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军解散,而是被肖天健下旨保留了下来,单独编为了一营,归入到了刘耀本麾下的近卫军之中,赐名为周遇吉营,并且下旨将此营永久保留下去,以此作为对周遇吉功劳的表彰!以后凡是编入这个营的人,全部都会由他们的前辈,将周遇吉孤军死守喜峰口之战,传给这些新兵们,使得能入此营之人,都为此感到非常荣耀。
这在大中军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毕竟周遇吉代表的是大明的一支军队,他死前始终是忠于大明朝廷的,死后大中朝却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属于大中军的部队,这种事情在大中军之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使得周遇吉自此永享荣光,也成为了后来大中国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而阿巴泰和豪格,则是在后来才知道了镇守喜峰口的明军守将周遇吉,其实在他们撤走的时候,已经身负重伤,仅剩下了一口气了,他们二人得知此事之后,都捶胸顿足后悔的肠子都快绿了,当时如果他们稍微再坚持一下的话,那么便可能会攻破了喜峰口,可是最后一刻,他们却选择了退缩,以至于招致了后来的失败,后来二人自己劝自己,说这也许冥冥中也代表了天意,以此来安慰自己罢了。
第六卷 终战 第五十章 中路军
周遇吉在喜峰口力战身死,虽然令人遗憾,但是他的死却具有着非凡的意义,他仅以少量兵力直面数万建奴大军,不但守住了喜峰口,而且杀伤建奴军不少兵将,最重要的是他拖延了阿巴泰和豪格的右路建奴大军了数日时间,迫使阿巴泰和豪格另寻出路入关,他争取到的这宝贵的几天时间,却是他给大汉民族最重的厚礼。
之所以肖天健后来给予周遇吉如此高的礼遇,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阎重喜左路军进抵山海关,会同吴襄麾下的山海关明军所部,死守山海关的时候,李信、刁正和罗立率领的中路军也利用他们争取到的这些天,从河间府一路疾行,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先行赶赴到了永平府一带。
沿途他们放弃了前段时间那样攻城拔地的战法,而是沿着大道,一路疾行,放弃了对沿途的州府县城的攻击,只要明军守军不试图拦截他们,他们便也不去招惹沿途州县的那些明军,近乎以武装大游行的方式,完成了这千余里路的行军。
而沿途的明军基本上对于出现在他们境内的这支大中军,都没敢怎么拦截他们,部分地方的明军干脆当看到他们出现之后,便立即来了个卷堂大散,要么成了散兵游勇溃散到了乡间为匪,要么便直接开城献降。
李信深知肖天健此时的心情之急迫,所以连接受这些地盘的时间都没有,直接便令投降的那些官吏和官军,继续留任,令其留守在原地,维持地方的安靖,等待后续前来的大中朝的官吏和兵将接管,而他们这些人马,沿途也不许入城休息,每天天不亮便开始拔营起寨开始行军,每晚直到天黑下来,才安营扎寨休息,这样的行军可以说是令人苦不堪言,但是军中上下却并未因为这样的急行军而怨声载道,而是在军将们的鼓动之下,一路高歌着朝前赶路。
李信这个肖天健的最信任的参谋长,是深知肖天健的心思的,此行不断的对诸将说明他们此次赶往山海关的意义所在,告知诸将,务必要给下面的兵卒们说清楚,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
所以很快军中上下兵将们都知道,这一次他们北上,看似是为了去推翻大明王朝,实质上却是要去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他们此行北上真正的终极敌人,并非是那些大明的残兵败将们,而是要去对付那些畜生不如的建奴鞑子。
这一点军中上下可以说都非常明确,对于大中军官兵们来说,无疑也起着一定的鼓舞作用,因为李信借肖天健的话经常对一些兵将们说:“咱们圣上经常说起,其实咱们杀多少大明的官兵,都算不上是什么本事,毕竟大明也跟咱们一样,都是汉人,说白了是一家的兄弟打架,现如今关外的建奴,才是咱们汉人的头号敌人!杀鞑子,那才叫真正的本事,砍下建奴鞑子的脑袋,那才是真正的荣耀!
推翻大明王朝算是什么功劳?最多也就是开国功臣罢了,但是如果让建奴破关而入的话,那么所有的荣光,都将付之东流,让建奴如果再一次肆虐于关内的话,那么什么功劳都不要说了,咱们全都是民族罪人!又和当今大明朝廷有什么区别?
咱们现如今可是大中国防军,为兵者,外不能御外虏于国门之外,今后又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
这话李信可不是杜撰出来的,因为这些年来,肖天健时不时的便会说起有关建奴的事情,不管他领兵怎么跟大明朝廷作对,但是都没有忘记,他们最终是要跟建奴一分高下的,这一点不但是李信知道,凡是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过肖天健的那些重将们,各个都听肖天健说过,所以李信这么说,绝非是胡说,包括罗立、刁正等人,都跟着李信一样,时不时的会以肖天健的这些话,来鼓动麾下的兵将们。
所以这次他们合兵开始放弃对沿途一州一县的攻击,而开始朝着永平府急行军的时候,军中上下并没有多少人表示不理解,抑或是有什么怨言,反而是军中上下兵将们个个都摩拳擦掌,卯足了劲,想要去宰几个建奴鞑子,今后也好对他们的后代炫耀一番他们的功劳,说的高一点的话,那么他们如果这一次能击败建奴大军的话,那就可以被称作民族英雄了!所以这一路行来,虽然兵将们都累的够呛,可是士气却非常高涨。
眼下这些兵将们和当初奉旨在南京城受阅的那些兵马不同,毕竟眼下肖天健还腾不出手,为全军兵将们全部更换新的军服,也没有实力和时间来做这件事,眼下他要集中所有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来应对这一场关乎民族兴旺的大战,所以各路人马之中,也仅有参加过建国大阅兵的那些兵将们,才捞到了一身全新的军服,许多人身上还穿着破旧的衣服,脚下甚至于绝大多数人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大多数人脚下还蹬着他们自己编制的草鞋,这一路上行来,每个人都穿破了好几双草鞋,沿途他们可以说是白天行军,晚上就想办法弄些草,搓成草绳给自己编草鞋穿,可见的虽然现如今大中朝已经建立,可是物资供应方面还是相当匮乏的。
好在刑天军的兵将们,吃苦都吃惯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头百姓出身,当兵之前什么罪都受过,而且大中军之中,历来将士虽然等级森严,可是待遇上相差并不明显,当兵的穿不上鞋,许多军官也照样跟他们一样打草鞋穿,在这一点上,大中军是相当公平的,不似大明之中的一些军队,军将肥的流油,当兵的却穷的叮当乱响,所以大中军的兵将们虽然辛苦,可是在这方面并无多少怨言可说,于是他们便日夜兼程,赶往了永平府方向。
这一路上走来,他们受到的明军拦截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其中有力的拦截,更是没有多少,唯有在行至霸州和武清两地的时候,遭遇到了当地明军的比较强烈的阻击。
之所以在这两地李信他们会遭到明军的强力阻击,其实还是因为这两地可以说都是拱卫京师的要地,算是京师最内圈的最后防御屏障了,所以大明朝廷眼看大势已去,便将可调动的兵力和忠实的武将,都收缩到了京城周边,而霸州和武清则是明军最后布防的要地。
两地的明军当然不清楚这路大中军如此急急忙忙的北上,是要去做什么了,他们主观臆断,笃定的认为这路大中军人马,肯定是趁着建奴入寇,想要先行赶去攻打京师,所以两地的守将都选择了领兵拦截这路大中军的人马。
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明军拉开架势试图阻击他们北上,李信都先礼后兵,派人告知他们,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赶往关防一带,去拦阻建奴大军入关,可是他的话这些明军兵将岂能相信,根本就不听他们解释,便悍然发炮轰击大中军的兵马。
既然多说无益,这帮货又不通情达理,那么李信、刁正、罗立他们也自然就不愿意多跟他们费什么口舌了,于是随即便拉开架势,对他们大打出手。
虽说这两地明军都陈驻了一些兵力,但是实力却远不如李信他们的这路大中军的兵力,战斗力那就更不用说了,刁正的名声不用说了,当初以两千兵马,便大败高起潜两万关宁军,其调教出来的麾下兵马,自不用说厉害与否。
而罗立这厮,现如今有一个外号,就是肖天健手下第一猛犬,虽然不好听,却也充分的说明了罗立这家伙的能力,他如果自称他是大中军第二猛将的话,还真就不见得有人敢说他比罗立猛!
所以罗立带出来的兵将,自然也跟他差不多,都属于二杆子二愣子的那一种人,打起仗来比着看谁更不要命,罗立这家伙能活到现在,也可称作是异数了。
所以罗立和刁正这俩家伙动起手来,自然都不含糊,当即便给这些不开眼的明军来了个步炮结合,先是炮兵轰,接着步兵冲,步兵冲不动,接着炮兵轰,几个突击下来,可怜这些效忠大明的官军,就如同被放在铁砧上的瓷片一般,当即便被他们砸的粉碎。
两地的守将也算是大明的死忠,虽然战败却拒不肯降,最终李信他们也就只得成全了他们的忠臣之名,送他们归西了!
主将已死,其下的兵将自然就没抵抗的意志了,顿时便作鸟兽散,部分投降了大中军,李信也不跟他们耽搁,点了少量军官负责留下整编这些降兵,清剿周边的那些溃兵,而他们主力则一刻不停,便越过这些地方,继续朝着山海关行去,不过虽然大战称不上,可是这些地方明军,却还是拖延了一些他们的速度,否则的话他们应该早在皇太极领兵进抵山海关北部的前屯卫的时候,也就该赶到抚宁卫了。
就这样在五月初九这一天的下午,在李信、罗立、刁正的统御之下,中路军和罗立所部共三万人马,终于进抵到了山海关以南的抚宁卫城下。
第六卷 终战 第五十一章 危局
但是当李信等人抵达到抚宁卫的时候,这里早就有卢象升在此等候他们的到来了,而抚宁卫这个时候也早已投靠了大中军,眼下已经成为了大中军的一个物资转运基地,在阎重喜和王承平领兵出居庸关的时候,李凌风便留守在了宣大坐镇。
之所以将李凌风这个重要的主将留在宣大,并不是让他防备官军反扑,而是让他负责坐镇宣大一带,防止建奴军再一次从宣府一带破关而入,一旦要是让建奴在宣府破关而入的话,那么对于他们左路军和整个山西来说,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所以虽然阎重喜领兵入居庸关赶赴山海关,但是他们却都没有忘记宣大的重要性,故此才将李凌风这个可独当一面的大将留在了宣府镇一带坐镇,出了让他看住宣府一带的边关之外,同时李凌风还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山西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去,来保证阎重喜的左路军的作战需求。
自从阎重喜领兵进驻山海关之后,李凌风便开始在宣府镇之中,组织了三千辎兵和大批大车,将山西方面通过助战民壮转运到宣大的各种粮秣弹药和武器,开始源源不断的朝着山海关一线转运。
大中军辎兵虽说属于后勤部队,但是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他们不单单只是负责运输物资的辅兵,同时也基本上都是火铳手,随军配备自生火铳比例极高,并且一定程度上效仿了大明的战车营,在战车上也保留了轻型的弗朗机炮,所以虽然他们身为辎兵,但是战斗力却并不算弱。
之所以李凌风动用这么多辎兵来为山海关转运物资,主要还是因为从居庸关到山海关一线几百里长的距离,大中军尚未全部控制,沿途只是收降了一些明军屯驻的屯堡,留守了少量大中军的兵将,佐以一部分明军降兵守护这些屯堡,作为临时的兵站使用,这段路上大部分区域,基本上还处于明军的控制之内,而且京城周边残余的京营,还有相当的实力,这帮明军眼下严重缺乏粮饷,所以军纪已经极其败坏,他们时下明里为兵,其实暗中基本上干的都是匪事,所以他们才不会管大中军送的这些物资是要去做什么,为了吃饱肚子,他们才不在乎什么民族大义,一旦有机会,他们肯定是要抢夺这些大中军的物资的。
京营前段时间连大中军送给洪承畴麾下关宁军的那些粮秣都抢了,所以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李凌风也不得不这么组织大量的辎兵营,集体行动,为山海关补充物资,更何况现如今他们负责供应的还不止是左路军的人马,连带着山海关吴襄麾下的明军所部,他们也要负责供应粮秣弹药,大明现如今是不可能派兵给吴襄运送补充了。
故此在吴襄的命令之下,抚宁卫便归于大中军,作为了一个山海关背后的物资囤积处,吴襄并且将抚宁卫的前后左右中五个卫所残余下来的卫所兵划拉了划拉,交给了阎重喜,请阎重喜收编了他们,派将带领他们保护抚宁卫这个后勤基地。
当李信和刁正、罗立率部赶到抚宁卫的时候,这里正好有一批来自宣大方向物资,刚刚运送到这里,卢象升也正在这里一方面督管物资调拨转运的事情,一边在此等候李信他们中路军的到来。
当得知卢象升亲自在这里迎候他们,李信、刁正、罗立等人也不敢托大,立即快马加鞭,赶到了正在路上等候他们的卢象升面前,对卢象升敬礼问好。
“卑职参见总监大人!请恕我等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之罪!”李信和罗立等人一见到卢象升,便立即对卢象升笑着敬礼到。
卢象升现在身为监察院总监察之职,虽然品级上不算太高,但是却独立于六部之外,主要负责明里暗里监察百官,地位十分超然,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是大明的锦衣卫和都察院的结合体,权力很大,只是肖天健没有赋予他们直接抓捕审讯的权力罢了,以免他们今后畸形发展,以至于又成为了类似东厂西厂那样的变态特务组织,某种程度上即赋予了他们足够大的权力,但是又限制了他们的权力,使之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避免造成太多冤假错案,可是卢象升的地位,却不容任何人忽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