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百二十九章:兵变(四)

淮西军务整顿的过程,正如岳飞之前对张浚所预言的那样,分毫不爽。
“淮西一军多叛亡盗贼,变乱反掌间耳。王德与郦琼故等夷,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吕尚书(吕祉以兵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谋军事)虽通才,然书生不习军旅,不以足以服其众。飞谓必择诸大将之可任者付之,然后可定,不然,此曹未可测也。”
当郦琼被迫叛变之后,再回来读一读岳飞的这段话,方知岳飞用心之良苦。
可惜的是,因为张浚的狂妄自大,岳飞的努力付诸流水。
无论如何,淮西的兵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这件事情给南宋朝廷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影响一、南宋朝廷因为兵变的缘故而损失了四万多精锐大军。
淮西大军大多是由陕西人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淮西大军属于西被军也并不过分。刘光世本人也是西被军将门出身,在南宋军界中位高权重,也是中兴四将中第一个获得三镇节度使称号的人。
淮西军并不是不能打,只是因为刘光世受了父亲意外战死沙场的影响,实行保存实力的逃跑政策,因此后来给淮西军带来了极坏的名声。
实际上,淮西军个人战斗之强,甚至让岳飞也垂涎三尺。
影响二、淮西军的兵变,导致了南宋长江防区不战而被金齐撕开一个巨大的防御空洞,这造成了南宋朝廷沿江防御的空虚。
为此,后来南宋朝廷不得不命令岳飞派遣四千多水军进驻池州和江州防线,岳飞本人也必须扩大防区。亲自率领军队前往江州驻扎。
而另一方面,张俊、杨沂中等人也必须分兵来驻屯在淮西地区,以填补这一地区的防御空白。
尽管如此,这一地区的防御依旧处于空白状态,绍兴七年即将防秋之时发生兵变。对南宋整体的军事布局构成了重大影响。
影响三、淮西兵变之后,宋廷的战略举措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此之前,宋高宗坐拥雄师三十万,在张浚的极力鼓动下,宋廷从绍兴三年开始至于绍兴七年颇有进去之态。尤其是绍兴六年、七年的动作最大。
这从宋高宗行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见端倪:越州府、临安府、平江府,最后抵达长江边上的建康府。这一路北上前移的行在也说明南宋朝廷和高宗皇帝此时的进取之态。
我们姑且不谈南宋朝廷在这一时期中。张浚如何与赵鼎斗法,张浚独相后又如何激进,最起码高宗皇帝本人还是默许和放手让张浚干的。
从宏观的角度,张浚的政策还是正确的。
无论是前期在川陕的安排,后期在长江防线的次第防守,整体的方针和布局都是非常的巧妙合理。也取得很大的成绩。
假如没有这次淮西兵变,以张浚的进取势头和对皇帝赵构的影响,以韩世忠、岳飞大军的进图中原态势,以刘光世、张俊、杨沂中对既有土地的巩固和占领,以吴玠兄弟对川陕的守御。
按照这种形势继续稳步发展,则光复中原并非没有可能,甚至更乐观一点说。即便是收服幽燕诸州府也大有希望。
只可惜,张浚做事长于宏观管理而弱于细节的调控能力。之前在陕西的富平大战如此,这次在淮西军的收编问题上也是如此。
当然,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缺点,所以张浚有缺点并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他有缺点而不自知。
没有自知之明、刚愎自用、自私心强,这三个缺点要了张浚的命。
试想想,如果让岳飞掌握了淮西大军;假如王德能够懂点人情世故,安抚住郦琼和他的部下;如若不是派吕祉这位书生去收编;假如吕祉的公函不是郦琼所截获,淮西大军被顺利分兵……
以上的假设随便出现一个。则淮西兵变绝无可能出现。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淮西兵变让张浚的政治主张逐渐淹没在南宋行朝的政治斗争之中。
先是赵鼎把皇帝的行在搬回临安。待到赵鼎被秦桧斗下台去以后,高宗一朝完全走向了妥协和投降为主导的政治路线上去。
淮西兵变给宋人留下的教训是惨痛的,高宗之后,不少宋人反思这次兵变。其分析颇为一针见血,兹引用于此:“朝廷乃以吕祉代刘光世,遂致郦琼之叛。盖光世之军,多陕西之盗贼,最为揉杂而难治。西人重世族,光世乃世将,故仅能总统之。郦琼、王德皆光世之爱将也。二人平日不相下,若得威名之将以代之,则可以驾驭而立功。朝廷始以公(岳飞)代光世,得之矣。已而中变,易以吕祉,故二将无所忌惮而斗,琼惧而谋叛,刘豫又以高官重禄以诱之,所以丧淮西之一军。不然,公(岳飞)成恢复之功矣。今天下庸人孺子皆知公之威名,至于公(岳飞)之大计,与夫功之所以不遂者,士大夫盖未知也。”

淮西兵变之后,举国一片骂声,矛头直指张浚,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岳大帅。
对于张浚,岳飞恨不得亲手砍了他。
淮西兵变不仅是南宋丢了四万多军队那么简单,五大军区之一空了,全盘的形势瞬间改变,南宋再没有进攻的资本。
岳飞想要北伐,只能再等机会。而机会……等到军队再次强大,所谓的条件成熟,那会是哪一年的事呢?
以上可能是岳飞的看法。至于其他的南宋人民,看法就更简单了。
本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皇帝亲自出面,再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只是派去一个从未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白面书生。
……两者对比。傻子也能知道会出事!
张浚白痴到了何等程度,真是不知所谓,被猪油蒙了心。
因此,朝廷对张浚发出了正式的评价,也就是御史台长官的弹劾词。
“……张浚轻而无谋,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惟恃其权;诚不足以用众,而专任其数。若喜而怒,若怒而喜,虽本无疑贰者。皆使有疑贰之心。予而复夺,夺而复予,虽本无怨望者,皆使有急望之意。无事则张威恃势,使上下有睽隔之情;有急则甘言美辞,使将士有轻侮之志。”

关于张浚的处分决定很快就下来了。
高宗皇帝亲自下令。解除张浚一切职务,降为散官,流放岭南。从力度上讲,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了。
即便这样,高宗皇帝还嫌不够,后来又添加了一句话:………永不复用。
富平决战、淮西兵变,这两件事哪个都是足以决定国家命运的悲剧。居然连续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除了说明这个人本身太操蛋之外,用这个人的领导们又是怎么一回事?
高宗皇帝抓狂了,恨不得在墙上贴块豆腐撞死算了,为什么自己如此发昏,看不清这个绝世蠢货呢?
恨归恨,高宗皇帝还是把张浚单独召进了皇宫,最后咨询了一下行政问题:“张卿家,你看谁来接替你的位置好呢?”
高宗皇帝真的长大了,政务处理也越来越成熟了。
他能忍住出离的怒火。理智地做每一件事。张浚虽然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但是他还有一项不错的能力………看人。
对于高宗皇帝的问话,张浚突然愣住了。因为在这一刹那,他突然回想起在都督府中与岳飞的那段对话。
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张浚现在是后悔莫及了。
见张浚居然不做声。高宗皇帝便问道:““秦桧何如?”
高宗皇帝这么问,并不是对秦桧有什么想法,只因此时秦桧位居右相。左相出事,右相接位也是应份之举。
对于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秦桧,张浚真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在淮西兵变中,这个阴柔诡诈的家伙在背后搞了很多的小动作:比如把王德调离淮西大军,比如在风声不对的时候,劝阻张浚亲自去淮西军探视,等等。
其实,淮西兵变真要追究,主兵的枢密使秦桧也难辞其咎。秦桧依凭其做事隐蔽,不仅没有挨受一支弹劾之箭,反而把所有问题转移到张浚身上。
只不过,秦桧做事太绝了,滴水不漏,让张浚无法抓住他的把柄。
无奈之下,张浚只有对高宗皇帝说道:““近与共事,始知其暗。”
之前不了解,现在共事了一段,才知道这人真是太黑了。
张浚的这个说法,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
高宗皇帝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就选赵鼎吧,他还算有经验。
张浚点头同意了。
赵构于是给了他最后一个任务,由他执笔,去都堂写赵鼎的拜相制。
当天深夜,张浚在都堂端坐,一笔一划地写着关于赵鼎的赞美诗。拜相制嘛,一定要花团锦簇歌功颂德,要不是国家最有才有德的人,怎么能当上朝廷首相呢?这样写着,张浚的心像刀子在割着一样疼。
突然间想起了崔健的一首歌:象一把刀子。
jinjinjin……
光秃秃的刀子它放着光辉
照得那个老头子露出恨悔
他紧皱着眉他还撅着嘴
不知是愤怒还是受罪
不要着急我的宝贝
我们天生就不是为了作对
可我身上的权力就象一把刀子
它要牢牢地插在这块土地
张浚明白了,这是高宗皇帝给他的惩罚之一。
你不是想要官吗,你不是喜欢权势吗?就由你亲手写着扔别人上位的诏书,以最近的距离看着别人得到你失去的!
PS:  谢谢zhuxyhh01大大、0拈香一朵0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三十章秦桧之能

根据高宗皇帝的要求,张浚挑灯夜战,要连夜拟好赵鼎的拜相制。
在都督府里,还有一个人在通宵陪伴着张浚。
他就是秦桧。
秦桧的消息是灵通的,心思更是慎密无比,他猜到了高宗一定会咨询张浚由谁来继任帝国首相。
因此,秦桧下班之后就在都堂里守候着,整夜通宵陪着张浚,让老首长感受到最后的一点温暖,从而确立自己的首相位置。
张浚虽然为人粗心,毕竟不是蠢人,对于秦桧的虚情假意,只是在冷眼旁观,让秦桧白白苦熬了一夜。
赵鼎火线上任,重新坐回了他首相的位置。
从当时的情况看,赵鼎的回归也是属于众望所归的。只不过,他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把朝廷上下都惊呆了。
赵鼎居然要同时保住张浚和秦桧两人。
在李心传所撰写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五中记载着当时赵鼎和高宗皇帝的一段很长的对话:高宗皇帝对赵鼎吩咐道:“爱卿要尽快把张浚削职为民,赶出京师,还要通报天下,让天下人知道他所犯的罪孽。”
看来高宗皇帝对于赵鼎的怨气还真是不少。
赵鼎对高宗皇帝拱手说道:“微臣已经准备把张浚降级了。不过微臣以为,不要把张浚一棍子打死,最好是能够留在身边,随时参与国家大事。”
高宗皇帝有点愕然了,说道:“张浚误国误君,单单是撤职就可以抵罪了吗?应该把他远远地流放到外地去,朕不想再见到他。”
赵鼎有些苦口婆心地劝解道:“张浚的老母亲年岁已高。他之前又有勤王大功,难道陛下您忍心让他们母子分隔两地,不能相见吗?”
高宗皇帝没有想到赵鼎旧事重提,脸色一沉,辩解道:“勤王有功。朕已赏给他相位了,足以抵过。功是功,过是过,两不相掩。”
话说到了这份儿上,于情于理赵鼎都该闭嘴了。
可偏偏没有,赵鼎才刚刚抖出了两个包袱。好戏才刚刚开始。
他提醒高宗皇帝:“陛下,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挽回淮西兵变的损失,确认事故的责任人,这才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高宗皇帝点头同意了:“对呀,这才是爱卿要做的事情。”
赵鼎一脸正色地说道:“根据朝廷的法典和章程。无论皇上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军队都必须百分之百无条件地遵从,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没错吧?”
高宗皇帝内牛满面,心里想:“赵鼎可真是朕的贴心小棉袄啊。”
赵鼎见高宗皇帝连连点头,便继续说道:“可郦琼他们一伙只是为了个人待遇、职务调动之类的小事就造反了,这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的错?所以微臣认为,淮西兵变的根本性错误在于军方,是军队过分骄横的表现。”
听到赵鼎这番说法,高宗皇帝激动得几乎想从龙床上站将起来,声颤颤得对赵鼎说道:“爱卿说得太对了。假如天下人人都如卿家所言,中兴大业何愁不成。”
见高宗皇帝已经认同了自己的说法,赵鼎话锋一转,说道:“既然是军队方面的错误,此时重罚张浚,会有两个严重的后果。”
“哪两个严重后果?”此时的高宗皇帝。已经被赵鼎牵着鼻子走。
赵鼎举起两个手指头说道:“张浚乃是因为公事而受重罚,必然打击了天下有识之士的权权之心,以后谁敢来给皇上献策,此其一;其二、如果对张浚重罚,必然助长了军队的歪风邪气。毛病都是惯出来的。这时全国的军队都在看着朝廷,朝廷绝不能示弱,不然以后都会被军队蹬鼻子上脸的。
“今谪浚虽非诸将之言亦少快诸将之意矣。”这就是赵鼎的原话。
搞清楚了赵鼎的想法,高宗皇帝不禁由衷感慨道:“爱卿果然深得朕的心意!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张浚不必去岭南,新的岗位是“责授左朝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永州居住”。
赵鼎的这个说法貌似有理,还把高宗皇帝糊弄得团团乱转。但是,假如我们用现代的逻辑学一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可笑和荒谬的地方。
赵鼎的逻辑就是:张浚因为对军队的控制不利导致国家损失五分之一的兵力,但为了能继续有效地控制军队,所以只好轻判。
换而言之,不管文官们怎样的操蛋,犯了多少错误,到了最后,责任都得是由武将们去承担。
这就是宋朝的主流意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宋朝国力之孱弱不是没有道理的。
无论如何,赵鼎还是成功地把张浚保了下来。
对于为什么要力保张浚,赵鼎当时的解释是:“鼎不负德远德远负鼎。”
这里说的德远就是指张浚。
赵鼎和张浚原来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而张浚也是在富田之战失败后的深渊里被赵鼎给重新提拔上来的,只不过后来张浚功利心过重,竟然恩将仇报,利用赵鼎在淮西之战的失误,把赵鼎活生生逼退出朝廷的核心决策圈。
如今赵鼎以德报怨,充分显示了赵鼎胸怀之广阔和为人之大度。
高宗皇帝和赵鼎的对话并没有就此结束,还在继续着。
这君臣两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谈甚欢,就好像是久别重逢的夫妻一般。
最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