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操行出众,是天生的一对。就想做这个大媒。爹之前也见过七皇子几次,觉得他仪表堂堂,生于皇家,不仅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恶习。反而行事踏实稳重。虽然内廷无撑腰之人,但毕竟是皇子龙孙,封爵拜王是少不的。姐姐要是嫁过去,也吃不了什么苦。觉得不错。然后邓先生向皇上一提,皇上也觉得好。姐姐就嫁了过去。
  “谁知道,世道变得那么快。先有太子的‘巫咒案’,后有吴皇后投缳身亡,又有几位亲王或被圈禁,或自杀身亡。先帝当时年事已高,疑心忡忡,不仅不安抚几位皇子。反而利用此事对朝中有功重臣进行清洗。爹看着情况不对,再不想法子只怕七皇子和姐姐迟早也难得善终。正好七皇子也为这件事商量爹,想角遂一直悬而未决的太子之位。
  爹思来想去,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机一博。于是变卖了家中大部分产业,想办法走通建宁侯和寿昌伯,与当时因无子被立为皇后的太后娘娘说上了话。有了皇后娘娘的支持,加之皇上敦约谦谨,姐姐又先后育下三子,先帝这才下决心让皇上承了大统……有了现在的永和之治。“
  语气已是怅然。
  十一娘只能安慰他:“皇后娘娘那样聪慧的人,不会有什么事的!”又觉得这种安慰太苍白,伸出手去握住了徐令宜的手。
  徐令宜很意外妻子的主动。
  想到昨晚她蜷缩在自己怀里时那种柔软的感觉……立刻回握了十一娘的手:“到我这边来。”
  这种时候,于理于情都不应该拒绝。
  十一娘略一犹豫,移到了他的被子里。
  她在女子中不矮,可与徐令宜相比,立刻显得娇小纤细,被他搂在怀里,手脚都是暖烘烘的,十分舒服,身体就自然而然地舒展开来。
  徐令宜立刻感觉到了她的不同──之前睡着了身体才慢慢柔和下来。
  他突然想到在军营时听到那些将官们挤眉弄眼的只言片语:“……女人要到花信年纪才知热知冷。那些小丫头片子知道些什么……像我那浑家,生了三个孩子才有些味道……”他当时只觉得把自己的私事拿出来说十分的腌臜……现在却心中一动,手就慢慢地顺着她的衣襟伸了进去。
  身体果然一紧。
  他不由在心底暗暗叹一口气。
  停下来。
  低声道:“快睡吧!明天还要去哭丧呢!”
  用了和昨天一样的淡然口气。
  十一娘“嗯”了一声。
  徐令宜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到均匀。
  怀里人的就慢慢松柔下来,还轻轻地调整了一个姿势,朝着自己怀里挪了挪,自己的手就落空地垂了下去。
  徐令宜觉得十分有趣。
  手是离开了她的身体,可她整个人都贴在了自己的怀里。发间的香味若隐若现地往他鼻子里钻,让他有些蠢蠢欲动……这算不算是因小失大。
  他不由嘴角轻翘。
  想了想,舒展了一下身子。
  怀里的人立刻像小猫似地警觉的缩了起来。
  徐令宜很想笑。
  翻身侧卧,却把她整个人都裹在了怀里。
  她挣扎了几下,见他没有什么动静,就磨蹭着把头靠在了他的肩上,给自己找了个比较舒服的位置,慢慢松懈下来。
  徐令宜已经很肯定。
  只要他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她还是很愿意和自己在一起的。
  非常的孩子气。
  脑海里闪过她如三月烟雨般朦胧的眼睛……那个时候,很痛苦吧。
  他比谁都更清楚她的娇柔,能采了红丸。事后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
  念头一起,心里有异样的感觉慢慢弥漫。
  说不清楚是高兴还是悲伤,是酸楚还是怅然,是怜惜还是愧疚……五味俱全,让他觉得不舒服。
  ……
  见徐令宜睡着了,十一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她虽然早已做好了忍耐的准备,可夫妻之间不应该只有忍耐吧?一次、两次可以说是暂时不适应,如果总这样,就是个傻瓜心里也会有疙瘩吧?何况是徐令宜这种人。偏偏她又没有把握能控制住自己的反应。
  得想个办法……
  十一娘有些烦燥地翻了个身,却引得身边人含糊不清的嘟呶。然后,被抱得更紧了!
  一百六十八
  腊月初四,五皇子移至城外的黄叶山暂安,沿途设亲王仪卫。初六,赐五皇子谥号为“悼敏皇子”。大小官员、内外命妇也结束了哭丧仪式。
  这其间,二夫人又见了皇后娘娘一次。
  皇后娘娘不置可否,对此事没提一个字。
  二夫人不免有些焦虑。
  “这个傻孩子。”太夫人抹了抹眼角。
  徐令宜沉默良久。
  “就随皇后娘娘的意思吧!”
  二夫人欲言又止,最后道:“既然如此,还请侯爷早做打算。”
  徐令宜点头,开始频频在半月泮招见幕僚。
  十一娘则写了诗经里的《谷风》,长宽一尺,长两尺,用绡纱绣成屏风。
  这是受了大太太给太夫人绣寿屏的启发。她准备用这个引诱慧姐儿对刺绣发生兴趣。没想到的是,贞姐儿看了竟然也十分的喜欢,连声追问:“这就是仙绫阁闻名天下的双面绣吗?”
  十一娘点头,道:“你帮我分线吧!”
  贞姐儿欣然应允。去太夫人那里吃饭的时候讲起这事:“……那线要分得极细,像头发丝似的。母亲身边的冬青十分擅长做这事。”
  太夫人笑着点头:“有这样好的师傅在旁边,要记得偷师才是。”
  大家都笑起来。
  二夫人也道:“让我做鞋做袜还可以,刺绣就流于平庸了。贞姐儿要好好跟着你母亲认真学习。”
  见大家都鼓励她跟着十一娘学刺绣,贞姐儿没有了顾虑,整晚都笑得很高兴。以至于谆哥看了也道:“我要帮姐姐去分线。”
  “分什么线!”二夫人轻笑道,“过了年就给你找个先生,和哥哥们一起到外院读书去。”
  大家说起先生的事来。
  十一娘想起赵先生,不免有几分可惜──如果府里的西席是自己的人就好了。
  “我看你抽空给邓先生去封信,请他老人家推荐一位先生来。”太夫人沉吟道,“邓先生虽然如今致仕在家,可在翰林院待了三十几年,又曾为帝师,总比我们这样盲人摸象的好。”
  徐令宜道:“我上月已给邓先生去了信。邓先生回信说,如今欺世盗名之人多,潜心学问的少……听那口音,竟然没个合适的人选。”
  “邓先生成了帝师,威仪日隆。”二夫人听着淡淡地道,“看天下士子都不过尔尔了!”
  徐氏母子不由沉默。
  回到家里,十一娘服侍徐令宜歇下,自己另铺了被褥。
  “怎么了?”
  这几天都一个被子里睡,怎么又各睡各的了。
  徐令宜纳闷。
  自己又没有逾越那个距离。
  十一娘脸色微红:“我,我小日子来了……”声音低不可闻,“有血腥味……免得你不舒服。”
  徐令宜不禁揉了揉她的头:“傻瓜。”把她抱到自己被子里,又捂了她的腹部,“痛不痛。”
  十一娘片刻后才反应过来。
  徐令宜是在问她痛不痛经。
  她很是不自在:“我挺好的。没哪里不舒服。”
  “怎么就不顺日子?”徐令宜低声道。
  “我不知道。”之前年纪小,不对日也是正常的。后来冬青跟许妈妈说,许妈妈说,看两年再说。结果没等上两年,她就嫁了人……徐家看病请太医院的太医,或是请皇上恩旨,或是请相熟的太医私下出诊,每次都很麻烦。她怎么好意思初来乍道就为这事兴师动众……
  “明天请了太医来看!”果然开口就要请太医。
  十一娘沉吟道:“明天是腊八,宫里有腊八粥赏下来,要供奉。我还请了杜妈妈来给贞姐儿穿耳洞。”
  “什么事有这事要紧。”徐令宜道,“都放一放,让太医来看看才是正紧。”
  “我是怕正月里还吃药,不吉利。”十一娘怕太夫人忌讳这个,“何况明天还是腊八。不如等正月过了再说吧?”
  “开春三哥就要走了,你只会更忙。”徐令宜很坚持,“就这样定了。”
  十一娘不能再拒绝,低声应了,徐令宜俯身去吹了灯,两人歇下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送走了徐令宜,贞姐儿过来给十一娘问安,刚坐下来,三位姨娘来了。大家说了几句话,十一娘带着贞姐儿去了太夫人那里。
  三夫人正和太夫人说着过腊八节的事,二夫人端了热茶坐在一旁听。
  太夫人见两人进来,招了她们过去坐下:“你们也都听听!”
  十一娘恭声应“是”,贞姐儿却脸色微红。
  和三夫人见过礼,大家分尊卑坐下,三夫人看了十一娘一眼,才接着刚才打断的话道:“……由晚香负责,昨天晚上就开始熬。按惯例,待宫里的赏赐下来供奉到了佛堂,再供奉庭树、井灶。至于送到永昌侯府、忠勤伯府、威北侯等人家的腊八粥,依往年的惯例在粥盒里铺上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松子摆成吉祥图案赶在辰初之前送到。做腊八蒜、渍白菜也都准备好了,只等吃了腊八粥就开始做了。”
  太夫人微微点头,吩咐道:“别忘了派人到南海去起冰。”
  三夫人笑道:“放心吧,忘不了。要不然明年夏季府里没有冰镇酸梅汤喝,岂不要被絮叨得没个站的地方。”说着,笑望了二夫人一眼。
  太夫人就望着二夫人微微叹一口气:“你真的不留下来!马上就要过年了……”
  十一日,二夫人过了五皇子的“初祭礼”就会回西山──那天大家要到祭坛所读祭文、奠酒、行礼。
  她笑道:“等过两天春暖花开了,我请您到我那里踏青去。”委婉地拒绝了太夫人的挽留。
  太夫人眼神一暗,吩咐三夫人:“家里有的,西山那边也要准备一份。”
  三夫人好像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笑道:“我早已备下了。到时候肯定少不了二嫂的。”
  二夫人朝着三夫人微微地笑:“多谢三弟妹操心了。”
  “二嫂说哪里话,这是我份内之事。”
  两人寒暄着,有小厮进来禀道:“太医院的刘医正来了。”
  大家一怔。
  徐令宜说风就是雨,一大早就请了太医来。
  十一娘有些措手不急,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道:“是我有些不舒服。”
  太夫人听了忙道:“你哪里不舒服?怎么也不说一声?这两天跟着在我面前跑前跑后的!”
  十一娘满脸通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好。
  三夫人就“啊”了一声,满脸惊喜地道:“四弟妹难道是有了?”
  “不是,不是。”十一娘忙解释道,“我只是有点不舒服。”
  她知道太夫人希望家里热闹,怕三夫人误导了太夫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她怕太夫人会伤心。
  就这样,太夫人脸上还是闪过失望之色。
  ……
  刘医正隔着帕子给十一娘诊了脉,太夫人紧张地问:“怎样?”
  “年纪还小,身子骨也有些虚。”刘医正笑道,“调个一、两年就好了。”
  太夫人松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亲自陪着年过六旬的刘医正去开了药方,嘱咐杜妈妈把药方交到白总管的手里:“按着这方子抓药,回来给我看了再熬。”
  杜妈妈应声而去。
  十一娘很不好意思──惹得太夫人也不安,还亲自过问。
  太夫人想着十一娘把自己日子排在小日子前后,以为她心里不高兴,安慰她:“没事,没事。我们家又不是那些寒门祚户,吃不起人参燕窝的。”
  十一娘很感激太夫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安慰自己,忙道:“我会好好吃药的。”
  太夫人笑着点头:“这才是正理。”
  正说着,宫里赏的腊八粥来了。
  大家接了粥,赏了宫里来的人,照着以前的惯例奉了粥,全家人围着吃了粥。十一娘的药来了。
  太夫人仔细辩认了好一会才将药交给杜妈妈:“就到我院里熬了,每日到我这里来问安的时候服侍四夫人喝。”
  杜妈妈笑着接了过去,十一娘忙上前向太夫人道谢。
  “你直管把身子骨养好。”太夫人道,“其他的都不用操心。”然后由二夫人陪着去歇午觉。
  十一娘就把杜妈妈请了自己的住处,用顶针索线帮贞姐儿穿了耳洞。
  “痛不痛?”她看着贞姐儿脸都白了。
  她醒来的时候就有了耳洞,前世又没有穿过,不知道穿耳洞是什么感觉。
  贞姐儿摇头:“不痛!”
  就是痛也没有办法。怕以后被婆婆嫌弃。
  十一娘送了杜妈妈一对赤金手镯、一对赤金寿字填青石簪、一对翡翠镯子做谢礼。
  杜妈妈没客气,笑着道谢接了告辞。
  十一娘亲自把杜妈妈送到了门口,这才转身回屋带着贞姐儿绣屏风。
  酉初差两刻,徐令宜还没有回来,也没差个小厮过来说一声。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十一娘很是担心地带着贞姐儿去了太夫人那里。
  行了礼,二夫人立刻就发现了贞姐儿的不同,笑着开了箱笼,拿了一对小小的赤金石榴花耳坠给贞姐儿:“一不留意,我们贞姐儿已经是大姑娘了。”
  太夫人也发现了,笑道:“又是十一娘的主意吧!”
  贞姐儿脸色微红:“母亲说腊八穿耳洞好。”
  太夫人就让魏紫拿了对小小的赤金银杏叶的耳坠给贞姐儿:“换着戴吧!”
  贞姐儿道谢接了。
  三夫人就笑道:“我的改天补上。”
  贞姐儿还是道了谢。
  有小厮跑进来:“侯爷回来了!”
  一百六十九
  听说徐令宜回来了,十一娘和贞姐儿忙迎了过去,行礼后拥着他去给太夫人行礼、问安。
  太夫人未等他起身,已急急地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又指了对面让他坐下。
  “皇上留我说了会话,正好宗人府来人回五皇子的初祭礼,就又多坐了一会。”
  五皇子的丧礼辍朝三日,服丧五日,十一日是“初祭礼”。
  太夫人立刻道:“皇上怎么说?”
  徐令宜苦笑:“金银纸锭一万、纸钱一万、馔筵三十一席、羊十九只、酒九尊。亲王以下、奉恩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