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镖头子也是个凑趣的家伙,闻言立刻回答道,“老板放心好了!第一,我们的确是冲进去跟他们讲道理的,结果他们居然打我们,我们只好进行自卫。第二,我们带了律师过去的。第三,现场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动手打砸抢的是他们,我们将这些东西拿回来,是帮助他们保存现场证物,不是顺手牵羊。”
“Very Good!”范无病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满意,心说中国果然是一个磨练人的大熔炉,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以前那些光知道杀人放火的大脑粗线条儿的海豹们,经过在中国生活的这几年,终于化茧成蝶有出息了,看来水土问题果然是非常重要的。
夏东海在一边儿皱着眉头问道,“范总,你让他们把人家的电脑跟文件柜都给搬过来了,这不太好吧?万一警察找上门来,咱们该怎么说呢?”
打打人也就算了,最多罚点儿钱什么的,拘留几天,但是打了人,又抢了人家的东西,还烧了人家的房子,这几桩事情加到一块儿,罪名可就大了,夏东海都不知道警方会有什么反应,毕竟这种事情要想调查的话,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东方周刊》才登了范无病的负面文章,就被人给砸了编辑部,这让谁来调查,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一眼就能够看清楚缘由。
范无病就指着那几台手提电脑和文件柜说道,“别的先不用管,把这个处理了再说。”
大家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东西已经拿过来了,看看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七手八脚地将电脑都打开,文件柜也撬开,十几个人分头进行查阅,以期有所发现。
但是这么一看,问题就出来了,这家杂志社真不是什么好东西,电脑中除了往期的栏目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文件夹,其中存了大量的图片,都是手下的记者们偷拍到的国内名人们的隐私照片,里面有很多的照片程度已经超越了三级。
“我靠,他们的胆子倒是很大啊!”范无病看了之后立刻有一个想法,如果这东西都公布出去的话,估计有一大群名人都会跳楼自杀的,即便是脸皮比较厚的人,也不可能在继续混在公众视野之内。
范无病继续翻看,就发现了还有一份《东方周刊》杂志社的日程安排,却是按照自己两年来搜集到的名人隐私,安排的一份儿主题导向,主要就是说哪一期杂志重点攻击哪几个艺人,正是一份黑名单。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已经达成了双方谅解的备忘录,就是杂志社通过代理人跟事件主角达成一致,不再针对此事进行损害对方利益的保证书,基本上都是事件主角通过关系施压,或者支付给杂志社一笔金钱了事。
“这回他们死定了!”范无病拍案大喜道。
不说别的,单单是将这两份文件给放出去,就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假如再加上一些有力度的照片,那就足以让众人将这个《东方周刊》给生吞活剥了。
内地跟香港可是不同的,香港讲究所谓的新闻自由,很多下流的杂志社揭人隐私,打的也是要求新闻自由的旗号,再加上很多人都有窥视他人隐私的心理,所以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再加上各家杂志社都是有后台的,港英政府也不愿意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惹麻烦,因此香港的娱乐八卦也才有生存空间。
但是内地就不同了,新闻媒体是受党政机关监督的,虽然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但是如果政府认为你不合时宜的话,就有权利将你给关停整顿。
范无病认为,即使是基于新闻自由发布事实,也必须顾及公众的感受。新闻自由的道德底线就在于采访或言论不能超越普遍民众情感。一旦超越此界限,必将引起公众的反感及愤怒,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只有以强大道德力量为基础的传媒,才会在为社会寻求正义的同时,赢得自身真正的自由。
像《东方周刊》这样的打着伪新闻自由旗号,从事下流舆论宣传哗众取宠,甚至是胁迫他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危害社会治安社会和谐的犯罪要素了,是应该被坚决取缔的。
新丝路娱乐公司在上海也是有自己的舆论喉舌的,因此范无病就委托夏东海针对此事进行反击,将一部分筛选出来的资料整理之后,加上连夜赶出来的几篇揭批《东方周刊》恶行的文章,发表了出来,同时范无病也正式向《东方周刊》提出了起诉,要求对方发表声明澄清此事,并以对方侵犯自己名誉权为由,提出了两亿美金的经济赔偿。
“两亿美金?”夏东海有些怀疑地说道,“你就是把他们都卖了,也凑不齐两亿美金吧?”
“这是一个策略问题。”范无病回答道。
事实上,这种策略,很多黑心的资本家们都使用过,范无病记得在后来某财经报纸的记者在揭露某黑心台商的血汗工厂时,对方就以名誉受到侵害为由,提出了数千万元的索赔。结果地方法院为虎作伥,居然就认可了这一点,立案了。
结果就是记者的私人财产根本不足以达到索赔的数目,于是便全部被法院冻结,这种行为简直比黑社会还要恶毒。黑社会追高利贷,还是要给人留一线生机的,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整了。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范无病就觉得,站在有钱人的立场上,使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小人物,真是再方便不过了,看来要想不受人欺负的话,是不能靠警察也不能靠法院的,只有靠自己来多赚钱了。
有钱的当老大,没钱的难过活,这句话说的是再正确不过了。
市第二医院里面,《东方周刊》杂志社的几个人都被人弄到了急诊室中,包扎的包扎,上药的上药,哼哼唧唧的哼哼唧唧,从总编到记者们,都跟被人割了尾巴一样叫苦连天。
“总编,报案吧!”一个记者被缝了五针,疼得受不了,便怀着满腔的怨恨向总编建议道。
本来是不至于有这么痛的,结果急诊的医生有个习惯,一看是打架斗殴这种人进来,他的习惯就是不上麻药,直接用针来缝,这么一来,可就跟刮骨疗毒差不多了,也亏得那个记者年轻力壮体力好,换个差点儿的直接就晕过去了。
“周建平那个傻逼在哪儿?!”总编没有回答那个记者的提议,反倒是有些恨恨地问起了周建平的下落。
自从今天忽然冲过来一群孔武有力的外国人,将杂志社给烧了,并且将他们打了之后,总编就发觉事情不对了,想到今天才刊发的杂志上就有安排好的关于范无病的内容,傻子才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这个死周建平,如果不是他惹来这么一个棘手的人物,我们那会受这遭罪?
“从那伙儿人一进来,就不见这小子了!”一个记者回答道。
总编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景,果然是早就不见了那小子,不由得有些怀疑,心道今天这事儿究竟是范无病见了报道之后派过来的人手,还是周建平那小子故意在惹事儿?
“总编,咱们的那些电脑和文件柜,都让范无病的人给弄走了。”他们正在谈论周建平下落的时候,却看到周建平灰溜溜地钻了进来,脸色有些发青地对他们说道。
“啊!?”早场的杂志社众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一脸的死灰。
那些东西里面存的货色,都是他们一手弄出来的,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假如范无病真的将它们都抓在手里面,乐子可就大了!
几个人正在商量的时候,总编的移动电话响了起来,却是警方根据火灾现场的目击者口供,了解到了杂志社的事情,正在跟他们进行联系,询问出了什么事情。
“没什么事儿,就是不小心失火了,多谢警官们关心了。”总编这个时侯哪里还敢提自己被人打砸抢的事情啊,一个劲儿地将事态往小处控制。
真让警方插手的话,这件事情可就控制不住了,自己非得有牢狱之灾不行。
最后总编横下一条心道,“上海是呆不下去了,咱们都算是业内人士了,经验也丰富,这回直接到香港去发展,自然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咱们就去香港!”手下的几个记者们此时也害怕了,听到总编说可以去香港,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虽然现在内地这边已经有很多人陆续地移民香港,但是没有人担保的话,还是很困难的,这次有了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第九十三章 又是桃园机场
范无病拿到了《东方周刊》的罪恶铁证,自然是有恃无恐,坐在家里单等对方上门来闹事儿的,可是左等右等居然都没有等到他们的出现,顿时感到有些郁闷。
倒是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跑过来了,就是询问关于《东方周刊》的事情。
“范总,我接到线报,说是你手下的那些人,可是把人家杂志社给烧了的!这样做不太好吧?”中年人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倒是一点儿没有抵赖,很自然地对他说道,“是我叫人烧的没错儿,我还叫人把他们都给打了,东西也抢了,你要怎么样?”
中年人顿时有些苦笑道,“我说范总,你这么做,可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我们留啊!就算你当面否认一下,也就跟我没关系了,你这么理直气壮地说欺负了人家,让我如何处理呢?”
他跟范无病打交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范无病平时也是很跩的,但是还比较讲道理,可以平和地沟通,这一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满肚子的火气啊!自己奉了上级的命令过来调查这事儿,算是撞到枪口上面了。
范无病也不说话,低头翻了翻,找出几个档案袋来递给了他,然后说道,“看过之后,把东西给我,然后走人。”
中年人有些疑惑地拿起了那几个档案袋,然后打开来看,过了一阵子之后,就明白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不过站在他的立场上也很为难。
《东方周刊》中所牵涉到的人物中,有很多人的身份都是比较敏感的,范无病虽然说是给他看看,但是看过之后他觉得还不如没有看到过呢。
作为安全部门在当地的负责人,中年人知道很多内幕,也知道某位女星的后台是某位大人物,这么一来,他就不能对这种东西装聋作哑了,否则的话,他以后会非常被动的。
“这个东西,能不能给我?我不能让这些东西流传出去的——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中年人想了许久之后,对范无病说道,“而且,放在你的手上,对你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范无病看了看中年人,叹了口气道,“如果给了你,你的压力会更大的。我怀疑下次是否还能够再见到你。”
这些东西如果是零散地出现的话,影响还不会很大,但是一下子集中出现的话,那真的是会对国内的娱乐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尤其是一些道貌岸然的业内人士的私生活一旦曝光,原先笼罩在身上的光环可就变成臭狗屎了。
如果中年人真的拿到了这份资料,以他的级别,真的很难说不会因此而招灾引祸。
“那有什么办法呢?”中年人苦笑道。
范无病想了想之后,忽然有了主意,便笑着说道,“我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可以解决此事,而且你我都不会有麻烦。”
“说来听一听?”中年人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还是不要知道的为好,一切看事态的发展就好了。”范无病笑着摇头拒绝了他。
中年人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觉得范无病这么做,倒是在为自己着想了,果真是一番好意,少知道一些秘密,有时候会是幸运的,于是就感谢了一番,离开了这里。
《东方周刊》事件,并没有给范无病带来多大的困扰,因为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对方是在造谣污蔑,并且对他们进行起诉,而且还在媒体上对这种发人隐私肆意毁谤的做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更让人注意到的是,《东方周刊》的人集体消失了,媒体上并没有同范无病对立的言论出现,因此大家都认为,是对方理亏了,这件事情就这么消散掉了,顶多就是有些人对范无病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及桃花运感到艳羡而已,这个就无伤大雅了。
三天之后,范无病接到了他的班主任老师任小柔的电话通知,系里面组织的调研活动要开始了。
放暑假之前,系里面就在筹划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终的决定,是去香港做经济调研,也算是顺理成章,比较符合国贸系的身份,但是办理签证什么的,比较费工夫,一直到了现在,总算是能够成行了。
当时任小柔跟范无病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范无病犹豫了一下,因为他的安排很多,还要送童小芸去巴黎,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至少在当时,他还是不大愿意去香港的,但是系里面希望他这个既有钱又有成绩的学生一块儿过去,而且还可以担任团队里面的临时医生,这就让他有点儿不好推脱了。
到了最后,范无病终于还是答应了下来,随着学生考察团去香港,也算是一个机会,毕竟香港此时虽然有点儿混乱,可机会也是有的,此时不妨去看看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看看自己能不能下定决心,筹措一大笔资金在香港潜伏上几年时间。
现在嘛,他已经有点儿等不及这个暑期实践活动了,因为他得到了消息,《东方周刊》的那伙儿人,整体跑到香港去了。
两天之后,范无病随着国贸系的暑期实践活动团,乘飞机前往香港,目的地就是香港启德国际机场。
启德机场是香港的民用机场,位处九龙城区,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国际客运量曾名列全球第三,而货运量更是全球第一。然而极为繁忙的启德机场却是一个坐落于市中心的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周围更是高密度楼房,空间非常狭小。
鉴于这种情况,港英政府才想到了要在香港回归之前建设新机场,一方面是试图在香港居民中造成港英政府关注民生的印象,另一方面就是想要在香港回归之前,将香港市民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给挥霍掉。
后来启德机场关闭之后,客运大楼并未立即拆卸,改作政府部门办公室,客运大楼的出境大堂则以短期租约形式作商业用途,成为汽车展销厅、小型赛车场、士碌架撞球场地、游戏机中心、保龄球场等。机场的跑道及停机坪等露天地方,则作为高尔夫球场、烧烤场、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