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唐春-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往这种时候,她心里暴烈的那一面才会得意释放,她为激烈的比赛叫好、喝彩。
    相对来说,李治在这方面的兴致倒不如武则天,这种前几天的宫内竞武比赛中两人的兴致高低可以看出来。武则天每天都会去看比赛,而李治则只在开始及最后一天去了。
    听了李晨所说,她已经挺想去看看李晨是怎么打球的。
    “李晨,我喜欢看你自信写在脸上,就像你参加宫内竞武比赛时候,傲视众将的样子,我相信你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但一个团队,只靠一个人出色,是没办法整体提高的。”武则天说了这句让李晨有点不解的话后,又道:“其实本宫希望,你能将禁军马球队的技术提高一截,在与外蕃马球队比赛时候,所向披靡。你要知道,那也是另外一个战场。”
    听了武则天这样说,李晨有点哑然,硬着头皮回了一句:“卑职愚钝,请娘娘指点一二。”
    “过年时候,外蕃都要来朝贡,如今已经有多个外蕃使团来到长安,其中有吐蕃使团。每年年后,我大唐马球队都会与外蕃马球队展开比试,在过去几年,互有胜负。吐蕃马球队技术很不错,我大唐马球队,已经连续三年输给吐蕃马球队了。这次吐蕃使团来长安,跟随而来的依然有他们的马球队,本宫不希望年后的比试,我大唐马球队再输给他们。你明白本宫的意思吗?”
    武则天这样解释,李晨如何还不明白情况,当下马上上前作礼答应:“娘娘,卑职明白了。”
    李晨马上决定,接下来几天,他要与大唐皇家马球队,也就是禁军马球队的队长李多祚,多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怎么安排他。其实这几天,李多祚已经派人来问询过他,是否现在就愿意过去一起训练。他们已经决定,让李晨正式加工禁军马球队。
    只不过这几天李晨忙着与千牛卫马球队一起训练,李多祚没有明确的说明被他无视了。他一心想为千牛卫马球队争取荣耀,想尽快让他们的球艺提高,以能在年后的比赛中夺得名次。
    但听了武则天这样说后,顿时改变了主意。
    国家的荣耀,比起千牛卫的荣耀那是要大多了,与外蕃的比赛,怎么都要赢才行。特别是吐蕃,说不定天气转暖后,两国就要开战。要是马球比赛时候,我大唐皇家马球队输给了吐蕃马球队,那会让许多人感觉窝囊,这是面子问题,也是气势问题。
    武则天知道李晨明白她意思,也没在这方面多说,而是笑着示意李晨走近她身边。
    李晨依言走到武则天身边,站定,等候指示。
    虽然没下雪,但天气很冷了,室外风吹来,好像要把人的耳朵冻掉一样。不过殿内倒是挺暖和,几个大火炉让殿内如同春天一样温暖,衣服穿的多的李晨都有冒汗的感觉。而武则天及其他宫人身上衣服都穿的不多,一直走在大唐服饰界潮流前沿的武则天,不例外地穿着她一直非常喜欢的低脸宫装。
    这种宫装,开口很低,大片白花花的胸部袒露在外面,李晨走近她身边时候,低着头都能看到一截雪白的胸部起伏,还有若隐若现的沟壑。
    这无声的诱惑,让李晨刹那间心跳加快起来。
    现在的他,几乎对女人的诱惑没有任何抵抗力,欲-望憋的太久了,只要一点东西就能让他释放。
    不过他知道武则天的眼睛在注视着他,站在武则天身后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也同样在看着他,如果他露出急色的样子,那肯定会被他们看轻。因此他并没有刻意去注意武则天的胸部,而是很坦然地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饱满的胸部掠过后,最后在武则天的脸上停留。
    “不知娘娘有何吩咐?”李晨以平静的声音问道。
    武则天似乎很欣赏李晨的从容淡定,笑容满面地看着李晨那浮着微笑的脸,轻声问道:“李晨,你数次立了功,这段时间表现也挺出色,朝廷也给了你奖赏,只是不知道你对朝廷的奖赏是否满意?”
    “娘娘的特别恩赐,微臣不胜感激,”李晨用带感情的语气回答武则天的问询:“卑职正准备到洛阳购一住处,没想到娘娘替微臣考虑到了,真的太感谢了。”
    “满意就好!”武则天身体往后靠了靠,微仰着头看着李晨,“李晨,你若是再有功劳立下,本宫依然会有重赏与你。”
    “多谢娘娘,”李晨赶紧致谢。
    “李晨,今日本宫唤你来,除了和你说说这些杂事外,还想和你讨论一下关于辽东,还有青海之事,希望你能畅所欲言,有什么想法都与本宫说说!”
    李晨抬头看了眼脸色稍变严肃的武则天,用力地点点头,“请娘娘,微臣知无不言。”
    “你对朝政之事有其他见解,也可与本宫说,无论说什么,本宫都免你无罪!”
    “是,娘娘!”武则天这样说辞,倒让李晨有点紧张起来,他弄不清楚武则天为何这么郑重。
    武则天冲李晨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却并没马上说什么,而是吩咐上官婉儿和武团儿道:“婉儿,团儿,替本宫在偏殿置了软榻,本宫有些困乏,想躺着与李晨说事!”
    “是,娘娘!”上官婉儿和武团儿应了声后,也马上去准备了。
    两人走开后,武则天压低声音与李晨说了一句:“李晨,年节将近,朝廷要制定来看的朝政之策,希望你今天能与本宫说一些让人听了就会叹服之事。”
    “是,娘娘!”李晨听了后,打了个激灵,他有点明白过来武则天为何这么郑重其事地说。
    这个女人,是想从他嘴里听到一些富有建设性,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建议,然后再在朝会上拿来讨论。如果来年能作为国策制定下来,付诸实施后取得了成效,那这就是武则天的功劳。
    现在武则天的智囊人物并不多,而他前些日子所讲的策略让武则天觉得挺满意,所以今天就想从他嘴里再套一起建议去。想清楚了这一点,李晨心里轻松多了。
    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看了很多历史总结,对唐朝时候一些时政的利弊,他肯定能讲出个一二来。这是一个进一步得武则天信任的机会,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第九十一章 民生之策
    
    李晨跟着武则天来到了偏殿,这里已经有一个软榻准备着,放了一些靠枕。
    边上同样有一个暖炉,软榻前面的案几上放着茶水点心,武则天走过来后,也就在上官婉儿和武团儿的服侍下,躺到了软榻上。
    武团儿再拿一床厚毯子替武则天盖上,然后与上官婉儿一道站在边上待命。
    “你们两个先退下吧,”武则天躺下后,冲上官婉儿和武团儿挥挥手。
    “是,娘娘!”两人轻轻地答应了声后,也即离开。
    两人离开之前,都冲李晨看了又看。李晨只能冲她们笑笑,不敢说什么。
    “李晨,看样子你与婉儿和团儿都很熟了,”武则天一副玩味的样子看着李晨,很随意一般地说道:“她们两个长的都挺美的吧?”
    “嗯,她们都长的挺漂亮,”李晨迎着武则天那怪怪的目光,并没有任何的惊慌,而是很老实地说道,“而且她们都很有灵气,不愧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
    武则天以手支着脖子,侧躺在软榻上,脸上带着微微的笑,“俊男靓女,相得益彰。李晨,她们中的哪个,你更喜欢?”
    武则天这话让李晨顿时觉得有点不自然了,但他还是嘿嘿笑着,不直接回答:“她们两人都是人世间罕见的美女,每次看到,都觉得眼前一亮,很养颜。当然她们和娘娘你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她们长的太青涩,完全不能和娘娘这种成熟的风韵相比。每次看到娘娘,顿时觉得眼睛都亮起来。可惜我生的迟,也刚刚来长安,没想到娘娘年轻时候的标致模样,真是太遗憾了。”
    李晨说着,还很感慨地叹了口气。
    李晨这话,顿时让武则天心花怒放,她也没再计较李晨和上官婉儿及武团儿的眉来眼去,而是很认真地问李晨:“李晨,你真觉得我现在依然漂亮?”
    “那是当然!”李晨没有任何一点犹豫就点头承认,“娘娘是我见过的女人中最有风韵,最有魅力的一个,真想不出来娘娘年轻的时候,是如何的迷人。”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李晨有点雷到了自己,但他依然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仿佛在说一条真理一样,而且说话时候,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武则天。
    武则天被李晨的话,还有他的注视弄的有点脸发烧,但她心里却是很高兴。没有一个女人,是不喜欢男人赞美她们的,武则天也是一样。更何况现在武则天身份高贵,没有人敢在她面前说这些胡话。
    她喜欢有人称赞她年轻,美丽,这是女人的虚荣心作祟,李晨今天这么直白地说她长的好看,甚至比上官婉儿和武团儿都要出色,如何不让她开心?
    “李晨,你真的会恭维人,本宫都被你说的真的以为自己还年轻漂亮,”武则天说着,又微微叹了口气,“唉,可惜啊,本宫是真的好了,怎么能与婉儿和团儿这样年轻的少女相比?”
    “娘娘,你与她们站在一起,旁人根本分辨不出你比她们年长,如果不特意说明,肯定认为你们年龄相仿。娘娘真的是驻颜有术,岁月未曾在你脸上留下任何痕迹,”李晨依然说的很认真。
    武则天彻底被李晨逗开怀了,笑的花枝乱颤,“李晨,你这个人真的很坏,尽会挑些本宫喜欢听的话来说。好了,本宫知道自己不年轻,也不好看了,你就别说这些恭维的话,我们说正事。”
    “是,娘娘!”李晨依武则天的吩咐,在软榻边坐下,所坐地方与武则天大概有两米左右的距离。
    “李晨,今年天下频繁遭灾,百姓游离失所者很多,本宫甚是内疚。”武则天微微直起了身,“本宫已经决定,来年要进一步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造福天下百姓。不过本宫是一个女流之辈,想不出更多有利于民生之计,你年轻,脑子灵活,懂谋略,相信你一定能给本宫以惊喜。”
    “娘娘,那微臣就胡乱说一些,要是说的不对,娘娘请莫怪。”
    武则天冲李晨摆摆手,“本宫前面已经说过了,你尽管说就行了,说错了本宫也不会怪你什么。”
    “让天下百姓能吃饱饭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增加粮食的产生,”李晨端起面前的热茶,喝了一口后,这才继续道:“微臣认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有几个:一则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二是改变耕作方式,三是改善种植结构;四是加大开发南方力度,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李晨一通话,顿时让武则天震惊,兴致马上起来,她没想到,李晨竟然一下子说出四点来,而且这四点听起来,并不是随口胡说,而是经过考虑得出来的,当下马上催促:“你详细说说。”
    “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面积,相信这娘娘也肯定知道,微臣就不多说了!微臣就说说后面几点吧,”李晨又喝了口茶,润润喉咙后,再道:“改变耕种方式,这一点其实可以做很多改进。据微臣了解,现在天下的耕种方式很粗糙,没有精耕,水稻也不育秧,而且大多地方一岁只有一熟。”
    “粗耕情况下的种植,作物长势肯定不会好,收成自然也差,秧苗经过精心培育再移种,产量同样比撒种要高,如果这几点改善一下,粮食的产生肯定会马上提高。还有,现在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太浪费土地,南方很多地方,一年完全可以有好几熟。这一点可以与我刚才说的第三点结合起来。”
    “现在的种植方式,基本就是一年麦,或者一年稻、豆、粟等作物,除了土地抛荒严重外,种植结构也不合理,不能利用作物间的互补。其实麦子和水稻还有豆、粟,他们生产的季节不尽相同,完全可以错开来种植,麦子收割后,再种水稻,或者水稻收割后,再种麦子或豆。如果一年两季作物,那一亩地的产出肯定比一年一季要多的多。江南及岭南以南,一年到头天气暖和,很多地方一年可以种三熟。一年几熟,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效,更可以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
    这些方面的知识,李晨同样是在穿越前,翻阅历史书籍时候学到。史书记载,唐朝时候耕种技术还比较落后,并没有精耕细作,大多地方都是一年一熟,一家即使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田地,但产出还经常吃不饱肚子,这让李晨很震惊。
    放眼后世,即使并没有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南方,在七八十年代联产承包后,就这么种植,全家吃饱肚子,那是完全不成问题。要知道,后世时候人均土地面积是唐朝时候的十几甚至几十分之一。李晨父辈时候,一个成年人能分到的土地,也不到两亩,而唐朝时候,一个成年人至少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
    而据李晨的父辈们讲,以前他们上山下乡在农村干活的时候,种植技术与古代基本没多少区别,用锄头犁地,人工插秧及其他播种,化肥很少,大部都是农村里的有机肥,成熟了都是用镰刀收割,最原始的办法脱粒。可以说,七八十年代的南方农村里,耕种技术与唐朝时候并没有质的差别。
    差别比较大的,可能是种子经过改良,再还有一些水利设施的修建。李晨认为,如果唐朝时候耕种技术稍稍改变一下,再改一下种植结构及方式,那粮食的产生肯定会大幅度增加,至少能吃饱肚子。
    听了李晨所说,武则天非常惊讶,她怎么都想不到,李晨竟然如此能说会道,对这方面的情况这般在行。刮目相看的感觉瞬间产生,不过她也很疑惑,微皱着眉头说道:“李晨,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本宫原本觉得,你是个五谷不分的人,对农事方面,了解不多,没想到你竟然能说这么多。”
    李晨已经想好了如此回答,当下略带不好意思地说道:“娘娘,这都是微臣的师父所教。师父是南方人,从小在田里劳作,后来因故走离开了家乡。他是位得道高僧,在云游天下的过程中,明白了很多。他把这些道理都教授给了微臣,而微臣听了这些事后,认真去考察了一下,觉得非常有道理。今日娘娘问起来,也就斗胆一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