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股土匪,一股驻在山下宁岗茅坪一带,匪首叫袁文才;另一股驻在山上井冈茨坪一带,匪首叫王佐。这两个人虽然山上山下各霸一方,却是拜把子兄弟,有生死之交,一旦有情况,他们山上山下遥相呼应,倒也一直相安无事。
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吊羊”,这“羊”是指土豪劣绅,所谓“吊”,就是瞅冷子将他们绑架起来做人质,然后让他们的家人拿钱来赎人。
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失败后的几百名红军,来到宁岗古城一带活动。他早就看好了井冈山这块能进能退、能打能藏的风水宝地,可这两股土匪已经占山为王了,不好强硬抢占,只有一个法子,就是将他们收编。
后来,毛泽东得知这位袁文才曾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担任过“宁岗县农民自卫军的总指挥”。毛泽东便派当地党的负责人,一位叫龙超清的同志前去说服。
龙超清回来说:袁这些年吃亏吃怕了,有疑心,他眼下最缺的是枪,只要能给他一批武器,他一定会与红军合作。
毛泽东立时慷慨允诺:给袁文才108支钢枪。
袁文才得枪后大喜,立刻给红军送来600块大洋,还同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收编了袁文才后,毛泽东又叫袁去做王佐的工作。
王佐这人早先是个本地的裁缝,30来岁年纪,个头不高,长得白白胖胖,两条眉毛浓黑,穿一身直贡缎的黑色短衣,腰间别一支新式驳壳枪,有一身好武艺。有一次十几个敌人把他包围在一个小院里,想吃他的闷鸡。他发现情况不妙时,敌人已经冲了进来。他来不及掏枪,便操起一条板凳,把冲过来的敌人打了个猝不及防,然后手持一根竹竿,“嗖”地一下撞开木窗,落到院里,没等敌人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便又“嗖”地一声撑出了院墙,逃出了敌人的重围。
现在,他知道山下来了一支叫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可不知道是干啥的。袁文才告诉他,红军也是和地主老财作对的,跟他们“劫富济贫”差不多,还告诉他红军给了他108支快枪。
王佐闻听此话吃了一惊。王佐在山上混了这么多年,总共也只搞到60多条枪,而且其中有不少是装火药的土枪,他手下的弟兄,两三个人才能摊到一支枪。红军一下子就敢给他们这么多枪,说明红军不想吃掉他们。
1927年10月24日,王佐和毛泽东在双马石第一次见面。
双马石是井冈山的一大景观,两块天然巨石,一上一下,叠压在一起,瑰奇万分。这里也是上山的五大哨口之一,山高林密,是伏兵的好地方。
王佐害怕红军使诈,悄悄在林中藏了伏兵。会晤时,看到毛泽东身材魁伟,态度亲切,待人和蔼,而且心地坦诚,随身只带了一个卫兵,立刻也就放下心来。
毛泽东长于言辞,说话极有说服力,他向王佐说了一番革命道理,还讲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最后毛泽东豪爽地说:“红军打土豪,同你们‘吊羊’是一回事,都是要革他们的命,造他们的反,你们需要枪,我们给,需要多少,报个数吧!”
毛泽东的这一番话,说得王佐一会儿激情喷涌,一会儿热血澎湃。当让他报数的时候,他迟疑再三不敢吐口,说少了怕失去机会,说多了怕人家不答应。正在迟疑不决的当儿,毛泽东似乎看透了王佐的心事,大度地说:“给你们70支快枪,够不够?”
乖乖,70支,王佐连做梦也没敢想,比他现有的全部家当还要多。王佐忘情地拉住毛泽东的手说:“好兄弟,走,我们上山……”
3天之后, 即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的红军正式上山落营扎寨。井冈山从此便成了中国红军的摇篮,最初的革命圣地。
安顿好部队后,毛泽东就带着部队下山了,去开辟茶陵一带的根据地。改造两支土匪队伍的任务,就交给了何长工同志,让他担任这支部队的党代表。
何长工喝过洋墨水,会讲法、俄等好几国语言,头脑灵活,能言善辩,毛泽东十分看重他,屡屡派遣他去从事重要的联络工作。
何长工知道,王佐的工作做得怎样,是直接关系到红军能否在井冈山上生存的大问题,因此,处事十分慎重。
刚上山时,王佐对他怀有疑心,让他成天呆在小半山的一间草房里,哪里都不让他去。何长工便顺水推舟,故意对什么军务也不管不问,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经常到王佐家中坐坐,向他的母亲、哥哥、妻子讲一些革命道理和社会上的见闻,使他的亲人首先对何代表怀有好感。
接着,何长工发现王佐有三个交心的好朋友:袁文才、刁飞林、李克昌。每逢有什么大事,王佐必定同他们商量。于是何长工很快又和他们混得厮熟,并且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这样一来,王佐对何代表就另眼相看,有什么事也开始同何长工商量了。
但何长工知道,王佐的内心深处,对红军还是存有戒心的,生怕红军把他们吃掉。要清除他这种念头,只有帮他打一次大仗,除掉他的心腹大患尹道一才行。
原来,王佐的山大王并不是好当的,当时的地主武装都是他们的对头,最主要的是“四大屠夫” ,这四大屠夫即东、南、西、北的4支地主武装的头子,东为尹道一,南为肖家壁,西为贾少提,北为肖银光。
在这四人当中,为首的是尹道一,他的势力最大,枪最多,战斗力也最强,他本人还是井冈山七县民团的总指挥,更是王佐的死敌。王佐与他打过多次交道,但屡屡遭败,连王佐的侄女也被尹道一所杀。因此,王佐对他恨之入骨,无奈自己文治武功兵力枪械都不如人家,他只好把这口恶气强压在心底。
何长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觉得消灭尹道一不但可以打击地主武装的嚣张气焰,壮大红军的声势,还可以清除掉王佐心头的恶气,取得王佐的信任,是个一石数鸟的好计策。
何长工把这个想法给毛泽东讲述后,立刻得到了支持,并让红军28团配合行动。
当何长工心里有了底,把这事与王佐谈开时,王佐先是十分激动,继而又有些畏惧,毕竟多次作战,他都败在尹道一的手里,他怕这次重蹈覆辙。
何长工笑着说:“王司令,是不是怕他们人多枪多,打他们不过啊?”何代表一语说中了王佐的心事,王佐只是嘿嘿干笑。
何长工说:“其实尹道一并不可怕,他打仗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一旦打胜,就穷追不舍。咱就从这里赢他,这回用兵,你听我的,你同他一照面、只管掉头就跑,把他们引进旗锣坳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不用你管,我保证提着尹道一的头去见你……”
王佐一听大喜,连声说:“一接火就跑,这太容易了,跑是咱的本钱,就照你说的办。”
第二天,王佐和李克昌带领一小队精干弟兄,跑到尹道一驻防的掌山进行骚扰,惹得尹道一动怒,带兵来打时,他们也不交战,调头就跑。
这尹道一从未把王佐等土匪放在眼里,见王佐兵不多,火力也不猛,便放胆带兵猛追过来。天亮的时候,王佐一伙从旗锣坳跑了过去。尹道一的兵跑累了,便在坳里休息,生火做饭。
何长工一看机会来了,便瞄准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砰”地一声将他打倒在地,这是发起攻击的信号,顿时山坳里枪声大作,军号激昂,红军如神兵天降,从密林里、山坡上冲了出来。
尹道一不愧是民团的总指挥,他立刻指挥士兵利用土坎作掩护,架起两挺机枪,向着冲击而来的红军疯狂扫射。
王佐过了山坳并未跑远,立刻折回来看红军怎样收拾这些仇敌,当看到尹道一的机枪嘟嘟嘟地响个不停时,不禁也心惊胆战,心底暗自庆幸这回没有与他亲自交手,否则身边的弟兄即便不死光,也剩不下几个。
就在这时,只见火光一闪,“轰”地一声巨响,其中的一名机枪手顿时飞上了天,另一名机枪手见苗头不对,正要往回跑,又是“轰”地一声,爆炒如豆的机枪声顿时哑了。
王佐看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家伙,这么厉害,居然能把人炸得飞上了天?事后他才知道,这种武器叫迫击炮,在炮里面,这是威力最小的小炮。大家伙一炮就能把一个山头轰平。
战斗仅20分钟就胜利结束了,这一仗消灭民团200多人,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
打扫战场的时候,何长工找到尹道一的尸体,让人把他的头割下来,交给了刁飞林。
王佐知道红军打了胜仗,并十分惊叹大炮的厉害,但又不知道这一仗是不是打死了尹道一。
刁飞林将那个装人头的包袱扔到王佐的面前。
王佐打开包袱仔细一看,那颗血肉模糊的人头果然是尹道一的,顿时拍着手解气地大叫:“着,就是这个贼子,你害死了多少百姓啊!做尽了恶,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这一夜,山寨灯火通明,大摆酒筵,如同过年一般。席间,王佐频频举杯,不时伸出拇指夸赞何代表说:“毛委员派来的人就是有办法,你们那些炮太厉害了,一炮就把他们轰上了天,尹道一是什么东西,他们怎么是红军的对手……”
其实,这个小小的伏击战,在红军的眼里实在算不了什么,每一个指挥员都会打。可是落在王佐的眼里,便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思想上也起了巨大变化,认为红军里能人多,力量大,跟着红军走才是长久之计。
打完尹道一后,王佐有心想加入红军,于是借扩编的名义,与袁文才的部队合并,正式宣布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王佐和袁文才原本是铁下心来跟着红军走了,没想到,由于形势的变故改变了他们的念头。
1928年6月初, 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一段话,使他们对党的信任发生了危机。在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中写道:“对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武装起义前适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这是保持地方秩序和避免反革命的头领死灰复燃。他们的首领应当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使他们帮助武装起义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让土匪深入革命军队或政府中,是危险异常的……”
当时,在传达党的六大精神时,毛泽东认为这段话与井冈山的情况不符,故没有讲。可袁文才这个鬼精灵发现有什么东西瞒着他,便千方百计弄到了一份六大决议案的原件,当他看到这一段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从此便有了开小差的念头。
六大文件传达后,这种“左”的思想影响了一些人,因此,大家对王、袁二人另眼相看,持有戒心,最终导致矛盾的激化。
2月14日, 王佐和袁文才率部队去捉拿土豪罗克绍。罗家有一个30多人的小兵工厂,能造土枪、子弹,王佐早就想把它夺过来了。
由于情况摸得准, 清晨5时,他们在罗的姘妇家把罗抓获,还抓了十七八个兵工厂的工人。押回新城以后,王佐便给罗松了绑,还设宴为他压惊。原来袁想把罗拉过来为己用,让他到长沙一带去弄些钢铁和洋硝等造枪的原料。
消息传进了湘赣特委书记朱昌楷的耳中,作为地方官,他本来对王佐、袁文才等就印象极坏, 得知这个消息,便连夜赶往红5军军部,向彭德怀报告,朱还特别提及,六大报告中的关于土匪的一段话,王、袁二人已经偷看,现在已有反水的迹象,如不迅速解决,边区党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后来彭德怀回忆这段往事时曾提及,由于情况紧急,也没有时间去具体查证,于是便听信了朱昌楷的话,派第4纵队跟他去抓王、袁。
拂晓,红5军4纵的士兵包围了王、袁的住处,朱昌楷第一个冲了进去,发现袁正在睡觉,朱立刻开枪,将袁打死在床上。
王佐听到枪声,以为是民团的白狗子,他跳墙逃了出去,欲渡禾水逃回井冈山,跑到河边才发现浮桥被拆,无奈只好泅渡过河。因他不会游泳,淹死在河里。
毛泽东事后得知王、袁被杀的消息,连连顿足,大呼:“坏我大事!”果不其然,王、袁一死,他的那些老部下立刻反戈投靠国民党军队,井冈山地区的老百姓也不再支持红军。红军没有粮草,无法再在井冈山立足,只好去另开辟新的根据地。王、袁死后不到一月,井冈山就落入国民党的手中。
彭德怀在回顾这段往事时,承认“犯了轻听轻信的错误。”
由此可知,在战争中,大炮的威力的确不同凡响,有时竟有一炮便决胜负的效力,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策略上出了毛病,造成的损失是多少大炮都无法挽回的。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念及往事,怀念王佐和袁文才,于是亲自接见了王、袁二人的遗孀,表达了对王、袁的歉疚思念之情。
如今,袁文才和王佐的青铜塑像,高高矗立在井冈山上,吸引千千万万的后来人前往瞻仰。
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南昌市中心洗马池,江西大旅社。
历史老人有时常有许多惊人之举。曾记否,这座江西大旅社原本只是一家装修比较精美的旅店而已, 由于3年前,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周恩来在这里亲自领导了那场使蒋介石3年来无时不心伤的起义, 这家旅店便名声大噪,无人不知了。
1930年10月17日,江西大旅社戒备森严。大门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外人不得靠近一步。原来,蒋介石的“剿共军事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很显然,蒋选在这儿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表达了一种挖根掘地也要将红军铲除的决心。
会议室里,身穿笔挺军服,手戴白手套的蒋介石正在作围剿演说。长条桌上围坐着何成浚、 朱绍良、鲁涤平、张辉瓒、杨永泰、何健等国民党第9路军的师以上军官。
由于在一个多月前,蒋介石刚刚击垮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等军团,正是志得意满之时,看到共产党毛泽东居然在闽湘赣一带闹出了气候,声震全国,再不能等闲视之了,便召开了这次军事会议,准备一举荡平红区,彻底消灭红军。
蒋介石在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