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旅长放下电话,命令部队作好攻击准备。这时山路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有人喊了一声:“快,炮弹来了!”
炮兵连长抱着炮弹跑到了炮位亲自操炮,炮口对向了敌人的炮阵地,敌炮还在东一发西一发地乱放。
“轰……轰……”炮弹一发接着一发飞向敌阵,敌人的大炮哑巴了,敌阵地上一片混乱。
“冲啊……”战士们高喊着冲入了敌人阵地,敌人扭头就朝镇内跑去,我军紧跟在后面一路杀了进去。
李昆岗举着双手走出了指挥所。 我军此战毙俘敌6700多人,缴获山炮6门,军衣4万多套,骡马1000多匹,还有大量武器弹药。
彭总看到大批弹药笑了起来: “这一次炮兵一下子打了400多发炮弹,把家底都打光了,王震司令员把看家的炮弹都拿出来了,现在可以加倍还给他了。”
三战三捷使西北我军炮兵有了很大的加强,特别是对于攻坚作战总结出了一套管用的打法。一年之后,胡宗南在西北战场屡战屡败,损兵折将10多万人,只好逃出了边区。
潍县一战毛泽东为炮兵叫好
1948年春天,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的前夕,中央军委经过考虑之后决定,我军应相机夺取敌人中等以上和具有中等坚固设防的城市。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把进攻的目标对向了山东的潍县。
潍县为胶济线东段的重镇(现潍坊市),先后经日寇、蒋军十多年的经营,形成了以城墙为核心,城关和外围90多个据点相连的三道防线。特别是方圆18里的城墙更是森严壁垒, 全部用青石砌成,高13米,城基厚9米,城顶宽4至6米,汽车可往来开行。城墙顶上有100多门炮的固定炮位,还有电网和轻重机枪,可形成交叉火力。守卫潍县防区的是国民党主力96军整编45师和两个地方保安旅,共11个团,约2。5万人。
4月初的一天, 天气渐渐变暖,城头上到处冒出了青青的绿草,树枝上也发出了丛丛绿叶。
一辆黑色轿车在潍县城头上停了下来, 国民党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从车上走了下来。国民党96军军长陈金城马上跑过去敬了一个礼。
“王司令长官,一路上辛苦了!”
“兄弟这次从济南来,是要亲眼看一看。潍县的防务,要做到万无一失。”王耀武说着走上了城头,向四周观望起来。当他看到厚厚的城墙、林立的碉堡和一排排火器时,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兄弟已经得到了情报,山东共军的胃口越来越大,想一口吃掉我的潍县,我倒是想看看共军有多大的本事。”王耀武面向陈金城:“陈军长,你说呢?”
陈金城一脸的傲气:“共军没有大炮,也没有炮弹,更没有飞机,他靠什么攻我这铜墙铁壁!我向司令官力保万无一失!”
“我再从济南派给你10架飞机,让共军尝尝天上下蛋的滋味!”
陈金城一个立正:“那样我潍县就是共军的死地!”
“这里我有言在先,如果共军能攻下潍县,我情愿亲手把济南送给共军!”王耀武说完这话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他身边的高级军官们也随之狂笑不止。
此时,在百里之遥的沂蒙山区沂源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司令员陈毅面对作战地图说道:“中央已经批准了我们的作战方案,这一次攻击潍县,9纵、渤海纵队、鲁中纵队一共是22个团。7纵、13纵一部与渤海和胶东军区的部队担任阻击济南、青岛的援敌。”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看了一下四周兵团和各纵队、师的高级指挥员,接着提醒大家说:“这一次,是我们第一次攻击敌人的重镇,要很好地研究啊!”
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说:“我看那个陈金城也是吹牛,他那个潍县就固若金汤了,吓唬人嘛!我就不信!”
陈毅笑了:“只要你许司令有信心,这个仗就好打了。”
“陈老总, 我早就想好了,这一次中央也强调了,主要是炮兵,华东特纵炮3团、1团3营、2团5连和山东兵团炮兵,还有纵队、师属炮兵全都参加。这一次也不要分是上面的炮兵,还是下面的,炮兵来一个大比赛,看谁家打得好,就给谁记功,你看怎么样?”
“还是你这个许司令有办法,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劲头鼓起来了。听你的,打得好,还要向党中央报告。”
大伙一听陈司令员说炮兵大比赛,还要向中央报告,马上就情绪高昂,纷纷表示决心。
陈毅快人快语: “好了,不要再耍嘴了,我要的是行动,8日之前要作好对潍县攻击的准备。你们要把炮兵准备好,我们要检查。”
攻打潍县我军炮兵要大比赛的消息传到了胶东军区榴炮1连, 全连个个摩拳擦掌,人人争着上阵。可是1连的装备很差,全连只有4门美105式榴弹炮,5部德、日电话单机,一架日造炮对镜。更大的困难是4门大炮都没有瞄准镜,也没有一发正式的美式炮弹,炮上没有夜间照明装置。其他连的情况也差不多。面对困难,军区炮兵领导提出了土法上马,群策群力。没有瞄准镜,战士们就在炮口上做了一个活动的十字线套筒,通过炮尾击针孔直接瞄准。这一土法的瞄准方法,在世界各国的炮兵教材上都没有,因为在战斗中,需要人跑到炮口前面,把十字套筒套到炮口上,这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这是我人民炮兵在困难的情况下逼出来的办法。现在我军已经是现代化的装备了,可是在炮兵的教材上仍然有这一射击方法。甚至在一些重大的演习中,也多次出现过这种无瞄准镜射击的事例。这一土法并有了一个学术名称“炮膛觇视法”。
没有炮弹, 战士们就把捡来的旧式105榴弹炮的弹丸加上自制的底火,并将日造88式引信改装到了美式炮弹上。
4月208,山东兵团许世友司令员和谭震林政委来到了胶东军区炮兵团。
许世友来到大炮跟前,拍了拍炮管说:“这粗家伙还行,打上几发看看!”
“是!”一连连长马上下达了射击命令。
看着炮手们的熟练动作,许司令员连连点头。
“轰……咣……”一发炮弹飞了出去,炮弹拖着一股白烟,在2500米远的“碉堡”中央炸开了,砖石四下乱飞……
许司令员爽快地笑了:“这真是炮好,炮弹好,打得更好,这下子我就放心了,你们好好打,我给你们记功!”
听了许司令员的话,全团上下求战的情绪更高了。
4月23日下午5时30分,兵团司令部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随着两发红色信号弹升到空中,我军参战的64门大炮同时开了火。潍县城头顿时弹雨呼啸,浓烟滚滚……
“共军攻城了,共军开炮了……”城上的敌人乱成一团。
榴炮1连派出的前沿观察所,在郭小庄的南侧,离敌人的城头只有350多米,敌人的机枪不停地朝他们打过来,侦察兵沉着地下达着口令。
全连第一个齐射全部命中了城门楼的东半部,只听“咣……咣……”几声巨响,城门楼倒塌下来,露出了一个两米多的大洞。
团长一看忙下令:“对准目标,扩大战果!”
所有的火炮都对准了城东门楼, 一连轰击了两个小时,200多发炮弹全都命中了目标,城墙上出现了一个大口子,轰倒的砖土正好堆成了一个大斜坡,为步兵的冲击开辟了道路。
陈金城接到了共军炮击的报告,开始不以为然,他心想共军没有多少炮弹。可是没有想到炮击一连打了两个钟头,连城墙也给轰塌了。他马上给王耀武拍电报告急。
王耀武也是将信将疑,不过还是立刻从济南派出了十多架飞机,前去支援。
“轰……轰……”我军工兵连续爆破,又将城墙炸开了几个口子。
随着一阵冲锋号声,我军战士勇猛地冲上了潍县城头。敌人疯狂地反击,我军三次冲进去,又被敌人反击出来。第四次冲击时,在炮兵的掩护之下,我军五个连一鼓作气冲入城内……敌人放弃了西城,退到了东城。
城头上敌人的火炮开始还击,狡猾的敌人将城头上的山炮射击口开在城墙上,并用麻袋涂上保护色作伪装,射击时拉开伪装,不打时再拉上。远处很难看到敌人射击的炮位。
1连观察组早就发现了敌人的鬼点子, 抵近标上了目标。连长一声令下,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一发接着一发从敌炮的射击孔飞了进去,敌人的大炮再也没有动静了。我军步兵冲上城头时,发现敌人的几门大炮已经炸成了几堆废铁,在炮位的边上,敌人的炮手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大片,有两个弹药手,怀里还抱着两发炮弹,脑袋已经开了花。
26日黄昏,我军向城东发起了进攻,炮弹下雨一般向城东敌指挥部落去,敌人指挥部里乱成一团,与外部的联系全部中断。
敌军长陈金城在指挥部里如一只无头苍蝇,乱跑乱撞。这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了指挥部的地堡上面,当场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敌人的指挥官死了一大片,陈金城也被震昏了,他爬起来就说了一个字:“走……走……”
敌人开始向城东突围,我军潮水般压了过来,到处是“缴枪不杀”的喊声……陈金城看看跑不出去了,干脆坐到了地上不跑了,他命令周围的人:“不要乱开枪!等他们来了就缴枪!”
陈金城很快就当了解放军的俘虏,当他走进我军指挥部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请问你们打了多少炮弹?命中率是多少?”
我军的一名前线记者说: “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一个炮兵连的情况, 发射炮弹295发,直接命中284发,命中率是96%。”这位记者所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胶东军区炮兵团榴炮1连。
陈金城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
记者问他:“看来你不相信?”
“兄弟不得不相信,是不得不相信啊!”
记者又问:“潍县工事这么坚固,你们怎么没有守住?”
“工事再好,也抗不住你们的炮哇!”
记者接着问:“你在战前想到过我军炮兵的厉害了吗?”
陈金城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如果想到了……”他欲言又止。
“那会怎么样?”
“也许会早一点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记者忍不住笑了:“逃跑也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7月初的一天, 山东兵团攻击潍县的报告送到了中央军委。朱德总司令与毛泽东主席都为潍县战役叫好。
“这一次许世友的炮兵打出了水平,人家是自造的炮弹,命中率96%,不简单,真是了不起!”朱总司令赞不绝口。
毛泽东一边看战报一边点头:“还是炮兵打得好,下一步夺取敌人的中等以上城市没有炮兵是不行的。”
朱总司令说:“炮兵的问题我们一直在研究,过去是我们自造的炮,自造的炮弹。现在有不少是缴获的敌人的炮和炮弹,我们土造的还要用,这就有个怎么合在一块的问题。”
“是呀,敌人的新炮要用,我们的老炮也要用,而且还要一块作战。”说到这里,毛泽东想了想:“前一段是解决人的问题,把敌人的炮兵骨干为我所用,现在是炮的问题。潍县一战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看来炮兵也有个敢于近战的问题,我们的炮和炮弹都是自造的,太远了不行,打不准。”
“朱老总说得对,这就是我们的特殊性,也可以说是我们炮兵作战的特殊原则,这是不是可以算作一条发明?”
朱德哈哈大笑起来:“我看可以算!是许世友的发明嘛!”
“是发明就应该推广嘛,下一步东北战场攻城的战斗少不了,正好可以用上,我看先给林、罗、刘发一个电报,让他们学习一下许世友的经验。”
十多天之后,正在进行大规模攻坚准备的东北野战军收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报。
林彪非常仔细地读了电报之后,对刘亚楼说:“这份电报很是时候,华东的办法还是可行的,告诉朱瑞,让他们很好地研究一下。”
8月, 东北野战军再次组建炮5团和高炮2团,并成立了炮兵纵队,为辽沈战役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十四章
拉子山之战耗弹千发林彪骂娘;大战在即,炮兵
司令员朱瑞血染黑土地;黄维尝到了解放军炮兵
的厉害;天津城头的炮声震惊北平
毛泽东问陈锐霆:“这个山你们能不能爬过去?”
1948年8月,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个并不出名的小村子,现在已经成了中共中央所在地。有一爿靠山坡的房子,便是毛泽东的住处。山坡的下面连着大道,两旁是黄澄澄的谷子和红透了的高粱。
大道上车来人往,不时还有马队通过。过几天中央工作会议就要召开了,来自各战略区的领导人,三年前离开延安,这还是头一次相聚到党中央来开会。
8月22日,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云的边际薄如轻绡。毛泽东、周恩来站在院子里,一边谈着话,一边望着远处翠绿的群山,微风轻轻地吹拂,带来一阵阵清新的花香。
“主席,华东的特纵司令员陈锐霆已经来了,我们也都谈过了,今后打攻坚战,炮兵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是啊,马上要开中央工作会议了,也没有时间听他们的汇报,我只好看看材料了。不过我今天还是要见一见他们,了解一些情况,不知道他们安排了没有。”看来毛泽东对山东炮兵的情况还是很关心的。
“已经安排了,他们现在在叶参谋长那里,马上就过来。”周恩来说完朝院子外望了一眼,看到大道上有几个人正朝这边走来。
“主席,他们这就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毛泽东说着快步走到了院子门外。
叶剑英走在前面,他看到毛泽东和周恩来后兴奋地说:“毛主席、周副主席,华东军区的同志来了。”边说着边给毛泽东介绍:“这是华东特纵司令员陈锐霆,这是华北炮兵旅旅长高存信。”
陈司令员和高旅长快步走过去与毛主席紧紧握手。
“欢迎你们到我这个地方来,大家快到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