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自己出来逛的话,卫六一般都是先到复兴银行里换了钱之后,先到复兴会的大饭铺子里吃个饱再说。土豆泥地瓜泥做成的三合米三合粉的馒头和米饭固然不怎么合口味,可是这玩意量大不说还便宜。更主要的是,只要花很少的钱,鸡鸭鱼肉蛋这些东西就可以随便的点上个好几道。
一般情况下,卫六吃完了饭,就要到茶馆里混上一上午。喝着一个小钢镚一大壶的包茶(复兴会生产的用纱布包住碎茶叶末的袋茶),听着说书先生讲的天下见闻(主要是辽东地区女真屠杀汉人的事情)和岳武穆三打野猪皮之类的讲古,这一上午就那么过去了。
下午的话,卫六就会把整个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时间都用到酒馆儿里。只要有两三串儿烤鸡鸭肉串儿,一大碗鸭架或者鸡架汤,五六个烤土豆或者烤地瓜,再加上一个大钢镚一壶的地瓜烧,卫六就能从中午坐到晚上。喝着酒和酒馆儿里天南地北的伙计管事们吹吹牛皮,这一天别提有多惬意了。
卫六原本的计划是很好的,可是因为有了朱之瑜的存在,他就必须跟着朱之瑜的步伐走了。
在大街上逛了好一会儿之后,朱之瑜在大戏园旁边站住了。就听到朱之瑜好奇的问卫六道:“卫掌舵,这电影是个什么东西?”
第302章朱舜水访武昌7
《刘三姐》这部电影,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是非常的粗制滥造的。这倒不是说这部电影的内容不够好,导演的技术水平不够高,现代人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单纯就是因为电影拍摄技术的差距导致的。
王书辉对于文艺作品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一切文艺作品都是在表现某种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的创作者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那么在这些有思想有意识的人创作的文艺作品里,肯定明确的或者模糊的反映了这些人的思想和意识。
王书辉从来没有把文艺作品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有特殊地位的高尚的东西。在他看来,既然文艺作品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那么他就不会愚蠢的认为,有什么超阶级无立场的纯粹的客观公正的文艺作品会存在。
那么,既然一切文艺作品都是意识形态的反应,而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阶级立场,那说不得他就要把自己和复兴党的一切立场和态度都表现到一切的文艺作品当中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复兴党治下的一切说书人,演艺团体(公立剧团和民间艺人),作者(卖文为生的读书人)等等一切进行文艺创作的人,都要接受复兴党的培训和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复兴党麾下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反映和宣传复兴党的意识形态的原因。
王书辉在现代社会专门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摄影机构。他倒是对于翻拍自己需要的电影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反正都是拍成黑白片拿到明代放映,对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
王书辉的这个摄影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王书辉的要求,改编和拍摄各种反映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和掠夺的电影,以及反映各种外族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暴屠杀的电影。
现代社会的好处就是,只要你有充足的资金,各方面的人才那真的是层出不穷的。十二个制作小组,拿着享受“千字十元”优厚待遇的网络写手创作的剧本,用从各大高校低薪聘请的各种正在学习中的导演和演员专业的学生们,以每年二十多部的速度为王书辉创作了大量的内容丰富但都是反映相同的意识形态的多姿多彩的各种电影。
不要看这些电影的创作者的不是在校学生就是扑街写手,王书辉看了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改编和创作的电影之后,真的是叹为观止的。就是他这个很少感情用事,基本上能够保证自己用客观理性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人,看了他们拍摄的电影之后也气得是血气翻涌。
复兴党版的《刘三姐》和原版的刘三姐不同,原作中大量的音乐内容虽然被保存了下来,但是原作中相对隐晦的阶级矛盾在新作中被表现的更加激烈了。在新作里,王书辉专门对地主莫怀仁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刻画。除了他在原作中的残忍和残暴之外,复兴党的新作里,电影对莫怀仁是怎样通过把持商业和土地对农民们进行残酷剥削的细节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揭露。
莫怀仁和管家的对话中的那句要让泥腿子们“千年万年做穷人,世世代代不翻身”的唱词,是整个电影的点睛之笔。
电影这种东西,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它并不那种会让人产生深刻的思想的东西。作为大众传媒产品,越是简单的表现形式,越是直接的语言和内容,往往才会对大众产生更大的影响。明代又不是现代社会,明代的人民群众可没被一碗碗的心灵鸡汤,一坨坨的小资的幻想糊住了脑袋。他们对于电影内容的理解是非常直接和快速的。
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出身的官僚集团以及他们的狗腿子附庸,这些封建统治阶级有多么残忍和邪恶,这些东西现代人会无法理解。所以他们看反映阶级矛盾的文艺作品的时候,会认为那种意识形态的反映过于僵硬和脱节了。
但是对于身处大明朝这个实实在在确确实实的封建社会里的人民群众来说,复兴党的这些文艺作品,包括评书、戏剧、话本和电影等等,它们所反映的东西,都是这些人民群众自己感同身受的鲜活无比的东西。
地主老财、土豪劣绅以及他们的狗腿子有多坏,其实不用复兴党的这些文艺作品去告诉他们,他们自己就完全知道。只不过他们不能把这些事情表达的这么清楚和明确而已。
和复兴党内部的电影放映不同,这所在码头商业区上的电影院是针对外地客商的营业性单位。想在这里看电影那是要交钱买票的。
电影这么新鲜的东西,自然会有许多外地商人们来看。可是怎么说呢,基本上那些来自各地的出身地主阶级从事商业贸易的商人们都只会尝一次新鲜。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到电影院里去看第二次电影的。
《刘三姐》这部电影的前几分钟,朱之瑜看的还相当的开心。电影这种对于明代人来说非常神奇的东西,给朱之瑜带来的震撼是颇大的。美丽的少女,动听的歌声,优美的景色,这些都让朱之瑜如痴如醉。可是等到莫怀仁和管家、秀才等反面人物开始出现以后,朱之瑜就开始如坐针毡了。
一场不到一个时辰的电影,朱之瑜可谓是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精神洗礼。作为一个封建读书人,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一员,不管他本人原来是怎么看待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的,但是这部电影却很明确的告诉了朱之瑜在老百姓眼里,自己的父亲兄弟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到底是一种什么形象的。
朱之瑜一直把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成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作为老爷,作为统治者治理民众教化民众的理论依据。可是自己和家人到底在老百姓眼里是一幅什么形象的,朱之瑜还真的就从来没有考虑过。
看完了这场《刘三姐》,朱之瑜几乎是在下人们的搀扶下落荒而逃的离开了电影院的。
在从电影院回家的路上,朱之瑜几乎是掩面而走。凡是看到那些衣衫破旧的人,凡是看到那些骨节粗大的人,凡是看到那些具有劳动者特征的人,朱之瑜都会下意识的躲避。
完全就是心理上的因素,朱之瑜幻觉般的觉得这些人看向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仇恨的目光。
回到朱家在商业区的商铺之后,朱之瑜立即命令下人拿进房间里一块复兴会出售的银镜来(复兴会的镜子,在商业宣传中说是使用银子炼化而成的,价格是同等重量银子的三十倍)。这个快要三十岁的读书人在镜子前仔细的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让一直守在他旁边的卫六心里面直发毛。
直到卫六听到朱之瑜嘟囔了一句,“我等在百姓眼中的面目真的就那么猥琐吗?”之后,他才明白三少爷这是在发什么疯了。
第303章朱舜水访武昌8
卫六不知道猥琐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可是当官的,有钱的老爷们的面孔在他的眼里肯定比刚才的影戏里演的那位莫老爷和其他的几位老爷更加的遭人恨却是肯定的。
相比较朱之瑜,刚刚看完的那个叫做《刘三姐》的影戏,给卫六带来的震撼一点儿也不会比朱之瑜小一点儿。甚至可以说,因为卫六本来的出身,这部电影实际上给卫六造成的感情冲击要更大一些。
卫六现在是个船长,过去他在东南沿海也当过几十年的远洋船长,这些经历实际上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自己希望的。本来是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卫六像一切安土重迁的中国人一样,原本对于大海,对于出海是有着本能的畏惧的。
可是,世道并不允许小民百姓做出自己的选择。卫六十二岁那年离开家乡和亲人跑到福建谋生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他不忿自己的姐姐被本村一个大户人家的狗腿子欺辱,一锄头把那个狗腿子打了个狗头开花,所以他才不得已跑到福建去了的。
从浙江到福建,从陆地到海洋,卫六四十多年的人生里看到了无数的事情无数的人,底层百姓的苦苦挣扎,大户老爷们的肆无忌惮,卫六不知道已经看过了多少,经历过了多少。只不过卫六一直都用“这都是命啊”之类的想法来看待这些事情罢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大户老爷们能够成为大户老爷,而自己这样的小民百姓为什么一直都是这样的小民百姓。
在他的头脑了,老爷们欺压百姓,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理所当然背后巨大的不合理,这理所当然背后藏着的原因和道理,则是他一直没有想过的。
直到今天,看了这部《刘三姐》之后,卫六才豁然发现,天底下哪有什么天定的道理,哪有什么天定的高低贵贱。电影里的莫老爷那句要让泥腿子们“千年万千做穷人,世世代代不翻身”像一道霹雳一样惊醒了卫六。
原来小民百姓的苦日子跟命运没有关系,小民百姓和老爷大户们的身份,并不是命运的决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着一个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的。那就是自己这样的小民百姓“千年万年做穷人,世世代代不翻身”,全都是那些老爷们通过土地、官身、贸易等等手段,有意识的专门的针对性的造成的。
想通了这一切,看着面对的镜子不停的挤眉弄眼的朱三少爷,这个在海上和极端的气候,残暴的海盗进行过无数次的斗争,手底下也有过四五条人命的卫六,一下子感到一种无明业火涌上心头。
直到朱之瑜嘟囔出了那句“我等在百姓眼中的面目真的就那么猥琐吗?”之后,卫六那被熊熊怒火灼烧的有些模糊的心神才一下子恢复了过来。想起自己唯一的儿子正在朱家给大少爷的儿子当书童,卫六赶紧回了一句:“三少爷想什么呢,这镜子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本来,一部电影是不应该给朱之瑜带来这么大的冲击的。要是在现实的辩论和说理的过程中,就是王书辉出现在他面前和他辩论,他也不会被王书辉说服。
虽然说有背叛阶级的个人,可是那也是在相应的社会条件下的。要不是满清末年那种让所有人都感到绝望的极端环境的话,真的能够背叛自己的阶级和家庭投身真正革命的人并没有几个。
满清末年的同盟会、光复会等等所谓的革命团体,最终不也蜕变成了光头党这样代表了大地主、官僚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的落后腐朽的反动集团了吗?就是在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实践方面,退化成修正主义和反动派的国家、组织和个人也不是少数。
所以在明朝末年希求有背叛本阶级,背叛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的革命者出现,那是非常的不现实的。就是所谓的明末清初的五大思想家,也只是他们的思想里有相对进步的内容和意识而已。要说他们真的具有什么革命性和进步性,那就是胡言乱语。
可是电影这种表达形式,这种点对面的单向度的传播方式,这种无法反抗只能单方面接受的形式,再加上电影院和电影这种对于朱之瑜来说全新的从没接触过的新环境下,《刘三姐》电影里表现出来的那种阶级矛盾,反映出来的小民百姓对地主官僚以及封建读书人的憎恶、蔑视和仇恨,以及电影本身毫不留情的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残民害民之术的揭露,真的让朱之瑜这个自诩为良善慈悲公正正义的地主官僚阶级出身的封建读书人感到不寒而栗。
“卫掌舵也是这么看待我等的么?”
朱之瑜心神不宁的问了卫六一句。卫六倒是想要实话实说,可是他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朱家固然和一切的地主大户一样邪恶无耻,朱家固然像一切地主大户一样剥削农民压迫农民,朱家固然像一切地主大户一样通过把持商业和兼并土地制造出更多的世世代代要受他们剥削和压迫的穷苦百姓,可是这些事情和卫六的关系真的都不太大。
对于卫六来说,他确实和地主大户们有仇有怨,可是这个地主大户是当年那个和他有仇有怨的地主大户,并不是朱家更不是现在正在和他说话的朱三少爷。
在朱家,卫六因为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受到重用,更因为自家的远房堂兄在朱家当着个地位很高的管事,所以他唯一的骨血,唯一的儿子,才能够被安排到大少爷的儿子那里当个书童,有个更加远大的前途。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劳动人民的决策是非常实事求是,是非常注重自身的利益的。别说卫六不知道复兴会是一个为老百姓说话给老百姓谋利的组织,就是有人和他这么说了,如果他本身没有实实在在的享受到复兴会的好处他都不会相信。更何况就是卫六知道了这一点,可是复兴会现在也管不到浙江地面上去。
所以,即使情绪激荡,卫六还是很快就转化了自己的角色,劝解起自家的朱三少爷来了。
“三少爷这可真是想多了。小的在海里折腾了一辈子,就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可能觉得小鱼坏,小鱼可能觉得大鱼坏,可是这是天定的道理。别管是小鱼还是大鱼或者是虾米,他们都没什么办法可想。”
“这天底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鱼是这样,人也这样罢了!”
第3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