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只剩下四万有余,吃了个大败仗。
童贯两战损兵折将,高俅不服气!高俅比童贯聪明多了,作为殿前司太尉,鬼点子极多,童贯出征前,高俅就忠告过他:
高太尉执盏擎杯,与童贯道:“枢密相公此行,与朝廷必建大功,早奏凯歌。此寇潜伏水洼,只须先截四边粮草,坚固寨栅,诱此贼下山,然后进兵。那时一个个生擒活捉,庶不负朝廷委用。”童贯道:“重蒙教诲,不敢有忘。”
高俅的政策是对的,敌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自己劳师远征,只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是正理。童贯嘴上一套行动又是一套,和宋江展开硬碰硬的攻坚战,自然吃了大亏。
高俅生气啊,心想你童贯怎么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呢?!只有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去实现预期目标。
精妙绝伦的梁山招安艺术(4)
高俅远比童贯具有战略部署眼光:首先摈弃外强中干的正规军不用,改用招安过来的前草寇部队:
高太尉道:“前者有十节度使,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鬼方,或伐西夏并金、辽等处,武艺精熟,请降钧帖,差拨为将。”蔡太师依允,便发十道札付文书,仰各各部领所属精兵一万,前赴济州取齐,听候调用。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克期并进。
……
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
高俅此时已经想到“以贼破贼”之计,知道他们习性相近,知己知彼。光这部分兵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宋江的全部兵力(战童贯,梁山不可能零伤亡)!
高俅同时召集金陵水军一万五千人,统制官刘梦龙率领;心腹牛邦喜专门调派大小船只;心腹党世英、党世雄兄弟率领最精锐的禁军——御林军一万五千。剿匪部队人数达到十三万之多!
高家军实力远远强于童家军,不仅数量多,而且涵盖水陆两军,看起来可以和宋家水陆大军展开一场精彩的大战役!以至于宋江一听朝廷大军再次前来,兵力如此鼎盛,吓得手脚酸软。
平心而论,这次的政府军,确实能力相当突出:王焕能和林冲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韩存保能和呼延灼交手近百合不分上下;项元镇箭伤董平;张开险胜张清,也难怪宋江内心恐慌。
但正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高俅虽然比童贯聪明,却也只是小聪明而已,此君治军混乱,军纪松弛,先是拖延时节出发,而后带领歌女三十余人随军出征,一路纵容士兵为非作歹,滥报军功。试问这样的最高军队长官,又怎么能取得胜利?!
两军初次相遇,王焕和林冲斗个平手,荆忠死于呼延灼双鞭下,但项元镇箭伤董平,战绩各自一胜一平一负。但是在随即的士兵对攻战中,高家军还是压过宋家军的风头,挽回了些脸面。宋江一看不好,只有鸣金收兵,将全部希望押在梁山水军身上。
梁山水军如我在《水军篇》所赞,是一支每战必胜的威武之师,面对高家水军的挑战,不慌不忙,先阻水路,再捉敌人,顺利实现了战前目标,而且活捉了高家军先锋党世雄。
第一次水战梁山军胜,高俅败退济州,终于见识到了梁山的厉害。下属徐京建议找个军师来抗衡吴用的鬼点子,十分巧合的是,这个军师也是一个小学教师,名叫闻焕章,在东京城外安仁村教学,当高俅去重金聘请闻军师的时候,梁山军趁热打铁,又捉走高俅手下大将韩存保。
高俅那个气啊,率领水军来复仇,但是吴用抄袭“火烧赤壁”片段,令刘唐放火烧战船,再次大败高家军,刘梦龙、牛邦喜、党世英三人尽皆丧命。
高俅这时候很尴尬,两战两负,进退两难。攻,未必奏效;和,心有不甘。恰好有个阴毒老吏王瑾,给高俅出了一道馊主意:在招安诏书上大玩文字游戏!
这份诏书,就是朝廷下的第二道诏书了:
制曰:
人之本心,本无二端;国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则为良民,造恶则为逆党。朕闻梁山泊聚众已久,不蒙善化,未复良心。今差天使颁降诏书,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闾。呜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革故鼎新之意。故兹诏示,想宜悉知。
宣和 年 月 日
这份诏书,依旧浅显易懂,因为“之乎者也”满篇的骊四骈六文章,梁山好汉是看不明白的。这份诏书,言辞比第一次有很大改变,相当客气委婉,让人心中甚是受用。
高俅听了王瑾的话,将“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这一最关键的条件,故意篡改成“除了宋江以外,其余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可以说,这一招相当损,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到!
但还是有两人看出端倪了,一个就是高家军随同军师闻焕章,他极力反对这种不厚道的行为,但是进谏无效;另一个就是著名的狗头军师吴用,吴老师大才没有,歪才一把,专门从细微处看人性,他不仅听出弦外之音,而且摇唇鼓舌,唆使花荣杀了念诏的官员。
由此第二次招安又宣告流产,高宋两军再次兵戎相见,得到数次侮辱的宋家军一鼓作气,三败高俅。
此战双方全部撕下伪装的面皮,杀得天昏地暗,宋家军不仅活捉了徐京、王文德等节度使,而且高家军后续增援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丘岳、周昂两人,一死一逃,所带人马,折损大半,连高俅也被张顺活捉上山。最后逃脱的,也只有武功最强的周昂、王焕、项元镇、张开四人而已。
连主帅都被俘虏了,标志着高家军彻底全军覆没!
在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梁山军以自己的实力给自己标了个好价钱。高俅虽然出尔反尔,言行不一,但是人质闻焕章是个相当重要的棋子——他是宋江的昔日旧相识太尉宿元景的老同学!
此时梁山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套用现下一句流行的话叫“政冷经热”。高层互不来往,但是私下的关系网还是很庞大的!梁山见朝廷再也没有兴趣主动沟通,只能曲线救国,一方面委派燕青打通李师师的关系;二来利用闻焕章的关系,大量金银贿赂正气尚存的宿元景。
精妙绝伦的梁山招安艺术(5)
燕青虽然身份卑微,但是结拜李师师、贿赂宿元景、设计救萧让三件大事,全是他独立完成的。戴宗虽然也是秘密小分队队员之一,但没出半点力气,他的任务,就是监督燕青是否犯作风问题从而忘记招安大计——宋江还是要委派自己心腹去监督卢俊义的心腹。
梁山的“美男与金银齐飞,恩惠共威胁一色”得到全面开花,在李师师和宿元景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宋徽宗终于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万般感慨后,终于下了最后一道招安诏书:
制曰:
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未尝少怠,爱民如恐不及,遐迩赤子,咸知朕心。切念宋江、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衷情,深可怜悯。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赍捧诏书,亲到梁山水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匹,赐与宋江等上头领;银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匹,赐与宋江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顺,必当重用。故兹诏敕,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 日诏示
这份诏书,基本可以当作经典的表扬信来看,全文没有半句训斥,全是宽勉鼓励的话,而且通顺明了,不含歧义。
朝廷这次下的本钱,比第一次不可同日而语:敕赐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红锦三十六匹,绿锦七十二匹,黄封御酒一百八瓶,表里二十四匹。比第一次的小气巴拉的十瓶御酒简直是霄壤之别。
此次下诏的首席执行主席,就是梁山的旧相识宿元景,老宿深谙绿林规矩,出手也很漂亮:第一口御酒由自己先行尝试,以表绝无二心。老宿绝对是个人才,知道“到什么山头说什么话”,我猜他大概也会两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的江湖黑话。
这精神与物质双丰收的情况,符合了梁山大多数人士的虚荣心,虽然依旧有少部分人物不愿意招安,但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前行。大宋政府和梁山公司各取所需,以一个合适的价格达成协议。
梁山终于得到了合法的身份,《水浒》这本书其实已经真正结束了,当宋江委派梁山元老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杜迁、宋万、朱贵、三阮和弟弟宋清共同拆除梁山三关城垣、屋宇房舍的时候,梁山失去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实体,精神上也不复存在了。“替天行道”的大旗,真正实现了“替”天行道,昔日风光,终成过眼云烟。
房子拆散了,大伙也散伙了,梁山的宗旨也彻底散了。
宋江上梁山,属于造反,宋江受招安,属于归顺。造反,不仅可以带来黑道上的声誉,而且在史书上可以留下光彩照人的一笔;招安,能够改变臭名昭著的头衔,获得比押司小吏丰厚得多的回报。宋江一手策划的招安计划,可圈可点,精彩绝伦!只可惜,比宋江更厉害的人物多的是,宋江虽然活着的时候享尽风光,但是寿命,却委实少了点,所以说上帝对谁都是公平的,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打开一扇窗。
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从诗词看人性(1)
梁山好汉,大多是草莽英雄,文化水准较低,多数人估计大字也不认识多少,像三阮、刘唐、李逵等不折不扣属于文盲一类,要他们冲锋陷阵自然专业对口,可若是要他们吟诗作对,恐怕勉为其难。
梁山百八好汉中文化水准最高的,大约是宋江。宋江虽然只是个押司小吏,但百回本的《水浒》中,经宋氏出的诗词“作品”,一共有九篇,其中不仅有诗,而且有词,算是文化素养最高的一位。其次可能是燕青燕小乙,有三首诗词留世。再次大约才轮到卢俊义、林冲、吴用等人。而武松不能算是文化人,他自小父母双亡,由哥哥抚养成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屈指可数。
都说“文如其人”,各人的诗词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心境,这里面,宋江表现的最淋漓尽致!
宋江最著名的作品,无非在江州浔阳楼题的反诗:一阙《西江月》,一首七言绝句。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虽然着了黄文炳的陷害,被安插了莫须有的造反罪名,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首作品本身,明眼人都能看出其对大宋政府的极端不满情绪!也难怪权欲熏心的黄文炳会浮想联翩。宋江是故意杀人犯,按照大宋律历,就应该一命偿一命,但是宋江依靠其复杂的关系网大肆行贿,而最终也不过是从轻发落,刺配江州而已,可以说,在这场官司中,宋江已经占了大便宜。然而宋江又是怎么想的?他想的完全是个人的复仇心态,而且这种心态已经扭曲:“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心胸狭窄,由此表露无余!相对比宋江,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也曾经在类似的心境下赋五言律诗一首: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林冲和宋江不一样,宋江是阴谋戳穿这才故意杀人;林冲则完全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被黑暗的旧势力百般陷害,最终活生生地被逼上梁山。按常理说,林冲应该比宋江更有理由痛恨大宋政府才对!但林冲又写了什么?“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同样是期翼将来,宋江想到的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百倍报复社会,诗词中充满戾气和阴狠。而这个目标他也顺利实现了,当李逵在浔阳江边大斧不管军民排头砍去的时候,确实“血染浔阳江口”,正是由于有宋江的“指导思想”,李逵才将无妄之灾变成事实。
林冲不一样,林冲是个悲剧英雄,他身上汇集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特点:忍让、善良。即便对于这样令人发指的迫害,林冲也不过是杀了三个帮凶而已,对于真正的凶手高俅父子,林冲也没有如同武松一般转身回去灭他满门,即便梁山活捉高俅,林冲在宋江的恳求下,也放过了仇人性命。可以说,林冲是一个胸襟坦荡的好汉,一个顾全大局的英雄,所以他的目标,只不过是“威镇泰山东”,而不是“仇家一扫空”!
再谈武松,武松的留言和他们又不一样!
武松之所以是好汉,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喜欢,和他的性格有莫大关联。同样是被官府迫害,宋江选择了花钱消灾,即便有万分不满,也只是深深埋藏在心底,只有大醉的情况下,才会表达出来;林冲选择逃避现实,借助酒精的力量麻醉自己的神经,他们两个,都选择了暂时忍让的策略。但是武松不一样,武松信奉的格言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张都监设下栽赃陷害之计,武松转身就灭了他满门,这个仇,虽然有滥杀无辜之嫌,却报得酣畅之至!
武松杀了人,一来出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写不出什么诗词;二来按照他的性格,估计也不会创作“景阳岗上曾打虎,都监府里也杀人。若问老爷名和姓,山东好汉武二郎”这样不伦不类的东西,所以我们看见:
武松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