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可以看到基督耶稣殉难故事对于斯巴达王殉难故事的模拟:受膏者的类似身份;救世思想与活动;12个属下之中出现了叛卖者;在最后的晚餐上讲话;被钉上十字架而死;被称颂为“神子”。可以说这种模拟是全面性的,无论是故事的结构顺序,还是故事的述说内容,都几乎如出一辙。这是纯属偶然的巧合?或是直接受到了影响?如果考虑到在公元前这一段时期之内,斯巴达地区与巴勒斯坦地区都曾经被马其顿大军征服,再加上两地之间人们友好往来,不仅在政治上举行过缔结同盟的谈判,而且有大批的犹太人移居斯巴达一带,就不难理解在这一源自斯巴达的巴勒斯坦故事中基督耶稣的殉难是如何模拟斯巴达王的殉难的!
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当下,十二个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起,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葡萄酒,祝福了,递给他们,说:“你们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赎。”
这样,现实性故事经过宗教性的模拟之后,最后的晚餐就不仅仅是故事述说本身的需要,而是通过故事的述说来表达一种宗教上的意义:提出了基督耶稣之死是为了使人的原罪与本罪都能得到赎救这一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使救世思想具有了更好的言说方式,即提供了一种明白易懂的比喻方式,通过基督耶稣的殉难,来向众人晓谕应信奉上帝之道,并且确立了圣餐仪式,使教徒时时不忘基督耶稣是为自己而牺牲,以鞭策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
由于耶稣的死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而使最后的晚餐这一场面更像是一出考验门徒是否坚信基督耶稣的宗教喜剧:当耶稣预告自己被人出卖的时候,门徒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主!是我么?'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么?'耶稣说:'你说的是。'”通过犹大对于耶稣称呼的变化,与耶稣那模棱两可的回答,在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的戏谑气氛之中使预言开始走向现实。当耶稣告诉门徒们今后只有在天国才能相逢之后,“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的那种莫名自信,在耶稣总是要兑现预言的神迹之下显得十分可笑。
喜剧的结局终于来到:当众门徒在耶稣作了三次祷告的同时都仍然沉睡不起的时候,“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由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那卖耶稣的,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作的事,就作罢!'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一切预言已经、正在、将要成为现实,这一场喜剧的结束正是为了显示善恶有报,基督耶稣这唯一的圣子回到了圣父的怀抱,而犹大“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扑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了。
如果说耶稣被喜剧式地置于死地,以证明基督耶稣的预言从不落空,那么,施洗者约翰将不得不面对死亡阴影的一步步逼近,并最后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小希律王由于强娶“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喜欢。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约翰的门徒来把尸首领去埋葬了,就去告诉耶稣。”
施洗者约翰显然是触怒了傀儡王小希律,后者早已暗起杀心,只是碍于百姓对于施洗者约翰的崇敬,才没有直接下手,于是借助同样也对施洗者约翰不满的希罗底女儿之口,以不违背自己的誓言,以及不可失去面子为借口,在装模作样的忧愁之中谋杀了施洗者约翰。现在的问题是,为施洗者约翰被杀害而感到震惊的究竟是耶稣,还是百姓?由果及因地推想一下,正是在“他们就厌弃他,耶稣因为他们的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的情况下,耶稣离开加利利而去了耶路撒冷。此时,施洗者约翰仍然坚持在加利利为百姓洗礼。而事实上,耶稣早在施洗者约翰遇害之前,就已经殉难了。
这样,小希律王杀害的施洗者约翰,是犹太教教众所认为的先知呢?还是基督教的先驱?从举行洗礼仪式的本身来看,与犹太教里面若干教派的洗净仪式直接相关;从洗礼仪式的方法来看,则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不是反复地洗净,而是一次性的洗礼。更通过为耶稣施行这样的洗礼,而得以进入基督教,成为具有象征性的基督教人教仪式,使入教者获得基督耶稣所赋予的赦免原罪与本罪的机会。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施洗者约翰是基督教的先驱之。
然而,从历史上来看,这样的先驱在犹太教之中还有不少,除了被有人认作是基督教前身的洗礼法利赛派,以及其他教派中的人之外,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曾经跟随着一位被称为施洗者班奴斯的先知在野地修行3年,而班奴斯“住在旷野,穿树叶做的衣服,吃地上自生的野菜野果”,与施洗者约翰相差无几。正是这位约瑟夫斯在《古犹太志》之中记载了施洗者约翰被小希律王监禁了1年以后,于公元36年被砍头处死。所以,施洗者约翰显然是一位民族宗教向着世界宗教转型过程之中的标志性历史人物,有着犹太教先知与基督教先驱的双重身份,从而不仅现实地展示出这一转型的初始进程,而且具体地预示着这一转型的未来方向。
这就是,随着基督教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犹太教教徒将从基督教的迫害者转变为虔诚的信仰者,甚至是传教的使徒,其代表性人物就是由犹太教教徒扫罗,转而为基督教信徒的使徒保罗!他改变宗教信仰与四处进行传教的经历,犹如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融喜剧性与悲剧性为一体的,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宗教传播与发展的正剧,生动地展示出了基督教的影响是如何由巴勒斯坦扩散到罗马帝国的。
这个正剧是由一场犹太教教徒对基督教教徒进行血淋淋的屠杀拉开序幕的:
那时,门徒增多,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司提反等人。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各处会堂的几个人都起来,和司提反辩论,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抵挡不住,大声喊着叫,捂着耳朵,齐心拥上去,把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扫罗也喜欢他被害。
随着基督耶稣的殉难,基督教反而正式形成了教会这一宗教发展所必须的组织机构,其中除了有负责传教的使徒外,还选举出了管理教会日常事务的执事,正是在使徒与执事的同心协力之下,基督教在教会的直接推动之中才得以迅速发展,社会影响亦与日俱增,不仅这犹太教中的祭司也开始改变信仰,更促成了基督教教会与犹太教会堂展开直接的辩论,理屈词穷的犹太教教徒便以血腥的手段来迫害辩论的对手。在司提反成为基督教的又一个殉教者的同时,青年扫罗却以一个犹太教的狂信者的形象出场了,于是正剧的第一幕上演。
“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文书给大马色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扫罗的家境富裕,并且因为他的父亲是罗马帝国的公民,所以他一出生就拥有了罗马帝国的公民权。这不仅使当初的犹太教狂信者扫罗能够在耶路撒冷之外的大马色,也就是如今的大马士革去追捕基督教教徒,更使后来的基督教使徒保罗能够在从巴勒斯坦到罗马帝国的广大区域之中进行巡回传教。
随后,“扫罗行路,将到大马色,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扑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他说:'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色,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一个门徒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扫罗的眼睛上,好像有鳞立刻掉下来,他就能看见,于是起来受了洗,吃过饭就健壮了,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神的儿子!”
从此以后,扫罗在一连串的神迹的感召下就成了使徒保罗,正如基督耶稣所说的那样:“他是我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由此可见,使徒保罗所承担的传教使命是空前的巨大,而他传教的对象将主要是从平民到君王的所有罗马人。与使徒保罗的遭遇相仿,在公元312年10月27日,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称自己看见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十字架出现在天空,上面写着“靠此获胜”。果然,他后来在战争中大获全胜,于是,就皈依了基督教。
公元313年2月,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与东罗马皇帝李锡尼在意大利的米兰达成政治协议以后,颁发所谓'宽容敕令“,不仅释放被关押的基督教教徒,归还被没收的教会财产,而且宣布帝国臣民有信仰基督耶稣的自由,更为重要的是,在给以基督教组织教会权的同时,还给予主教以释放奴隶权,以及免除传教士的赋税徭役,教会可以拥有财产等等权利。从此开启了基督教的国教化进程。Ⅶ。35 出卖基督的代价
一切神迹的显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众人,无论是对平民,还是对皇帝,都同样是基于宗教发展,乃至政治进程的现实需要。对于基督教来说,如果没有罗马帝国这样一个无比庞大的政治区域,要想在两个多世纪之内进行广泛地传播教义与普遍地建立教会,并且拥有数千万教徒,几乎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于罗马帝国来说,如果一味无视甚至压制基督教这样一个规模空前的宗教团体,要想在较长时期之内维护帝国政治体制的统一与社会生活秩序的安定,并且保障皇权统治的延续,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这样,基督教的大发展与罗马帝国的大一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便呈现出某种一致性来,并直接影响着基督教趋向国教化。
随着基督教以耶路撒冷为中心逐渐向罗马帝国的其他地区扩展,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在受到传教影响之后,要求成为基督教教徒,但是,如果根据摩西律法,凡是入教者当施行割礼,将直接阻碍非犹太人入教,不利于基督教的发展;然而,如果依据基督耶稣生前的传道福音,特别是身后赋予使徒保罗等人的传教使命,必须通过对摩西律法的“成全”,来使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共同沐浴上帝之道。公元50年,基督教教会领袖,十二使徒之首的彼得,与雅各等人决定在耶路撒冷召开基督教全体使徒会议,来共同对有关基督教向着世界宗教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抉择:是保留人教施行割礼的陈旧教规呢,还是推行入教举行洗礼的新兴仪式。
保罗等人率领在外邦传教的使徒们,来到耶路撒冷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保罗虽然承认彼得、雅各、约翰这三人不愧是“教会柱石”,对于整个基督教的生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面对着基督教从巴勒斯坦到罗马帝国的迅猛发展,如果继续囿于摩西律法,而不思“成全”,便忽视了耶路撒冷地区以外的传教活动的根本性变化。所以,保罗认为这样的作法是“行得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符”,甚至会走上“另传一个耶稣”的道路,因而保罗指出彼得等人的作法“有可责之处”,提出要“当面抵挡他”,并且声称“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
应该说,保罗这一自视甚高的发言,实际上反映出了基督教向着世界宗教转型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那些固守民族本位因循守旧的作法,将使基督教最多成为犹太教之中的一个新的教派,显然是逆基督教发展的历史潮流而动。这就是为什么基督耶稣后来非要选择犹太教的狂信者扫罗,来做为向外邦传教的“器皿”的更为深层的原因,因为使徒保罗奇迹般的出现,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基督教向着世界宗教发展的象征性标志。所以,保罗所提出的代表着基督教发展方向的意见在会议上占了上风,从此以后,基督教抛弃了割礼,而采取洗礼来作为入教的仪式。
基督教的这一宗教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