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的大厅,记者们遍布各处,黑压压的一片。此刻叶志高还没有出来,记者们小声地聊天,打听内幕消息。
“老王,你知不知道叶先生为什么突然要搞新闻发布会?”
“像这种大人物,轻易不会向媒体透露什么,如果透露,一定就是大消息。”
“我想也是。”
“那也不一定,说不定叶先生要公布婚姻大事什么的。”也有人想法不同。
在众人的猜测中,十分钟后,一名风姿绰约的女主持人走上高台,微笑道:“诸位,今天神龙科技董事长,东海集团的创办人叶志高叶先生将发布一系列重大消息。而且还要告诉大家的一点是,本次不仅仅是新闻发布会,同时也是一次倡议大会。下面,我们由请以下几位嘉宾入场。”
“嘉宾?”记者们的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入口处。
“欢迎东海首席富豪,知名慈善家周丙泰周先生的到来。”一名儒雅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身后有两名保镖陪伴,坐到了嘉宾席。
“哇!周丙泰啊!这样的大人物也来了!”记者们惊叹,然后闪光灯“卡卡”地响起来。
“欢迎京都地产董事长钱解放先生到来。”满面红光的钱解放大摇大摆地进入座位,并且立刻笑呵呵地与周丙泰攀谈起来。
“天宇集团创建人,关海关老先生,欢迎……”
记者们惊呆了,这么多大腕齐聚一堂,叶先生想做什么?
接下来,风云会众多成员的长辈,一些身家百亿的大拿陆续出场,人数多达二百余人。再之后,与叶志高合作不久的一批人物也纷纷现身,人数多达上百。
然后是东海市市长,京都市长,国内各部门若干官员纷纷亮相,记者们已经傻了眼,预感到似乎要发生一件天大的事情。
正文 新闻发布2
终于,叶志高携手苗儿,在记者们的千呼万唤中缓步走出,同时出现的还有香港大慈善家伍文宗。记者们看到伍文宗的时候,都隐约想到了什么。伍文宗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一生致力于教育,世人敬佩。
叶志高把伍文宗请入嘉宾席,目光转向台下记者。叶志高修行有成,加上经过这几年的生活经验洗礼,早已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高中生,无论是心智还是社会经验,都已经变得无比丰富。
此刻,叶志高天然流露出一股稳重的气质,这种气质让人很容易产生信任感。
“各位来宾,今天召开这样一个记者发布会,是想把多年来我的一些想法公诸之世,并且使它变成现实。从我当初产生这些想法开始,我就知道想成功很难。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创办了东海集团,国内有了神龙科技,我手中也有的足够的资金支撑我的梦想。”叶志高不急不徐地讲述着。
记者们急得心中痒痒,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叶志高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叶志高平伸手指向伍文宗的方向:“伍文宗先生,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贡献毕生心力去扶持国内的教育。他的举动可能让许多的人不理解,感觉伍先生很傻,为什么要把大把的钞票花在别人身上?在这样一个处处透露着自私,处处挥发着冷漠的世界,难道会有这样高尚的人?”
记者们安静下来,有的记者暗地里撇嘴,心想又是一个假仁假义的所谓名人,夸夸其谈一番后没有丝毫作为。有些记者内心中开始鄙视叶志高,也难怪,国内有太多的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娼女盗的“大人物”,官员,或者名流。
“没有错,伍先生就是这样一个高尚的人。高尚这个词,似乎已经被人们所淡忘,经济的高速发展让许多人变得一天比一天浮躁,追名逐利,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赚钱,享受。这社会与我无关,别人的死活也与我无关。”
“但我想,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应该充满关怀,应该是中正平和。至少,这是我所期盼的,而且愿意努力去改变这一切。可能有人会笑,会不相信,然后问我:叶志高,你凭什么这样说?你又有什么资格这样说?”
“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我请来这么多的朋友。他们都是有身份,地位,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有钱人。”有记者笑起来。
“所有到场的参与这次聚会的朋友,同仁,计八百七十六人。这之前,我已经与所有的人商议过,每人出资若干,成立仁义基金。仁义基金的总额大约是三千亿。用‘仁义’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我所尊敬的一位老人。仁义基金未来将为国内慈善事业服务,将为全国的民众服务。”
记者们彻底震惊了,如此巨额的一次性捐款绝对史无前例,三千亿啊!陷入石化状态的记者们甚至忘记了提问。
良久的沉默之后,叶志高微笑道:“下面是提问时间,我会详细回答众位的提问。”
记者回过神来,立刻有人追问,叶志高指向其中一人。
“叶先生好,我是东海都市报的记者。我想问的是,叶先生成立仁义基金后将怎样使用呢?重点的慈善工作又是什么?”叶志高欣赏地看了这名记者一眼,这正是他接下来想说的。
“我们的国家一直以来,有以下几件事情备受人们怨愤。一是医疗服务,二是食品卫生,三是教育资源缺乏。医疗服务方面,很让人忧虑。我不是瞧不起国内的医生,但我们的白衣天使们的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以抗生素为例,国际通用的使用原则是尽量少用,控制用量。但我们的医生好像比较喜欢大量使用,因为这样达到的效果比较快。这种做法在正常的国度是极严重的不当行为。我们的医生名誉越来越坏,最终国际上极少会承认我们国家的医科内高校的学历。可我也知道,这不能怪我们的医生,因为国内人人都这样做,他们不做,反而是另类,甚至受到患者质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却显示出医疗人员整体素质的低下。”
“医疗服务方面的第二点,是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互不信任。如今已经演变成全社会公众对于医生的仇视,这种不信任使得患者丧失治疗机会,甚至死亡。我想说的是,这并非仅仅是医生的错,公众的也有责任。”
“第三点,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久以来,这是最受关注,也是最让人愤怒的一个社会问题。综合这三点,我国的医疗服务制度十分不合理。因此我们决定,以仁义基金为基础,以东海生物制药为后盾,成立仁义医疗服务公司。”
正文 未来医院
记者继续提问:“叶先生,您说要成立医疗服务公司,建设医院。可是我们很疑惑,你们开设的医院,难道和国内的医院有所不同吗?叶先生似乎也要使用国内的医生。我记得许多私人医院也曾经有类似叶先生的演说,但最终这些医院都沦为了同样的模式。”
叶志高笑道:“你的怀疑很对,不过我们建设的医院确实与众不同,首先,我们不会使用国内的医生。其次,我们的药品都来自东海生物制药,质量有保证,成本也低。第三,我们并非盈利为目的的机构。这三点,是我们与其他医院绝不相同的地方。”
记者们更加奇怪:“叶先生,不使用国内的医生,难道全部的医护人员都要从国外聘请吗?”
“当然不是,我们有自己的医生,而且每一个都经验丰富,堪称专家级。”看到记者们不相信的神色,叶志高继续道:“大家也知道,神龙科技很久前就制造出了生物芯片,第六代计算机芯片。什么是第六代机呢?,第六代机,最主要的特点是人工智能。所以我们正在生产一批医疗机械人,这批机械人将取代人类医护,成为医院的主流。”
记者们吃了一惊,立刻有人担忧地问:“叶先生,智能机械人真的可以治病救人吗?世界上好像还没有先例。”国人有一种思维定势,国外的是最好的,国外没有的,国内也会有。事实上,国内确实一味地复制和模仿,缺乏创新,也难怪记者们有此一问。
叶志高微微一笑:“我想,所有的人都会有你一样的疑问。不过我们早有准备,请看这里。。”轻轻击掌,后台走出两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中间是一台看起来很怪异的机械人。
这个机械人并非人形,脚下装有四个轮子,看起来像个极大的,长满了手臂的盒子。记者们立刻对着它一阵猛拍,闪光灯闪个不停。
叶志高笑道:“这是我们研制的门诊型机械人,我们请教了国内外一千多名各科经验丰富的专家,输入了相关医疗知识。经过测试,这台门诊机械人确实可以精确地判断出各类疾病,并且开出最佳处方。”
这时主持人讲话道:“台下的读者朋友,你们可以上来试一试,看一看我们这台智能医生是不是可用。”
记者中立刻站出跃跃欲试数十人,纷绘走上前台。
其中一名记者道:“我虽然是一名记者,但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医,我个人也读过医学专业,所以我就做一个裁判吧。”众记者轰然应好。
一名女记者上前,这名女记者面对机械人有点不知所措。叶志高笑道:“它可以听得懂国内数百种方言和国际数十个国家的主流语言,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告诉他。”
女记者又惊又奇,有几分不相信,她上前一步,靠近了机械人,问:“你好,我看病。”记者们都笑了。
门诊机械人立刻发出一个很温善的女音:“你好,请问你哪里不舒服?”
女记者感觉很有趣,回答道:“我浑身都不舒服。”
“请把您的手给我。”机械人回答。
一只机械手臂轻轻握住女记者的手,大约十秒钟,机械人道:“我们高度怀疑你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会对您进一步进行确诊。”
那名中医世家的男医生跑过来对这女医生望闻问切了一番,又询问了几句,震惊地对女医生道:“你确实没病,就是亚健康状态。”
接下来,记者们好奇又感觉好玩地一一上前看病,诊断结果无不准确。记者们啧啧称奇,心想这门诊机械人可比专家们好多了,说话客客气气,而且诊断准确。
叶志高此时道:“这就是我们的门诊医生,他们可以通过人体生物电异常判断各种疾病。他们也可以像老资格的神医一样为您切脉,中西结合,目前的诊断准确率百分之百。”
记者中仍然有人问:“叶先生,如果医院里一个人也没有,病人们会不会缺少安全感?”
叶志高笑道:“我们有过类似考虑,所以医院中并不是没有人。我们培训了一批专业陪护,陪护的人不是为人治病,而是为病人提供使得和心理安慰等工作。”
记者们终于明白叶志高为什么敢说以上的话了。机械人不用发工资,药品又是自己生产,加之不盈利,这样的医院确实可以很便宜。
“我们的一期计划,将在京都建设十座试点医院,如果成功,仁义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叶志高的话引来记者们的一阵掌声。记者也是人,偶尔也要看病吃药,以后可以进入便宜而且可靠的医院,他们自然乐意。
正文 反哺教育
“第二个方面,是国内的教育。”叶志高继续新闻发布,“之前,我曾经和伍老谈过国内教育的事情,承伍老不弃,他把兴办国内教育的担子交到我肩上,而我会全力以赴。”
“说起国内的教育,我想大家会比较无奈,死板的教育体制,官僚体系的教育模式。更让人无奈的是,我们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虽说目前已经普及初级教育,但许多的偏远地方根本没有学校。”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只有接受了教育,提高了素质,一个民族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准备成立仁义教育协会,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模式。”
有记者问:“叶先生,你所说的教育模式是什么?是不是也是像其他人一样建几所学校,找一批老师?”
“我所的教育模式,是指反哺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只需要前期的投资,等待发展壮大之后,便可以靠自身的力量继续运行和强大。我向大家解释一下,比如我建设了一所学校,若干年后,有一批学生从学校中毕业。这批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学校会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要他们明白,他们有责任在日后回报母校。”
“等到这批学生毕业,进入了社会,有了工作。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用各方方式回报学校。事实上,国外的许多名校也有类似的做法,那些学校越来越发展壮大。”
记者们这会儿明白了,但有人提出了疑问:“这种模式听起来很好,但是叶先生,如果学生们走出校园之后忘记了母校,你们又该怎么办。”
叶志高摇摇头:“我们如果创办学校,学校所接收的学生大多数是穷苦人家孩子。他们从小生活在贫苦的环境之中,有深刻的体验,我相信他们的良知。而且这一体制是自愿的,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一名学生毕业后承担什么。”
“有了模式,我们想知道,叶先生打算兴建多少所学校呢?”
“我们目前的策略是大范围,小规模建设学校。全国县级单位2861个,所以我们决定兴建2861座综合学校。学校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免费提供住宿和生活物资。当高中毕业之后,我们会根据成绩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高等院校。”叶志高说到这里,十分感慨地道:“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教育这种事情必须逐步改善,因此前期的话我们可能帮助不了太多的人。由于所有的教育资源免费,因此凡想进入的人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筛选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经济条件,二是学生的智商,聪明的学生我们会优待录取。”
有记者反对:“叶先生,我感觉这种做法似乎对不聪明的孩子有歧视性。”
叶志高淡淡道:“世界上很少存在绝对的公平,我们的能力有限,目前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如果未来我们的模式成功实施,毫无疑问,学校会越建越多,最终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读上书。”
“这么说,是不是有钱上学的孩子无法就读你们的学校?”
“并非如此,如果这名学生十分优秀的话我们一样会考虑。我指的优秀,是异常优秀,智商必须超过一百五十,或者拥有某方面超长的天赋。即使如此,这批孩子也必须支持一定的费用。”
记者们倒抽一口冷气,一百五十?恐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