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唐春-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娘娘,臣相信,裴大将军归朝后,会一心一意支持娘娘的,”似乎是知道武则天所想一样,一边的李晨,轻轻地说了一句。
    这句话,让武则天心思马上有了转变!(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李晨的期望
    最终,武则天在李晨的一番陈述下,改变了心思,当着李晨的面答应,全部满足裴行俭所提的要求,她在回复裴行俭的书函中,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她要看到裴行俭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彻底解决青海之事。
    “我大唐军队长年囤住重兵于青海一线,每年所费颇多,如果这次裴行俭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青海的事,将吐蕃人彻底赶出青海,那他无论提什么条件,朝廷都会满足,”这是武则天在答应了李晨,会应允裴行俭所提要求后,对李晨说的话。
    “娘娘,臣相信,裴大将军肯定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李晨对裴行俭有一种超然的自信。
    他觉得,裴行俭在青海之战开局如此顺利后,肯定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会小心谨慎,严防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但他也依然会采取快速奔袭的战法,打吐蕃人措手不及。连续遭到惨重失败的吐蕃人,士气肯定大受打击,面对装备有大量火药的我大唐军队,取胜的机会很小。
    李晨相信,裴行俭不会让他失望,他能否立功与裴行俭指挥大军能否取得胜利是关联在一起的。
    裴行俭如果这次能完全解决青海之事,将吐蕃人赶出青海,那回来后,肯定能入政事堂。而李晨觉得,他也肯定会跟着沾光,晋职那是肯定的,钱物及爵位上的赏赐也肯定有。
    他必须与裴行俭站在同一阵线上,替裴行俭争取利益,让朝廷给予前方充足的钱粮支援。
    武则天同意了裴行俭所请,李晨当然很兴奋,忍不住流露在了脸上。武则天看到了他一副兴奋的样子,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李晨。你是不是也想上战场打仗啊?”
    “打仗不想,但想立军功那是肯定的,”李晨嘿嘿笑着,指着自己的脑袋道:“什么时候娘娘也让臣上战场,但别让我去冲锋陷阵就行了。臣觉得,如果我不幸被流矢射死。那太可惜了,因为我的长处并不是在单枪匹马的冲锋陷阵上,而是提供计谋。”
    武则天一下子被李晨的玩话逗笑了,她忍不住横了一眼,没好气地哼道:“李晨,你脸皮还真的厚,有这样称赞自己的才学吗?你干吗不说你不愿意上战场上贪生怕死?哼!”
    “娘娘看臣是贪生怕死之辈吗?”李晨一点不在意武则天这样说,坦坦然地说道:“我相信自己上战场冲杀的话,那肯定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大唐战将如云,有经验的猛将数不胜数,不缺我一个。但天下间,能有我这样聪明头脑,能想出许多新奇之物者,可能就不多了。”
    “你还真的一点都不谦虚,”武则天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不过她也承认李晨在见识上确实超过一般人。很多东西是别人想不到的。并且这家伙超级自信,脸皮也很厚。不过她挺喜欢李晨自信时候的样子,男人么,就应该这样子,脸上充满自信的男人,才会让女人仰慕。
    “皇后娘娘,臣只是在说一个事实么。又不是自我吹嘘,嘻嘻,”李晨说着,凑近了武则天身边,用力地吸了一口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再很暧昧地说道:“娘娘不是挺喜欢我这样子吗?要是我整天一副惟惟诺诺的样子,你可能也懒得理我了。”
    见李晨知道自己的心思,武则天有点小小的吃惊,不过她也没表露什么情绪,只是横了李晨一眼,闷声说道:“李晨,别自以为是啊,什么时候你做了错事,本宫依然会处责你。”
    “那臣尽量不做错了,不让娘娘生气。臣希望得到娘娘的疼爱,而不是责罚,”李晨说着,走近武则天身边,伸手捏到了她的肩膀上,“娘娘,你一定累了吧,我帮你按捏一下脖子。”
    “额,好吧,脖子还真的酸疼了,”李晨突然之间对她示好,帮她按捏,武则天嗔怪的话也说不出来。而李晨已经捏上了她的脖子,很舒服的感觉传来,她发出一声低低的呻吟后,也就接受了。
    因春天时节天气变幻无常,再加上李贤之事的刺激,直到三月中,李治年后复发的病情没见好转,朝中所有大事全交由武则天处理,连朝会也全由她主持。
    武则天主持朝会的时候,并不直接面对朝臣,朝堂上原本李治坐的御座是空着,武则天还是坐在帘后,她以皇后的名义代李治回众臣的奏议。
    过了年后,朝中的事挺多,李贤的太子位被废,李显被立为太子。还有数十万征战青海大军的相关事宜、所需用度等事也需要她裁决,晚上还经常要去陪侍生病的李治。这段时间,武则天可以说忙得天天都没得空闲,几乎用全部的心思在处理朝事,一些日子甚至吃饭时候都在听一些近臣的报告。
    每天忙的晕头转向,但武则天并没叫苦叫累,而且忙的很欢,大小事务都要她自己裁决,新即位的太子李显,大事也不能过问。李晨能理解武则天这样的行为,她很喜欢做这些事,甚至可以说这一切是她梦寐以求的。这是她进一步掌权的机会,酷爱权势的武则天怎么会错过?
    李晨也是清楚,历史上武则天能慢慢掌握大权,也正是因为李治时常生病,将朝事委托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一步一步掌握权力,培植了大量亲信后,最终势大不可控,出现了武周代唐的一幕。
    李晨也清楚,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出现,历史的轨迹依然会按原来那样发展,李唐被武周取代。现在的李晨,倒是乐间看到这情况出现,因为他现在已经把老和尚期望的事放在心上,并为此努力了。
    要想成大业,完全老和尚的心愿,那阻碍他实现愿望的几个人,包括李显和李旦,都要不存在。这两位皇子,除了他们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外,没有人能将他们“消灭”。
    李晨如果想问鼎大唐的最高权位,必须要借武则天的手,除去李显和李旦这两位皇子。
    并不是说这两位皇子不在了,他就有机会当皇帝。而是他们没了,他才有可能去谋那个位置。当然李显和李旦真的被除去,他想当皇帝的梦想也很难实现,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甚至还有血腥的杀戮才有可能实现。(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上天助我
    在朝臣面前,武则天任何时候都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没有一点疲惫的样子露出来。
    除了一些亲近的人外,其他人极少能看到武则天疲惫的样子,大多的人都认为,皇后娘娘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不过李晨在和武则天的几次私下的相处中,却知道武则天这是在玩命,她这样的操劳,身体可是很疲惫,天天腰酸腿疼,经常需要有人替她按捏。
    李晨也知道,两个人身体接触时,是最亲近的时候,因此他在替武则天按捏的时候,也顺便提了一些自己的要求,包括内卫权限的扩大,人员的扩招,还有军营驻地的改扩建等情况,他也顺便说了出来,以非常寻常的口气说出来的。
    武则天当然不会拒绝,顺口答应了李晨的所有要求,并要求李晨,一定要将内卫建好、管好,以后这支新成立的军卫可是有大用处的。李晨自然满口答应,武则天这样慷慨大方,让他非常惊喜。
    正在李晨替武则天按捏脖子间,外面有人禀报,说是裴炎有事求见。
    还想让李晨替她好生按捏一下,甚至释放一下身体压力的武则天,听到裴炎求见,也只能不情愿地接见。在吩咐了李晨两句,先让他下去后,她也就让裴炎进去了。
    出去的李晨和进来的裴炎,在内外殿交接的地方遇到。李晨很恭敬地向裴炎行了个晚辈之礼,但裴炎只是上下打量了李晨一番,鼻子轻哼了声算是答礼,没说话就进去了。
    看裴炎这样,站在一边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都很气愤。不过李晨却对此不以为意,他心里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没素质的人”后。也就嘻嘻笑着和上官婉儿、武团儿打招呼了。
    不过他也没过多停留,与上官婉儿和武团儿调笑了两句后,也就离开了。上官婉儿送他出宫。
    在送李晨出去的时候,上官婉儿小声地说了两句,意思大概就是什么时候李晨方便,她带他去见见她的母亲。李晨自然答应,并说一定精心准备一份礼物,送给上官婉儿的母亲。
    见李晨这么慎重相对,上官婉儿心里也是感觉暖暖的。
    ………………………………………
    朝廷对裴行俭奏请的回复,也第一时间送到青海。
    率中军快速奔袭驰援的裴行俭,也在几天后收到了朝廷的回复。
    看到朝廷回复中,没有打任何折扣就满足了他的要求,裴行俭非常意外和惊喜。
    朝廷答应了他所有的请求,而且还给了一些额外的东西。裴行俭受到了鼓舞,他越加坚信,取得这场战事的胜利,已经是手到擒来的事了。
    后勤补给及其他所需都能保证,裴行俭也不再担心什么,再加上天气已经慢慢转好,青海一带青草慢慢萌芽,他也马上下令。各部人马加快行进速度,不给吐蕃人以反应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盘居在青海的吐蕃人。
    随后,裴行俭也很快收到了李晨通过驿站送来的一份密信。
    李晨在信中将朝中的一些情况都告诉了裴行俭,裴行俭在看到了信后,这才明白这次朝廷如此慷慨,原来和李晨在皇后武则天面前陈述有关。知道这事后。裴行俭非常感谢李晨,他清楚,要不是有李晨在武则天面前替他说话,那他所提这些要求,也不可能都得朝廷的恩准。
    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李晨给予的帮助够多,很多帮助对战事的胜利有决定性的作用。
    “真是上天助我,这次战役,我大唐军队要是不能取得胜利,将吐蕃人彻底击败,那我裴行俭也可以回家种田去了,”这是裴行俭在看了李晨的密信后的感慨。
    时间已经四月中了,军事行动从三月初开始,到如今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大唐军队先后取得了曼头山的奔袭战胜利,牛心堆战役的大胜,青海南山一线几次遭遇战也先后击败了几路吐蕃军队。
    现在,两路大军正往大非川一线快速机动,刘审礼部的前军,及左领军卫将军泉献诚、检校右卫将军何迦密所领的八万大军,从左右两个方向往大非川一线逼近,准备对盘居在大非川的吐蕃军队赞婆部展开攻击。据战前侦察到的情报,吐蕃人并未有大规模的动静,看来我大军几次连续的大胜消息,还没传到赞婆的耳朵里。
    裴行俭一向推崇的就是快速进击,这次更是如此。为了不让各部吐蕃军队有时间做出应对,裴行俭做出的布署是非常大胆,各部想到配合情况下,以一般人难以预料的速度快速攻击。
    曼头山战役还未结束,从两侧过的人马,已经绕过曼头山,急赶往下一个目标地,这样曼头山溃败的吐蕃军队逃跑时候,还落在快速攻击的其他几路大唐军队后面。
    在随后跟进的人马与吐蕃军队在牛心堆大战的时候,已经结束曼头山战役,并短暂休整的几路大军,快速掠过了牛心堆一线,往南推进了。这样,吐蕃人被击败的消息,没办法及时传到赞婆和钦陵那里。因此我大军快速攻击过程中,并未遭遇到有效的拦截。
    刘审礼部和泉献诚、何迦密部,在抵近大非川一线的时候,率军镇守这里的赞婆,依然没接到曼头山和牛心堆已经被我大唐军队攻占的消息。
    在令刘审礼部和左领军卫将军泉献诚、检校右卫将军何迦密两人所领的十余万人马攻打大非川一线的同时,裴行俭还令左金吾卫将军曹怀舜、右武卫将军崔献屯、左卫将军刘敬同部,沿青海南山一张,往伏俟城方向快速攻击前进。
    论钦陵亲领的人马驻扎在伏俟城一线,那里才是盘居在青海的吐蕃人的大本营。咸享年间,薛仁贵的大非川兵败,其实那时候的大唐军队还没进入青海腹地。不过大非川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是进入吐蕃的门户,大非川被攻破的话,那河源一线,将指日可取。
    “希望能天佑大唐,不要遭遇什么意外情况,”裴行俭在默念了两句后,也就把李晨所写的密信烧毁。同时他令麾下人马,加快行进速度。
    裴行俭亲领的中军五万人,是准备赶往赤海一线,那个地方位于大非川和伏俟城的中间线,如果两边战况有麻烦,可以随时支援。(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献策
    很快青海又传来捷报,说我大唐军队在青海南山,遭遇一部万余人的吐蕃军队,歼其大半,余部尽俘。青海前线连续传来的捷报,让大唐君臣很是兴奋。
    武则天更是兴奋,对军事外行的她,在收到连续的捷报后,再召李晨进宫去讨论军情。
    “娘娘,如今青海的局势比我们预料的要好很多,相信裴大将军一定能完全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朝廷应该给予青海前线更多的物资供应,大军需要什么,应该尽量满足。如果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青海之事,那这次战役所需,肯定比与吐蕃人对抗几年、甚至几十年付出要少很多。”李晨再次替裴行俭说起话来。他清楚,随着军事行动的进一步展开,裴行俭所提的要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如果朝廷进行都能满足裴行俭所提要求,各方面物资供应及时,那总是件好事。
    在讨论了一番军情后,武则天忍不住问李晨道:“李晨,你说,这次裴行俭真的能击败钦陵,将吐蕃人彻底赶出青海吗?”
    女人总是喜欢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一些问题也会重复问,李晨觉得这样的问题,他至少已经回答了武则天好几遍,但他也不敢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还是很认真地回答:“娘娘,综合如今的情况,我大唐军队势如破竹,吐蕃人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此战我大唐定能取得大胜,吐蕃人就此在青海消失。”
    李晨原本认为,得了他这样的回答后,武则天就会罢休,转问其他事情了,但他没想到。武则天却跟进问了一句:“李晨,如果我大唐军队真的完全控制了青海,你觉得要如何处断青海事务?”
    “娘娘,微臣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