间所有城池都已经落入我军手里,往平壤的道路畅通无阻。

原来平壤道大军在攻占平壤后,苏定方力排众议,率两万人马,从平壤出发,快速闪击萨水一线的高丽军队,并大获全胜,得以完全控制萨水附近的局势。

因为已经知道平壤被我大唐军队攻占,守卫萨水一线的高丽军队主将高建伟知道大势已去,但自恃手上有八万大军,还残存一点侥幸,在抵抗与投降前徘徊。但张亮和苏定方派出了一些归降的高丽大臣,特别是泉盖苏方的儿子泉男生,还有高藏的儿子高男福前去劝降,终于让高建伟动摇,决定放弃抵抗,向大唐军队投降。在苏定方率大军抵达萨水一线时候,高丽军队大部人马都向苏定方部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人马,马上被消灭了。

苏定方在清理完萨水一线的高丽军队,控制这一带的局势后,马上在江中搭建浮桥,并令手下一万人马守卫萨水上的浮桥,他自己领着一万人马,北上接应南下的大军。

李道宗部与苏定方部在萨水以北约两百里地会合了,在两支大军会合后,李道宗令契苾何力部继续南下,配合留守萨水一带的平壤道大军控制那一带的局势,他与苏定方率部原地屯守,等待御驾的到来。

接到萨水一线已经被我军控制的消息后,李世民也马上令御驾人马加快行进速度,终于在五日后与李道宗、苏定方部会合。

一路行来,李世民可是非常的得意,时不时向随驾在身边的王易等其他重臣吹嘘他的丰功伟绩,言语间是从来没有过的豪气。隋炀帝杨广数次亲征,举百万大军都未彻底征服高丽,而他只是举十数万兵马,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将高丽基本平定,这样的功绩比杨广不知要强上多少,付出的代价也不知要少上几百倍,李世民是有理由得意的。

在与苏定方部会合后,李世民也特别接见了这位从资历上来讲,远不能和其他大总管、总管级将领相比,但在这次征战高丽的战役中立下了卓著战功的军中后起之秀,大大褒奖了一番苏定方的英雄壮举,并极力称赞了一番荐举苏定方的李靖,还有王易。

苏定方能在几年内在军中任如此高级职务,除了其本身能力出众外,还与李靖在李世民面前的荐举有非常大的关系。苏定方是庶民出身,在最讲究出身的唐初,这样的身份是容易被人看不起的,也极难快速升迁,因为有李靖的大力荐举,苏定方才能升迁这么快。当然这其中除李靖的原因外,还有王易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在李世民、长孙无忌这两个岳父面前大力推荐苏定方有关。

若没有李靖的大力荐举,还有王易的一再推荐,苏定方这次也基本没有可能以副大总管身份领军出征,至多是下面的一个分总管。谁也无法想象,若没有苏定方任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目光短浅的张亮,会不会如原来历史记载的那般,率部在辽东登陆,没有举部直取平壤。

在李世民此前收到的战报中,已经知晓张亮与苏定方为如何进军之事时起纷争,张亮就是计划在辽东登陆,抄高丽人的后路,将辽东诸城取下,再与辽东道大军会合的。只是因为苏定方的一再坚持,还拿出皇帝的秘令,张亮这才不得不同意苏定方的建议,令舰队直接往平壤进发。

张亮因此还单独向李世民提交了一份奏折,奏骇苏定方邈视上官,不听从号令,sī自作主张指挥兵马行动,请求皇帝责罚,李世民在接见苏定方时候,也把这份奏折当着苏定方的面予以驳斥,这让有点担心的苏定方,消除了心中所有的疑虑。

几部大军会合后,只休整了一天,李世民就令所有人马都往平壤进发,他要早一点抵达那个象征他成就的高丽都城,向归降的那些高丽重要人物,还有前来朝圣的新罗、百济君臣耀武扬威一番。

在从会合地出发后的第十二天,大军终于抵达平壤。留守平壤的张亮率麾下所有的人马,还有归降的高丽君臣,及闻知平壤被我大军攻陷后,前来平壤面圣的百济王扶余义慈和他手下的诸多大臣,新罗女王金德曼和她手下的一帮大臣,迎出平壤城二十里。

李世民所领的人马有数万人,张亮所带迎出城的有数万人,一时平壤城外大军云集,热闹非凡。

被俘的高丽王高藏及及一班高丽大臣都被当作战利品敬献给李世民,惶恐万分的高藏及他手下的大臣,匍匐在李世民脚下,长跪不起。

李世民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非常宽容地扶起了高藏,语重心长地说道:“辽东郡王能在最后时刻罢兵停战,将罪魁祸首泉盖苏文绳之以法,让朕十分高兴,然辽东郡王若能早一日醒悟此道,也不会有战事发生了!”李世民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看着诚惶诚恐的高藏,还有场内那些原高丽的大臣,百济及新罗的君臣,朗声说道,“兵者,凶器也!朕何尝想举兵征辽东,朕一直希望辽东无战事,辽东三蕃国相安无事,但事不如人愿,执掌高丽大权的泉盖苏文妄起兵事,与新罗相互攻伐,百济王扶余义慈也不听朕的调停,联合高丽军攻新罗,许多百姓遭受涂炭,朕心急如焚,曾数次派使者劝慰,让他们止兵戈,以免百姓遭战乱之害。无奈扶余义慈与高藏都不听从朕的劝告,一意孤行,以致天人共怒,朕不得不派大军进入辽东,以息兵事,还辽东一个安和的环境,造福于此地的万千百姓…”

听李世民直接点名,候在一旁的百济王扶余义慈大惊,大步从列中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李世民面前,以颤抖的声音请罪道:“大唐皇帝陛下,罪臣是被眼前的利益所门g蔽,听信了泉盖苏文派来的使者劝唆,起兵攻新罗,臣在接到陛下的诏令后,经过一番思索,终于省悟,止了兵事,并准备遣军协助大唐军队攻取平壤,以赎原先所犯下罪行,只是迟了一步…如今泉盖苏文已经伏法,高丽境内兵事已平,此全是陛下之恩,臣也马上到平壤向陛下请罪,臣及臣治下百济所有臣民,都愿意听从大唐皇帝的号令,不敢有丝毫违抗!”

唐军的如此出sè的攻击力、战斗力,已经让扶余义慈心惊胆战,他怕唐军在攻灭高丽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攻打百济,他知道,百济的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