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提出的,大力发展西部旅游业。已经起到了初步成效。关于古楼兰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启动。来自江淮的十几名投资者,决定全力打造古楼兰。他们参照了江淮的横店影视城,参照了历史,通过种种手段来复原古楼兰。
这些商人花巨资几十个亿,全力打造这座古城,这是哈迪尔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来西部省没有这么大的财力,二来,他也没有能力招到这样的投资者。
但是这个项目的潜在价值,肯定是超值的。不要说古楼兰这样具有历史价值的地方,象内地一些根本就没有任何历史价值的旅游景点,往往也忽悠着无数人破费,不远千里万里,前往参观。
不过,在投资这个项目之初,投资者有个要求,凡是古楼兰这个项目中出土的文物,一律不许政府干预。当然,也不是说,由投资商自己拿走,而且必须交给古楼兰文物管理处管理,用来展现在古楼兰将来的展厅里。
这个要求,被政府部门多次协商,讨论,最终还是同意了投资方的要求。
因此,这个项目才得以破土动工。
哈迪尔回去之后,又反复琢磨了张一凡的话,分析着他这么做的用意,到现在为止,他还是有些不敢确定,张一凡真的愿意主动担起南疆这沉重的担。
:今天八更,兄弟们,鲜花点缀一下!谢谢!
第章 西部雄鹰
正文 第章 西部雄鹰
第章西部雄鹰
马上就要元旦了,进入元旦就是新的一年开始。
下面各级单位,都在积极准备庆祝元旦活动。
付方长应该是下午到,张一凡就想在家里休息几小时。没想到登门的络绎不绝。
先是冒毅然前来请示,然后又是市委邹卫国。前前后后,送走了四拨人。张一凡有些头大了。
这些人周末也不闲着,来的人总得掂点东西,不是烟酒,就是水果,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礼品。张一凡想自己是不是找个宾馆躲起来,省委宾馆肯定是不能去的,他们一下就找到了。
看看吃饭的时间又到了,张一凡还没准备动身,腾飞过来请了。
最近张一凡常在腾飞家里吃饭,今天是崔红英亲自下厨。平时都是她老妈做饭的,崔红英只要有时间,就会亲自动手。
她嫌老人家做的饭,可能不合领导的胃口。
在吃饭的时候,张一凡道:“小崔,我房里又堆了很多烟酒,你去处理一下。”
张一凡大多数时候那些烟酒,都是交给崔红英处理的。
每个月的烟酒钱,也是二三万。这些钱,有时候捐给一些扶贫基金会,有时就直接放在崔红英这里。崔红英会根据领导的喜好,把那些他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留下。张一凡本身也是抽烟的人,既然家里有烟,自然不可能再去浪费钱来买烟。
崔红英应了声,说我下午就去。
腾飞给张一凡倒酒,张一凡摆摆手,“下午付方长同志要来,你抓紧一点。酒就不要喝了。”
腾飞也不勉强,收起瓶,大家一起吃饭。
崔红英的老妈和爸爸,基本上不坐到这一桌上来,他们就端着碗在旁边吃,或者是等他们吃完了再吃。张一凡叫了很多次,他们都改变不了这习惯。
腾飞就劝,算了,他们跟领导吃饭会很尴尬的。
下午二点多,付方长就到了。其实付方长昨天就到西部省,中途去了伊吾看付兴华。付兴华到底具有领导潜质,伊吾的这段时间打理得不错,深受百姓好评,张一凡也经济留意他那边的动向。
付方长风尘仆仆的,看起来有些憔悴,跟张一凡说话的时候,他也是强打起精神。
每年的冬季和春季,都是他们植树造林的好季节,付方长这段时间忙于造林,听说张一凡有意改造南疆,他得到这个消息,马上就赶过来了。
象这种项目,当然是成林成片的,效果要好得多。付方长开玩笑道:“干这种事情,我有亲身的体会,也可以说有丰富的经验。关于如何植树造林,我还自己编写了一本小册。具体的方案就是,根据**的游击作战经验,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慢慢包围,瓦解敌人的阴谋。现在沙漠的中心,好比就是城市,而沙漠周围的戈壁,就是我们目前要争取的农村。我们要把这个沙漠的敌人消灭掉,必须从它外围的戈壁入手。”
张一凡说,能不能用拉网的方式,把沙漠分化?
付方长摆摆手,“这个万万不行。我们不能凭着勇气,孤军深入。这个植树造林不比打仗。没有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只能按部就班,慢慢渗透。”
张一凡翻了翻他的小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文字很不成规则,一般人恐怕是看不懂。本上还有汗渍,由此可见,这个小本,被付方长经常带在身上。
张一凡说,我想去考察一下现场。要不要叫上几个专家一起去?
付方长不反对,“不过我建议,从甘凉和西部的交界处入手,我们今年也在展开新一轮的大面积植树造林计划。如果张书记能接受我的建议,这也是我们甘凉人民的福份。”
张一凡知道,从那里入手,对两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付方长说得对,要改造沙漠,你想从中部入手,来个中心开花,里应外合,这是不太现实的。如果能在沙漠中找到水源,这个方案说不定又可以实现。
在植树造林方面,付方长肯定最有发言权。前两次在党的政治局会议上,付方长也实事求是,说出了甘凉的难处。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付方长说,“我不是在这里献丑,甘凉省的确属于经济落后,观念落后的贫困省,我们需要党的支持和关怀,需要经济上的支援。我希望党中央,各位兄弟省,多多给予关怀。而我自己,哪里也不去,这辈就呆在甘凉,带着甘凉人民植树造林,治理沙漠,治理黄河。”
甘凉,除了沙漠,还有黄土高原。
付方长的担很重,他自己提出来的,这辈就驻扎在甘凉了,与甘凉人们同甘共苦。治理沙漠,治理黄河。一般人在会议上,总是报喜不报忧,而付方长总是说甘凉苦,需要救济。听起来,象是跟人在唱反调。这一点,甘凉的省委书记很无奈,他知道付方长的性,就是希望其他兄弟省,党中央多给予一些支援。
甘凉政府的钱,大都用在这些方面,这也是党政一二把手意见分歧所在。
上次的政治局会议上,付方长就直说了,西部省不是一个十分富裕的省,他们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各项目的合作,让我们甘凉的人民群众受益良多。我很感谢西部领导班,感谢党中央。
说起这件事,张一凡都不好意思了。
但付方长就是这么直率,没有一点弯弯肠。
今天两人又谈到这些事,付方长颇有些无奈,“其实我也是厚着脸皮在求情,伸手向父母要钱财。”这里的父母,自然指的是党中央。付方长说,“谁叫甘凉这个孩没用,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其实,他完全可以说一些好听的话。而且上面的首长们,也希望听到一些好听的话。但付方长偏偏就报忧不报喜。张一凡说他,你们明明也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干嘛就偏要一丑遮百优呢?
付方长道:“这点成绩,能拿得出手吗?省委书记天天拿着这几万亩林说事,我是觉得拿不出手。真要等到那一天,甘凉遍地成林,黄河水清,沙漠变绿洲,我就好意思跟上面请功了。现在请功,真的不是时候。”
张一凡在心里暗道,付方长这个梦想,恐怕是一辈都无法实现了。黄河治理,不是他们一个省的事,沙漠变绿洲,多么美丽的梦想。只不过,在他们这代人身上,绝对是无法实现的。张一凡算过了,先不要说西部那几片若大的沙漠,就是甘凉那一片,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甘凉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人力只能改变一些最基础的东西,真要把这里变成跟江淮,江东等地一样的天堂,基本上完全不可能。
张一凡道:“那我们抽个时间,一起去看看,最后定个方案。”
两省联手,一起治理沙漠。这是张一凡打造的梦想。他不指望一年几年能改变什么,只要在自己的任期内,能让南疆有所改变,让南疆老百姓能过上好一点的日,这就足够了。
付方长点点头,“事不宜时,明天元旦过后就动身吧!”
张一凡说,行,日期你定,到时我们在边境会合。他看看表,“你先休息下吧,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付方长也不客气,就躺在沙发上睡下了。张一凡走出房间,腾飞匆匆而来,“江淮的徐省长来了!”
第2094章 西部雄鹰
徐前进来了西部?
之前居然没有任何消息,张一凡不由有些惊讶。
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徐前进的来意,这个徐前进啊徐前进!张一凡暗自摇了摇头,举步而出。
今天本来就是休息日,徐前进却千里迢迢赶到西部,的确令人费解。
两人在省委宾馆见了面,张一凡迎上去,徐前进就大步而来,“张书记!”
张一凡握着他的手,看到那被寒风吹得两郏发红的脸。张一凡道:“坐,坐!”
徐前进道:“周末也没休息吧?真不好意思,这么远过来打扰你!”
张一凡指着他笑了,“你啊你!”他也不点透,免得徐前进不好意思。
徐前进道:“你还别说,我真有些想念你们西部的水果,香梨啊,西瓜啊,哈密瓜啊,还有那提,葡萄的。陈建军他们那里种出来的,就是没有这么甜。”
张一凡道:“那当然,如果每个地方都一样,那还叫什么特色。这里环境艰苦,没有水的地方种出来的瓜果才甜。”陈建军在浙西开发区,从西部引进了不少品种,但那些品种水土不服,瓜果的品质没有这边好。
徐前进就点点头,“其实西部真是个好地方,相信在张书记为首的省委班努力下,明天会更好。”这种拍马屁的套话,徐前进说出来就有点怪味了。他也不是想拍马屁,只是想说两句贴心的话。
张一凡能理解他这种心情,他也知道徐前进过来的目的,就把话题一转,“我刚刚跟甘凉的付省长在谈沙漠改造工程的事。”
徐前进的确想说自己的目的了,没想到张一凡提起了付方长,他又不可能装作不知道,只得顺着张一凡的意思,“付方长同志也来了?他是来拉赞助的吧?”
想起付方长在会议上的讲话,徐前进就笑了。
他们江淮也没少给甘凉省支持,他跟付方长打过多次交道,两人并不陌生。
张一凡笑道:“那倒不是,咱们都是贫困省,谁能赞助谁呢!我们在谈论沙漠改造,植树造林的事。”张一凡抽了口烟,“计划搞一个大项目,将沙漠和那片戈壁征服了。”
徐前进道:“张书记,你们这是与天斗,其乐无穷啊!”
“呵呵……”
两人笑了起来。
“付方长同志在哪?我去拜访一下他。”
“他刚刚睡了,看他挺累的,暂时就不要打扰他了,这样吧,晚上一起吃饭。”张一凡指着他,“你请客!”
徐前进很郁闷,“不带这样挤兑人的吧,我可是客人。”
“谁叫你是全国最富的省长?”
两人开起了玩笑,徐前进就嘿嘿地笑了,“好吧,我请就我请。”
张一凡也只有跟徐前进这种老关系,才会开开玩笑。
此刻才五点不到,两人总不能干坐着。徐前进还是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张书记,我这次前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请你帮忙。”
张一凡故意装糊涂,“说吧,只要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绝不推辞。”
徐前进道:“是这样的,我们江淮决定在元旦那天,搞一个大型的庆典。主要是关于中华汽车城的事,我想你也应该听说了,中华汽车城第一辆自己研发的高档小车,将在元旦正式面市。因此这个庆典,会搞得比较隆重。还有中央部委的首长也要参加。”
张一凡说,“这是好事啊!当初这个项目,不是你一直在跟的吗?现在水到渠成了,是好事,好事。”
徐前进道:“我跟班里的同志商量了一下,我们一致认为,想请你过去,在仪式上露个面,说几句话。毕竟这个项目,是您一手扶持起来的。而且将来还得要全国推广。”
张一凡马上摆摆手,“我说前进同志,这个仪式我就不参加了。”他知道徐前进的意思,当初是张一凡一手扶持引进的企业,也可以说是他亲自种下的树,如今开花结果了,是不是得请他这个种树的人过来尝尝这果?
在官场上,很多这样的故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这份功劳应该属于张一凡的,至少徐前进心里这么想。
可张一凡也知道,自己去了,这算什么事?让现任的书记面往哪里搁?他敢说,自己出现在江淮,肯定比现任的省委书记受欢迎,甚至他说的一句话,比现任书记还管用。他张一凡手里还捏着这些江淮干部的指挥权呢!
但这种事情,他绝不对做。不但自己心里不好意思,上面也会有看法。再说,自己也不可能越权去管这种事。虽然只是嘉宾的形式,这总是不合适。
还有,他在心里同时也有一种怀疑,难道江淮要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现任的省委书记,想分化徐前进他们的权力不成?
这个容不得他不去细想,如果真是这样,徐前进迫于无奈,把张一凡搬去压阵脚,也未尝没有这种可能。好几个念头,在张一凡脑海里一闪而过。
他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这种心态,不甘心成为一个木偶,一个摆设,更不要说是省委一把手这样的一方大员了。张一凡又反过来想了,真要是出现这种局面,只要上面不插手干预,由他们下面的人自己去解决,去磨合,这是正常的。
真要是上面插手干预这事,就有点过了。
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他张一凡都不宜出面。除非,利用张敬轩的影响,从中周旋一下。
徐前进见张一凡这么说,不禁有些失望,但他仍然很殷勤地请张一凡过去。其实,徐前进前不是因为内斗和权力纠纷才让张一凡过去的,一来是不希望这份功劳落到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