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人躺在吐蕃人的身下,自己的牛羊炖在吐蕃人的铁锅里吗?”
  “不能,不能!”
  沙陀勇士的怒吼声如雷声响起,望着蜿蜒的乌德键山,朱邪尽忠笑了。
  乌德键山的另一端,一片死寂的营地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锅里的羊肉已经炖干,散发出一阵糊味,一顶帐篷的一角已经被风吹来的火星添着,一个被压在尸首中间的人鼻子翕动着,贪婪地呼吸着空气。良久,才奋力从尸首中挣脱出来,踉跄着向不远处一匹失去了主人的骏马走去。
  两天以后,大队的吐蕃骑兵呜呜呜啊地叫喊着冲进了张掖古城,只是古城里已经空无一人,地上到处是砸碎的陶器和劈坏的木器的残骸,还有许多被烧毁的物事,朱邪尽忠的住宅外放着一个大大的牛头,似乎在嘲笑吐蕃人后知后觉。
  “该死的,沙陀人,什么都没给我们留下。”
  一名吐蕃将领怒喊道,一刀劈坏了牛头。
  “不,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个。”
  大论跳下马,推上面具,用马鞭戳了戳地上的牛粪,道:
  “里面还是湿的,赤巴坚赞,带着你的骑兵,没人两匹马。顺着乌德键山向东追去,我想不出三天,你会看到朱邪尽忠的旗帜的。”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太子,李经,李纬和宰相们团团围坐,李诵沉声道:
  “汉朝击败匈奴,允许胡人内附,结果酿成了五胡乱华。太宗打败突厥,不听魏征的劝告,反而听从长孙无忌的话,把突厥人当成自己的子民,接济陷入粮荒的突厥,结果高宗时突厥再度威胁安西。现在的大唐丢掉了安西和北庭,连河湟都丢掉了,谈不上对吐蕃回鹘沙陀的武功,朕的才略也远远比不上太宗高宗,所以朕也不想要仁德的虚名。沙陀反复无常,朕不想相信他们。朕可以接纳他们,但是朕要接纳的是一个走投无路,缺胳膊少腿,对大唐感激涕零的沙陀。下诏给范希朝,让他准备接纳沙陀。再下一道密诏,告诉他该怎么做。”
    正文 第七十六章 开 始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1:45 本章字数:2335
    (结了婚的男人事情就是多······道歉······)
  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乌德犍山,天空浮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不过乌德犍山下赶路的人显然无心欣赏这样的景致。一场雨过后,山下的道路被踩得泥泞不堪,洮水静静流淌,有几辆坏了轮子的大车和数头瘐毙的牛羊浸在水中,水边上苍鹰正盘旋逐食。隐隐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一支人数近千人的大队吐蕃骑兵停了下来,他们全身被盔甲遮得严严实实,只在面甲后露出两道冷冷的目光。赤巴坚赞手一举,道:
  “换马。”
  本来就泥泞不堪的道路更加泥泞不堪,马蹄印覆盖了原来的印迹。天色将黑的时候,又一支两三千人的骑兵来到这里,不过却选择了在河边停宿,而不是继续向前。每个人都知道,猎物就在前面,大战即将开始,此时多休息一分明天就能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
  几十里以东的地方,沙陀人的营地里篝火点点,不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朱邪尽忠和朱邪执宜坐在一堆篝火旁,一名探马匆匆跑到营前,下马跪下道:
  “大论,吐蕃人的追兵已经渡过洮水,在距离我们只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朱邪执宜猛地跳起来,道:
  “你说什么?这不可能,我们走了才三天。”
  三天来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危险一旦确定,朱邪尽忠心头的压力反而少了不少,问道:
  “有多少人,是谁领兵?”
  “一千多骑兵,是赤巴坚赞的人。洮水那边还有一支两千多人的骑兵。”
  朱邪尽忠道:
  “这是上天的意思啊。叫各部的头领们来吧。”
  第二天天未亮,沙陀大队就在星光的指引下开始逶迤向东进发,不过队伍里却少了朱邪尽忠和朱邪执宜父子,取而代之的朱邪尽忠的二儿子朱邪庆磺。几万人的大队漫山遍野,朱邪庆磺担心地望了望来的方向。
  在沙陀人昨天走过的地方,洮水的一条支流边的茂盛的草地边,赤巴坚赞的一个骑兵在战马边从裹着的毯子里钻出来,睡眼惺忪地准备起来撒尿。到底是吐蕃的精锐,即使是在追击也没有远远近近地忘记放出哨兵,睁开惺忪的睡眼的话,借着星光,他发现哨兵们身子绷得紧紧的,站得比以往还要直,这个骑兵笑了笑,这个弟兄,还真尽责呢,摇摇晃晃地走到一个哨兵哪里,拍拍哨兵的肩膀,说道:
  “兄弟,别那么紧张,沙陀人逃还来不及呢。”
  话未说完,就觉得喉咙一凉,想要叫,嘴巴已经被人捂住,就在他要瘫软到地上的时候,残留的一丝清明捕捉到了一句用生硬的吐蕃语说出的话:
  “我们沙陀人怎么会逃呢?”
  无数个身影从茂盛的草丛里长了出来,弯着腰,轻轻地,一步一步地逼近了正在酣睡的吐蕃骑兵。
  赤巴坚赞正在做梦,梦见自己率领一千无敌的吐蕃勇士,追上了朱邪尽忠的大队,朱邪尽忠排出了上万人的沙陀骑兵,想要击溃他,他奉大论的命令,只是尾随骚扰,结果沙陀人失去了耐心,派出了两个千人队围攻他,他就带着自己的骑兵往后跑。不,不,我赤巴坚赞怎么能跑呢,我的吐蕃勇士是无敌的,本教诸神会保佑我们??????佛教,见鬼去吧?????于是我,赤巴坚赞,率领无敌的吐蕃勇士,杀了上去,杀得沙陀人尸横遍野,牛羊遍地,哈哈,牛羊的尽头就是逻些啊,赞普在等着他,赞普说:
  赤巴坚赞,你比唐人的郝玼和野诗良辅加起来还要厉害,从今后,你就是大论了,不,你就是论赞(吐蕃大相)了。
  赤巴坚赞正要从赞普手里接过论赞大印,梦一回头,就看到一个沙陀士兵挥刀朝自己砍来,赤巴坚赞一惊之下,猛地躲开。
  这是怎么了?
  醒来的赤巴坚赞愕然地看着这一切,数不清的沙陀人像是从地下冒出来一样,扑向刚从睡梦中惊醒,还没有穿上铠甲,找到兵器的吐蕃士兵,吐蕃士兵不时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受惊的马匹四散奔逃,发出“咴咴”的长鸣。回头看看自己刚刚睡的地方,一把长刀正待在那儿。赤巴坚赞头上冒出了冷汗。本能的反应使他弯腰向后撤步,一肘击中偷袭者的腹部,手一掏,抓住了偷袭者的脖子,直起身来,胳膊一夹,将这个偷袭者的脖子拧断,夺过偷袭者手里拿的弯刀,又躲开了后面的一次袭击,清醒过来的赤巴坚赞大喊一声,呐喊着挥舞弯刀,冲向了越来越多的沙陀人。
  越来越多的吐蕃士兵找到兵器或者夺过敌人的兵器,于沙陀士兵杀到了一起,但是等到天亮的时候,一千多吐蕃骑兵只剩下了策马逃命的几个人,赤巴坚赞的首级也被砍了下来,朱邪尽忠拦住要去追赶的己方骑兵,道:
  “让他们回去了,不过让他们晚死两天而已!”
  其他的沙陀士兵默默地打扫战场,牵过吐蕃人的马匹,捡起吐蕃士兵的兵器,翻出吐蕃士兵身上的干粮和金银,给没死的吐蕃士兵和沙陀士兵都补上一刀。除去逃散的,吐蕃人的坐骑还有一千多匹。朱邪执宜笑嘻嘻地骑上赤巴坚赞的坐骑,不过喜悦旋又被巨大的压力淹没。不多久,朱邪尽忠和朱邪执宜带着两千断后的沙陀勇士,赶着几千匹马,又往东驰去。身后留下了弥漫的血腥气。
  当吐蕃第二队的两千多骑兵赶到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赤巴坚赞的头颅挂在一颗孤零零的小树上,恼怒的吐蕃将领一边派人将赤巴坚赞和其他吐蕃士兵的尸首收敛,回去报信,一边率队继续追击。将近中午,吐蕃的第三队三千骑兵经过这里,到傍晚,沙陀的探马已经数过了四队吐蕃追兵,总数将近两万骑。沙陀其他方向的探马也相继回报,吐蕃大军从四面八方赶来。
  从这一天开始,吐蕃对沙陀从洮水到石门,历时一个月的围追堵截就正式开始了。
    正文 第七十七章 棉 花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1:45 本章字数:2200
    李诵对沙陀的态度还是让很多知道其事的大臣腹诽的,换作别的皇帝,即使不会高兴的跳起来,倒履相迎也会的,起码会派出军队去迎接,比如太宗皇帝,就很欢迎别人向他投降。不过李诵对这种论调却嗤之以鼻,接受别人投降也要看实力的,太宗高宗玄宗时唐朝国力强盛,战力强大,投降的人往往是出于真心,即使有什么想法,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可是梁武帝接受侯景投降,结果是什么?活活饿死。祖孙三代都搭了进去。苻坚统一北方时,各国人也纷纷来降,对苻坚毕恭毕敬,等到苻坚淝水之战战败,各国遗族立刻群起叛乱,前秦迅速由强盛走向灭亡。现在的唐朝,还没有接受整个部族投降的实力。
  所以李诵现在一面派出探子去打探沙陀的情况,一面忙着关于农学和海贸的事情。裴垍的劝农五策给了李诵极大的启发,兴建农学的想法就是在此后形成的。唐朝毕竟是以农为本的国家,打仗也是要粮食的。唐朝的国土面积大于宋朝,粮食产量却不如宋朝,这说明什么?说明唐朝的土地开发和生产技术乃至作物品质和宋朝都有很大的差距,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于是永贞三年初,唐朝的农学就应运而生了。
  根据李诵的设想,农学本部将设在长安,然后在河中,洛阳,浙西,岭南等地设立分校,不过由于柳宗元正在岭南试种占城稻,岭南的分校已经先于本部成立,财大气粗的柳宗元到底是屯田员外郎出身,获得李诵的许可后,今年在地广人稀的岭南一下子将试种面积扩大到了万亩,要去了两千多移民。最新的奏章说,占城稻的产量是本地稻的倍多,如果换成是熟练的农民精耕细作,两倍到三倍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占城稻耐旱,耐涝,不择地而生,自播种到成熟只需要五十几天。柳宗元相信到今年就能提供稻种三万斛,这份报告让朝廷上下对农学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岭南农学的占城稻试种的成功已经成为定局,朝廷也给予了丰厚的奖赏,由于海贸和引进试种占城稻的功劳,柳宗元现在已经加大夫衔了,柳宗元现在说话只怕比岭南节度使还要管用许多。这不禁让长安农学上下心痒难忍,摩拳擦掌地想弄个小麦新品种来。不过李诵给农学的第一个任务是棉花,要知道,丝织品,棉织品的出口在中国古代可是盈利的大项,而且李诵穿越后对唐朝的布料意见实在不小,看起来光鲜,穿起来并不舒服,李诵对棉花的培养两年前已经开始了,棉花在唐朝主要作为观赏植物,种在皇家园林里,使用价值并没有被发现,李诵本来对历经战乱的皇家园林不抱任何希望,发现棉花居然还有不少的时候心情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立刻命令园丁多多栽种,收集棉花种子,准备干一把大的。当然收集种子后的棉花已经让皇帝陛下享用了。虽然不会织布,套被子总可以吧?总之头一年皇帝流鼻血的次数稍稍多了一些。自然有朝臣对棉花能否织布表示怀疑,不过当李诵举了木棉的例子后大家就觉得很有道理了。
  岭南有一种木棉树,高者可达三十米,为落叶大乔木,此树春季开花,艳红如火,被尊为〃英雄花〃。其经济价值很高,五裂果瓣内有棉毛,可抽成极细的丝棉,中间不断,用木棉丝织成布再染上颜色,十分精美。 这种布叫做“筒细布”,质优价昂。南朝时有官吏把岭南筒细布献给宋武帝刘裕,不料拍马屁拍到马蹄上,武将出身的刘裕认为筒细布“精丽劳人”,要耗费太多人力,乃奢靡之物,竟下令禁止岭南再生产筒细布。既然木棉能够织出布来,那么棉花怎么就不能试试呢?大臣里不缺乏广东佬,李诵就把任务交给了其中的一个,喜得这家伙屁颠屁颠地就跑到划给他的实验区去了。当然,让试验区的百姓不种粮食种棉花,朝廷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给老百姓发粮食。
  农学的学监是李夷简,裴垍简拔出来的人才。裴垍向来以知人善任而著称,他所挑选的人才往往温文尔雅而又具备实干精神,这让李诵尤其喜欢,对裴垍推荐的人才从不拒绝,这也使得裴垍具有了当初韩朝宗一样的声望。打算到他府上送礼、行卷的人简直能从长安排到潼关,这也让裴垍不堪其扰。
  六月中,朝廷正式对市舶使司的职权进行了界定。这是李诵参考南宋的做法结合柳宗元的建议和后世的做法制定的。根据诏书,市舶使司的主要职责是:
  一、 管理出入境船只,外国和唐朝的进出口船只,都要申请通行证,而且市舶使司需要检查船舶有否携带违禁品。比如国内的茶种,桑种,蚕种等等那是严禁出口的。
  二、 征收外来货物的关税,粗色(一般货物)十抽其三,细色(珍贵货物)十抽其一。
  三、 收买蕃货,以官价抽买部分进口蕃货,如珍珠、香料等,或者运往京师,或者转手出售。
  四、 管理外国人货。设立专门市场鼓励交易。
  五、 派遣人员出洋考察,举凡风土人情,地理特产等均在考察范围之内、
  六、 设立船厂,研制更好更大的海船。
  东南沿海尤其是岭南本来就与海外贸易联系紧密,经过这两三年的努力,贸易的国家除去日本、新罗和东南亚各国外,已经远到天竺,大食乃至非洲东海岸。柳宗元根据李诵的指示,还专门招募组织赞助了几个航海团体,让他们去开辟新航道,搜集新物种。出口的货物主要有瓷器,漆器,茶叶,丝绸,而进口主要有香料、珍珠、珊瑚、象牙、犀角等。自然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奢侈品,李诵在心中不屑一顾地鄙视道:
  “没有这么多奢侈品,朕怎么把王公贵族的钱给弄出来?”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干 旱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1:45 本章字数:2296
    (出了个大BUG,晋阳城应当在河东治下,老雁记错了······虽然没有人检举,但是老雁自己承认错误,祈求大家原谅······)
  自从押送李琦回长安后,销声匿迹已久的内侍少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