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色- 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测试、电性能测试、激光标志和中间多道的检测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技术制造最后得出完整的CPU芯片产成品。

INTEL想要在上海建设的芯片封装工厂同样也是要做这样的工作。

在芯片工厂的车间里面,所有机器都处于封闭状态,有的甚至是在真空状态下运行,范无病一行人只能穿上类似太空人一样的密封工作服,透过透明窗户看到晶圆在机器上转来转去。

CPU封装车间内,几乎没有看到几个工人,整个车间显得非常安静,只有电子仪器发出的微微的蜂鸣声。在晶圆切割区域,范无病看到机器从旁边一叠晶圆中取出一张成品晶圆,先是自动扫描整个盘面,扫描的结果立即显示在机器上方的显示终端上,这个时候一位穿着特制防静电安全服、戴着特制安全眼镜的工人走过来详细观察显示终端上的晶圆表面图像。

陪同范无病等人参观的INTEL工作人员给他们解释说,“这是通过目测检查即将切割的晶圆是否存在隐患。”

检查完毕之后,机器就将晶圆送入密封的操作舱进行切割,当这个晶圆从操作舱出来之后,已经变成一个个独立的芯片。接下来芯片就要接受载体贴片、焊接和封装流程,机器会自动将芯片贴到载体上,焊接后再封装装入密封的载体内,也就是普通人看到的CPU外壳,到这里一个CPU基本上就初具雏形了。

“原来CPU是这样做出来的——”其实除了范无病之外,大家都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的做法,虽然他们都在使用个人电脑,但是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是怎么运作的,真是对此一无所知了。

“假如我们能够建设这样一个厂子,即使只是偶尔过来看看,也是非常有趣的。”范无病笑着对众人说道。

CPU测试则是整个后段工艺程序中的另一个重头戏,通过各种专门的测试机检查CPU的各方面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的表面的针脚引线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弯曲的现象。这个测试除了目测之外,还要用专门的电子设备进行检查。

在老化测试区域,范无病就看到机器自动将基本成型的CPU放入特制的老化测试舱进行高温烘烤,检验CPU在这种恶劣条件下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

“这一步直接关系着CPU在出厂之后所能使用的寿命有多长。”陪同人员给众人介绍道。

“高温烘烤会不会把本来好的CPU烧坏?”范无病身边的一位高管提问道。

那位陪同人员立刻解释道,“测试车间的所有测试程序都是按照CPU所能承受的正常标准所制定的,每一个测试项目都是经过事先的精密计算,绝对不会出现测试强度过大而导致CPU产品损坏的现象发生。就拿这个老化测试来说(Zei8。电子书),测试舱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受到严密控制的,不会超出CPU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一趟儿参观下来,范无病顿时对INTEL公司的工作肃然起敬,能够做到业内老大的企业,果然是不简单的,若是有人认为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这种技术,并且超过INTEL,那可是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当然,看了这个以后,范无病也能够理解为什么龙芯搞了那么多年都没有搞成功,而所谓的汉芯更是用砂纸打磨出来的芯片在作假了。

要想实现芯片技术的突破,所依赖的并不是单纯的芯片设计技术或者庞大的资金,还需要很多底层的技术来支持,这一点,正是国内所缺乏的,空中楼阁这种东西,当然也只能够存在于笑话当中。

当年的汉芯事件当中,在摩托罗拉公司做测试的工程师陈进,将一片从美国买来的MOTO…free scale 56800芯片,雇请他人磨掉原有标志,然后加上自己的汉芯标识,摇身一变成了所谓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申请了多项专利,并借此当上了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博导以及长江学者。

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在有知情人将此事捅出来之后,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介入,进行了艰难的追索和求证。在举报人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该事件的调查组得出结论,汉芯一号造假基本属实。

由于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空白,以及国内对于芯片产业的期望,国内非常需要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一直是国内科技界的一大梦想。

陈进正是利用了国人的这种期盼心理,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想到这里,范无病不由得摇了摇头,当年汉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也不过就是不了了之,甚至都没有人因此而获刑,这事儿看起来,也不知道是国家对于造假者太过宽大,还是背后的造假势力太过庞大了。

基本上,范无病觉得学术界当时的风气已经彻底坏掉了,能够干实事的人永远不如会造假的人混得风生水起,而政府方面,大概也是丢不起这个脸,不愿意自揭其短。

参观完工厂之后,范无病一行就回到了INTEL总部,开始了关于建设芯片封装工厂的第一次会谈。

“范先生,实不相瞒,我们之前跟上海方面的谈判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如果不是浮点数运算问题的突然出现,或者已经签订了合同。”INTEL的总裁对范无病说道,“据我们所知,现在中国大陆对于我们INTEL的处理器表示了极大的不信任,不知道范先生如何会坚持要同我们合作?”

范无病也装模作样地说道,“我始终认为,一个高尚的人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存在一些缺点并不是可耻的。而一家高尚的企业,也不可能因为有一点点的瑕疵就被公众所唾弃!任何一个对芯片产业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看到过去几十年中,INTEL对于整个芯片产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范先生,您很会说话。”总裁笑了起来,“我们公司高层认为,同您这样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对于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是有利的。毕竟像您这样目光敏锐又有决断力和财力的公司领导人,实在不多,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不是吗?”

“谢谢,我可以保证,INTEL绝对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合作而感到任何遗憾。”范无病知道对方现在只有自己的这个选择了,想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就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在有些时候,对方的政府是靠不住的。

就好像,范无病从来不会跟美国政府扯上关系一样。

双方在这里一连谈了三天,终于就大部分问题达成了共识,而范无病也决定要回国了,只是留下了一些工作人员在这边儿商议细节问题的处理。

在送范无病上飞机的时候,INTEL公司的总裁笑着对他说道,“范先生,在恭喜你同INTEL建立了合作关系之外,我还要告诉你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公司高层决定,召回所有有瑕疵的CPU。”

范无病笑了笑,他早就知道是这种结果了,否则INTEL就不是INTEL了,不过他嘴里面就义正词严地说道,“能与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合作,是范氏投资集团的荣幸!”

两个人相视而笑,范无病心道,这回总算是成功地挖了别人的墙角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址也需要很多理由

INTEL公司的处理器发生了浮点是运算误差,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并不能形成影响,而对于一家生产高性能处理器的大企业而言,产品中的微微瑕疵,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假使不是有心人在挑动是非,这个误差甚至不会被人发现。

但是当一个问题被无限夸大,并且上升到可以影响企业声誉之后,就不能够等闲视之了。

于是INTEL公司高层断然决定,召回之前所发布的所有具有浮点数运算瑕疵的奔腾处理器,并在媒体公开道歉,表示用户可以用比较优惠的价格购买INTEL公司的新一批次的奔腾处理器。

INTEL公司之内,有一条钟摆法则,大概内容就是如果第一年之内是改进处理器构架,即推出新一代的处理器构架,那么第二年必然不会再推出新的处理器构架,而是重点对去年推出的处理器进行工艺上面的优化,以此类推。

这条法则对于PC处理器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PC处理器这样代表了芯片技术的最高层面的科技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了细微的错误,都会在后期发展中被放大,形成无法逆转的致命缺点。

因此INTEL公司的钟摆法则,正好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新的处理器构架推出的一年当中,就是用户反馈意见的一年,公司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用户想法并了解产品是否存在瑕疵,而到了第二年就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要求,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进而推出该产品的升级版本。

但是,对于INTEL这样的大公司,能够决定召回有下次的处理器,确实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奔腾处理器推出的初期,AMD是INTEL公司的强劲对手,尤其是在低端市场上,往往是AMD更具有优势,奔腾系列的处理器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对于个人用户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于INTEL公司所描绘出来的美好前景表示认同的。

这次的浮点数运算瑕疵事件,无疑是INTEL公司的一次重大危机,假如应对不当,则有可能失去大片的市场份额,因此公司宣布召回这些有瑕疵的处理器,无疑是明智之举。

这个消息一经宣布之后,本来已经跌得一塌糊涂的公司股票,居然绝地反击了,而媒体对此的反应也是积极的,认为INTEL公司虽然会为此付出损失数亿美元的代价,却获得了广大的消费者的谅解,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对于国外已经趋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信誉是至上的,在这个INTEL公司远没有依靠奔腾处理器一统天下的时期,任何抵赖或者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的做法无疑都是极其愚蠢的,所幸,INTEL公司没有犯下这样的错误。

而对于范无病而言,他抓住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不仅跟INTEL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高瞻远瞩,国内的奔腾系列CPU供货量开始回暖,PCFANS那边儿的出货量骤然放大,让大家在兴奋之余都感到有些意外。

而当INTEL公司高调宣布将携手范氏投资集团,在中国大陆建设芯片封装工厂之后,国内外的芯片产业都受到了鼓动,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代表了INTEL对个人处理器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以及对于中国大陆市场的高度重视。

范氏投资集团作为这条新闻中的主角,再一次浮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几乎所有关心此时的媒体及业内评论家们都开始深入挖掘关于范氏投资集团的信息,结果就发现这是一家隐藏在水面之下的超级巨鳄,不久之前,他们就建设了大陆最大最先进的机场,并且购买了超过四十亿美金的飞机,而且,这是一家私人企业。

不过问题也是有的,上海市政府方面,对于INTEL抛弃自己转而跟范氏投资集团合作感到非常不满,不过INTEL公司就明言范氏投资集团在最窘迫的时候援助了自己,投桃报李,同范氏投资集团合作,当然要比同终止了谈判的上海市政府合作更符合公司利益。

不久之后就由媒体披露,为了支持INTEL召回存在瑕疵的处理器,范氏投资集团向INTEL公司援助了两亿美金,而作为回报,INTEL表示范氏投资集团的这笔资金,将作为入股资金,一同建设中国大陆封装工厂。

商场上的事情,没有先来后到,只有白纸黑字,因此市政府方面虽然有些恼火儿,却也无处发泄,毕竟是自己判断错误,受了媒体的误导,失去了这个大好时机,实在怨不得别人。但是就此罢休,又显得自己太窝囊了,于是他们觉得,应该跟范氏投资集团这边儿说道说道。

但是范氏投资集团是外资背景,市政府方面的影响力有限,也就只能抗议一下而已。

这事儿还是被朱老板给知道了,于是便打了电话过来,询问这个情况。

如今国内的形势,重要领导都是从上海出来的,上海帮权倾天下,因此重点发展浦东,振兴上海金融中心的提议,也是由此而来,高层希望就如同当年邓公开发深圳一样,举全国之力在上海建设出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城市,以显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及成果。

在这种前提之下,上海市是具有一些优先选择权的,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可以做出很多承诺来,因此他们就觉得,即便是INTEL公司同范氏投资集团合作,这个工厂的选址问题,也应该落在上海。

但是经过了解之后,他们发现范氏投资集团有意将工厂设立在苏州或者杭州,这样一来可就没有上海什么事儿了。

虽然这个工程的收益还不明朗,但是作为业内龙头的INTEL公司落户中国大陆却没有选择上海,这样的消息显然是有点儿打脸了。

“你们为什么不把厂子建在上海呢?那里的优惠条件更多,对于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啊?”朱老板也没有绕圈子,直来直去地问范无病道。

范无病回答道,“短期之内来看,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芯片封装工厂,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也有高科技含量,但是这些并不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原因,公司最大的费用,还是人力成本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选择上海这样的热门城市,因为这里的消费会变得很高的,人力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他的城市,退而求其次,我们只好选择在苏州或者杭州建厂了。”

“芯片产业都不能算是高科技产业,那还有什么是高科技?”朱老板对于范无病的说法感到有些迷惑。

范无病笑道,“我刚刚参观了人家的封装工厂,那里基本上都是自动化生产线,工人们就是看着这些生产线,处理紧急事件,至于其他的真没有什么。所以,这里面是有高科技含量,但是对于工人而言,涉及到的高科技却是不多,甚至要比许多国企的技术含量低。”

“既然你们的意见都是这样,那我也不说什么了。”朱老板听了之后踌躇了一下,然后对范无病说道,“不过上海的建设问题,你也是应该支持一下的。”

“这个是可以的,有很多机会。”范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