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天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清天道-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七岁小童。从小便是她带大。从未见他有过甚仙家法术。虽然曾有太乙真人上门收哪吒为徒。却不曾来过府中教导过哪吒。如今听他说竟能打死东海的巡海夜叉。怎不让她疑虑?

哪吒笑道:“父亲母亲不信。待孩儿施展神通。一看便知!”言罢一抖肩上的混天绫。混天绫顿时伸长上天。将天空的乌云搅了个聚散离合;又一抛脖子上的乾坤圈。乾坤圈轰然一声打在了府内的假山上。将假山打成飞灰。不留一丝痕迹!

待到他收了混天绫和乾坤圈。回首一看。只见李府上下俱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更有些下人在偷偷的交头接耳。频频理论着“三公子神通高深”云

哪吒向李靖和殷夫人道:“如此父亲母亲可是信了?”

李靖和殷夫人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李靖皱眉问道:“哪吒。你这身本领却是从何学来?”

哪吒答道:“回父亲的话!正是老师太乙真人所授!”

李靖闻言眉头方解。又问道:“你可知晓那道人是哪路仙家否?”

哪吒皱眉答道:“却是不知!”

殷夫人问道:“那当知那仙长长的是甚模样吧!告诉为娘。也好日日祭拜。以谢仙长教诲我儿之恩!”

哪吒笑着答道:“这个孩儿却是知晓。”随即将鸿玄的模样一一道来。末了更添了一句:“孩儿还知。那仙长的徒弟正是上古人皇神农之女!”

李靖和殷夫人彼此相视一眼。难掩心中的震惊!殷夫人将哪吒拉到内室。指着正堂悬挂着的画像问道:“可是画中之人?”

哪吒定睛一看。画中之人正是他在清虚天所见之鸿玄。点头答道:“正是仙长!”

殷夫人和李靖大喜过望。两人忙拉着哪吒朝着画像跪倒拜道:“李靖在此拜谢圣父对我儿哪吒调教之恩!”

只见那副画像忽然凭空而起。来到哪吒面前。在三人惊异的目光中化作一道清光没入了哪吒的头顶。消逝不见!

李靖和殷夫人惊疑不定。见哪吒无事。方才落下心中的巨石。细细思之。知晓鸿玄定不会加害哪吒。想必是赐下什么物事给哪吒。也是哪吒的造化。是以又兴奋了起来。

李靖在家待了三日。又重新回到军营练兵去了。哪吒亦收敛了性子。从此与人为善。邻里称道。百姓赞赏。殷夫人见状。欣喜不已。心中暗暗感谢圣父教导之恩。日日祭拜不已。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端坐八宝云光座上。对白鹤童子吩咐道:“且去桃园将你师叔姜尚唤来!”

白鹤童子应了声是。随即出了大殿。未几便将姜子牙引来。但见姜子牙朝着元始天尊拜道:“弟子姜尚拜见老师。愿老师圣寿无疆!”

元始天尊点头。道:“平身吧!待到姜子牙拜谢而起。元始天尊问道:“姜尚。你入我门庭多少时日了?”

姜子牙恭敬的回道:“启禀老师。弟子自三十二岁拜入昆仑山。至今已有四十年矣!”

元始天尊点头道:“姜尚。你命中无缘仙道。如今人间商纣无道。西周当兴。你有将相之福。将来位极人臣。可享尽人间富贵。你这便下山去吧!”

姜子牙闻言大惊!忙跪倒苦苦求道:“老师慈悲!弟子一心只求大道。无心眷恋凡尘富贵。望老师怜悯。留弟子于山上修道!”言罢叩首不已!

元始天尊见状叹了口气。道:“你命该如此。天道既定你乃封神之人。怎可违背?还是下山去吧!莫再拖延了!”

旁边的南极仙翁亦上前劝道:“师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天数注定。你命中注定享人间富贵。还是下山去吧!日后还有上山之日。莫再延迟。以免惹恼了老师!”

姜子牙闻言只的回到洞府。收拾了一番。再次进到玉虚宫拜泣道:“弟子不敢违背老师法旨。这便下山。只是还望老师慈悲。告知弟子将来归着如何?”

元始天尊言道:“你今既已下山。吾有八句偈子。后日自有应验。偈曰:

二十年来窘迫乡。耐心守分且安然;

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叁拜将握兵权。

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你当谨记了。虽然此番下山乃是应天辅佐圣主。但日后功成之日。自有上山之时!”

姜子牙闻言方才脸露喜色。遂拜别了元始天尊与一干昆仑山众仙。在南极仙翁的相送下出了昆仑山。径直往朝歌而去。

待到姜子牙走后。元始天尊挥退了众仙。玉虚宫再次陷入了沉寂中。忽然从紫霄宫中飞出一道金光。瞬间便穿越了混沌。来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元始天尊一惊。定睛一看。却见金光闪烁中。显出一物。乃是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节该有四道符印。总共八十四道符印。这时。一道声音倏忽传入元始天尊的耳中。道:“此物乃是打神鞭。可打三界犯劫之仙;封神之时。你可赐予姜尚。以完杀劫!”

元始天尊大喜的接过打神鞭。手捧着它朝着紫霄宫方向拜道:“弟子拜谢老师赐予神器!”

在打神鞭出现在玉虚宫之时。三十三天之上的众圣业已知晓。众圣反应不一。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准提道人一撩手中的七宝妙树。脸露喜色。喃喃自语道:“鸿钧老师赐下了打神鞭。岂不意味着封神将启?善哉善哉!东方却是有与我西方教有缘之人。贫道当往度之!”言罢尽自出了道场。劲往东方而来。

娲皇天。女娲娘娘叹道:“封神将启。不知有多少神仙陨落!”感叹一番。望着宫外那个多年来一直孤寂无言的身影。轻声道:“或许。该是你下界一番了!小十!”

火云宫中。人族三位圣皇彼此相视一眼。轩辕黄帝开声道:“可惜殷商。天幸西周!只是我轩辕子孙彼此残杀。如之奈何!”原来夏、商、周俱是他之子孙。虽然无论哪家的天下。都是他轩辕的子孙统治着人族。只是毕竟是自己的子孙。难免心有不忍。

伏羲劝道:“皇弟无须如此!潮升潮落乃是自然之道。不可太过在意了!”

轩辕黄帝闻言只的无奈的点点头。

禹余天。上清境。通天教主脸色阴沉。默然无语!只是望着紫霄宫的方向。目光闪烁。

清虚天。玄清境。鸿玄微微笑道:“打神鞭么!”

正是:齐家感念圣父恩。封神将启打神鞭!

第三卷 第十二章 鹿台之血,相救比干

话说姜子牙下了昆仑山,劲往朝歌一路赶来,终于投靠了朝歌的同亲表兄宋异人,在他府中安定地住了下来。

那宋异人却是个实诚之人,见姜子牙年过七旬仍是单身,于是出钱为他讨了房媳妇马氏,只是姜子牙四十年于昆仑山上修道,虽未证得仙道,道术却也学得一两分,却不曾习得红尘谋生之道,卖柴卖不成,卖面又卖不成,做掌柜又做不成,是以无以养家,马氏日日与他吵闹。

宋异人见状亦不忍,知他曾习得些道术,更亲眼见他收服了宅内五鬼,是以帮他在南城寻了一门户,让他开了个算命店。

好歹也是曾听道于圣人,也学了些本事,虽未入仙家法眼,但在红尘中也可混口饭吃,一来二去,在朝歌中也闯出了些薄名,得了些积蓄,日子亦安定了下来,马氏亦不再同他吵闹!

时有玉石琵琶精从深宫中探望妲己而回,路过姜子牙的卦摊,起了戏耍之心,遂变作一个少妇去让姜子牙算卦,不意被姜子牙看破了妖身,反将她捉住打死,顿时引起了围观之人的哄闹,纷纷指责姜子牙欺辱少妇,起了淫心,少妇不许,反将之杀害。姜子牙心中无奈,心中暗道:“这些个凡夫愚子怎识得妖怪之身,怎知仙家之妙?!”

他被众人推推嚷嚷,已然不耐烦,幸得亚相比干经过,知晓一番之后,将他与已被打死的少妇带到纣王和妲己面前,禀明了一切,由纣王来决断!

纣王毕竟肉眼凡胎,不识妖怪,遂向姜子牙问道:“这分明乃是一个人类,你怎生说是妖怪。还将之打死。可知孤刑法之利么?”

姜子牙不慌不忙地行礼回道:“草民回禀王上,此确是妖精无疑!若王上仍有疑惑,可待草民施法让其现出原形。”

纣王闻言大奇。点头同意道:“若是你真可证明她就是妖精,并且让她现出原形。则孤必重赏于你;若是她不是,则孤以你滥杀无辜论罪!”

姜子牙俯首再拜道:“王上且看草民施展大法!”于是请纣王命人取来了些木柴堆于少妇尸体之上,手掐法诀,口中念念有词,猛然睁大双眼。喝道:“咄!”一道真火从他口中喷将出来,烧在了木柴之上。三昧真火和着凡火一起烧在了妖精身上,顿时将妖精烧得惨叫连连,口中喊道:“姜子牙,我与你何怨何愁,用三昧真火烧我?”

姜子牙不答。纣王受了妖精惊吓,却也相信了姜子牙,遂封姜子牙做了个下大夫。而那被烧出原形的玉石琵琶精则被妲己带回了宫中,放在灵气最盛之处温养了起来!

不久,纣王受妲己蛊惑,乃命姜子牙造鹿台。以供他享受。姜子牙也是个道德之士,怎可行此劳民伤财之事?又算出此去凶多吉少。是以留了一个符简给亚相比干,谢过了他的知遇之恩,便入宫直谏纣王,果不其然,纣王恼羞成怒,欲杀死姜子牙,姜子牙乃跳水以五行遁术逃回了家中,告别了宋异人,休了再次吵闹的马氏,独自一人劲往西岐而去。

深宫之中,妲己抚摸着手中的玉石琵琶,口中喃喃道:“妹妹,如今我已经设计害死了姜子牙,也算是为你报了大仇,你放心,姐姐总会让你重生之时!”原来姜子牙受害乃是妲己恼恨他当面杀了玉石琵琶精,遂迷惑纣王以建个鹿台为名,让姜子牙督工,料想姜子牙必不会答应,势必犯了纣王,故而戕害于他。只是她却不知,姜子牙借着水遁逃出,此时已走在了去往西岐的路上。

暂且不提姜子牙,只说纣王最后在妲己的鼓动下命北伯侯崇侯虎督造鹿台,如此三丁抽二,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冤死鹿台之下,朝歌城中怨气直升,冲击着三十三天,更惊动了凌霄殿上地玉皇大帝。

玉帝看着下方地缕缕怨气,不禁叹息地对王母娘娘道:“下界人皇不修功德,反残害百姓,无怪乎天意灭他!”

王母娘娘亦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封神之举乃是鸿钧老师钦定,任谁亦不可更改,到时三界封神,我天庭亦可多些能耐非凡的仙将,也免得诺大个天庭只有些许上不得台面的神将,失了天庭体面!”

玉帝闻言摇头,道:“王母却是过于乐观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母娘娘疑惑地问道:“还请陛下明示!”

玉帝答道:“王母当知,此次封神,虽是为我天庭增加应命之人,只是封神乃是三教相商,而上榜之人却是从阐截二教而生,不论此次大战是谁上榜,到时天庭难免又是阐截二教争斗之地,派系林立已是小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难免天庭威严失却,而朕亦是威名尽失!”

王母娘娘闻言吃了一惊,细思了会儿,大觉玉帝所言有理,不禁叹道:“如此说来此次封神对我天庭而言亦是利弊相生了!”

玉帝闻言默然无语!

东海方丈仙洲,鸿玄看着朝歌城中地怨气,心中无奈,每一次量劫来临,必有无数生灵湮灭,这死去的百姓只不过是个先兆罢了!待到姜子牙封神之时,不知又会有多少生灵涂炭!忽然,鸿玄神色微变,旋即松了下来,冷冷笑道:“好个妖孽!”

却原来是妲己见鹿台已然造好,又再次蛊惑纣王道:“大王乃八方至尊,威临天下,正该登上鹿台,日日享乐其上,臣妾虽不才,亦可为王上求来上仙,若是王上以礼许之,说不定上仙高兴,给王上长生之道,到时王上可日日享乐,寿与天齐,则不失为传遍天下之美事!望王上许之!”

纣王闻言大喜道:“美人果真求得神仙降临,则孤当与美人永生享受,日日承欢!”

妲己娇笑着应是。直迷得纣王神魂颠倒不已!

于是十五月圆之夜。纣王与妲己登上了无数鲜血染成地鹿台,有亚相比干等臣子相随。一时月圆放亮,众人处于如此高台之上。到时浑身清凉,只是念起无数死去的无辜百姓。一干忠臣纷纷掩面拭泪,暗自神伤!

纣王满心思都放在了神仙降临,是也并未注意到众臣的神色,否则难免又是一番杀戮不可!

等了许久,仍不见神仙降临。纣王已是不耐烦了起来,对身边的妲己问道:“美人。那神仙为何还不降临?可是孤做了甚恼了神仙之事?”

妲己宽慰道:“大王莫急!神仙不久便会降临!”话音刚落,却见从天边远远飞来数十身影,飘飘若仙,如履凡尘!

纣王见状大喜道:“美人果不欺孤,真有神仙降临!”言罢当先领着众臣上前朝着已经落在鹿台之上的神仙拜道:“孤不知神仙驾临,有失远迎,还望众位仙长莫怪!”

为首一仙笑道:“所谓不知者无罪!大王如此诚心,我等岂是不知?这便赐予大王长寿,以谢我等之意!”

纣王闻言欣喜若狂,忙殷勤地将众仙一一引入座位。同他们饮酒作乐。其乐融融!

只是众臣中有比干对这些所谓地神仙却是产生了怀疑,盖因比干生有玲珑七窍之心。能识妖孽,是以那些个神仙饮醉了酒,竟然纷纷露出了狐狸尾巴,被比干看到,比干心中大惊,表面上不动声色,暗自下了鹿台,将之告知武成王黄飞虎。

黄飞虎亦是吃了一惊,于是在饮宴过后,派周济等人在后面跟着那些扮作神仙的狐狸精,发现其等藏于轩辕坟一洞中,次日便带了柴禾来到洞口,烧了起来,只闻一片惨叫声从洞里传出,此起彼伏,未几便将一众狐狸精烧了个精光。

比干用狐狸皮做了裘衣,献给了纣王,不想却是惹恼了妲己。妲己恨比干尽杀她之子孙,遂施了一计,躺床装病。

这却急坏了纣王,问道:“美人之病甚是怪哉,御医也治不好,不知有何法?”

妲己脆弱地答道:“臣妾闻皇叔比干有玲珑七窍心,食之可愈!”

纣王神智已被迷,竟不论其言语真假,乃命人召来比干,道:“苏皇后病重,非皇叔之心不可信,但请皇叔取其一片,以救苏皇后!”

比干闻言怒目而睁道:“昏君!心者一身之主,隐於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