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79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1796-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志尚说道:“一般来说,守城的一方总是占据优势的,我比较倾向于踞城而守,消耗他们的实力,到合适时机一举击溃他们。”
  高均平见其他人都没有说话,转头对着张修远问道:“修远,你有什么想法?”
  张修远说道:“我到不同意孔先生的看法。”
  说着朝孔志尚歉意的拱了拱手,孔志尚也微笑着示意没事,让他接着说。
  “我们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踞城而守,会给鞑子一种畏惧他们的印象,只要我们稍一受挫,以后会有更多的军队参与进围剿中来。而如果我们主动在野战之中堂堂正正将围剿我们的清军一举击溃,那以后官军见了我们肯定会闻风丧胆的。”张修远说道。
  这时司梦星也说道:“我也赞同修远的计划,只是这样可能伤亡会很大。”
  张修远说道:“守城的话,伤亡也会很大,现在伤亡一点,以后我们就会顺利很多,少死很多人了。”
  张伟扯着大嗓门说道:“还是我大侄子想的方法带劲,就一对一的干上一场,以后看谁还敢与我们为敌。”
  高均平与张伟也点头表示同意,高均德见众人都同意,便说道:“那我们就等待新野的官军南下,我们就在吕堰附近与他们打一场正面战。这一战务必要全力以赴,要打出我们的威风来。”
  众人慨然应是。
  
  第十六章 溃败
  
  更新时间2014…8…18 19:42:26  字数:3277
  经过一晚的权衡,鄂辉还是决定南下,否则的话,他与乱匪一仗未打便龟缩不出,到时候被御史参一本,畏敌不前的罪名可不小。
  鄂辉率军缓缓的开出了新野城,半天之后高均德也率军开出了樊城,两天以后两支队伍在吕堰南面平原不期而遇。
  两军的都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遥望着对面的敌人。
  “启禀元帅,鞑子派来使者。”斥候来报。
  高均德说道:“带上来。”
  来的是鄂辉的师爷祖高谊,祖高宜打量着高均德,过了一会儿笑着说道:“高元帅果然气度不凡。”
  高均德不置可否的说道:“你是何人?”
  祖高谊答道:“我是鄂辉参领的师爷,在下祖高谊,是前来给高元帅送鄂参领的劝降信的。”
  高均德笑着说道:“劝降信,我也不必看了,你拿回去吧。你告诉鄂辉,就说我们就在此地,一较高下。”
  祖高谊仿佛对高均德并不意外,毕竟劝降只是例行,能成则好,不成的话继续开仗便是了。
  “那在下告辞了。”祖高谊说完转身便离开了。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襄阳城中的高鸿信接到了高均德的信件,知道此时大军已经北上,没准现在已经与清军开战了。
  “俊茂叔、同化叔,现在我们该干什么?”高鸿信问道。
  高俊茂问道:“现在新兵招募与训练的怎么样了?”
  高鸿信说道:“新兵已经招募完成,由于时间仓促总共招到了两万五千士兵,已经开始训练了。但是如果要上战场的话恐怕不行,毕竟才训练没两天。”
  高俊茂说道:“那样的话,我不建议你带着这些新兵去前线,毕竟新兵去再多也于事无补。”
  乔同化也说:“我觉的高将军说的很对,另外我认为我们在这里比在前线要更好。”
  高鸿信问道:“怎么说?”
  乔同化说道:“虽然清军从北边来了,但是难保南边不会再来,有我们在襄阳坐镇的话,可以消除后顾之忧。另外我们可以加紧训练军队,如果前线要是有个万一的话,有我们手里的队伍,我们便可以从容应对。”
  高俊茂听后也说道:“同化说的有理,我们还可以趁机往南攻略一些城镇,即练兵又扩展地盘。”
  高鸿信听后,笑着说道:“那我们就这么定,我这就给叔父写信,告诉他我们的决定。”
  高均德与鄂辉的军队已经开始了厮杀,这可能是清朝自三藩之乱在中原之地发生的最发规模的战阵了。
  傍晚时分,战场之上到处都是鲜血与尸体残肢,虽然这只是第一天试探性的战斗,但是由于是平原大会战,死伤肯定不会少。
  高均德说道:“没想到死伤会这么大,短短一天试探性的战斗都死伤了四千人。”
  高均平说道:“是呀,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组织这种战斗,没想到会这么惨烈。”
  司梦星说道:“元帅、各位将军,虽然今天我们伤亡很大,但是清军的伤亡比我们只多不少。我觉得明天我们必须一股压上,彻底打垮清军。如果这一仗我们胜利的话,那以后就真是扬名天下了。”
  高均德说道:“扬名天下不一定,在清军那出名是肯定的,以后我们的麻烦不会少了。”
  高均平说道:“人跑出名猪怕壮,但是我们不能畏惧,只能迎难而上,等什么时候我们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用在惧怕任何人了。”
  清军大营,鄂辉正在皱着眉头沉思,旁边的师爷祖高谊在一边看着,没有打扰他。
  “你认为明天反贼可能会采取什么策略?”鄂辉问祖高谊道。
  祖高谊略一沉思,答道:“大人,小人觉得反贼的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不投降,要不硬拼。”
  鄂辉说道:“投降已经不可能了,那只剩下硬拼了?”
  祖高谊说道:“只能如此,毕竟反贼与我们一样,都是步兵。他们数万人在一起要撤退的话,肯定会演化成溃逃。到时我们随后掩杀,贼军必败无疑。他们肯定也清楚这点,所以只能硬拼。”
  鄂辉听后漠然,一会儿说道:“我们何尝又不是呢,当真是骑虎难下呀,早知道就驻守新野城,禀报朝廷请求援军后,再出兵一鼓作气消灭反贼了。现在实力旗鼓相当,并且通过今天的试探,我觉的我军之战力还要逊色反贼一筹呢。”
  祖高谊说道:“现在多说无益,明天只能与贼军一决雌雄,我们别无退路。”
  说完,鄂辉便没有再接话,两人均是沉默起来。
  一晚无事,双方都没有偷袭对方,既然两方都已经决定了,要在今天做一个了断,便不会做无用功,平白浪费了养精蓄锐的时间。
  朝阳映照下,两军的营帐遥遥相望,中间是一片平坦地带,上面隐约可见片片鲜红的血迹。
  双方吃完早饭后,便不约而同的列好了队形。现在两方的战争仿佛回到了上古时候的风格,明火执仗、没有任何阴谋诡计,两军对垒以力获胜。
  随着两边主帅的一声令下,头戴白巾的义军,便于身着“兵”“勇”字样混杂的清军,撞在了一起。
  士兵们都在忘情的厮杀这,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刀剑,以最狠辣的方式杀死眼前的敌人。鲜血飞溅,呼喊声震天。
  渐渐的清军士兵有些抵御不住了,开始有了逃跑的人。但是刚一转身便有鄂辉的亲兵执法队,在后面将其斩杀,想要逃跑的清兵总算被遏制住了,清军没有因此而崩溃。
  鄂辉很了解朝廷军队现在的状况,况且他现在的队伍既有少部分八旗兵,又有绿营兵勇,编制混乱、战斗力参差不齐。如果死伤过大,肯定会出现士兵转身逃跑的现象。他提早便安排自己的亲兵,在队伍身后督战,有人逃跑便杀无赦,终于避免了逃跑可能带来的崩溃。
  时间还在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死伤都很大,双方也都有些着急了。
  高均德便对着身后一直请战的张修远说道:“现在是时候了,你们的任务就是直插鞑子大军的腹心,让鄂辉惊恐逃窜,那样清军就全局溃败了。”
  张修远听后顿时大喜,高均德一直没有派亲兵营出战,张修远看着其他人在战场厮杀,而他们几个只能冷眼旁观,早就不舒服了,几次向高均德请战均是未被批准,都被高均德以“时机未到”为由给拒绝了。
  “末将领命。”张修远领命道。
  说完张修远便对着身后的亲兵营大喊:“亲兵营的将士们,随我杀呀!”
  “杀呀!……”一片喊杀声,一道洪流便朝清军方向冲去。
  高均德看着杀出去的亲兵营,心里不由提了起来。他之所以把亲兵营放到最后,就是为了最后破局用的。亲兵营是高鸿信亲自训练的,在诸军之中战斗力是最强的,如果亲兵营能使清军主帅阵地动摇,那胜利便属于他们的了。而如果他们无功而返的话,那就胜负难料了。
  张修远、高光远、张修哲、高鸿智都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好似一支离弦之箭一样一往无前。
  此时鄂辉的中军处已经遥遥在望了,清军也随着他们的深入,开始了更大规模的逃跑,这时鄂辉的亲兵营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了。
  但是鄂辉并没有紧张,他毕竟是经过大阵仗的人,他经历过大学士阿桂定兰州回乱的战斗,还是跟随福康安将军讨灭台湾乱民林爽文与廓尔喀,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不可能只被一个冲击便吓得失了方寸。
  鄂辉只是淡淡的传令道:“命令火器营出击,阻击冲营的乱匪。”
  原来鄂辉南线特意从火器营抽调了一千五百名火器营的士兵,虽然满清的火器与西洋人比起来已经有了些差距,但是火器在国内来说还是步战的利器,毕竟乱匪没有火器,也很少接触火器,用的好的话就是一只奇兵。
  张修远看到清军的大营处,冲过来一队士兵,他们有一千多人的样子,他们手上没有拿着刀剑等武器,而是拿着一根棍子型的东西。
  张修远猛一看到,还以为清兵失心疯了呢,但是他猛然想起高鸿信对他提起过的火枪,在联想到眼前的清兵,便脸色不由大变。
  张修远一直最佩服高鸿信,对他说的话很是留心,上次高鸿信对他谈到火器他便留心了。高鸿信对火器推崇备至,认为火器必将取代刀剑成为主要的兵器,并且对他讲了火器的基本作用以及威力,那是高鸿信就说,纯粹步战的话,双反没有大炮等重型武器,使用火器的一方将占据优势。
  张修远赶忙对对着身后的士兵喊道:“大家都趴下!”
  这时高鸿信交给张修远的应对之法,但是众人急切之间没有反应过来,清军的第一轮时机便死了很多人。张修远没有因此犹豫,在清兵的射击间歇时间,便督促士兵死命的往前冲。
  张修远冲到火器营的队伍当中时,他的身后此时只有几百人的样子,可见死伤是多么惨重。
  鄂辉见火器营也被冲散了,溃逃的清兵现在已经朝他的指挥中军冲来,此时他已经无力回天。
  “参领大人,快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师爷祖高谊劝解道。
  鄂辉看着越来越近的溃军,恨恨的下领导,后军变前军,加速脱离战场,返回新野固守待援。
  
  第十七章 大战之后(上)
  
  更新时间2014…8…19 21:16:30  字数:3099
  鄂辉率领着自己的亲军快速的脱离了战场,清军的溃军也仅仅跟随这鄂辉的脚步,死命的往北逃窜。
  高均德本来见清军火器营的出现,对这次冲击对方中军的奇袭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谁想张修远等人居然冲过了过去,一举冲散了清军的火器部队。现在鄂辉已经率领自己的中军往北逃窜,高均德立马命令大军跟随其后,沿路掩杀奔逃的清军。
  张修远等人更是一口气追击到了河南新野境内,最后怕远离大军再中了埋伏,便停止了追击,开始返回与大部队汇合。
  等他们回到战场附近时,天色已经变暗,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
  张修远看到远处的营寨,知道今晚可能要今晚可能要就地扎营了,边直接率军进入了营寨。
  张修远来到大帐,高均德等人都在。
  “修远有些鲁莽了,万一遇到埋伏怎么办,毕竟你们亲兵营死伤很大。”高均平说道。
  张修远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这次我们亲兵营死的人太多了,我是报仇心切,所以追过头了。”
  高均德说道:“修远毕竟还年轻,这次吸取教训就好了。”
  高均德说完,接着转头说道:“张业、梦星你俩的伤没什么大事吧?”
  张业哈哈一笑,说道:“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
  司梦星说道:“都是皮外伤,没有什么大碍。”
  张修远这才发现张业和司梦星受了伤,听到两位说没有什么事,便没再说什么,接着问高均德道:“元帅,我们什么时候返回樊城?”
  高均德说道:“明天就回樊城,然后在南下襄阳与俊茂、鸿信、同化他们汇合,然后一起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动向。”
  第二天,义军开始整军南下,下午到达樊城。
  襄阳城的高鸿信早已经接到了高均德的来信,知道在吕堰与清军的会战已经结束。他们获得了胜利,但是伤亡也很大,伤亡一万七千多人,还有很多人受了不轻的伤,短时间内无法作战。
  “我们明天就出兵攻打南漳会不会有些仓促了?”高俊茂问乔同化道。
  乔同化说道:“南漳本来就没有什么兵力防守,如今在吕堰又刚刚大胜,我们挟大胜之威南漳肯定能一鼓而下。”
  高鸿信说道:“我也觉得现在攻打南漳正是时机。”
  高俊茂说道:“那我们三个这次谁带兵前去呢?”
  高鸿信说道:“我与同化将军一起前去吧,俊茂叔就留守襄阳迎接元帅他们。”
  高俊茂说道:“好吧,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高鸿信与乔同化均是哈哈大笑。
  湖北汉阳府孝感城外,王聪儿大军的中军营帐,王聪儿看着眼前的信件,脸上有了一丝喜色。
  姚之富问道:“王元帅襄阳那边有什么好消息?”
  王聪儿兴奋的说道说道:“高均德元帅已经率军攻克了襄阳府城,此刻应该正在吕堰与清军南下围剿的大军大战。”
  姚之富也很高兴,说道:“这个消息很及时,正好孝感我们已经共打了两天了,士气都有些低迷了,可以拿这个消息来振奋一下人心。”
  张汉朝也兴奋的说道:“我们必须赶快攻克孝感,直逼汉阳,否则就落高均德等人一筹了。”
  “明天攻城前,将此消息晓谕全军,我们一鼓作气攻破孝感,直逼汉阳。”王聪儿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