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斗,没有俘虏,但是有两千余人受伤地宋军,我们的士卒不屑于杀之。所以才留到现在,其他的全部都伏诛了。敢问剩下的宋军该怎么办?”
听到李恒问及,张弘范才从刚才的想象中回过神来,看着张世杰那花白的头发配合着已经泡的发白地尸身,心里有些感慨。突然说道:“厚葬了这个老人,而那些士卒,既然不愿意降我们大元,那就让他们守护着他们的大将军吧。”
李恒一愣,觉得似乎有些不和规矩,按照常理,应该是斩下张世杰的人头送往朝廷报功的。但是看见元帅如此坚定,还道是念及同乡之宜,再则张世杰又不是宋朝的皇帝,只得由着张弘范地意思了。
张世杰被葬于崖山西麓的海神庙,那里亦是当初地行宫所在,而受伤力竭而被俘的二千余大宋官兵,皆被斩杀殉葬之。
随后命令全军上下收拾行装,即日起由范文虎和张弘正统领一千三百艘战船和约十五万人地水军,出崖门直奔潮州驻跸,等候陆上军队一起会合后,征伐东南。
李恒领三万人马仍旧留驻广州,监测此地残余宋军的动向,防止北方地王道夫和凌震等人的偷袭。
而自己率领唆都等人,即日启程,兵发漳州等地。希望能够尽快克制东南隐患,给皇上一个交代。
史格所部,由于隶属于广西行省,不能随大军远征东南,所以留在崖山打扫战场后自行回到驻地,当然,至
崖山的功劳,张弘范会行文上报朝廷,由朝廷来论
布置好一切之后,竟然抛下崖山的一切善后,挥师东南沿海而去,而首先会在潮州驻跸两天,整顿军马,希翼可以一战功成。
史格待到张弘范走远,看着崖山近海的漫天尸骨,竟然冷笑一声,心道。这个老匹夫,打完仗让我们帮他善后,又没有什么好处,当下也理会崖山的尸骨遍地,乘舟上岸,直奔雷州自己的防地而去。
可怜崖山十数万尸骨,竟然无人问津,七天过去了,潮来潮去。
由于烧毁的船只无人清理,将狭隘的崖门都已经堵塞,十余万具尸体整天的泡在海水里,太阳出来了,崖山附近发出的臭味一直到十余里之外仍然可以闻到。
确信没有了元军驻扎,远处未被屠杀的百姓才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将尸骨一一捞起,安葬于崖山之上,将海神庙的塑像换成张世杰的模样,希翼大宋官兵能继续保佑自己的平安。也以此来悼念这次阵亡的十万余将士和百姓。
一个月之后,大约三十余艘战船飘然而至,一直航行到崖山脚下,很是轻车熟路的找到了葬有大宋官兵的坟场,还有已经换成供奉张世杰的海神庙,在那里长久站立,流泪不语。
已经闻听元军退了的张天顺,此刻已经在崖山的东面险峰上扎营,闻讯带人赶了过来,却骇然的发现,是已经离去多时的文天祥大人。
连忙拜倒在地,哭泣着长跪不起。两人相对无言流泪。周围诸如杜、赵孟荣和邹捷等人,看见这中情况,无不伤心落泪。
原来当初文天祥所部,咋遇范文虎的水军,眼看不敌,然后文天祥决定冒险用自己引开范文虎的大队人马。希望能够给迁移的百姓船队留下一些逃命的时间。
但是一直往南逃了近乎数百里,但是范文虎等人为了他竟然一直紧追不舍,正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之下,又遇见海上的风暴,看见风暴势大,无奈何,范文虎等部只能停止追赶,暂时避开风暴的袭击。但是认为文天祥等人必定逃不过此劫,心里也是十分安定这份已经到手的功劳,所以到了广州之后,已经行文上奏请功,说是剿灭了叛贼之首文天祥,使其全军尽墨等等。
却不知道文天祥他们在绝望之中,正准备坦然面对死亡的时候,眼力比较好的邹捷竟然发现不远处竟然有一个小岛,于是众人拦阻了文天祥自尽的念头,把船只开往岛上避难,弃舟上岸。虽是吃尽了苦头,却逃过了一劫。
但是船只损毁严重,只得在那个岛上肢解掉一些已经不能修复的战船,然后缝缝补补的勉强凑出来三十余艘。本来众人还要往台湾投奔行朝,但是文天祥自责于累死百姓良多,不能原谅自己。所以命令驱舟回崖山,决定要和张世杰一起共抗元军,就算是杀身成仁也在所不惜。
众人本来就为他马首是瞻。当下也无异议,但是由于船只破损严重,所以一路上航行很慢,当感到崖门附近时,派出的斥候说是元军已经撤走,崖山战事已经结束了。
文天祥听之后,不由大惊失色,经过多方查探,才知道战况详情,于是马上赶来崖山,凭吊张世杰。
一路行来,仍然看见有百姓在那里打捞士卒尸骨,到了崖山,虽然还是那个崖山,但是已经面目全非了。
看到了张天顺,才知道张世杰在临时之前,还留下了近一万淮军的种子。现在巡游在崖山附近,但是害怕元军转来,一直隐藏形迹,直到文天祥的到来,才过来相见。
过了很久,二人才平静下来,文天祥在那里仔细询问了崖山之前的详细情况,知道元军用回回炮投掷尸体和平民来打击宋军的士气,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恨的咬牙切齿,纷纷高呼要报此仇。
现在两军相见,合为一处,还有两万余士卒可以利用,不过这些士卒,无一不是死里余生之人,当然战斗力要提升的不止一个台阶。
虽然这样,但是还是远远不够,因为相比周围诸如在广州的驻军,这么多人还是显得单薄了一些,文天祥又想起了姜明给他说在清远、英德一线的凌震和王道夫等人,于是马上拍邹捷前去联络。
既然张弘范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一带,碍于情报所限,不知道那里的情况,但是借助这个机会在广州再捣乱一把,还是可以间接帮助姜明一把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七十三章 福州防务
州在侯强用飞雷炮的威胁下,于二月初十那天终于被正好是张世杰准备以死殉国的那一天。
这也可能正是应了有得有失那句成语,在兴化附近驻扎的姜明当时只是觉得心里十分的不安,但是随即被侯强传来的捷报所掩盖。
马上收拾人马,从陆上直接赶往福州,将兴化城交与了陈文龙的族人掌控。这个时候,城内由于抚慰得当,居民们的满面死气倒是褪去了不少,已经有人愿意走出家门,虽然两眼还是有些茫然,但是已经知道默默的帮助守军巩固城防和重新安置被屠杀之人的尸骨了。
兴化毕竟暂时不用正面面对元军,所以姜明走的是比较放心,但是福州的攻破,却是给了他无比的信心。
毕竟福州是一个标志性的城市,当初,景炎皇帝就是在这里建立行朝,从而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奔,已经有很多人把福州当做是宋朝临时的国都了,而且福州位于闽江左岸。
福州所在之福建路。虽然地形上山多平原少,感觉有点被其他的地方孤立。但是气候温暖、有着丰盛的水源及农作物。当时要是没有王积翁等叛徒,基本上守卫成功的几率非常之大,因为他不利于骑兵出击,要想攻下福州,只有用步卒的性命来填,或者从水路进攻。
但是只要自己守护住延祥寨等闽江入海要点,然后沿江布置飞雷炮和火药等物,元军船队就算是攻击进来,也是损失惨重,更不要说再对付福州沿江而设的水军了。
还有就是福州距离台湾比较近,补给方便,过了三月开始春耕,六月之前就可以获得丰收,粮草不断,然后牢牢的控制住水上优势,那么福州当保无忧。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姜明就由兴化赶到了闽江北岸,然后早有船只将其接进福州城内。相对于广州而言,福州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出现夹道欢迎的场面,而是大家显示出出奇的冷静。
有些奇怪,到了府衙之上,就问侯强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三年以来,福州人遭遇行朝在此建立,和几乎是立刻被元军攻破地大起大落,对于赤红军的这次行动,并不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一些福州本地的士族名门,也是出于礼节和自己地安全着想,象征性的酬军一番,但是据暗访所知。
大部分人对于大宋能不能守住福州城都保留有怀地态度。所以不敢过分地表示。以免万一被元军占领之后遭到报复。
听到这个结果。姜明虽然感到是意料中事。但是更加坚定了他守护住福州地决心。马上命侯强前往行朝。请派遣官员来此交接。另一方面。派遣船队前往鸡笼山。运输大量火药和武器前来福州城。
此时地福州城倒是也很彻底。城破之日。大部分元军军官都是携带家眷和金银细软往北逃窜。光是收降士卒。就有近一万余人。并无蒙古人地存在。由于飞雷炮是在闽江之上发射火药包。所以对于其他几面城墙并没有造成太大地伤害。唯一伤害地南侧城墙。也是在城门被炸毁。城墙裂开了几个口子而已。
其实元军是被飞雷炮地威力吓跑地。其中有一炮歪打正着。有些偏高了。正巧落在南门城楼之上。几乎是方圆十数步内都是一团地血肉模糊。没有人活下来。从此元军对于这个火器就有了心里上地阴影。在赤红军炸毁城门之后。竟然没有人敢在城墙上射箭阻扰大军入城。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庆幸。
福州城内没有遭到大地破坏。大部分元军地物资都没有带走。其中储备地粮食足有近百万石。足够守城之用。现在缺少地只是守城地士卒。还有就是守城地器械了。
对于这些硬性地东西。姜明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四处张贴安民告示。然后发出征兵通告。希望能够解决一些难题。
就在姜明进入福州的第四天,也就是二月十五,他接到了张世杰用信鸽最后发来地消息,才觉得前几天的心里不平静,是有些道理的。他没有想到张弘范的动作是那么的狠辣,也没有想到崖山只是拖住了元军旬月地功夫,那么按照道理,张弘范正在日夜兼程,水陆并进的赶往福州吧。
想到这里,马上着手开始布置福州城防,对于征兵一事,也改征兵为抽丁,暂时依据在台湾地做法,按户抽丁。
这个也是无奈之举,心里也知道这和抓壮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今之计,只有大量可用的人手,才能保证在攻防中地优势。
为了保
而来的士卒地忠诚,全部打散分编在赤红军中,而红军的战时双军饷的做法,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同时征集民夫,沿福州城墙挖所谓的战壕,这个侯强虽然不明白,但是福州陆上的正面对敌之处,到处|陌纵横,肯定会给元军带来无尽的麻烦,所以相当的支持。
然后把张世杰发来的信件公告福州全城,号召周围居民要么远遁,要么就暂时迁入城中,接受军方统一管理,以防止殃及池鱼。姜明真的害怕张弘范再来那么一次,作为行军打仗多年的张世杰尚且不能忍受,何况自己这个战场新人呢?到时间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在巩固福州城防的同时,姜明还是忘不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句话,马上传书给陈吊眼,立即回军漳州,然后固守待援,最好的办法就是牵制张弘范的水军行程,好给福州进一步的加固城防更多的时间。
此时,陈吊眼已经在汀州杀的有声有色,与汀州城起义的李立一起,前后夹击,将黄去疾杀的叫苦连天,但是偏偏又不敢放弃汀州,反而学习当初宋军在广州的打法,边跑边打,在汀州地界不停的绕着圈子。
而上杭和莲城两处的储备的矿产已经被陈壁娘趁机搬运的七七八八,通过澎湖中转,直接运送到鸡笼山等待加工。
而泉州方面,支会蒲寿庚,让他把大部分战船先往澎湖岛躲避元军的锋芒,然后直接放弃周围所有的地区,暂时紧缩会泉州驻防,因为泉州是当时的第一大港,城防设计极为坚固,当初张世杰率领大军围攻三个月都没有什么成绩,就算是元军战斗力稍微的强那么一些,但是只专注泉州城防守,那么坚持二个月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兴化军,也是如此,尽量的将百姓和一切物资暂时紧缩在城内,专注城市防守战。而攻城战斗,又是偏偏元军不擅长的。所以还是有这个把握坚持一段时间的。
无论泉州、漳州或者是兴化等地,大军撤走以后,无一例外的就是坚壁清野,不留给元军在城外一粒粮食,逼迫元军开始攻城,要不然他们就没有办法得到补充。
以此来消耗元军的战斗力,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张弘范要打仗,就要有粮食的供应,和大军休整的地方,就算是一路不顾其他要塞,而直奔福州而来,他也要兼顾后方的安全,那么他只能一路打过来,拖延其的行程不说,但说他一路漳州、泉州和兴化的一路杀过来,损兵折将倒是次要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已经到了二月中旬,元帝忽必烈还会给他多长的时间在东南一带磨叽。
而在西方的海都会给忽必烈多久的缓冲时间,这些都是未知之数。姜明对此充满了信心。到现在为止,他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海都当初要求坚持到三月的承诺。
这些情况,蒲寿庚应该已经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报于海都知道了吧,并且,上次姜明见到蒲寿庚的时候,还当是承诺,若是海都能打开四川的局面,使大宋在东南位置暂时可以连成一线的话,大宋承诺无限制的提供手雷等物,协助海都大帝开疆拓土。
并且让蒲氏转送给海都一千枚手雷,教授其用法之后,已经出发很久了,相信现在已经通过渠道落入了海都的手里,就不相信海都见到威力那么大的火器还不动心吗?
当然,在海都的面前表现的是十分谦逊的,表示只要江南之地,为蒙古世代提供粮食军需,以便海都大帝不为大军后勤所烦心,至于今后会怎么样,姜明当然是心里自有打算了。这些都是当着蒲氏家族人员的面说的光明堂皇的话,但是只要蒙古内杠,江南就有机会重新收复失地,不知长江防线,然后进一步的发展起来。
布置好这一切,才放下心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