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传烽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明传烽录-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是上架的问题。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前段时间比较忙,更新慢引来很多不满,也有人要求我上架图个保障。我想这样也好,起码可以让各位放心我不会太监了。还要说明的是前阵子更新慢不是为了攒稿上架,而是我确实忙。现在空暇多了,可以多花点心思在书上了。

第三是近期的更新频率,据说vip要满一定字数才能开始更新公众版,我不太清楚多少字。所以以后的更新规则是:vip每天一回,公众版从可以更新之日起,每周两回。

写在全本之后

空明连载一年,终于算是结束了。

结束得有些潦草,自己觉得有许多该写的没有写出来,有些答应读者的承诺没有做到;也许以后会有续集,去写我没有写完的故事,又也许没有,who knows。总之是没有将我自己最好的文字奉献给各位,所以郑重地道歉。

空明是我第一本书。选材的时候,也想写一些比较能够取悦大众的东西,可是思前想后,觉得第一本书应该为自己而写,所以就完全变成了我个人的理想化,以至于有读者完全不能认同,也郑重地道歉。

以阿舍为代表的数位读者要求在书中cosplay,我答应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角色并没能出场,同样郑重地道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一定会弥补的。

连载期间曾经封禁过数位在书评区骂人的读者,虽然我至今不对封你们感到后悔,但还是要说一句十分抱歉。

最后,想说一下我书中的一个人物,雪心。

她的原型是我一个朋友。所谓原型,是指被情敌陷害而遭到强暴那一部分。

在真实的生活中,雪心因为家人不肯报案而变得疯狂,最后在精神病院里结束了未成年的生命。

我在学校里与她的关系并不太密切,可是当若干年后我得知这些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能释怀:人难道可以这样做的吗?人能够把自己的美丽生活,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吗?

〔我书中的桓震是一个讨厌杀人,讨厌见到别人死亡的人。而我也是如此。虽然有许多时候对某人痛恨到诅咒他(她)“去死”的地步,但如果给我一种能力,只要在脑子里想想就可以让某人死掉,那么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再诅咒别人去死了。〕

所以我想,至少在我笔下,有着类似遭遇的女孩可以得到自己的幸福――尽管是伤痕累累的幸福。

这部分情节,可以算是我的一个情结,想必冒犯了不少读者,在此也说声sorry。

*********至此为止,似乎我全篇都在道歉…_…!!  *********

所以下面来谈我将要挖的下一个坑。

原本在空明读者群里面聊天的时候,我数次说过短时期内不想碰历史题材,因为我确实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我想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探索一下别的领域,自我调整一番〔也就是这个原因让我暂时放弃了承天传说,对看该书的读者也表示抱歉〕。

不过最近连续发生的一些事情令我感觉很生气很生气:

《施琅大将军》;

《月圆凉州》;

以及等等。

跟读者谈论的时候,有一位借用了名写手阿越的话,说:

“我原来以为他们是一群白痴,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他们是一群王八蛋。”

我觉得自己看着这些消息的时候真的真的完全不能理解。教我们爱国家爱民族的人,自己却把出卖国家民族,甚至出卖了他自己血管里流的血的人捧上天,而把真正的民族英雄贬下地,我不知道他们是自己头壳坏去,还是认为我们大家都已经头壳坏去了?

复仇是可怕的。所以我数次拒绝了一些读者“屠城,杀光满清”的提议。

但是忘却比复仇更可怕。

我难以想像,假设桓震“空降”之后不是选择做一个汉人,而是扑向民族团结的怀抱,将会出现什么情景。

也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今天我们将要庆祝做奴隶三百八十周年而已。康熙已经活了三百五十多年,并且还将继续地活下去。

让我们庆祝吧!

另外,公众版将会依次解禁。如果有任何话要对我说,请加我的qq 703257。

答秧秧读者

首先感谢你在我全本之后还提出这么多的意见。你的意见将是我下一本书的宝贵参考。

其次,我想针对你的一些看法,发表一点我自己的心声。

实际上我写桓震这个人,没有你说得那么好(笑),他只不过是一个瞿秋白式的悲剧人物。相信诸位都看过瞿秋白《多余的话》,那至今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著作中我爱读的少数之一。瞿秋白的性格,使他从来就不具有豪情激扬、慷慨悲歌的气势和壮怀,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在自我解剖、反省,在体验、怀旧、徘徊……低回的情绪中寻找一条心灵的道路———在这中间,给他力量的始终是“对我们自己心灵的要求”、“绝对负责任”的这样一种认定。

在某种程度上,桓震跟他有些类似。时代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他知道自己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虽然他的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虽然明知自己能力不及,仍然义无反顾地去做。正如瞿秋白所说,因为“历史的误会”,他不得不做着政治工作,而桓震也是如此,因为“历史的误会”,而不得不打仗杀人,过着与自己的理念完全相悖的生活。

在这种人生里,让他死于功成的前夜,对他而言近乎于一种解脱。因为没有人敢想像,外患消除了以后,桓震要如何面对中国人向来擅长的内斗。瞿秋白不希望以后的青年学他的样子。我想桓震大概也不希望有第二个人走上自己这条道路(尽管我还要再写架空小说,汗)。

桓震死了以后怎样,近乎于鲁迅提出的问题:娜拉出走之后怎样?

实际上桓震一个人的力量,仅仅能够给中国的发展启一大端,历史的进程总有复辟和倒退,这一点是无可避免的。袁崇焕知道桓震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他始终坚持桓震的做法而不改;但是等到袁也死了之后一代或者两代,这些政策仍然能够坚持下去吗?我想,到那个时候,历史已经可以走上自己的轨道,经济因素总是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这一点倒是说得很对。一旦阻碍商业发展的藩篱被打破,想要再修补起来近乎是不可能的。以后的中国,在我猜想之中大约会开始土地兼并和小农破产,不过那时候的问题,已经是后人须要面对的了。

最后,欢迎你继续指正我的下一本书(预计在五一之后开始发表)。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