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剩下的那些听话的就不多了,其中又有一大半被分配到了安西故地设立的其他几个省,于是最后还留在原地就只有只有那么多了。当然这些所谓“老实听话”的“温和派”本地人也全都进行了芯片植入,整个安西故地乃至所有新领土的情况都差不多,文总认为这个小手术可以大大加快民族融合的速度,否则按照正常速度来,那就太慢了。另外那些更符合工业化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教派也都跟上了在当地普及,现在已经完全取代原有的那些不适应时代的旧教派。
完全可以说,当地的风貌已经完全焕然一新了。
该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哈萨克地区的石油及天然气储量的绝大部分都在该地。此外,还有丰富的磷、煤、锰、盐等矿产资源。该市的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工业的相当发达,其规模是全国最大的之一。另外石化和盐化工业、磷肥工业、捕鱼及鱼制品加工业、金属加工工业、造船工业、农业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工业等产业也很不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海间市区域生产综合体。不但能满足本市需要,还能提供外地或出口。
海间市原本有农业用地万公顷(约1。9亿亩),几乎全是草场,因而草场畜牧业成为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该地还有约120万公顷(约1800万亩)的盐沼,这些盐沼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原本这些地方只能用来种植碱蓬、盐角草、灯盏花之类的盐生牧草,发展畜牧业。但后来有了耐盐碱的新型作物之后,这些盐沼也被划了1000万亩出来种植海水稻、盐麦和其他耐盐碱粮食作物。去年该市收获各种粮食255万吨,不但满足了本地需求,还能供应外地和出口,已经作为饲料。说句实在话,这里的地形80%以上都是平原,非常适合机械化农业和机械化牧业。
经过几年的建设,海间市已经成为安西地区重要的肉类、奶类和鱼类的生产基地,鲜肉、鲜奶、鲜鱼以及用以上原料加工的奶粉、罐头等食品,每天都有火车从该地运往全国,或者国外。去年海间市向苏俄出口了66万吨粮食,以及大量的奶、鱼、肉制品。
西海省海间市,国家安全局。
国安局第二科主要是负责监控嫌疑分子,此时他们就正在讨论一个目标的事情。
“那个叫石原莞尔的乙级监控目标这段时间在干什么?”罗科长问道。
具体负责监控他的探员姓赵,是个大胡子,有些高鼻深目,咋一看像是当地人,但他却是正儿八经的汉人。赵探员有气无力的说道:“还能怎么样?还不是和以前一样,这里走走,那里走走,东看看西看看的。要么泡茶馆,要么和人拉家常……”
“没有刺探我国机密的行动吗?”
“没有,至少在俺们这里没有,根据我们监控的情况,他似乎都是了解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什么收入,物价啊,还有民众对政府的意见等等,都是属于公开信息。话说俺们这地方除了海间军港,几个军营和几个工厂也没啥机密了吧……”赵探员给自己倒了一杯果汁。
罗科长瘪瘪嘴:“呃,这倒是,海间市这里也没几个机密地方……不过,也不要放松。要知道,一个好的情报人员是能够在公开信息中,得到很多自己想要的情报。从别的地方局转来的情报看,这家伙都跑了大半个中国了。”
一听这话,赵探员也正经起来:“那怎么办?罗头儿,要不要进行逮捕?”
“按照你们的监控结果,如果他现在只是打听和收集公开信息,这还不构成违法。他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公开进来的,可不是以前那些老鼠可以随便搞……”罗科长摇摇头,说道:“除了设计机密的对方,我们中国又不是不能给别人看的,他们要看,就看好了,没必要遮遮掩掩。”
这时,赵探员突然身体一阵抖动,就像打摆子一样,手里的果汁都差点洒出来。
“……罗头儿,我没事,是有信息来了……”赵探员一边对上司解释,一边从腰间掏出一个烟盒大小的仪器。
“……”罗科长看得眼角都在抽,愣了好一会儿才说:“我说,你小子需要把寻呼机的震动开那么大吗?我刚才还以为你丫羊角风发了……”
“嘿嘿嘿,这种寻呼机原本的震动有点小,在车上不容易发觉,我就让装备科的小王帮忙改了一下,没想到他一不小心就给我开到这么大了……”赵探员红着脸解释道。
“哦,罗头儿,是小马发来的,那个石原又有动作了……”赵探员把寻呼机拿给上司看。
罗科长接过寻呼机,只见上面的液晶屏幕显示着几行数字和拉丁字母,这些都是他们国安局的内部信息代码,由一个到四个数字和字母,代表一个短句或词语或文字,外人看到肯定是一头雾水。
罗科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对照解码。不一会儿,他就知道意思了。
“咦,那个石原居然跑那个多福二村的赵成夏家里去了?”他有些奇怪的说道。
“多福二村的赵成夏?”赵探员略一回想,说道:“是那个前朝鲜小朝廷的礼仪部总赞?他们怎么会认识?”
罗科长想了想,说道:“让小马盯紧点儿吧,搞不好有戏呢……”
“好的……”赵探员连忙接过寻呼机,在号码盘上按出一串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信息,发送了出去。
稍微介绍一下,他们用的这种“寻呼机”是一种试点装备的通讯设备,这种东西和原时空后世的那种“寻呼机”不太一样,它的样子更像是手机,有液晶显示屏和数字键盘。它除了寻呼功能之外,还有发送短信的功能。当然目前的技术还不能支持直接显示汉字,因为汉字字库比较大,它的内存不够,所以它只能发送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短信。不过这也难不倒使用者,他们很快就想出了办法,有用摩尔斯电报码的,也有用自编信息代码的。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这种东西就是手机之前的过渡产品。目前这种东西还不成熟,所以没有推向市场,只是给军队、政府机关和某些特殊部门装备了一些。虽然以目前的功能推向欧美市场已经完全可以,但文总还是打算等到能支持汉字显示了,功能再成熟一些,再推向市场。当然,如果是情报部门的话,有没有汉字功能,对他们影响不大。
…………………………………………………………
多福二村。
现在的中国已经完成了集村并寨,就是翻遍全国,也找不到一个自然村了。多福二村也不例外,它同样是一座新村。
多福二村位于海间市东郊70多公里的铁道线旁边,虽然是村级单位,但因为是以牧业为主,所以地盘很大,辖区面积足有近300平方公里。
这个村的村民全都是移民,以内地汉人和近支民族为主,约占90%,哈萨克人当然也是有的,但他们也不是本地人,离得最近的一家都是从咸海以东搬来的。这里还有一家从乐浪省移民来的朝鲜人,呃,从去年开始,朝鲜省就改名为乐浪省了。
这家朝鲜人姓赵,家长是一个很有文化的老人,人家虽然是朝鲜人,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根本认不出来,这家子的汉语水平让本村的好多正牌汉人都感到汗颜。按照中国的习惯,本村人都管他叫“赵夫子”。听说这位赵夫子是以前朝鲜的大官,后来因为不满日本对朝鲜的吞并,就辞职不干了,后来乐浪光复之后,政府有意请他出山,他也拒绝了,后来就到了这里。
今天他家来了两拨客人,其中一个还是日本来的,村民就不免有些奇怪。几个村民就在议论。
“赵夫子不是最恨日本吗?怎么还会让那个日本人进屋?”
“可能是熟人吧。在日本在朝鲜管了几十年,总会有些打交道的……”
“这赵夫子学问这么好,为啥不出山做官啊。”
“哈哈哈,遗老遗少嘛。他大概还留念朝鲜小朝廷吧。就和前清的一些官儿差不多,好比那川督锡良,文总都请了他好几次,才肯出来当个什么委员。”
“是政协委员……”
随着简体字的推行,以及遍及到每一个人的强制扫盲运动。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和原时空的同时期已经完全不同了,按去年年底的统计,中国目前的识字率已经达到92%,还剩下的那8%,大多数是新领土的原住民和年纪实在太大的文盲。
多福二村90%以上的村民都能看懂报纸,再加上广播电视等新型媒体的普及,他们的见识也大幅度提高,政治国际军事之类的话题,扯起来都是头头是道的。
…………………………………………………………
村民们讨论的赵夫子,此时正在家里款待几位客人,石原莞尔赫然就在其中。
“赵总赞,真是没想到,您居然会到中亚这里来,昨天在市里看到令郎,才得知您已经移居这里了。这里离朝鲜有万里之遥啊……”石原莞尔有些感叹的说道。
“石原先生,我早就不是什么总赞了,你就像当地村民那样,叫我赵夫子即可……”赵夫子笑了笑。
两人说的都是汉语。这并不奇怪,在当时的日本和朝鲜,汉语和汉字是上层通用的,要是不懂的话,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上流社会根本混不开。
赵夫子名叫赵成夏,在朝鲜李朝末期担任过礼曹参知,一直反对引进日本势力。后来那个“大韩帝国”(日本傀儡政府)成立后,他又担任礼仪部总赞。后来日本撕下脸皮,直接吞并朝鲜后,他就没干了。朝鲜光复后,经过调查发现他以前也算是亲华派,就准备让他出山到政府任职,但他以身体不好为借口拒绝了。但是他对中国政府也很合作,所以没有像那些死硬派一般被劳改。后来搞集村并寨时,出于某些考虑,他家就被分到了西海省。
第422章律法之道
石原莞尔和赵成夏是早就认识了,石原帮过他的忙,也向他请教过汉学、汉诗、书法之类的东西,两人私交还是不错的。后来中日战争后,就没联系了。
前天石原莞尔在市区转悠的时候,偶然碰到赵成夏的大儿子,才得知这位赵夫子已经移居西海了。在万里之遥的地方碰到故人,石原还是很高兴的,于是就约好在今天上门拜访。一方面是叙旧,另一方面嘛,当然是想听听这位大儒对新中国的看法。
不过,这次他还没进赵家家门,另一泼人也找了过来。这是七个以前朝鲜的儒生士子,赵成夏是朝鲜大儒,在儒生圈子里很有名气,这些人来拜访也是很正常的。这些人也都是和赵成夏一样,被移民到西海省的,其中最远的一个来自西平市(原奥伦堡)。这些人都是当年比较识相的朝鲜儒生,呃,不识相的都在劳改,也不可能出来转悠。
这几个朝鲜士子得知石原是日本人之后,其中大多数都对他怒目相向,鼻子里哼了几声就把脸转开,作无视状。以朝鲜和日本的恩怨,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石原已经见惯不怪了,但有一个朝鲜人却满脸笑容的对他点点头。
石原莞尔看到这些人的样子笑了笑,在和赵成夏寒暄一阵之后,也就很识趣的坐到一边,让他们来说话。
这些人也是先来了一阵寒暄,其中一个叫金莫日的士子说道:“松亭公,这科举乃是万世法度,鞑清是蛮夷不通文教,废除科举,于是自食恶果。但现在本朝不是号称中华正统吗?中华乃礼仪之邦,为何还不恢复科举?”赵成夏号“松亭”,圈子里的人就称他“松亭公”。
“是啊,是啊!这科举不复,国无宁日啊!松亭公乃天下大儒,此事还需您出面主持才可……”儒生们纷纷附和,一个个引经据典,把科举制度说成是强国泉源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科举该是多么可怕等等。
是的,朝鲜也是有科举的。朝鲜的科举制度始于高丽时代光宗9年(985年),并到朝鲜时期才正式实施。朝鲜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文科、武科及杂科(易学科、医科、阴阳科、律科)。每三年举行一次“式年试”,此外还举行各种不定期“别试”。不定期有国王亲临考场的“亲临试”,该试再分成成均馆儒生参加的“谒圣试”和在昌景宫举行的由官员参加的“春塘大试”。
朝鲜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两班”,即文班和武班的大臣。科举考试是成为两班文武的必由之路,但朝鲜的科举更加死板僵化,更加的重文轻武,虽然名义上平民和贱民也可以参加,但事实上主要被两班子弟垄断,尤其是文、武两科。平民和贱民基本上只有靠考杂科、武科的科举考试来谋得官职,而且即便是两班贵族的子弹,如果是不是嫡子也不能参加最高贵的“文科”考试。
士子们说得群情激愤,口沫横飞,赵成夏却是默不作声,没有任何表态。
这时,石原莞尔忍不住说道:“中国现在不是每年度有公务员考试吗?只要考中的都会成为政府官员,这和科举也没多少区别吧?”
石原说得没错,新中国虽然虽然取消了科举,但是却实行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每年都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遵纪守法的,智力和精神状态正常的中国公民,具有初中或同等学历的非在校学生,不分籍贯、民族和性别,都可参加政府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其实这个公务员考试制度,早在科社党还叫“共同社”的时候就在开始搞了,到现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嗤嗤嗤……”朝鲜士子们立即发出一阵轻蔑的嗤笑,还用看土鳖的眼神看着他。
“扶桑原本蛮夷之地,不通科举也罢了,现在还敢大放厥词……”
“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
士子们仿佛找到个发泄口,对石原一阵冷嘲热讽。
“你们……”石原脸都绿了。他就是脾气再好,也受不了这种嘲讽啊。马拉戈壁的,老子好心提醒你们那里有官做,你们这帮穷酸措大还嘲讽老子,真真正正是卧槽泥马。
其实这帮朝鲜士子也是在这里才敢对他这么无礼,要是在当年日据时期,这帮家伙见了石原绝对是屁都不敢放一个。这些家伙非常清楚,在中国地盘上,石原就是再生气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要是石原还敢动手的话,只需要出去大喊几声,本村的民兵和联防队就来了。到时候嘛,嘿嘿……
这些家伙都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