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色- 第9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精、1夸特酸橙汁、2。5盎司调味料、14千克糖和4液体盎司古柯提取物。

对神秘的调味料,该版本也做出明确说明:包括橙汁、桂皮、柠檬、胡荽、肉豆蔻、橙花油和酒精在内的7种配料组成的混合物。

该版本还介绍了调味料的投放技巧,即将咖啡因酸和酸橙汁在1夸特的开水中混合冷却后,和香草一起放入,再凉上二十四个小时。另外两种版本则分别来自药剂师约翰·瑞德和化学家约瑟夫·梅罗里。

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成功破译过可口可乐的秘方,但是这一次可口可乐公司居然指责范氏投资集团窃取了他们的秘方,这自然是让太阳信用银行方面的负责人感到非常恼怒的,这可是事关他们信誉的一大挑战。

假如说范氏投资集团窃取了这份秘方,那么不就是说太阳信用银行失职了吗?

太阳信用银行显然是不愿意背上这个恶名的,因此他们对于可口可乐公司的指控提出了抗议,并且表示存在银行保险柜里面的秘方稳如磐石,绝对不可能泄密!

这一下子,就有乐子了,可口可乐的指控得不到银行方面的支持,无异于被人在脸上重重地扇了一个耳光,好生无趣。

可口可乐公司因为范氏可乐的上市,极大地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意,所以才铤而走险,企图通过迅速进入诉讼程序,将刚刚处于萌芽状态的范氏可乐给扼杀掉,至少要将他的官司给拖上一年半载,拖的他们没有兴趣再搞这件事情。

但是就因为操之过急,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百密一疏,终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现在后院里面起火了。

而范氏投资集团也没有坐以待毙,范无病亲自出面对媒体发布了自己的决定,坚决否认自己派人窃取了可口可乐的秘方,同时要对媒体上发表不实言论,攻击自己公司对范氏投资集团的声誉造成印象的无聊人士分别提出诉讼要求,并且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赔偿。

“没有人可以随意攻击别人毁谤别人而不需要付出代价!”范无病是这么说的。

之后范氏投资集团就发布了最近以来附和可口可乐公司对自己公司肆意毁谤的二十六名主要媒体人物和知名人物的控诉名单,并且已经走法律手段对簿公堂,要求讨一个说法。

范无病的这个决定一经发布之后,立刻引起了舆论哗然,大家都觉得随便说说话就惹出了这么多的麻烦,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而范氏投资集团的行为,似乎也是有些过分了。

“这不是钳制媒体之口吗?这样的话,以后还有谁敢仗义执言?”有人指责道。

“仗义执言是没问题的,问题是你在替谁说话?!你仗的究竟是不是义之所在?你执的是不是正义之言?!”范无病对此予以驳斥道,“我严重鄙视那些收了钱就不明是非地替人发表不实言论的虚名之士!因此范氏对于这些毁谤我公司名誉的人,必然将追究到底,绝不宽待!”

范无病说一不二,范氏投资集团供养的律师团队立刻着手整理材料,对上述二十六名攻击范氏投资集团名誉的人士提起了诉讼,依照范氏的实力,法院方面也没有人敢于拖延或者偏袒,面对范无病的愤怒,谁都要斟酌一番。

因此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二十六名被告因为拿不出任何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调,以及对范氏投资集团的批评提供理论依据,均被法庭裁定为肆意毁谤罪名,除了被要求向范氏投资集团做出书面道歉以外,还要处以罚金。

大概是感受到了什么压力,二十六名被告都对审判结果无异议,愿意接受处罚。

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表示,自己接受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供养,拿了钱替人说话。

这一下子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区立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舆论上的非议让他们感到工作难以展开,美国总部过来的高级副总裁之前趾高气扬,现在事败之后也蔫了,听说总部的负责人将会赶过来,紧急处理此事,以免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不过就在美国总部负责人赶过来之前,又爆发了一件事情,将可口可乐公司的策略给彻底打乱了。

有德国留学生通过网络向各大门户网站爆料,证明可口可乐德国公司采用了辱华广告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怀有反华倾向的年轻人,同时他还将相关的图片发了回来作为佐证。

事实上,最近一段儿时间以来的辱华广告数量并不少。

面对一系列辱华广告,有关学者指出,这一股脑的事件中,真正在中国本土直面PK中国人忍耐力的并不多。看似热闹的场景里,一些跨国公司的行为极限,也不过是为了迎合不同地域的消费民众而在国外耍耍两面派。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种种事端折射出了西方社会面对崛起的中国所产生的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心态。

尤其是在近年以来,日益增长的各种经济数据、排山倒海而来的中国商品使欧洲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与此同时,部分欧美国家为了缓和国内的就业压力和经济不景气状况,常常把矛头指向中国,以此转移民众的视线。由此,中国能源威胁、中国制造威胁、中国环境威胁等论调相继而来,为各种事端埋下伏笔。

以近一两年为例,欧美顾客一方面对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无法释手,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商品横加指责和非难。于是乎,玩具问题、牙膏问题、饺子问题等等横空出世。于是乎,英国房屋的铅顶丢失、德国牛奶的匮乏、巴西雨林的过度砍伐等等都要打上中国记号,归罪于中国发展过快、需求过大,一些心态复杂的西方政客没有了一颗平常心,毫不含蓄地挤到前台,纷纷借西藏、台湾说事,借达尔富尔说事——

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跨国公司或者其中的一小部分成员本着在商言商的狭隘心理,试图利用部分外国民众的反华情绪进行炒作,以达到短期内受到关注的目的,也促使他们不惜走边缘路线,对中国民众玩起猫儿腻。

这种行为,很多时候让人哭笑不得,却同样不可容忍。在信息化异常发达的今天,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落,追击一个第三者都易如反掌,更何况广告?任何犄角旮旯的辱华广告一经出现,全中国人很快就会知道。

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可口可乐的辱华广告显然给正在疑惑中的中国人找到了一个反对的理由。

第九百三十九章 投资看到了回报

中国人是很好面子的,这大概也是源于泱泱天朝上国五千年的道统不容亵渎,不过话又说回来,近百年来,这个面子已经被折损的差不多没有了,以至于体无完肤。

正因为如此的原因,所以对于这种事情就越发地敏感,倘若国家还是当初那种汉唐盛世的话,估计国人的心态自然也比较平和一些,听到了这种事情无非就是一句夜郎小儿,妄自尊大而已,不可能有什么过激反应。

但是现在,显然做这种事情是很触霉头的。

本着务实的原则,许多跨国公司对待中国的态度还是友好和谨慎的,双方是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无论在哪个国家,企业的宗旨就是积极开拓市场,更好地推销产品。为此,跨国公司一般都会对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民众心理进行深刻的了解,把握准所在国家的文化禁忌、心理禁忌,不去碰这些雷区。

可是在这个敏感时期,居然爆出了可口可乐的辱华广告,这无异于在很多反对可口可乐文化侵略的国人的火上又浇了一桶油,顿时就引起了剧烈的反应。

在可口可乐之前,辱华的广告不在少数,尤其是小日本的广告。

当时有这么两个广告,刊登在中国《汽车之友》杂志上。其一是一辆日本霸道汽车路过两只石狮子,一只石狮子抬起右爪做卑躬屈膝的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子则做诚惶诚恐俯首贴耳状,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其二为日本丰田陆地巡洋舰在雪山高原上以钢索拖拉一辆绿色国产大卡车,拍摄地址在可可西里,后面是我国的军车。

石狮子象征中国,模样效仿卢沟桥上的狮子;而被拖拽的卡车是国产东风汽车,绿色的东风卡车与国内的军车非常相像。

日本人什么意思?他们说这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毫无他意,这种说法自然没有什么人会相信,瞎子也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寓意。

丰田公司是多大的企业就不用说了,连被授意制作这广告的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4A公司,那么大的投入、那么大的制作、那么专业的公司会不明白这里隐含的用心?

当时有一部分中国人愤怒了,说你这广告含有险恶用心,是挑衅和侮辱中华民族。

日本人说了,我没有啊,我是在说这车质量好。事实上,别说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是专门研究广告的,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在帮助自己的国家重建东南亚共荣圈,他在增加在日本本土的声望和信誉,他不怕中国的消费者,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消费者都是卑贱的软骨头,即便我侮辱过你的祖宗,只要我的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高,你照样得选择我的品牌。说好听点你这是宽容,说难听点儿你这就是贱骨头,是数典忘祖,你明白我会这么做,你不明白我还是会这么做。

事实上也是如此,丰田车的销售并没有受到影响,中国狮子敬礼事件反倒提高了丰田车品牌的知名度,它的美誉度却几乎毫发无损,倒是中国人被狠狠地耻笑了一番。

日本人认为,即便他们的首相再去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照样买他们的产品,这无疑是非常可悲的。

可惜的是,大家也就是说说而已,真正到了买车的时候,日系车还是很畅销。

对于这种现象,范无病也曾经有过怀疑,但是随后就想明白了,抗议辱华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虽然比较热血,但是购买力有限,就算是喊着要抵制日货,但能够买得起车子的人实际上没有多少,反倒是有消费能力的人,一般年纪都大一些了,基本上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爱国不爱国的话题跟自己无关了,养家糊口图个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一次可口可乐公司偏偏是踩到了地雷上,因为消费可乐的主要群体,可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尤其又是在这个敏感时期,顿时引起了网络上的骂战,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官方网站瞬间就崩溃了,鲜红的商标也被涂改成了黑白骷髅的海盗旗形状。

对于中国民众的指责,可口可乐公司强调自己要打造包容性品牌,这种提法令人觉得无法自圆其说。业内人士表示,包容就是要具有一种海纳百川般的开放性心态,就是对异己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跨国公司的包容性就体现在既要为不同文化、宗教、历史背景下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又要让他们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认同和尊重。

但是,通过污蔑一个民族来讨取另外一些人的欢心,显然不能认为是包容的表现,而是卑劣的小人行为。

一个品牌固然是需要维护的,危机也需要防范,这些老生常谈的见解可以说成了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在稳定的上升时期,肯在这方面进行人力、财力投入的企业并不多,能有所投入的基本上是一些历史上曾经受过危机重创的企业。

事实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增强,在华跨国公司在与自己总部文化观、价值观、宗教观不同的中国投资时,品牌打造上如果没有本土意识、大局意识,它将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一次本来可口可乐不至于这么狼狈的,就是因为它在之前太过嚣张,藐视本土企业的力量,之后又使用了雇佣枪手来污蔑对手,使得大家对其产生了反感和不信任,此时再加上辱华广告的曝光,更使得民众的反对情绪直线上升,就是一些中年人也对其表示了相当程度的不满。

至少国内的几大饮料生产商不约而同地趁此机会做出了反应,不对可口可乐的经销商提供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卖可口可乐的人,你就不要想再去卖别的产品了。

这一招儿釜底抽薪之计,显然是非常厉害的,又狠又准地击中了对方的要害,一时之间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幅度下降,工厂的生产开工不足,工人无事可做,进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辱华广告不断出现,让人愤慨,但是不管怎么说,企业的软肋最终操控在消费者手里。中国的十几人人口,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有谁敢小看?面对惹发事端的跨国公司,许多网民建议可以打一场人民战争,让经济制衡经济。

而随着中国民众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日益觉醒,国家形象、合法权益不再仅仅是精英和管理部门考虑的问题,也成为老百姓们关心的问题。而媒体发展和公共语境的形成,也让老百姓们有了更多可以批评和抵制的渠道。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从过去的几十双眼睛审查,变成了十几亿双眼睛审查,个中滋味恐怕更难以消受。

短时间之内,可口可乐公司的各地罐装厂都出现了工人抗议无事可做的现象,而公司管理层对此毫无办法,毕竟没有市场,如何去生产?而它们更无意给工人们补偿,无偿发放工资,于是就造成了扯皮的现象,一时之间怨言载道。

就从可口可乐高层这边儿来看,它们是希望通过工人的闹事儿,引起政府方面的不安,进而同范氏投资集团进行讨论,然后联系双方坐下来谈一谈,把这件事情给揭过去的。

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如今因为范无病的缘故,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这个话了,因此一时之间局面就给僵住了,地方政府自然也应付不了工人的闹事儿,但是又担心上面责怪自己一点儿小事都搞不定,所以也只好一力安抚,希望不要闹出大事儿来。

这样一来就僵住了,知道最后可口可乐方面撑不住了,才通过关系把这事儿给捅了上去,此时已经是颜面全无了,只是希望可以比较体面的收场,同时想方设法要与范氏投资集团取得谅解。

不过此时的范氏可乐已经火的一塌糊涂了,本来就在质量上稳稳地压了可口可乐一头,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广告宣传,以及渐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