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此,不能使曹公知错啊。”
“那若是曹公日后派人来颍川求父亲复出,父亲还回昌邑吗?”
“若是曹公真愿意跟着幽州推行新政,没有我一样可以做得很好。若是他依然固执己见,就算有我辅佐,又有何益?汝父有些倦了,这次回到颍川,闭门谢客,读书著述,岂不悠哉?”
正文 第五零四章 荀家多才俊
当刘和收到荀彧离开曹操的消息后,有些感慨地对郭嘉说道:“荀文若乃谦谦君子,这些年为曹操奔走辛苦,如今却黯然归乡,真是令人惋惜啊!”
“世仁既然爱惜文若之才,何不派人前往颍川,将他请到邺城来?”郭嘉提议说道。
郭嘉在颍川时便与荀彧交好,两人虽然年纪相差了十岁,却是惺惺相惜,彼此敬重。当初如果不是刘和截胡,荀彧很有可能会把郭嘉推荐给袁绍,如今郭嘉在刘和帐前成了首席谋士,而荀彧却从曹操的首席谋士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这样的落差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你觉得我现在去请荀文若出山,他能愿意么?”刘和反问郭嘉。
郭嘉默然不语,以他对荀彧的了解,只要曹操还在兖州,只怕荀彧都不会再复出了。
虽然暂时不能招揽荀彧,但刘和却想起另外一个人来。
当初韩馥在冀州时,手下有几个不错的谋士,其中沮授和审配反对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而郭图、辛评和荀谌三人才极力劝说韩馥让贤。刘和当时刚好经过冀州返回幽州,便跳出来搅黄了这件事情。事后,郭图和辛评离开高邑,转投袁绍门下,得到重用。荀谌却改变了主意,直接回老家颍阴,这些年不再听闻有什么消息。
刘和在洛阳呆的那两年间,好岳父蔡邕帮他四处招揽人才,其中就曾到过颍川,并给刘和带回了荀彧的三哥荀衍,辛评的弟弟辛毗,还有陈群等人。荀衍如今和陈群都在洛阳为官,两人的官声都不错,陈群还被纳入到刘和的圈子里面,一些重大的事情李严都会征询他的意见。辛毗被刘和带到了北方,现在已经出任广阳太守之职,地位和杜幾、郑浑等人相当。
荀家当年有八龙,名传天下,如今荀氏只剩下荀衍和荀攸两人出仕,这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家族利益。好歹也是正宗的荀子后人,祖父辈又出过“神君”荀淑这样的名人,若是到了荀彧这一辈不出个三公以上的人物,荀家子弟都没脸见人。而以目前荀攸和荀衍两人的情形来看,想要位达三公的可能却是有些渺茫。
荀攸的能力才华出众,仅次于荀彧,可他貌似跟错了主公,曹操日后能不能混到三公的位置上都难说,他这个当幕僚的除非是改换门庭,不然顶多只能成为三公府中一个高级参谋。荀衍倒是跟对了人,可能力却在荀彧和荀谌之后,想要在洛阳那个藏龙卧虎之地一路杀到三公的位置上去,恐怕是难如登天。
荀彧回了老家,刘和在想,能不能先把荀谌给拉出来?如今刘和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总觉得缺少州郡两级官员,而荀谌的能力和名望并不比荀彧和荀攸两人低,如果能将其招揽到麾下,日后也就多个州牧的预备人选。
刘和将自己心中想法告诉了郭嘉,郭嘉听完以后没有反对,他建议刘和给洛阳荀衍去信,让荀衍回老家颍川一趟,劝说荀谌出山。
招揽荀谌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刘和也没有太放在心上。经过去年那场大灾荒之后,如今刘和的声望已经到了新的高点,放眼整个大汉,已经无人可以与他并列。
现在刘和每天都要在骠骑将军府中接见慕名前来投效的各地士人,其中也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人,有一些人的名字,刘和根本不曾听说过,或许在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中这些人就不曾展露才华,但这只能说明任何时代想要成为名动天下的人物,都需要一份机遇和运气。刘和现在就掌握着许多人的运气和机遇,只要他点个头或者说句话,有的人便可以从此改变命运,光宗耀祖有望,加官进爵可待。
刘和在邺城琢磨荀家兄弟的时候,荀彧终于回到了家乡颍阴。颍阴这个地方风水很不错,紧邻着潠水,从古至今出了许多人才。昔年曾有一个名叫殷馗的人,他善于观察天象,曾经说过:“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闲居在家的荀谌听说兄弟辞官回来,于是前来看望荀彧。兄弟两人见面之后,都有些感慨。如论才能,族内同辈人中就数他俩最为出众,结果却是双双赋闲在家,成了这精彩纷呈的乱世看客。
荀谌问荀彧:“曹孟德待汝不周乎?”
荀彧摇头,答曰:“曹公待我一直为上宾。”
荀谌又问:“公达待汝不敬乎?”
荀彧还是摇头,答曰:“公达待我如父,甚恭。”
“那你耍什么性子,却要学我一样,在家做个田舍翁?”
荀彧知道如果不好好地向兄长解释一番,只怕是没法过关。当初两人暗自约定,荀谌去辅佐袁绍,荀彧去辅佐曹操,两边下注之下,将来总有人能像叔父荀爽那样位达三公。荀彧于是将自己去北方游历访问的过程向荀谌仔细讲述一遍,又将回到昌邑之后曹操对他的态度也说了出来。
荀谌听完之后,叹息说道:“不怪曹孟德怀疑于你,实在是刘世仁的手段太过高明啊!”
“兄长此话怎讲?我与刘世仁此前从未接触,这次去北方,也就是见过一面而已。”
“你是当局者迷啊!刘世仁若是对你无意,怎么会看了你的一封信,便将公达从洛阳释放?刘世仁若是对你无意,怎么会在邺城隆重接待于你?难道你觉得曹孟德的面子可以做到么?刘世仁若是对你无意,又怎么会在《大汉时报》上不停地登载你在幽州时的情形!”
荀彧有个秘密谁也不能告诉,那就是当初他曾悄悄托人前往洛阳向刘和示警,不管这个举动对于刘和到底有无作用,反正刘和返回幽州时走了一条出乎所有人预料的道路。上次为了荀攸的事情,荀彧觉得刘和是在还自己的人情。
这次去北方,荀彧还以为刘和是想通过自己与曹操建立某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为他从刘和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得出来,刘和其实并不急于对曹操动手,倒似想让曹操跟着他的脚步往前走,所以荀彧回来之后极力建议曹操赶紧改革,不然到时候刘和失去了耐心,一旦双方撕破脸动手,那就真的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经过兄长荀谌的一番分析,荀彧总算是弄清楚了曹操对自己态度改变的原因,但他现在既然已经选择离开昌邑那个是非之地,也就不想再掺合到刘和与曹操的明争暗斗之中,于是在老家闭门谢客,真的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荀彧返回家乡不久,另一位兄长荀衍忽然从洛阳回来,这下荀家三兄弟难得聚在了一起。
荀谌有些没好气地问荀衍:“文若不好好地出仕为官,一赌气回了老家。你不在洛阳好好做官,这又是闹哪那般?”
荀衍性情敦厚,虽然在兄弟几个当中年纪最长,但却不摆兄长的架子,他知道四弟是在为家族的今后担忧,便安慰说道:“这次却是有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要说于你听!”
“说与我听?”荀谌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是刘世仁从邺城写给我的书信,你看了之后便能明白。”
荀谌展开信笺,不由得皱了眉头。“刘世仁的字倒是不差,铁钩银划,字如其人。只是这字怎么看上去都不符合书写的规范呢?”
“这是他极力主张推行的简体字,说是繁体字书写太过费时费力,官员们如果都把时间用在一笔一划地写字上,那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处理公务。”
“这个理由倒也站得住脚。难怪《大汉时报》如今满篇文字当中总会掺杂一些笔画简单的字,看来这又是刘世仁的算计。”
“三弟你就莫要抱怨了!这次刘世仁虽然是给我写信,可谈论的却是文若和你的事情。”
“怎么又关我的事情了?”荀彧也忍不住插嘴。【】
“刘世仁说因为他的缘故,使得文若被曹操不喜,他深知文若的品行,就算此时招揽于你,你也不会前往邺城。为了表达心中的歉意,他想举荐友若(荀谌字)为官,地方随友若挑选,职位至少是治中从事往上,担任州牧也不是问题。”
“这刘世仁倒是大方啊,一出手就是治中从事,若是我向他要徐州牧的位置,他肯舍得?”荀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徐州牧只怕是不成,除非卢子干调回洛阳,不过冀州牧倒是刘世仁兼领着呢,你要有意,我这就给他回复。”
“还是算了吧,冀州那个地方我是不想再回去了,免得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四兄,不如去徐州吧!先从治中从事做起,等卢子干返回洛阳之后,你便辅佐糜子仲经营徐州,日后说不定兖州牧便是你的。”荀彧忽然建议荀谌说道。
“兖州牧?你是说曹孟德在兖州不能长久?”
“以我之见,短则五年,长则八年,曹孟德要么覆灭,要么退往豫州,刘世仁不会让他一直呆在兖州的。”
“嗯,容我再仔细考虑一番。”
正文 第五零五章 刘备挖坑
刚刚过去的建安二年,大汉各地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北面的各路势力忙着抗灾和防疫,南面的各路势力则忙着巩固地盘,处在中间的又两头受制不敢乱动,所以总算是没有给多灾多难的大汉雪上加霜,艰难地撑过了这一年。
人若是闲了,难免想要找点事做。盘踞在鲁阳一带的刘备最近就觉得大腿上的赘肉增加了许多,他不想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好盟友张济的头上。
张济从关中出走时,带来了一万多兵马,如今呆在富庶的南阳,倒是把人马都养得膘肥体壮,如果不是忌惮关中的袁绍,说不得现在已经杀回去也未可知。南阳虽好,却不是久居之地,张济总是担心什么时候刘表从南边腾出手来之后,便会挥师北上,前来对付自己。最近张济听说袁绍病了,几个儿子暗中争斗,这心思又活泛起来。
刘备看出了张济这个心思,便派了简雍前来游说张济,让张济出兵攻打盘踞在丹水至丰乡城一带的山贼,免得日后遇到机会可以返回关中时,道路被阻,耽误了大事。为了说动张济,刘备还承诺将共同出兵,同时派人前往襄阳劝阻刘表,在张济攻打丹水的时候,刘表不会出兵进犯南阳。
刘备真的有这么好心么?答案是当然不会。
当初刘备新收的小弟刘辟奉命偷袭汝南,结果一头撞进丹水附近的商密,然后数千人马就像泥牛入海,再无半点消息。事后刘备才知道丹水那边水深的很,就连刘表都轻易不敢去招惹,刘辟不分青红皂白地闯进去,死的其实挺冤枉。
既然丹水是龙潭虎穴,刘备便希望能把张济给陷进去,最好是张济命丧丹水,这样他就有机会打着替张济报仇的旗号吞并张济遗留下来的部队,而且还是理直气壮的那种。如果张济获胜,成功地把丹水一带的暗藏势力清理干净,刘备也乐见其成,因为他可以拿这件事向刘表表功,把功劳挂在自己的头上。
刘备的心思藏得很深,他为了能够成功说动张济,答应张济出兵的时候派出五千步兵作为增援,而这五千士兵正是当初盘踞在汝南的刘辟和龚都的部下。刘辟在丹水战死,龚都作为他的好兄弟,理当为其报仇雪恨。刘备就是摸清了龚都这个心思,所以让龚都带领昔日旧部攻打丹水,而不论龚都的结果会是怎样,刘备都达到了借刀杀人的目的。
刘备借丹水这把刀,既想杀了张济,又想消耗龚都,心思何其腹黑,但却让人难以察觉。
张济在关中几路军阀中虽然实力比李傕和郭汜要弱一些,但好歹也是打过大仗,见过大场面的人,他根本没把丹水一带的民间武装放在眼里,觉得凭自己麾下万余大军,弹指之间便能荡平了丹水县城和丰乡城。
为了展示手段和力量,张济本来连刘备的五千援兵都不想要,还是侄子张绣提醒张济,说双方既然结盟,那就应该保持共进共退,不能见到好处就想独占,丹水城内的财富和粮草也应该分润刘备一部分。
若是刘备知道自己差点就能省下五千步兵,哪怕这些步兵是他不怎么看得上眼的黄巾余部,刘备也一定会大声对张济喊一句:“兄弟,丹水的好处千万不要分给我,你一家独自占了去吧!”
张济在宛城一切准备妥当,不久龚都率领的援军也如约而至,两家于是合兵一处,凑足一万兵马,然后浩浩荡荡地杀向丹水。
三户亭散布在南阳境内的探子到处都有,很快就将张济和刘备共同出兵的消息传了回来。留守的各处营寨头领齐聚三户亭,商议迎敌的对策。有人提议还是按照以前的做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借助于丹水县城进行防守反击;有人提议暂避张济和刘备联军的锋芒,利用三户亭周围的山林丘陵与来犯之敌进行游击作战;还有人提议主动出击,在张济大军行进的道路两旁设伏,趁张济还没有摸清门路之前,给张济来一个下马威。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之时,有人忽然大声说道:“诸位难道忘了当年冯家峪之战了吗?”
说话的这人,便是现任屈家家主屈永的兄弟屈刚,当年他曾追随刘和身侧,亲眼见识了刘和在冯家峪内火烧景家和昭家的一幕。
“屈都尉,快给我们讲讲当年的那一仗!”
“听说那是大将军出道以来打的第一场仗,而且还是以少胜多,获得了大胜。”
“你们有谁去过冯家峪的?那道沟里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听说全是靠人肥滋长起来的!”
“诸位静一静!容屈都尉把话说完!”屈永用镇纸猛敲几下桌面,大声怒喝。
虽说如今三户亭、丹水和丰乡城三处势力互为依凭又相互制约,没有一个真正主事之人,但屈家族长的地位无疑还是最高的,因为屈家控制着这几路势力的钱粮物资,所以屈永一声大喝,众人都赶紧闭嘴。
屈刚这才接着说道:“张济是李傕的旧部,麾下士兵皆为百战精锐,擅长骑兵作战。而大家应该明白,骑兵无论是在行军速度,爆发力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胜于步兵。我们在这里的几股部队都是以步兵为主,虽然在之前的大小诸战中也都取得了胜利,但从来没有遇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