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之门1619-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都是王书辉从现代运来的空心砖和水泥。剩下的十七岁以下的三十多个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则被带在王书辉单独集中起来,让一个做教书先生的娘家舅舅,按照他提供的识字课本识字。课本当然不是那种四书五经的内容,全部都是些有关自然科学小知识的说明文。

其他三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则按照王书辉的安排,轮流接受一等家丁水平的军事训练,但是不用干其他的活,只是负责把守后花园的前后两门。除了王书辉之外,不许任何人进入。

第15章立足3

明朝的宗室,在爵位的分封上有着明确的制度。明代宗室爵位共有八个级别,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皇帝之子一律授予亲王爵位。亲王之长子世袭亲王,其余诸子全封郡王。

郡王之长子世袭郡王,其余诸子全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之长子世袭镇国将军,其余诸子全封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之长子世袭辅国将军,其余诸子全封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之长子世袭奉国将军,其余诸子全封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之长子世袭镇国中尉,其余诸子全封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之子全世袭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爵位不变,世袭罔替。

明朝从建立到现在,已经二百五十多年了。宗室繁衍生息,数量之庞大已经到了难以置信的二十几万人。这二十几万人中除了少量的王爷之外,就是数量庞大的各种将军和中尉,他们也是要朝廷供应俸禄粮米的。庞大的人数和巨额的钱粮消耗,让这些皇亲国戚也成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之一。

现年五十六岁的唐文光是枝江县县令。万历二十年的时候,三十岁的唐文光中了三甲进士。出身殷实农家的唐文光一没有靠山,二没有万贯家财,被安排在广西当了十多年的县令。前两年唐文光感到,随着年龄越来越老,身体也越来越差,他紧怕自己死在广西这个偏远****的地方,把十几年来搜刮的资财,送给了一个在南京吏部里做官的同年打点,今年才转任到枝江县这个算是美缺的县令任上。

唐知县是绍兴人,温和风雅的同时,性子里带着南方水乡人的谨慎。当门子把枝江王庶人的帖子送进来的时候,他很是惊异了一会儿,因为他可从来没听说枝江县这里还有王族的事情。他放下帖子,吩咐下人赶快把自己的同乡,也是绍兴人,跟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师爷张守义,从街头的茶馆里唤回来。

唐文光之所以对帖子上的枝江王庶人感到惊异,倒不是说他对于明代宗室有什么特殊的尊敬之情。天下宗室多了去了,各个都是有官身的,最差也是个奉国中尉。不过在文官专政的明王朝,出身进士的县官们可以完全无视宗室贵族的血统。别说是将军、中尉这种宗室,就连藩王们,面对督抚大员的贴身小厮,都要鞠躬送礼恭恭敬敬的。

现在可不是明初的时候了,景泰、成化两朝之后,藩王宗室的权利都被剥削干净了。在文官政权两百年的打压和控制下,养出来的藩王贵族都是些性格扭曲的家伙,面对强势人物的时候全都卑躬屈膝,一点骨气都没有了。

不过朱由梓的身份就比较让人纠结。他不是普通的宗室贵族,而是本应该继承郡王爵位的世子世孙。虽然朝廷对待藩王的态度是自生自灭,但是只要这个藩王有直系后人,一般情况下,即使他祖父、父亲的爵位被剥夺,他们的儿子孙子也会被朝廷指派继承爵位。

历史上,朱由梓的父亲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朱由梓,朱由梓本来今年就病死了,所以枝江王爵位因为断子绝孙,就没有了传承。但是现在看来,活的好好的朱由梓,是完全有可能继承枝江王爵位的。谁知道那位万历天子会不会哪天抽风,想起枝江王的事情,顺手就恢复了朱由梓枝江王的王位。

枝江县令可以无视普通的宗室贵族,但是面对藩王的时候,也必须小心谨慎。唐文光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一个三甲进士出身的浊流官员,没有什么靠山。他可不是督抚大员、部院高官,也不是那种掌握着舆论的清流士人,毕竟不能无视一位郡王的权威。那么面对这个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郡王的枝江王庶人,应该用哪种态度面对。他需要和自己的师爷商量一下。

张守义很快就回到了县衙,还没等唐文光开口,他就对唐知县说道,“东翁,枝江王世子是不是来衙门了。”张守义是从后门进来的,没有看到停在县衙门口的马车。

“张先生总算回来了,你瞧瞧这帖子,我对这枝江王一系全无所知,先生帮我参谋参谋。”唐文光请张守义坐下,把门子送来的帖子递给张守义。

张守义仔细的看了帖子,帖子是用现代铜版纸制作的。深红色的边儿,用黑色的一号宋体字打印了两行字,分别是枝江王庶人的头衔和朱由梓的名号。张守义虽然认不得帖子的材质,但是也感到,这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

他沉吟了一会儿,对唐文光说道,“东翁,这朱由梓是上代枝江王嫡孙。根据本县的风闻,上代枝江王朱致樨言语冲撞了嘉靖朝的首辅徐华亭(徐阶),被革了爵位。本来穆庙刚刚秉政的时候,想要恢复枝江王世子,也就是朱由梓之父朱宪燇的王位的。不过当时的首辅,徐华亭的弟子张江陵(张居正)出面阻挠,穆庙又是个温润的性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朱宪燇生前没少闹事儿,湖广上下都畏惧张江陵权威,对其置之不理,户部衙门连禄米都不敢给他家发,让他家人日子很是窘迫。到了朱由梓这代,因为生活贫苦,已经很少进城来了,与官府基本没打过交道。不过,听说前几日,朱由梓的管家把城外的流民全都招了去做家丁。这很可能是上面有了什么消息,朱由梓继承王爵有望,才有所动作的。东翁接见朱由梓,要谨慎一些才好。”

唐文光听了这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对张守义说道,“老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朝廷以后没有加封朱由梓的旨意下来呢。我若是对他尊敬有加,怕是以后不利于士林风评。”

张守义听了这话,心中暗自撇嘴。你唐文光五六十岁的一个老头子,不过是一个三甲进士,做了一辈子的污浊小官,还在乎什么士林风评啊。不过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师爷身份,很体贴的对唐文光说,“东翁不必担心,即使对待他客气些,也不过是东翁对皇家的礼敬。传出去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的。”

唐文光也知道师爷是怎么想自己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大约是要在知县位置上熬下去的,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以五品官的身份致仕。他可不想得罪一个未来的藩王,给自己平白的增加麻烦。想到这里,他对师爷说,“将本县官员叫齐,开中门列队迎接。”

师爷看到唐文光脑袋转过弯来,点了点头,出去吩咐去了。

朱由梓坐在宽敞明亮的四轮马车里,心里满意的很,除了拉车的马不怎么神骏,自己的车架还是相当威风的。进县城大门的时候,守门的兵丁被这座马车惊的目瞪口呆,刚上来想要盘问,就被家丁们几棒子打跑了。一路进来,满县百姓无不惊恐退避的。

吃着王书辉从现代买回来的各种糕点,几天来在米面鱼肉和各种现代营养药补充下,长了十几斤肉,面色红润的朱由梓,心里对自己的好女婿满意的不得了。等了一刻钟的功夫,朱由梓也不怎么不耐烦,各种糕点饼干正吃得开心呢。只见枝江县衙正门大开,县令打头,县丞、主簿、教谕等各种佐贰官紧随其后,衣冠整齐的快步迎出。

唐文光清声开口说道,“枝江县恭迎世子!”。之后,带着县丞、主簿、教谕等有品级的官员们,鞠躬行了一礼。除了他和几个佐贰官之外,身后的吏员杂役跪倒一片。

陪在朱由梓身边,也坐在马车中的,是担任朱由梓管家的大舅哥刘怀一。刘怀一从小就在自己的祖父,原来枝江王府的二管家身边当过差,是见识过原来枝江王府里的阵势的。虽然后来被迫离开朱由梓家,打了十几年的鱼,可是也知道怎么和官员们打交道。他看到枝江县衙的阵势,立即敲了敲车厢。听到声响,负责赶车,坐在车厢前面座位上的三个驾驶人员中的一个,立即拿出一个梯子,放在车厢门口,打开车门。

朱由梓从车中出来,看到外面除了几个县官儿躬身行礼,其他的人跪倒一片。心中不禁想起小时候王府的威风,心中有些激动。带着颤音说道,“贵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之后在车夫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

听了朱由梓的吩咐,唐文光这才抬起头来,小心的观察朱由梓。朱由梓穿的是红色的袍服,胸口和两肩处,本来是郡王服饰的龙纹花纹,全都由浅红色圆形图案代替。头顶戴的也不是正常的翼善冠,而是摘了翼善冠后面两个帽翅的黑色乌纱帽。

唐文光看了之后心中微微点头。这个枝江王庶人还是很守规矩的。朱由梓真要是按照郡王服冠穿戴起来,自己还真有许多麻烦。自己要是面对那种情况,是不是要上本弹劾朱由梓逾制呢。弹劾了的话,要是朝廷以后有了封爵的旨意,自己就得罪了本地藩王。要是朝廷以后没有封爵的旨意,自己的弹劾就成了无事生非了。

不弹劾的话,就留下了话把,很可能被政治对手扣上一顶纵容藩王宗室的罪名。反正这朱由梓是宗室,即使朝廷认为他逾制了,最大的罪责也不过是送到凤阳圈禁,对于朱由梓也没什么损失。反倒是唐文光自己,要是被上司看成是无事生非的人或者是有了纵容藩王宗室的罪名,很可能就会面对提前退休的下场。朱由梓服饰森严,这就为唐文光省了许多麻烦。

一眨眼的功夫,唐文光脑袋里就想了这么多的东西,要是王书辉知道了,恐怕也会佩服古代官员们脑筋的灵活吧。

唐文光想过了这些之后,引着朱由梓向县衙中走去,一边和朱由梓说些什么久仰大名不曾拜见的客套话,一边暗暗观察着朱由梓的脸色。朱由梓这几天在现代营养药和丰富的伙食下,原本面黄肌瘦的样子已经不见踪影了。遗传自祖宗的长马脸在几代藩王妃的优良基因的改良下,变成一张有点长的脸,不过这张脸清秀端正,带着些红润之色。他身形挺拔匀称,艰苦生活下使得他步履矫健。

看了这幅样子的朱由梓,唐文光心里暗自琢磨,看来传言也不可信,这枝江王庶人的日子不见得有多么艰难。

第16章立足4

今年刚刚二十多岁的张大力,这几天心里一直非常的充实。

张大力是陕西太白县人,万历四十四年,陕西、山西、河南遭遇大旱。原本给一个大户人家做长工的张大力,当年家中颗粒无收,既交不起东家的租子,又没有活命的口粮。不得已,和几个青壮一起投奔了山上的土匪。

从小务农的张大力,虽然没受过什么教育,一辈子二十年呆在村子里也没有什么见识。但是生性朴实,脑筋却灵活的张大力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不管你是东家还是土匪,没有粮食,这日子就过不下去。所以,当发现在土匪窝里也没饭吃的现实之后,就偷着跑下山,加入流浪乞讨的流民队伍之中。

几年流浪下来,靠着灵活的脑筋,张大力侥幸活命。在原本的流民队伍被官府驱散之后,加入了这伙原本有千八百人流民队伍。在从陕西到湖广的路上,遭遇了各路土匪的劫掠和各地官军驱赶之后,这伙人剩下只有不到四百人,流落到了枝江县境内。

不过,虽然枝江县没有遭遇旱灾,可是天候也不正常,当地的农业也损失严重。本地的农户都糊口无力,自然,这些流民也讨不到什么东西。三百多人,托了湖广四季常青的福,还能在野地里弄些野菜杂草为食。半个月下来,又有几十人冻饿而死。

张大力原本心中绝望,甚至起了拉杆子做土匪,抢劫吃食的心思。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保佑,遇到了王书辉派遣管家们来招人干活。

张大力是没想到会受到这样的待遇的。到了地头,管家们先是发给每人两大碗热乎乎稠乎乎的白米粥和一大碗肉汤,让这二百多男女老少,几十年来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吃饱。之后的在大冬天里的江边上,冷水洗澡搓泥,虽然有些遭罪,但是搓洗干净之后给发放的棉衣棉裤和样式奇怪的衣服裤子,却张大力和这群流民们兴奋不已。张大力发现,东家心细的很,连贴身的衣物和袜子棉鞋,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不过张大力毕竟和那些普通的流民不同,他是做过几次土匪,在土匪山寨那种险恶的地方都能全身而退的人。他从小到大也做了十多年的佃农,别说见过,都没听说过天底下有这么好心的东家。所以,一方面他为自己几天来能够吃饱穿暖而心满意足,另一方面对东家给予的这种优厚的待遇而惴惴不安。

之后的几天里,无论是在几个管家的带领下盖一种奢侈无比,全是铁皮做的房子(彩钢活动板房),还是给盖好的房子里,用一种奇怪的平整无比的灰色石板(水泥预制板)和一种灰色胶土(水泥)磊炕,或者是推着巨大的石碾子,压着三合土平地。见过了这些神奇的东西,反倒更加重了张大力心中的疑虑。

可是当少东家(王书辉)向大家宣布,这些房子都是发给流民们住的,张大力这个穷光棍,也分到了一座两丈长宽,里面炉炕齐全还预备好了棉被棉褥的房子的时候。张大力的疑虑全都不翼而飞了。他心里想着,如果东家能够一直这么待自己,一天三顿的干饭肉汤,四季的衣服,还有自己的房子住。那么即使东家是个大土匪头子,是要造朝廷反的贼人,自己的这条贱命大可卖给东家了。

所以,在这种认识下,原本心存疑虑的张大力,自发的变成了王书辉的拥护者,开始积极的出力,卖命的干活。虽然没有被选为一等家丁,但是也当上了一个二等家丁小队的队头。

张大力穿着和其他的二等家丁一样新发的涤卡布做的明代样式的灰色衣裤,不过因为是小队头的关系,可以在右胳膊上带上一个带着一道红杠的袖标。虽然只是这么个小小的不同,但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