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旌旗-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重奸笑道:“太史慈事母至孝,我就不信他不给母亲买些衣服吃食,到时候……嘿嘿……咱们就能做好人了。”

几个人目瞪口呆的看着李重,良久廖化才低声嘟囔道:“怪不得我们总打败仗,读书人太坏了。”几个随从立即表示赞同,充分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对知识分子、臭老九的鄙视和艳慕的矛盾心理。

不多时泼皮一脸喜色的回来了,献宝似的拿出一个钱袋,李重派出监视的小贼也跟着回来,表示没有异议,李重很爽快的结账走人,跟随太史慈而去。

果然,不大功夫太史慈就走进一间粮米店铺,李重也领着廖化等人跟进来,廖化低声说道:“真巧,我就是在这间店铺听说糜家的事,不知道这家店铺是什么背景,做这么大的生意。”

说话间,太史慈已经将粮食放进口袋,掏钱付账,不出意料,太史慈的手伸进怀里就拿不出来了,一脸尴尬的说道:“店家,我的钱丢了,能不能晚些给钱呢,我叫太史慈,你应该知道吧。”

第七章 太史老夫人

李重和王管事谈完买粮食的细节,让廖化交了一些定钱。李重告辞离去,和廖化找了一间客栈,准备休息。

刚一进屋,廖化就急不可待的提醒李重:“李大哥,咱们哪有百万钱买粮食啊。”

“笨蛋!”李重笑骂道:“我什么时候说要买粮食了,元俭啊!你要记住,我们现在是贼,贼怎么能买粮食呢,你真咱们给强盗界丢脸。”

廖化闻言,眼睛瞪得跟蛤蟆似地,磕磕巴巴的说道:“强盗界……还有脸面吗?”

“正所谓盗亦有道,就是这个意思!”李重低声做深思状。

廖化登时无语。

李重躺倒榻上笑道:“逗你玩呢,我跟王管事商量买粮,其实就是想确定一下是否真有糜家运粮一事,另外还能确认一下粮食到达东莱的时间,你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廖化眼睛一亮,又不解的问道:“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啊,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问呢?”

李重没好气的回答道:“怎么问?难道我们直接说,是不是有糜家运粮来了,几月几日能到啊!人家会告诉你吗?”

廖化顿时有茅塞顿开的之感,十分佩服的说道:“李大哥真聪明,怎么就能想到这办法呢,还不叫人怀疑我们。”

李重顿时没了答话的兴趣,喃喃自语,是啊!我怎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李重一只认为自己很纯洁,但现在自做得每一装事都和纯洁相去甚远,来到汉末自己算计糜家,算计太史慈,手段都不怎么光彩。

都是这个乱世逼的啊!李重很无耻的给自己找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纯洁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

吃过晚饭,由于没什么娱乐措施,众人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早,众人收拾一番,便起身前去太史慈家中拜访。临去之前,李重详细的问了一番太史慈家中状况,廖化派去送米的亲兵随从很精明,回答的头头是道。

李重惊讶的发现太史老夫人已经年过五十了,太史慈今年才二十四岁,也就是说太史老夫人属于晚婚晚育的代表性人物,要知道在古代人们都奉行早婚的,这女人也不会是穿越人士吧?李重很不厚道的想到。

到了街上,李重大肆采购一番,什么糕点、衣物、米酒等中老年妇女喜爱之物一应俱全,讨好太史老夫人的重要性廖化也很清楚,倒也是尽心尽力,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可是苦了背包的战马。

太史慈家住在东莱城外,策马而行,只有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路边尽是断壁残垣,战火荼毒的景象,李重不由得心生感触。

来到太史慈家门前,李重围着院子看了一圈,太史慈的住处是一间独门独户的院落,估算一下,方圆有数十丈,李重一边敲门一边暗自点头,果然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太史慈家中既不贫寒,但也算不上富裕。

太史慈一开门就见到李重那张微笑的脸,脸上先是一愣,这才笑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李公子驾到,快请进。”

嘴里招呼着李重,太史慈心中却在暗赋,不就是收了你一袋米的学费吗,至于第二天就堵人家门口吗?

太史慈请众人进到厅堂,生起炭炉、奉上茶水,几个人了寒暄几句,李重叫亲兵收拾酒菜,太史老夫人这才出来打招呼。

老夫人身穿着一件羊皮袄,头戴布巾,脸上布满皱纹,一双眼睛却明亮异常,脸上微微带笑,看上去即苍老又显得有几分慈祥。

“晚辈李重、见过太史老夫人!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李重连忙起身施礼,借机会活动一下跪酸了的膝盖,这该死的古代,李重发誓有机会一定把沙发做出来,太遭罪了。

谁都愿意听吉祥话,老夫人闻言笑容更胜一分,转向太史慈看了一眼,打趣道:“这就是李重李子悔吧!慈儿昨天屡次提到你呢,说公子为人豪爽,怎么今日一见,却如此唯唯诺诺呢。”

李重连忙赔笑道:“晚辈见到长辈自然要唯唯诺诺,尊老爱幼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要做出个样子来,不然在下岂不是白读了诗书。”

这货纯属吹牛,要说李重度过不少书是真的,小学、中学,再加上大学,李重算的上知识分子,可要说李重饱读诗书,那真是笑话,李重连这个年代的字都认不全。

三国时代用的可不是简体字、繁体字,而是小篆。

太史老夫人扫了一眼李重带来的礼物,眉头微微一皱,嗔道:“李公子真么带了如此多的礼物,老身可愧不敢当,慈儿千万要记得,等李公子走的时候还给人家。”

太史慈自然是满口答应,不敢有半点异议。

李重连忙说道:“老夫人何处此言,昨日在下说要拜太史将军为师,学习些武艺护身,子义嫌小子资质低下,学艺不精,怕坏了……名头。只愿以兄弟相称,既然是以兄弟相称,那太史老夫人自然是在下的长辈,晚辈孝敬长辈的礼物,哪有再拿走的道理,岂不叫别人笑话。”

陪坐的廖化闻言心中大感佩服,心道李公子这张嘴真是太厉害了,送礼送的这么理直气壮。

老夫人拿李重没办法,只能转而叮嘱太史慈教授武艺一定要用心,不可耽误人家时间之类的话语。

寒暄一阵,亲兵端上酒菜,李重陪着老夫人喝了两杯米酒,老夫人忽然说道:“李公子现在只是做些生意吗?”

李重点头称是,老夫人接着说道:“士农工商,商人只是贱籍,难以光宗耀祖。要不这样,我家慈儿过些时候要到江东刘繇处为官,李公子要不嫌弃,和慈儿同去如何,想来以李公子学识,定能入得刘繇法眼,还可和子义有个照应。”

老夫人的话不光有照顾李重的意思,也有对太史慈的爱护之意,如果两人同到刘繇处为官,二人熟识,受到排挤之时也好有个照应,从这一点上来看,老夫人还是精通权谋之道的,不然的话,太史慈从何处学来兵法武艺,想来也是家学渊源。

实际上太史慈自到刘繇处为官,还真受到排挤,没有出头的机会,在刘繇和孙策争斗之时,太史慈给刘繇献计,但刘繇并不采纳,导致刘繇兵败,拱手让出江东,而太史慈也投降了孙策。

李重熟知历史,自然不会采纳老夫人的意见,更何况他的本意也并非给人打下手,李重沉思一下,说道:“多谢老夫人好意,但刘繇并非明主,小子不想前去江东,另外奉劝太史将军,如今天下大乱,认主公千万要小心,免得遭到杀身之祸啊!”

老夫人心疼儿子,闻言大惊,连忙问道:“子悔此言何意,刘繇为何不是明主?又何来杀身之祸呢?”

李重非常肯定的说道:“刘繇本是扬州刺史,但扬州被袁术占据,刘繇无处安身,于是定居曲阿。但江东也不是安定之地,孙坚、刘表、袁术竭有觊觎之心,万一发生争斗,谁知结果如何,不过小子不看好刘繇。而且,在下也有不便之处,太史兄可知道廖化是何人?”

太史慈闻言一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米酒,这才缓缓说道:“廖化身上有肃杀之气,想来是上过战场吧!既然上过战场,那么不是兵,就是贼了,既然子悔有此一问,那我估计廖化本来是黄巾教众,不知道对也不对?”

李重先是一愣,这才苦笑道:“我还以为能瞒过太史兄能,没想到啊没想到!不知道太史将军怎么看黄巾?”

太史慈长叹一声,有些无奈的说道:“黄巾除了张角几人,剩下的那个不是贫苦百姓,从贼也是为了一碗饭吃,哪有对错之分。与之为敌,也是为了报答孔大人的恩德。”

李重蔚然一叹,转头看着廖化,这才说道:“就算我们投靠了刘繇,可这些人怎么办?说来我和元俭也算是有缘,无论投靠与谁,在下都要带着这些人,刘繇刘正礼本是汉室宗亲、孝王末裔,投靠了他,这些人也绝对没什么好下场。”

廖化眼圈发红,它也听得出李重说的是心里话,按李重的见识,到哪里混口饭吃都不是问题,而自己和管亥那就难说了。

太史老夫人听了李重的话,不免有些忧心忡忡,埋怨道:“早知道还不如答应孔大人呢,去江东不光路途遥远,而且前途未卜,这是何苦来哉。”

第八章 暴君董卓

太史慈恨恨道:“既然母亲和子悔都不赞同投奔刘繇,那我就不去就是了,只是不知道用什么借口好呢?”说罢,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李重。

咦,你这是什么意思嘛?李重心中十分郁闷,编瞎话你看我干什么,难道我就是奸诈之人了。

不过一想太史慈是个老实人,只能自己出主意了,想了一会说道:“太史兄就说老夫人给你说了一门亲事,等到来年成亲之后再去江东,到时候不但可以一家团聚,也有人照顾老夫人。”

老夫人点头表示赞同,真是一石二鸟的好计谋,当然假戏当真也是好事,娶儿媳妇谁不愿意。

太史慈却摇头说道:“那过了明年怎么办?”

李重气的狠狠的闷了一大口酒,咬牙切齿的说道:“明年你就说生儿子,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太史享。”

太史慈目瞪口呆,老夫人却在旁边不住的表示赞同,连声说道:“好办法啊,好办法啊!”

既然太史慈决定不去辅佐刘繇了,李重觉得自己离勾引太史慈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再加上喝了点小酒,越发显得神采飞扬起来,讲了几个现代笑话,逗得老夫人哈哈直笑。

廖化按李重的交代问了一些关于武艺方面的问题,太史慈自然一一作答,李重也听的颇有收获,虽然太史慈和廖化的武学理念不如后代,但实战经验却远胜李重,谈起一些控马之术,发力技巧,这都是战场上最需要的东西,也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学得来。

廖化对太史慈大为佩服,感叹道:“太史将军果真武艺高强,怪不得能杀透我们数万人的军阵呢。”

太史慈笑道:“那只是侥幸,主要是你们的战阵太过混乱,要是换一些兵马,就比如说我借的那三千军队,我也没有办法的。”

老夫人不爱听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她在乎的是儿子的前程,插言道:“子悔见识非凡,说说这天下谁人可称得上明主?”

李重犹豫一下,这才说道:“太史兄,小弟不把你当做外人,但我的话出的我口,入得你耳,万万不可流传出去,免得在下被人唾骂。”

太史慈听得一头雾水,怎么听起来这位李子悔看上的人像是要遗臭万年呢?不过太史慈还是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将李重的话外传,李重这才说道:“我认为称得上英雄的是张角和董卓。”

此话一出,不光是太史慈母子,就连廖化也听得目瞪口呆,浑身僵硬。

过了良久,太史慈这才问答:“张角是黄巾……贼的首领,手下教众百万,勉强算得是豪杰,可他毕竟是乱贼啊。如今黄巾虽已覆灭,但子悔和管亥廖化等人交好不外传还可,一点被人所知,恐怕你将无处存身啊!”

“至于董卓,我只知道此人极其残暴好杀,并且放纵士兵劫掠洛阳百姓,传闻他还**公主,也不只真假,但此人绝不是仁厚之人。”

李重点点头,缓缓说道:“对张角的看法我和你一样,我也只是佩服张角的号召力,至于董卓,还真不好说,最起码董卓镇守西凉,使得羌人不敢犯境,对我大汉还是有些功绩的,而你说的娇惯士兵,我想也是有的,可子义认为对待外族的蛮夷还要讲仁义吗?不劫掠他们的钱财,士兵打仗怎么可能拼命呢,士兵劫掠惯了,董卓就是想要约束怕也是办不到啊!”

太史慈闻言道:“听你一说还真不错,当年落日原一战,我大汉兵败,国势衰弱,使得边疆百姓频频战火,董卓能威慑异族,也算是功绩。”

李重摊开双手,微笑道:“你看,至少董卓比这些诸侯还是强上许多的吧,最起码他杀的不是我大汉百姓。至于**公主,呵呵……有句话说得好,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刘氏皇族招了那么多宫女入宫,这些百姓家的女儿也不是自愿的吧,一报还一报,有什么大不了的,公主就比民女高贵吗,刘邦当年也不过是一个亭长罢了。”

太史慈总算听出李重是什么意思了,简单来说就是流氓精神,你当皇上的玩人家姑娘,董卓就玩你家姑娘,李重根本就没把天子放在眼里。

其实董卓最大的优点就是信任部下,给手下将领极大的兵权。董卓被吕布杀死,郭汜、李傕,就曾经举兵给董卓报仇,并且成功的诛杀王允,驱逐了吕布。

可见董卓在他手下将领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自这一点上说,董卓很会收买人心。

这话也就在三国时期可以说说,自从黄巾之乱后,汉室朝廷的威信已经降到最低点,各路诸侯对朝廷的态度就是,有好处的听,没好处的不听。

当然,李重敢和太史慈大放厥词主要是因为是他知道太史慈也不是死忠汉室之人,这家伙后来投靠的就是江东孙策,一个能拿玉玺换兵马的人能是忠臣吗?要论对汉室的忠心,孙家父子还不如曹操呢,曹操的愿望还是死的时候墓碑上能刻着征西将军之墓呢,而孙坚只是一个私藏玉玺的诸侯。

太史慈叹了口气,无奈的笑道:“子悔说这两个人跟没说一样,张角早死了,就算不死也不能投效于他,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