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鞭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鞭心-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回想赵一丹小的时候,那小娃长得惹人可爱,但天生傲骨,做事为人与一般小孩子不大一样,虽然那时人们对他的一些做法有些“心惊”,但压根儿没有想到这小娃是一个不服输的主儿。

村人的议论自然也传到赵一丹兄嫂的耳朵里,本来几位哥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他们对支持赵一丹上大学的信心不足,心理很矛盾,支持了赵一丹,这穷家里无形中就背上几千元的债了。给本来比较贫穷的家只能是雪上加霜。但这又是为赵家大房头“洗清罪名”解脱“三代不出人才,人就变驴”的精神枷锁的一次机会。无论如何也得支持赵一丹一把,同时也为自己的后代树立榜样,让下一代再不会在学习差时找借口“我们几代都没出人才了,我们自然强不到那里去。”

这样至少在教育孩子学习时可以说:“你看你四叔他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上了大学,说明我们家人并不笨,只是吃苦精神不到位。所以娃娃们一定要自信,一定会能考上大学,跃出农门,成为一个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个精神议意重大,无论如何也得支持一下。这是一个家族中的精神食粮,比家财万贯还重要。

赵一丹兄弟四人中,就数老三赵强的生活比较好一点,多多少少也能算得上是一个生意人,在赵家川来说可是一个老板了。村人评价是在同村同龄人中是生活条件最好的,事业最有成的人。当然赵强的生意要做大做强,用钱的地方很多,到田坪乡购买营业房,扩大店面,经营多种生意,这都需要钱。要想成为山乡一富,这个目标很大,实现起来也很困难。

启动资金中的几千元,对一个生意人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会做生意的人,几千元都成变成成万元。如果没有了这几千元,这无凝断了生意的财路。要想放弃这么多诱惑,而支持曾不配合“赵强的创业大计,打乱了他的全盘复兴大计”的赵一丹,这做为哥哥倒很能理解,但做嫂嫂的张秀琴未必能理解。

如果张秀琴不同意支持赵一丹,他赵强顶着这么大的代价支持赵一丹,这个心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征得她的同意,他赵强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同时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幸福生活。支持了赵一丹无凝就是降底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先不说这些扫兴的话。“某某家出了大学生”,这对农村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多多少少有些光宗耀祖的意思。虽然现在大学生多了,不毕业分配的人也多了,但是对于他们山乡人来说,大学生并不多的,考一个大学生,这品级和档次就比得上古时的中了“进士”一样,这自身具有的功名利禄就来了。

这对于赵一丹太爷赵作鹏一脉来说,赵一丹能上大学,不管用那一种渠道上了大学,这在族史上无论如何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的成功就无形中担当起整个家族的精神支柱,他的成与败,荣与辱也代表着家族的荣与辱成败。

同时代表着赵氏大房头一脉,打破世俗樊篱,解脱精神枷锁,冲开愚昧无知的第一人,他无凝在赵氏宗族中有着跨时代第一人的“伟大”之处。就如一潭死水有了活的源头。为宗族小字辈们的思想种下一颗精神的种子。为赵氏文化基业打下一片“江山”。为整个家族繁荣开了一个好头。

在赵一丹家乡这个小圈子里,或者再大一点,在整个乡镇来说,赵一丹的成功多多少也有些“第一人”的荣耀。赵一丹的事迹成为乡镇青年学子,从“独木桥”跃龙门,走出另一条新路。正如俗话说的“条条大路通长安”的真正实践着。这精神食粮的做用是强大的,不单是赵一丹家族的精神食粮,同样也为如赵一丹一样的家庭,有着青年学子的家人都带来了希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家庭最困难,生活最贫穷时,自食其力都有问题时,靠自己的能力上了大学,为自己交补了上大学的学费,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大年三十。以往的倒行家庭会,这一次变得相当的隆重,赵一丹的三位哥哥嫂嫂,及子女都来了,特别的齐,特别的全。以前家庭中最长着讲话,这次家庭会上,赵一丹却成了主角,大家齐心协力为他一人着想。赵一丹从没有感受过如此被整个家人关心的感动。做人就应该活出一个样样子来。他们今天这么帮助他,将来自己有出息了,为要帮帮家人,至少让家里人活得好一点,这是做人的起码原则。看到四十多岁的大哥赵龙、小四十的二哥赵飞、三十岁出头的三哥赵强、赵一丹由不地有些感动。平时一家人为了苦日子,兄弟之间相互挣的面红耳赤,想不到今天却为了赵一丹也是宁愿多吃点苦,也要为他挣点学费出来。

俗话说有父尊父无父尊兄。当然这事就得由老大发言和做主的事。可是老大是没钱的主儿,他有时说话没权威,因为有时说的事,站不住杆杆,老婆常拆他的台,所以渐渐地兄弟就不愿意听大哥的话了。老二脾气大,人犟,说话做到做到,但是人穷,在钱上仍是拿不出来多少。老三赵强条件当然好,但是他是商人考虑的事多,各个方面都要顾及。

老三赵强当然希望老大,老二两个都能多拿出一些钱,这样他心里轻松,还有一点,老三他知道,如果他出的多了,老大老二肯定就不愿意出钱了。到时他的负担就更重了。当然安他心里的意思,赵一丹的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他肯定是要出大头子的,因为他知道,每次家里出了大事,都是他一个人扛着,尤其是出钱的主儿,都是他先垫钱。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老大老二合起来担当一半学费,老三一个人担当一半学费。原因是老三挣钱。老三虽然心痛钱,但是还是答应为了四弟能上学,他就是陪了生意也要供上弟弟。

虽然这笔钱能让他的生意大打折扣,但是这事意义重大,不得不支持。再着他自己能走进大学的门,这做哥哥的再不支持他一把,这情面感情上都说不过去。

老三知道,老四上了大学,就是让老大老二出学费,的确是困难,尤其是老大,他更没主见,因为所有的事他老婆做主的多,表面是老大做主,实际上老大都是看老婆的脸色行事。其实这事老三赵强早知道,但是为了自己他还是尽理想让老大老二多挣取出一些。因为支持四弟上学的钱,这个肯定是白给,没有一点儿的回报的东西。

就算是老大老二答应了,如果真能兑现那也好说,如果兑现不了,这一切还是老三出。家里出了几次大事老三都摸清了老大老二的性格脾气。所以他是做好两手准备,再着这事他们两个本来有责任,因为父亲不在了,母亲的话他们又不怎么听。所以这个讲求原则最重要,那怕是表面上的,总有一个谁欠谁的,不至于做了好事,还惹一堆麻烦出来。

当老二还是比较男人,虽然老二没有文化,是个粗人,但是针对这事他还是特别地在意。他当场表态这钱他一定给老四,就是过完年他去煤矿背煤一定要支持老四的。虽然他没有下煤矿好几年了,但是这次他一定下,并且下的很高兴,心甘情愿。

第二期的学费虽然赵一丹自己解决了,但是生活费估计还是有些紧张,赵一丹希望能给生活费上给予支持。老三表了态,一定支持。

但是老大说,他的筹钱法就是买掉家里的那一头驴,但是这个驴当时还不能买,必需等着秋种完成之后再说。当然其它的钱赵一丹自己还得想个办法。如果家里人都困难弄不出钱怎么办。实际上赵一丹也是早想好了,只是没有说出来。这事还得等着没钱生活时用。

大学几年,总共需要近两万元。赵一丹已解决了3000多元。还余一万五千多元。赵龙、赵飞各担1400元,老三赵强担当6000-8000元,余它的还有短缺的话,赵一丹自己还得想些办法。

出门打工几年了,赵一丹知道钱来的不容易,也不能逼迫了几位哥哥。当然老三赵强支持赵一丹,这事只要答应了肯定没有钱,就是那时手头紧没钱,老三也能借钱给他的。

安前的大学花费情况,赵一丹同家人粗粗算了一个账,家里几人的钱也就是安这个消费标准定的,如果超出这个标准,准得饿肚子,或着自己找钱花,再没有兄弟来帮他。所以上学的钱一定要仔细地花。这是家里人一致要求。

赵一丹也知道,他现在心态还可以,但不知到大二、大三那几个年级,能不能保持这一节俭做法,也不好说了。如果真在大学里能碰到自己情投意合的人怎么办,访不该花钱。这些都是未知数。赵一丹也没有想那么多,到时候再看情况而定吧!没有发生的事,他大可不必为还没有到来的事而烦恼呢?以前为这事烦,现在他觉得不该为这事烦恼了。再着以前的事都黑着,谁都保不准会有什么事发生的。

当然兄弟四人还同赵一丹约法三章。这毕业证一定得拿上,一定得好好学习,不准在大学里胡乱花钱,乱谈恋爱。上大学的钱兄弟几个分担了,这以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钱,需要赵一丹自己想办法了。因为兄弟能尽的力都尽了,要么供赵一丹读完大学,要么就娶个妻子过穷日子。

将来有本事了可记得帮帮其它兄弟,或小字辈,如果混不出来,没本事那就就算了,首先要混好自己,不能给赵家丢人。

第096章 春风得意

第096章春风得意

大一第二学期正式开学后。赵一丹得到全家的支持,这心里的负担轻多了,至少有了一点精神和资金上的双重依靠。所以他手里那仅有的点存钱,可以适当地花花了。但为了省钱,赵一丹仍和一位登黄包车的小老乡租住在一起。

在上大学时,赵一丹被校诗歌协会吸纳为理事,再着他来自于社会,做事胆大心细,想法多样,诗歌写的不错,后又被提拔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时每周一次的诗歌研讨会上,每一个诗歌写作有经验着,必需为新到会员讲课,讲创作心得,写作手法,等等。

所以,赵一丹不但在自考生心目中非常有名,而且还是全校师生中也很有名,因为他与他打交道和参加诗歌写作的人,是校里的老教授和校研究生会的主席及团委书记、研究生、普招生共十多个系的大本生。

在这么多诗友中,他们特别推崇赵一丹写的《悼诗人屈原》,此诗意境高远,磅礴大气,豪爽明快。

《悼诗人屈原》

高傲涉江的人啊

哀南夷莫余知兮

原哀您立鄂渚

伤情回首

回首伤情

看着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至扑来

打着江边的礁石

瞻望祖国未来

原您不再哀伤

定会驾虬高驰

定会永生在你的祖国

我们一道

定会把我们的爱国之心

化作摩天大厦

现代化的高楼

壁立世界亚洲

我们的足下

人们欢呼踊跃

和平幸福的《青鸟》

赵一丹还组织了多次诗歌展出活动,并在自考大院5个系里公开展出。同时在全校也公开展出6次,每次组织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画展版,把诗歌协会的诗歌装定成集子,贴在展版上供学生观展。

那时心中崇拜赵一丹的女生大有人在。从此赵一丹的大学花边新闻多起来。爱情舞曲响起来,桃花劫难从此始。荣辱成败三生定,埋下苦果日后尝。大学学什么?那是主,那是次?那是重点,那是难点?别乱了主次,荒了学业,影响了人生。

新生活的成败从此有了新的内容。大学恋爱是对是错,学习主要还是次要?对他今后人生的影响定了新调。



第一位非正式女友!

有一位文秘班的女生叫唐莉娟。她那年二十二岁。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孩子。虽然来自于农村,她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主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实际上是那位女孩子设的局。

赵一丹匆匆忙忙地去上课,底着头想自己的心事。结果与一位女孩子撞了满怀。赵一丹敏感地感觉到他撞到了那位女孩的胸部,那个富有弹性的胸部,撞的不轻,女孩子有些流泪。赵一丹不好意思地,忙着道歉。

“就一句道歉的话能解决?”这位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孩子生气地说。赵一丹第一次不知道,除了道歉,还能比有道歉能解决的事?“我在5号楼,302室,宿舍电话是学校规定的那个电话号码。看你下午5点之前能不能打进来,能不叫上我的名字,我才能原谅你!”说着女孩子转身走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子,赵一丹不由地看了看那位女孩子的背影。“走着敲,这点事也想难为我?”赵一丹对着背影说。这天的上课,赵一丹一直琢磨这事,当天的文化课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一堂课赵一丹攻克了这一难关。

没有到下午五点,赵一丹就在中午吃完饭,拔了一个电话号码进去。“请问找一下你们宿舍的唐莉娟同学。”女生宿舍传来一阵打闹声:“唐莉娟你的白马王子找你。”

“去死吧!我那有白马王子?!”“喂,你是那位?”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赵一丹不知如何解释:“我就是今天早上,撞了你的那个人。”“呀!你的速度真快啊!这么快就找到我了。赵一丹打电话想干什么呢?”

电话里又传来一阵打闹声:“原来是我们校的大名人,赵一丹啊!你小骚货什么时间搞定我们的梦中情人?”赵一丹听到这话,这个电话挂也不是,不挂也不是。只好说:“你能出来一下吗?在校梦园湖雨轩亭等你。”

梦园湖,是西北大学校园里最美丽的地方,这里绿树环绕,湖水清洌,鱼翔浅底……这里同样是青年男女约会的好地方。赵一丹并不是约会唐莉娟,只是这里说话相对安静,他真不知唐莉娟搞什么名堂。

在雨轩亭赵一丹终于等到打扮一新的唐莉娟。赵一丹本想问:“一堆问题!”可是见面的第一句话唐莉娟抢了先:“赵一丹,你真有本事,这么快就找到我的电话,还有知道我的名字。”

赵一丹也买了个关子,山人自有神通,这点小事能难得我?“想怎么向我道歉啊?”唐莉娟追问道。赵一丹保持镇定,“呵呵”笑了一声。看唐莉娟如何出牌。想不到沉不住气的她就先开了口。“有空带我出来转转,还有我要去你的房子看看。”

赵一丹是谁,他是老江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