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煌尘安煌爻さ男涡紊挠腥さ娜丝梢越涣鳌谑牵阋龀龅难≡褚脖涞枚嗔似鹄矗貉∈裁纯危啃薏恍匏唬靠疾豢糡OFEL、GRE?打不打工?参加什么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我甚至听到过一个女生抱怨北大里食堂太多每次都得想半天才能决定去哪个。
做出选择前当然要想一想,但“想”的关键是要获得能够帮助你做出判断的正确信息。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的决定总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当赖以做出决定的信息越充分,人做出的选择越明智。
因此,当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寻找信息。而无论是纸张还是比特,信息的来源其实只有一个:人的经验。你要寻找的答案,很可能并没有被记录了下来,它们可能存在于每个同样面对过类似问题的人的脑海里。因此,你除了会利用Internet在各大搜索引擎、相关网站、图书馆、资料室里慢慢搜索外,永远不要忘记你的鼻子下面还有一个人类用于表达交流的最重要的发声器官。
学会寻找信息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还涉及到许多判断:需要找什么样的信息?去哪里找?向谁问?怎么找?怎么问?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出一个决定时,不妨先从寻找信息这一步开始着手,列出一个寻找到信息的路线图,你会发现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答案就一步一步地清晰了起来。
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后,第二个问题也许就是“小马困境”了——还记得那篇小学时的课文吗?小马要过河,不知道水的深浅,老牛说水特别浅,松鼠说水非常深,究竟小马能不能过这个河呢?寓言最终的意义是:小马应该勇敢地去试试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可以先去“试试看”。假如你先去选了一门课,听了半个学期之后才明白原来不值得去听,那显然就太晚了。于是,我们在多数情形下,仍然无法摆脱“小马困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来源,会给你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信息和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有两个:1)Alwayskeepallthedoorsopen。当涉及到时间、精力分配的选择,在不是百分之百肯定的情况下,永远选择灵活度最大的方案,为将来的各种改变打好基础和留下余地。并且你会发现,你的偏好、想法也不断地在变化,今年你对出国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放松了英语的学习,而明年也许你的打算会发生180度的转变,而等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当初不应该放松了英语的学习,就悔之晚矣了。
2)在对比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可以对比不同的人的不同意见,再来判断谁的意见更有说服力;你可以对比给出不同意见的不同的人,谁现在的发展更加出色,谁做到了自己提出的建议;你还可以对比你自己和给你意见的人,你和谁的情况比较接近,也许他(她)的意见对你来讲更有可行性。
“信息能力”不仅仅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非常重要,其实在现代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头等大事。互联网和出版业的发达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海量的信息,许多时候学习、研究的过程就转变为了一种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掌握、运用的过程。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GOOGLE或者百度上键入你准备写的论文题目,往往会发现上百篇甚至成千上万相关的学术文章或新闻,你会发现,那些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可能有用”、“值得一读”的文章将迅速占据了硬盘的大量空间,你会发现杂志报纸越来越厚、出版周期越来越短,这期还没有看完下期的已经来了,你还会发现老师开的书单越来越长、学术著作越来越厚,尽管你把它们都买了回来放在床头,可是永远也读不完。
十年前的人们遇到的麻烦是信息总是不够,十年后的我们遇到的麻烦是信息总是太多。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控制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放弃,讲求方法:速读、短时记忆、不断整理自己的信息储备、具备放弃无用信息的决断力。只有不断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习惯,你才能够成为驾御信息的主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是把决定和行动建立在优质和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thinkahead;actahead;才能成为大学里的赢家。
(二)今天你双了吗
“今天你双了吗?”有一段时间这是我和几个朋友见面互相打招呼的问候语。“双”指的是双学位,在我进入北大的时候,仅仅有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办了双学位,而此后的几年间,广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国际关系、哲学等院系也纷纷正式开办了双学位课程,再加上北大许多的院系还允许外系学生辅修。所以我想,在进入大学之前,你就应该想一想在大学四年里你要学哪两种学科,而不是一种。
尽管我前面就提到过,之所以当时进北大报法律专业,就是因为知道同时也有机会学经济。然而当真的要决定是否开始修读双学位的时候,我仍然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12门4学分的课,其中有4门高等数学,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晚上、周六、周日授课,这就意味着一个星期有40多节课,也意味着那些已经让我很不轻松的法律课程会给我带来更沉重的感觉。
读双学位,还是不读,这是一个问题。一边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学习时间和压力,会给你的大学生活带来不小的改变,也许你会觉得甚至从此后你就再没有时间去享受大学生活;而另一边呢,你又能够获得什么?
你能够获得的首先是一个“平衡的”知识结构。无论你学的是物理、化学这样纯自然科学的科目,还是学的历史、考古这样纯人文科学的科目,无论你是深深地热爱你的专业、准备一辈子去钻研,或者你不太喜欢你的专业,对于将来是否从事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毫无头绪,你都会发现,当你选择一种专业、一种知识结构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知识的雷达缩小了,在不知不觉中,你所关注的可能仅仅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关注、感兴趣的东西。
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社会需要分工,人的术业也要有专攻。要不然大学里面还干嘛要分这么多专业呢?我也有些犹豫,干脆认认真真地读法律将来成为一名法律专家不就得了吗?
真的让我下了决心的是这样一件事情。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和往常一样起床后悠闲地拿过新的一期《南方周末》,然而整整半个小时,我都被一篇讲石油经济的文章卡住了,反反复复地读了几次,仍然不明白作者在里面谈的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
我知道,在19世纪的英国,对“绅士”的定义里包括:拥有1000英镑以上的财产、热爱体育和政治、能够读懂《泰晤士日报》上的文章。而今天,我,一个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却无法读懂现代社会中一份主流报纸上的文章。你会觉得有些荒谬吗?可是不要笑,你可以去做个实验:去买最新的一期《经济观察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财经》之类的社会政治经济类的报纸杂志来看,如果其中所有的文章你都能看得懂——不是说每个字都认识,而是明白作者想讨论什么问题、作者的逻辑和论据是否完整,你能够了解并做出评价,那么应该说你在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储备是不错的;但如果你仅能读懂百分之五十的文章,对另外百分之五十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那说明你的知识背景有所欠缺;如果你根本就觉得这些文章面目可憎、难以卒读,那只能说明你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的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金融生活已经难以兼容了。
这么强调经济和金融这些知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有什么必要呢?你可以反驳说陈景润可能连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是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成功的数学家。没错,我同意,你的知识结构里没有经济和金融的内容,并不就注定了你在你的专业上会失败。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比如英国,他们甚至在高中就开设了经济和会计方面的课程,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年轻人来说,为什么不尝试着让自己“接轨”呢?
读双学位的日子并不轻松,上课、读书、写论文、考试、经济、法律……真的太累,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就要放弃了。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法学院的师姐,师姐是当年的北京高考“状元”,考入北大后,大二就托福满分,大三考GRE几乎满分,LSAT成绩几乎为历年来北大法学院学生中历史性的高分,同时法律专业一直成绩名列前茅,然后在大三的时候开始选修经济学双学位,两年读完,最后用英文写完本科毕业论文,从法学院给分最严苛的教授手中拿到了90分的高分,毕业后获得美国Duke大学法学院奖学金,赴美国攻读法学博士(J。D)学位。在这个师姐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神话被创造出来,太多的不可能被奇迹般地改写为可能,太多的我自己给自己预设的极限和潜力被成功突破了。这个师姐的故事让我震惊和惭愧了很久,特别是当这个故事就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因此我觉得在大学里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榜样去效仿和学习绝对是一件可贵和正确的事情。感谢这位师姐,让我在意志薄弱的时候终于没有屈服于自己为自己寻找的借口,而承受住了压力走了过来。而当我修完四年的经济和法律之后,回头看看走过的那段路,也觉得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这也许就是人的性格吧,有时候,咬紧牙,多撑一会,所有克服困难的过程都会有这么一段心理上的过程,习惯了以后面对困难也不会觉得是困难了。
(三)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我是通过“明德”奖学金才深刻体会的。
你已经知道,本书的两个作者都曾经是“状元”。考上“状元”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说实话,在进入北大之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事发生在我的身上——至少没有人来找我做什么增进智力的口服液的广告,没有什么传说中的“重奖”,而我也尽可能地回避了一切当地媒体的采访,准备到北大来忘记高考这件事情。
然而冥冥中自有天意,在我正在想着尽快忘记这件事情的时候,生命中已经有另一番安排出现了北大的校园之中,而且这个安排给我的大学四年带来了日后才发现的深远的意义:朋友圈子、责任感、额外的欢乐和忧愁。
其实应该从1998年大一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北大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大张旗鼓地在三角地把来自各省的“状元”或者得到奥赛金牌的孩子的大大的相片和简历公之于众,让所有的行人驻足观看。其实想一想,所谓的“状元”在北大的确没什么意义,能上北大的人谁不是“状元”?不是全省的,也可能是全市的;不是全市的,也可能是全县的。至少我觉得,来上北大更多的是实力与努力的结果,而“状元”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运气的成分。
运气就运气吧,刚进北大没多久,我就知道所有的“状元”都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名字叫做“明德奖学金”,不但要发钱还要请所有的“状元”吃饭。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乐呵呵地就去了。到了现场一看,全北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状元和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和银牌的得主都到了,第一个感觉是,北大“状元”真多啊!本科四个年级的人加在一块,超过了200,站在大厅里感觉颇为滑稽。然而半个小时后,我的第二个感觉是,这里面聪明的人真多,随便聊聊天,我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一下子认识了许多有意思、说话信息量特大的人,特别是同桌有几个大四的师兄,听两句话就知道大学的生活没有虚度,每个人现在都有着光辉的前途。我不由暗自地想:谁说“状元”都是书呆子来着?是有看上去气质比较呆的人,可是聊几句你也会发现聪明劲仍然不住地从眼神和出乎意料的回答中流露出来。特别是事实上“状元”的确大部分都集中在几个专业里,当文科和理科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坐在一起,大家的共同语言超乎意料的多。
也就在这次晚宴上我才了解到,是香港的陈国钜先生和一批关心、支持北大发展的香港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成立了“北大之友”的社团法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了北大许多项目的建设,而“明德”奖学金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陈先生也特意提出,他并不担心“明德”学生是否能保持学习上的领先位置,却害怕这些读书厉害的人在社交礼仪、为人处事方面的锻炼不够,因此他希望“明德”奖学金的获得者们能够定期地举行一些活动,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相互认识,也让大家能够多体验一些正式的社交活动,获得锻炼。
还有一个小故事让我思考了很久,在陈先生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每当事业上有了起色,他总要犒劳自己,去一个高档的餐厅或是宾馆里吃饭或者喝咖啡。他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为了享受美食,而是为了近距离地观察那些在饭馆里消费的上流人群——去学习、体会成功人士的举止和行动,从而在心理上给自己正面的暗示和激励。
这个故事实际上点出了大学教育中最缺少的一部分:局限在围墙之内、书本之上,却很可能不了解外面社会的价值标准。于是我和几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就商量,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明德”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团呢?也许在一个社团的形式下,我们能够在自我塑造、弥补大学教育不足的方面采取更主动的行动。慷慨的陈国钜先生和“北大之友”的董事们非常支持这个想法,我们很快就获得了一大笔活动经费——10万元!并且陈先生表示,只要活动有意义,经费上的事情,不需要担心。
一下子“明德”就成为了北大经费最充裕的社团。可是,请等等,我们还不是一个社团呢,于是我们赶紧准备申请注册,然而没有想到,这个社团一直也批准不下来。直至今日,为什么“明德”一直没有取得官方的合法身份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