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并不遥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里并不遥远-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父亲以前并没有正式戴帽,所以只好补一顶,暂时戴一下,马上就可以摘下来。
这只不过是一种手续,不要紧的。“
听了张树根的解释,白小松才平静下来,白晓梅也松了一口气。是的,自然界的一切是那么丰富多采又变幻莫测,人世间的行为规范又岂能一成不变,永不逾越?
“好了,我们回家吧。”白基兴接过那张象征着他多年来风风雨雨,荣辱兴衰的纸片,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口袋。然后,领着他的女儿与儿子,朝着那裹在苍茫的群山怀抱,沐浴着晚霞光辉的小山村走去。                                             
尾声
一九七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二月十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仍然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成绩是主要的。”的观点,并提出“今后若干年内,还要继续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同时也承认知青工作“‘统筹兼顾’的方针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城乡劳动力的安排缺乏整体规划,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青年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安置人数过多的地方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作出了“调整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城乡广开门路,妥善安排知识青年。”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对一些下乡多年的老知青,“要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逐步安排他们从事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工作。”“对一九七二年前下乡的,优先安排,两年内基本解决。”并对其它有关知青工作问题作出了规定。
中共中央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二日以《中发(1978)74号》文件向全国发出通知,同意并转发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至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名义上还在继续着,但实质上已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了。通知发出后,全国掀起知青返城的热潮。各省、市、自治区按照中共中央(1978)74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各种相关的政策:招工,转干,病退,困退……不一而足,只要能让那些知青回城,任何理由都能成立。知青们在一片“回家了”的欢呼声中,迎来了等待多年的曙光。
大返城开始了。
从一九七九年初开始,数百万知青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带着满身的伤痕,一脸的困倦,从边疆,从草原,从黄土地,从黑土地,从那些抛撒下青春、汗水和泪水的地方,又回到了他们原来出发的地方,走完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次轮回。
大潮退后,满目疮痍。飘扬了十多年的知青旗帜,终于无可奈何地倒了下去,横亘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大堤在一瞬间彻底崩溃了。上山下乡,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徙,回归,周而复始劳而无功的运动,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宣告寿终正寝。
太阳又一次从东方升起,以她那博大的胸怀拥抱着整个世界。灿烂的阳光穿云破雾,照遍了这个小星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生命都因此蒙受着她的恩赐。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悲欢离合,在她的面前都显得那么的渺小与短暂,唯有她的光辉才是最伟大的永恒。
“再吃一点吧。”张瑞祥见白晓梅站起来,便劝说似地说。从今天早上起来,他就一直小心着,只是,他总觉得,他好像还有什么做得不周到,而唯有白晓梅再多吃一点,他的心里才会踏实些。
“已经饱了。”白晓梅确实感到肚子饱了。尽管今天早上的菜与以往是没什么两样,还是那一碗咸菜,还是那一盆青菜,还是那几条小鱼干,可她却觉得,今天的味道与往日有些不同,也说不出究竟是变得好吃了还是什么。总之,她确也比以前多吃了小半碗的饭。
“那——”张瑞祥不知该再说什么了,“碗放着就好。”
“我顺便洗就是了。”白晓梅说着,连同张瑞祥吃过的碗也拿起来。一起放进木桶里洗净。然后,像往常一样,擦干手,从容地说:“我先过去了。”说着,走了出去。
自从白基兴回城后,白小松按照有关“父母身边无子女照顾,可办理一个子女回城”的政策,春节过后不久也办了回城手续,回到了城里。这一来,剩下白晓梅一个人,煮饭烧菜便显得既费事又有诸多不便,就在张瑞祥家里搭了伙,一日三餐都在这里吃,倒也过了一段逍遥的日子。
今天,是白晓梅离开这里的日子。她是全大队最后一个办理回城手续的知青。
回城!多么令人振奋的字眼。为了这一个愿望,不知有多少知青为此付出多少磨难,演绎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也因此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然而,就是这么的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白晓梅反倒显得出奇的平静,既无大悲,亦不狂喜,在超然的状态中面对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白晓梅来到宿舍前,凝神伫立。走廊上的梁架椽角,蛛网倒挂;墙壁上的白灰,已经斑驳不堪,有的地方开始脱落了;一个个紧闭的门悄然无声,整排宿舍已经是人去楼空,往日的嬉闹已是一去不复返了。看着这一些,她的心里不由有点潜然了。
白晓梅走进她住的房间。她今天要带回去的东西都已经捆扎好了,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了,只有一床被子,蚊帐以及几件衣服和一个挎包而已。其它的东西在白基兴与白小松回去的时候都带走了,而带不回去的东西也早已经给了别人。所以,她只要把扎成一捆的东西往后一背,就可以走了。
时间还早着,况且,“五。一”节开通了经过大桥,直达公路后端的班车。这样,搭车就无须再去青石坑,只要在大桥边等就行了。
白晓梅看着已经变得陌生了的房间,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空寂。她迫切地需要有点什么来充填。她拿起扫把,从屋里后角开始扫起来。尽管地板昨天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但她还是认认真真地把墙角,竹床底下,桌子底下——凡是扫把够得着的地方都扫了一遍。她把那些着得见的沙粒及看不见的尘埃都扫出门外,又奋力地把它们扫下走廊的台阶。她看见沙粒落在了空地上,尘埃在阳光中飞舞,才如释重负般地直起腰来。
干净了,已经很干净了。她在心里说。她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这阳光中慢慢升腾,终于变得一片透明。
突然,一道模糊的字迹映入白晓梅的眼帘,她不由自主地朝那写在过道墙壁上的字迹走去。
马聪明到此一游——这是马聪明临行之际顺手用木炭写下的。
白晓梅站在字迹前,默默地审视着。马聪明的字迹,既是对当年苦难生涯的一种自嘲,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戏谑,但又何尝不是对人生、对知青运动的一种诠释?
她的心又一次的释然了。
白晓梅决定走了。她走进屋里,把东西提出门,又习惯地掏出锁匙。她的手在半途中突然停顿了,她看着那片锁匙,幌然想起,已经不需要再锁门了,这里的一切都将在她跨出的这一步后永远的不再属于她了。她又走进屋里,把锁匙放在桌子上。
可以走了。白晓梅把挎包背上,正要去提被子,张瑞祥急冲冲地走来了。
“要走了?”张瑞祥有点动情地问。
“走了。”白晓梅轻轻地说,仿佛怕惊动了什么。
张瑞祥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白晓梅。然后,慢慢地提起棉被上的背带,挂在肩上。
“我自己背吧。”白晓梅的声音更小了,连她自己也觉得,这话只有心才听得见。
张瑞祥又深沉地看了白晓梅一眼,转身背着棉被走下台阶。白晓梅也不再说什么了,也走了下去。
清清的青龙江缓缓地从大桥底下流过,两岸的群山一片葱翠。白晓梅昂起头,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那沐浴着朝阳光辉的大桥——一个新的起点——走去。                                             
后记
在写这部小说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写点什么文字给别人看。我一直以为,写书是作家们的事,是文人墨客者的专利。而且书是要流传的,一本书不但同一地方同一时间的人可以看到,甚至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看到。因此,书在我的心中也一直是神圣的,特别是那些已被历史证明是不朽的书。当然,也有一些写得很差的甚至可以说是糟粕的书,另当别论。所以,只读到小学六年级的我,是没想也不敢涉足这一领域。
之所以写成这部小说,竟是出于一个极其偶然的触发——闲来无事,隔壁女孩老是缠着我讲故事,但我不是说书人,哪有那么多故事好讲?于是,便把我当年上山下乡当知青所经历的以及所见所闻,当作故事讲给她听。
不想女孩竟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我当知青时的年龄与她相仿,都是十六岁,而十六岁的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当年十六岁的我是怎么生活的。所以,当年整整一代知青的命运,以及知青的喜怒哀乐,还有那无奇不有的经历,对她来说,都是神秘而遥远的,并深深地吸引了她。
故事一天一天地讲着,天方夜谭般的似乎永远没有穷尽。女孩在故事中展开烂漫联想的翅膀,而我却坠入了回忆所挖掘出来的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令我永生不忘的过去。
一日,故事讲一半,女孩因事离开,只好暂停。然而,那讲了一半的往事,却历历在目,令我欲罢不能。于是,信手拿起笔和纸,略一思索,给故事里的人物起了个名字,并将情节稍作改动。写出来一看,竟是一个小说的雏型,并且,自我感觉良好。我突然大悟,小说原来就是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如果我把所有的故事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虚构,不就是一部小说了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年是何等的轰轰烈烈,又是那样的可歌可泣,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那是一部令人悲怆又魂牵梦萦的历史,是用千千万万知青的灵魂与肉体修炼而成的——每一个知青,都是这部历史的一部分。不管今后人们如何看待这场运动,但作为历史,它必然永载史册。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关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文字记载并不是很多,长篇小说更少。这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但也引起我的深思:一场历时多年,人数众多,影响广泛深远的运动,为何时隔不久,就几乎消声匿迹了呢?人们在研究着几千年前的历史,但对这近在眼前的历史,就只能留给后人去研究吗?如果我们今天能尽自己的所能,把这段历史写不来,一定会比后人的研究准确得多。
于是,一个近乎狂幻的想法在那一瞬间形成了——写一部小说,一部全方位、多视角再现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知青的生活、心理状态,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知青们艰苦的劳动、观念的转变、人格的扭曲,还有他们为自身的生存所付出的代价,在痛苦的磨炼中对社会上种种现象的思索……等等,等等。这些,都将在这部小说里一一展现。
然而,幻想可以在一瞬间形成,而实践却是一座遍布荆棘,无比险峻的山峰。
那通往山顶的路是那么崎岖曲折,那么的令我迷惘,甚至有时以为是无路可走了。
但我认定了那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的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由于我从没写作经验,要完成如此一部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多,政策性强,相关人物众的小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作为小说,不同于一般的纪实性文学,单靠罗列事实是完全不够的。但是,要把那么多的真实的虚构的故事情节,理性而合乎逻辑地串连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那其中的艰难,却是我当初动笔时完全估量不到的。另外,我又不是专职写作,我必须先为自身的生存做最大的努力。因为我是个体户,生意场上的任何一点波折都足以使我的构思中断,甚至停笔数月。只有在心情缓和的时候,才断断续续地接着写下去。
为了写好这部小说,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使故事的内容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步;也看了一些书,从中汲取营养与借鉴,使自己的写作技巧得以提高。我抱定一个宗旨:要么不写,要写就一定写好!就这样,从1994年3月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历时三载,终于在1997年5月完成了初稿。初稿完成后,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98年12月21日修改完毕。然后输入电脑,又花了一段时间。
今天,当我把这部小说奉献给您的时候,我终于可以宽慰地松了一口气。我感到问心无愧,我做了一件对我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但是,由于我的能力有限,以及主观上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与片面性,小说中出现缺陷与错误是难免的,这些,均有待于您的指正。另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盼望有更多的反映知青题材的佳作问世。诚如愿,则幸甚。
【全书完】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电子书,请登陆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