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色- 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所以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生物技术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发展转基因技术,这个潜在的市场就会被国外的一些转基因食品所抢占。既然都是让人赚钱,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先搞起来呢?”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而且,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比如说,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而且,转基因技术也有很大的经济价值,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三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三十七万公斤的杀虫剂。”戴维斯侃侃而谈道,“阿根廷播种转基因大豆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两成。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种。艾尔姆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以及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和大豆。”

“吃大豆还能治病啊?这倒是新鲜事儿了——”其他人议论纷纷。

武陟小机也有点儿怀疑地问道,“动物的基因也能够转移到植物身上?”

戴维斯本人是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他充满了憧憬地对大家说道,“日本科学家已经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而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这一成果有可能帮助降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对于这种稻米,我建议公司立刻引进种植。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即使不是在食品领域,转基因技术也是大有发展,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

总而言之,大家的兴致都挺高的,对于这种听起来无所不能的转基因技术,众人还是抱以很大的热忱,假如范总真的要决定开拓国内市场的转基因作物生产,那么还是值得一试的。虽然说国内的转基因技术可能跟国外有些差距,但是现在大家都是才发展不久,此时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完全可以实现快速突破的。

坐在一旁的一直没有出声的吴曼华看了一眼笑而不言的范无病,心里面就有点儿感悟,于是便说道,“虽然转基因技术很有发展前景,但是我们公司究竟应该如何应对这项技术带来的新发展,还是要看范总如何定夺。但是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前景最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赚钱的东西。”

戴维斯听了吴曼华的话,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范无病才说道,“哦,只要是占有了市场,那是绝对会赚钱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范无病摆了摆手道,“嗯,集思广益。不过我的意思,要比转基因技术更复杂一些。虽然说转基因食品现在是几十年内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究竟有没有副作用,副作用有多大,现在还不得而知。因此,我们的策略也有两种,其一就是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发掘其中的经济价值,其二就是继续生产传统的绿色食品,保持农作物原有的纯洁性,这两种做法虽然看起来时很矛盾的,但是它却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两种需求。”

“两种需求?那是什么呢?”有人好奇地问道。

对于范无病的想法,作为他的最核心下属们是最明白其中的价值有多大的,因此跟着范无病做事,除了待遇好薪酬高之外,就是随时都可以学到一些新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大家提高自己在商业事务中的历练程度,这也是大家死心塌地跟着范无病做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弃我取和人取我弃

“这两种需求,说起来也简单。一个就是穷人的需求,另一个就是富人的需求。”范无病对众人说道,“所以我们只要搞清楚这两种不同的需求,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走错路,搞错经营方向。”

“能说具体一些吗?”戴维斯问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在这个世界上,人只分两种,就是穷人和富人,所以他们的需求就代表了我们的商业活动的核心价值,这是放在任何一个商业活动中都适用的原理。如果仅仅是针对我们这一次的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生产而言,也可以分别来看待这两个群体的需求。”

众人都认真地听着范无病说话,他的这种划分方法虽然有些粗略,但是听起来却是很有道理,大家也都想听一听范总的真实想法,以及他准备大量开发土地转而重点扶持种植业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人都是怕死的——”范无病对众人说道,“穷人怕饿死,所以转基因食品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来自天堂的福音,有了这项技术,农作物的收成会得到保障,病虫害防治或者抗旱抗涝什么的,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有了产量的保证,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穷人的吃饭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对于富人而言,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们更加关注的生活的质量,以及如何尽量避免一切的负面因素对于身体状况的影响,所以,他们担心转基因食品会有害于身体。”范无病笑着说道,“只要没有被证明完全无害,那就是有可能有害,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够放心食用?”

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同时也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转基因食品也同样具有不好的一面,科学家在研究也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

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因此,我虽然决定了发展种植业,却并不是一头扎进转基因作物的圈子里面,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走。”范无病对众人说道,“虽然现在国内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远远不够,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依然很紧迫。但是在几年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大改善,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什么样的食品安全呢?不是转基因,也不是施了农药和化肥的农作物,而是那种纯天然的长在没有污染的土地中的绿色食品。种庄稼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见成效的,所以我计划用五年以上的时间,在西北新疆以及东北建设一批大农场出来,专门搞绿色食品的种植和开发。”

戴维斯听了范无病的话之后,深思了一番之后就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范总的意思用一句中国话来形容,就是人取我弃,人弃我取啊!”

范无病点头笑道,“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倒是需要一定的前瞻性的,可不是简单地人弃我取那么简单。”

众人分析了一番范无病的意思,觉得风险还是很高的,除非大家认可了这个绿色食品,否则的话,光是从成本上来看,绿色食品就没有一点儿可比性。

不过范无病也对众人说了,国内的市场暂时是做不起来的,但是国外市场却是可以依靠的,一旦国内对绿色食品越来越重视之后,再行起步可就晚了。

即使是现在,绿色食品的成本问题,也可以通过大农场的机械化运作降到最低,在价格上面依然是普通的农业生产所无法比拟的,无非就是赚得少一些而已,却不至于赔钱。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围绕市场来进行的,在没有市场认可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壮大和培育市场,建立起我们强大的品牌美誉度。”范无病最后对众人说道。

众人又研究了一下建设生产基地的事情,便觉得现在去做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怎么得到那么大的一块儿生产基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相信无论谁想去得到那么大一块儿土地,都是很难办到的。

范无病的信心就比较足一些,胸有成竹地对众人说道,“这个事情我来搞定,现在我需要你们做个预算出来,先去采购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以及学校国外大农场的先进管理经验,毕竟随时都有可能开始工作了。”

听到范无病的要求之后,众人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工作。

临走的时候,沈曼华喊住了范无病。

“嗯,你想到了什么事情?还是有什么私事儿?”范无病问道。

“我家以前就是东北的,我想回去负责这一块儿的事情。”沈曼华对范无病说道。

“哦——”范无病想了一下,顿时想到了沈曼华当骗子之前是在东北长大的,对于那边儿的事情,也比较了解一些,她回去主持这项工作,倒也非常合适。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女性做事的功利色彩要少一些,像这种具有理想化色彩的事业,比较适合她们去做,于是范无病就同意道,“好的。等大家把具体方案拿出来之后,我再跟你仔细谈一谈我的布局问题,当然了,在细节上面,你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谢谢范总。”沈曼华得到了范无病的首肯之后非常高兴。

她虽然从小就离开了家乡,但是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当了几年的骗子之后,沈曼华也希望自己能够堂堂正正地回到家乡去风光一把。此时范无病将一个生产基地设在东北,恰好给了她这样一个机会。

范无病离开了总部之后,想要回学校去看一看,结果一出门就又碰到李允蘅堵门。

这一次,范无病就有点儿无奈地迎了上去,对李允蘅说道,“李小姐,上海这么大的地方,吃的玩的逛的地方都很多,您也不至于对敝公司的大门如此感兴趣吧?假如你真是对敝公司的大门感兴趣,那我二话不说,立刻把它拆了下来,空运到汉城去如何?”

李允蘅听了范无病的话后,笑着说道,“范先生说笑了,我怎么会对大门感兴趣?我是想请范先生陪我去看一看您的学校。”

“学校有什么好看的?你们汉城不是也有很多的学校嘛。”范无病立刻拒绝道。

李允蘅非常郑重地对范无病说道,“不是汉城,是首尔。”

“首尔?哪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直管那里叫汉城,总不会因为你们随便改名字,就影响到我们的习惯吧?”范无病立刻有些不屑地回答道。

首尔作为韩国首都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相传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后,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

朝鲜王朝李成桂后来在此大兴土木,称汉城府。后来被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日本投降之后,朝鲜半岛光复,更名为韩语固有词首尔。

只不过,中国人一直没有理会这茬儿,一直将这里叫作汉城,韩国人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一再提示中国人要尊重他们的首都,称呼其为首尔。

实际上,他们这么做,主要就是饱受日本的殖民统治迫害,因此现在怀有强烈的狭隘民族情感,不但要去日本化,也要去中国化,将韩国打造成为韩国人的韩国,将汉城打造成韩国人的首尔。

从李允蘅的表现上来看,范无病就可以了解到如今的韩国人有多么严重的去中国化思想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文化道统之争

“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呢?只喜欢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李允蘅非常不满地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笑了笑道,“这真是无从谈起了,什么时候你们韩国人懂得尊重别人了?”

“我们什么时候不尊重别人了?”李允蘅非常不服气地反问道。

“把孔子跟老子都认定为韩国人,这个总是有的吧?”范无病立刻提出了这个问题。

韩国自从经济发展起来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