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皇商-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刚才王诩的一番威胁利诱,以及听到了王诩和尹盛余的对话,丁强和石勇完全知道,自己眼下只能是站王诩这边了。

石勇率先表态道:“小的愿意为王公子效劳。”丁强见状,也附和道:“小的也愿意。”

“既然事情已了,尹某还有要事,就不叨扰王公子了。”尹盛余牵挂着公事,朝着王诩辞别。

“如此就不强留尹知事了,尹知事这些日子的劳苦,想必许提刑也定会知道的。”王诩向尹盛余暗示道。

“多谢王公子,多谢王公子。你二人今日先随我回衙门,明日一早便去东门。”尹盛余朝着二人吩咐道,又向王诩保证:“此事一了,便遣他二人回来。”

“不急,不急,公事要紧。”随后,王诩又朝丁强和石勇语带双冠道:“勿要给尹知事和自己多找麻烦和不便。事情一了,王诩在此恭候二位。”丁强和石勇也会意地应诺了下来。

送走了尹盛余,王诩才彻底放松下来,赶忙扶着燕三回了屋子。二人刚一进屋,燕三便艰难地要跪下来,“恩公恩义,燕三永生不忘。”

“燕兄快快请起,扶残助弱本是理所应当,只是江湖人,江湖事,王诩不甚明白,也不愿卷入其中。”此言已经说明,王诩即是在帮他燕三,也是在帮助自己。

“不管怎样,还是请恩公受燕三一拜。”王诩不及燕三有力,只得受了一拜。

“燕三不能再连累公子一家,这就告辞。”说着,燕三就想要推门出去,却被王诩拉住道:“你如此走出去才是要连累我一家,你出得了这院子,能出得了杭州城吗?”王诩不禁提高了声音。

燕三一脸凛然道:“我的事,燕三自己抗,怎能再拖累恩公,恩公请放心,即使燕三被捕,也绝不会透露关于恩公的只言片语。”

“我已经安排好了,明日就送你出城,你如此冲动只能误了大事。”王诩喝道。

燕三倏然一凛,随即便冷静下来,王诩这才平和道:“你且在此等上一夜,明日送你安然出城。这样,不仅你能活命,我也能不受牵连,若信得过我,你必须保证听我这一言。”

燕三看着王诩和其文弱身份不相符的威严和自信,心里悠然有了一种信任:“我燕三的命本就是恩公的,既然如此,燕三保证,听恩公的话。”

王诩总算放下心来,“你就在屋内好生歇息,且等我的消息。”

第四十二章 石勇丁强

出了燕三的房间,王诩思量着明日的安排,遂在自己的屋内写了两封信,这才见姜麽并着冉儿一道回来。

“相公,冉儿回来啦。”冉儿一面上前抱住王诩,一面说着自己今天的见闻和买着的东西,却见王诩不似往日热情,有些严肃。

“相公…你怎么了?是冉儿惹你生气了吗?”冉儿有些小心地瞅着王诩,担心地问道。

“与娘子无关,娘子且先去休息,我有些话要对姜麽说。”王诩照例捏捏冉儿肉呼呼的脸温柔道。

“哦。”冉儿见王诩一如往昔,放松了心情,提着东西欢快地进了屋。

“姜麽,这有个包袱,是丁强和石勇忘在这儿的,麻烦你帮忙送到提点刑狱司交给他二人。”

听着王诩的话,姜麽才转过身来,饶是过了很久,她依旧没有习惯这家老爷和夫人当着别人面搂搂抱抱的不成体统样。接过包袱,姜麽问道:“老爷还有何吩咐?”

“务必要交到二人手里。”王诩拍了拍包袱叮嘱道。

“请老爷放心。”

包袱中夹着的便是写给二人的信,要让他们明日在东门接应马车的信。

看着姜麽离开,王诩的心始终有些忐忑,作为一个“老爷”,刚送走了丁强和石勇,现在又去见他二人,定会惹人生疑,而有可能影响到明日的计划,所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只能让姜麽去。

而且他心中还另一方面的担忧,就是他不能保证在离着明天还有几个时辰的时间里,那二人到底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所以他准备了另一封信。

王诩定了定神,抛开了杂念,揣着另一封信,去了酒铺。

多日未见他的杨冶很是热情地将他迎了进去,二人进到酒铺的后院,王诩也不客套,直接拿出信来,交给杨冶道:“明日一早,你便去东门候着,等着我的马车出现,要是我的马车被官差拦了下来,我被官差带走,你立刻将这封信交给马华。若是我的马车安然出城,你便将此信焚毁。”

见王诩一脸肃然的表情,杨冶不敢大意,正色道:“小的谨遵公子的吩咐。”

现在王诩能相信的人不多,杨冶和孟纯是他绝对放心的人,至于马华,如果要在背后捅他一刀,那么他也只能生生地挨下来,就算是替冉儿还给马华一命。

“以后酒铺的大小事宜就全交给杨兄了。”王诩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和孟纯以及杨冶过深的私交,留下些能出的牌,也许有天会有用。

接过王诩的信,杨冶也没有多问,便将信笺小心地揣进了怀中。

在忐忑中迎来清晨的杭州城,似乎一如既往地安静和睦,刚露出头的太阳,洒下温暖的阳光落在了城里的每一个角落,茂盛的槐树叶上尚还留着些昨夜的寒汽。

待到叫卖声起,行人渐多,人们逐渐走上大街,王诩才带着燕三上了马车,马车夫按照王诩的吩咐,径直朝着城东门而去。

直到城门映入眼帘,近在咫尺。

“停下。”王诩掀开车帘忽然说道。

车夫应声将马车拉住,停在了路边。王诩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一直默不作声,而身后的燕三亦是紧闭双目,似在养神。

东门的确如尹盛余所说,部署的官差不多,但是粗略算下来,也有十个上下。直到看清了丁强和石勇所站的位置,王诩才放心下来,又等了许久,东门来往进出城的车人逐渐增多,王诩才开口道:“走吧,靠着左边走。”

马车夫打着马靠着左边朝东城门走去,虽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杂声四起,但是王诩似乎依旧听见清晰的马踏青石的滴答声,这种声音伴随着心跳好像越来越快起来。

“停下。”车帘外忽然传来陌生的声音,王诩的心随之一震。

“李大哥,还是让小的来吧,您辛苦,歇会。”石勇的声音接着传了进来。

“这有什么辛苦的,你是尹知事吩咐照顾过的,在这儿站站就行了,待会人少了,就可以去歇了。”

似乎石勇还说着什么,但那李姓官差却一口否决道:“行了,行了,就照我说的吧。”

在车内的王诩听到二人对话,从头到脚凉了个透彻,而一旁的燕三忽然睁开了久闭的双目,满目决绝,五指握拳,青筋暴起。王诩赶忙拉住燕三,压着声音道:“还有一个人。”

车帘刚掀起一个缝隙,忽然听得车外一声哀嚎。

“怎么回事?那在干什么?”李姓官差,弃了王诩这边朝着声源走去。

“大人,丁强面色发白,不知道怎么了?”一个声音急急道。

“……”

就在这时,车内忽然伸进一个的脑袋,正是石勇:“公子,快走吧。”

马车夫听见放行,打着马快速地出了东城门。

刚离开杭州城不远,王诩便叫停了马车,吩咐车夫在此等着自己,而他亲自驾着马车朝着更远的地方而去。

直到杭州城消失在地平线上,王诩才停下了马车,刚想去扶燕三,便见燕三自己从车内走了下来。

“恩公再受燕三一拜。”已经领受过燕三固执的王诩,只得受了一拜。

“马车留给你,里面还有些钱和衣服,快走吧,离开这里越远越好,从苏州到杭州这一路的州郡都在缉拿你。”好不容易逃出了杭州城,王诩不想在此浪费太多时间。

眼见燕三还要道谢,王诩急忙制止道:“不必再言谢了。”

燕三见状,从腰间摸出一块玉佩,塞到王诩手上:“贴身之物,燕三带了多年,无以为报,希望公子不要再推辞。”

王诩知道若不收下,以燕三的固执又会是一番来往,于是便点头道:“王某收下了,燕兄快上路吧。”

燕三见王诩收纳,这才上了马车,在车夫的位置上朝着王诩重重地抱了抱拳,打着马一路朝着远方而去。

看着马车消失在视野里,王诩感觉仿佛像是做了个梦,可是手中带着燕三身体余温的鱼形玉佩却又告诉他,一切都是真实的。王诩低头,看着晶莹剔透的鱼儿,自言自语朝着奇怪的鱼儿道:“你就算是这场偶遇的见证吧。”

经过了燕三一事,丁强和石勇二人辞去提点刑狱司的公职,成了王诩的得力助手,而王诩亦是没有食言,不但给二人买了房子,同时也比照着官府出的悬赏给了二人还要多的钱。

而二人也就此死心塌地地跟着了王诩,一人传递着报社和书院的消息,另一人跟在王诩的身边,随时听从其调遣。

第四十三章 沽名钓誉

这一日,王诩刚拿到丁强从书摊上买来的新书,马华便叩门而入了。

“公子真有大才也!”马华喜于言表地拿着同样的一本书,递到了王诩面前。看着扉页上的《孟子集注》四个字,王诩早就知道了这本出自朱熹之手的书会带来怎样的轰动。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远非是马华的喜悦表情能体现的。

王诩清楚地记得,《孟子》共七篇,是孟轲及其弟子所著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而朱熹所作的《孟子集注》使之身价倍增,从子部一跃而入经部。他要的是这样的,能够影响科举取士和整个北宋士林的效果,而并非眼前杭州城文人们的震惊和轰动。

王诩淡淡笑道:“马兄过奖了。”

马华见王诩面色并无太大波澜,以为其并不知道自己的书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随即说道:“不止是杭州、也不只是东南,而是整个北宋,整个北宋的举子文人们,将来的案头必备此书。可以想见,这本《孟子集注》定然会让公子名垂青史。”

“哎,只可惜公子不在汴京,否则…”

王诩打断了马华的叹息道:“马兄何必可惜,是好书总会有传开的一天。最近的报社和书院如何了?”

马华正色道:“报社在朱桂的打理下目前很好,每天大概能卖掉十万份,除开两税和工钱等,每日能入八百余贯。而且每日都有增长之势,除了杭州城的百姓,还有行商,出海的商人,都在买我们的报纸。”

“只有推广开来,才能有舆论的效果,这才是报纸的最重要的价值。”

“何为舆论?”马华不解。

王诩叩着桌面神秘地笑道:“一种看不见,但却异常强大的力量,它甚至能改变整个社会。”

听着王诩的话,马华虽不解,但是他也相信眼前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人,“书院再过三天就能完工,公子吩咐要找的先生和匠人们也都找到了。”

“嗯,每天八百贯能不能用于书院够不够?”王诩很看重即将成立的书院。

马华解释道:“除开放给先生和匠人们的钱,即便是书院满招千人,不收一文钱,也是够的。”

“若无剩余就算了,若有剩余全部放给教书先生和匠人。”王诩知道只有留住好的先生,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只有改变了教育,教出好的人才,才能最终实现他的理想,改变这个国家,所以在教育的投入上,王诩将会不遗余力。

似乎明白了王诩大力投入书院的意图,马华道:“新式书院的确有可能会引人注目,造成一定的反响,但是要改变现有的东西会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马某有一计,能助公子。”

“哦?马兄快快说来。”王诩肃然道。

“既然新式书院见效较慢,那么我们就从现有的书院下手。”

“马兄言下之意是……”

“将公子的书送进书院,更甚者,公子还可以在书院教习。”

王诩沉思着,马华的话不无道理,杭州虽是东南重镇,但是比及汴京还是差了很远,所以,这里的新式书院只能做长远计,慢慢影响士林和社会,而不能寄希望于立刻见效。

见王诩点头,马华又接着说:“既然要博名,就要博个彻底,马某以为,既然《孟子集注》已出,而且必将带来巨大的影响,也必将给公子带来巨大的声望。所以,行沽名钓誉之举,就要避官避仕,待千呼万唤之后,公子再出,届时定然能成效更佳。”

王诩面露难色道:“想要避官避仕恐怕不易。”

“公子在杭州当然不易,若离开了杭州城呢?”

“离开杭州城?”王诩不解道。

马华见王诩误会,解释道:“只是短时的离开,酒越陈才能越香啊。”了解王诩心头的顾虑,马华继而又道:“酒坊场有杨冶和孟纯,报社有朱桂,钱庄有夏彦,至于书院,公子只要安排好了其他事宜,凭着马某多年和士林文人们的交情,找一个管理好书院的人想来不是难事,况且马某虽不才,但亦能对公子有所助力。”

“还有一个能帮助公子稳定住局面的最重要的人——夏陆。”

王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差点将夏陆给忘了。

“公子之前应救妻驳了两位大员,既然如此,那便暂时彻底地和官场断绝来往。当然,公子是要在明里做足。而暗里马某会去疏通,保持和这些官老爷们的关系。”

“看来书院的安排,我必须尽快完成了”走到目前这一步,是王诩经历过无数磨难和生生死死才换来的,而他的第一步就是要坐拥江南,一旦他离开,他将完全失去对杭州城的产业的控制力,那时候黄礼做什么事情将会他会很难招架。

似乎看出了王诩的踟蹰,马华出言劝谏道:“黄家家业甚大,要对付黄家非是易事,马某会尽力保全杭州的生意,待公子回来再从长计议。”

起身走得两步,王诩若有所思地摇摇手指道:“不,黄礼要做什么不要阻拦,让他去做。”

“公子这是何意?杭州的生意若被黄礼搅合了,再重新做起来恐怕很难。”马华有些不解地问道。

王诩径直走到桌便,问道:“若马兄家里的油被耗子偷食,马兄该如何?”

“自然是收拾好油瓶,堵住耗子洞,防止其再次偷食。”马华按常理答道。

“马兄为何不想将耗子捉住,一劳永逸?”

咀嚼着王诩的话,马华忽然明白过来王诩的野心是有多么大,他竟然想要吃掉黄家:“这…耗子奸滑异常,行踪不定,恐怕难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