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川与陆家的事情,自然是贵五叔告诉他的,贵五叔一再推崇李川是个好男人,是个将才,当年与陆七的父亲确实是生死之交。

但嫌了陆家破落的事实,让陆七实难有了好感,若非不得不去见了于将军,他是不会去为了李川而求人的,一切只是顺水人情,也许他的请求,能够使得李川成了队正吧,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将官来问,他莫名其妙的为李川又多编了句好话。

很快,陆七就抛开了李川的事情,他的心绪转去了思念亲人,明天一早他就走,几百里的路途,他快马应该能够一天赶到了石埭县城,他是应该先去见了宁儿,还是先去了望江堡为好。

思来想去,他知道应该先去了青阳县见娘亲,可是他离开石埭县有很长时日了,他不知道石埭县的权势格局变的怎样了,他非常想知道佟河是否升任了石埭县丞。

石埭县的事情他若是不能最先知道,那去了娘亲那里也是难以温馨,正常的走向,还是先回了石埭县,之后去池州,最后去见娘亲,安心的与娘亲多些时间相处。

定下了走向,陆七安神静心的养气休息,不想一时后,那个将官又来了,问他离开后几日能归,陆七回答五日,将官告诉他,五日必须回来,五日后节度使大营要操军演武,届时不能少了他。

陆七听的莫名,他只是个虚名的都虞侯,宁**的演武,他在与不在有什么用,于将军的立场,应该是巴不得他不能够参与,虽然不解,陆七只能是答应了。

天刚蒙蒙亮,贵五叔竟然带了探卫们来见陆七,陆七很是意外,他是想要独归的,但贵五叔不答应,理由是去了池州,有属下才能够得人尊重,一旦有事情也能够代了陆七去分劳。

另外贵五叔语气沉重的说,他要去跪拜老爷的坟墓请罪,也要去拜见了夫人说说话,陆七感动的答应了,一行十三人离开了节度使大营,别的属官留下保护孟石和听用。

归心似箭,陆七一行纵马飞奔,一路上为了不跑伤了马,一个时辰就休息,休息时陆七与将官们说说话,却是增进了彼此的亲近,从得到了这些属官,陆七一直也没有刻意的亲近,一是没机会,二是心存戒备,就是喝酒时也是藏着心眼的。

这一伴了他归乡,陆七的心放开了许多,与将官们说了一些心里话,将官们对陆七在京城的‘传奇’经历,听的很是讶异,他们大多数不了解陆七,半数人以为陆七有什么大背景呢,敢情一个个的‘吓人’职官,都是自己‘撞’来的。

人的亲近都是友好交流得来的,陆七简述了经历后,将官们不再猜忌陆七是什么阵营的,反而有些同情担忧了陆七的境况,他们的心里,其实对陆七已然有了敬服和归属心,因为陆七实实在在的对他们好,上官都是刮下官的银子,而陆七却是大方的给了属官酬劳银,得了好处,自然愿意长久的跟随陆七。

一路奔去,等过了太平县境时,才刚过午,踏足了石埭县的土地,陆七的心忍不住的激动,他想家呀,想亲人们呢,想怀了孩子的宁儿和秋棠怎么样了。

心是激动的,陆七的思维却是镇定的,他的军人习惯,主导着他的行动,他习惯了知己知彼的做事,他会忍住了急于归家的冲动,会先派了贵五叔去石埭县了解情况,一旦有变,他就得想好了对策去解决。

在七里乡的高岭镇,陆七停驻休息,贵五叔和姚松继续赶去了望江堡,要从望江堡为入口了解情况。

在客店要了酒饭招待属官们,先让属官们取井水洗浴,刷马,让大家恢复盔明甲亮的威武,之后去休息用饭,聊天等候。

日近黄昏,贵五叔二人回来了,带给了陆七一个非常意外的坏消息,大半月前,王主簿接到了被调离石埭县的公文,据说是刺史马大人上书了朝廷,朝廷调任王主簿去饶州任县丞。

另一个消息是,新任石埭县丞是姓佟,是由石埭县的刑房知曹拔任的,新任的石埭县主簿姓周,是望江堡周耆老的大儿子,新任右县尉姓罗,是池州放任下来的。

陆七的家很平安,城里和望江堡的家都无事,商铺也经营正常,就是陆七的兵勇军被解散了,西城门的队副冷戎也被免了职,队正孙力也被免了。

还有望江堡周府的老夫人,一个月前过世了,周府的雁儿小姐已订给了池州刺史马大人做妾,五日前已经去了池州。

陆七听完怔立无语,家人平安让他放了心,可是石埭县官场的变化,大半出乎了他的意料,尤其是王主簿的被调任,很是让了他失措生惶,罗长史明明答应了他,结果却是只提拔了佟河,真的是刺史马大人造成的吗?

应该不是的,罗三夫人说过,可以让了上请调任的公文留压不准,也就是说池州刺史的上请,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为什么会出了问题呢?

陆七的内心忽的涌生一股恼怒,他明白了八成是罗长史捣的鬼,他求了罗长史,结果罗长史不但没有帮他保住王主簿,很可能是故意的害了王主簿调离。

王主簿的调离,对于陆七的损失是很大的,他辛苦打下的石埭县兵力根基,会因为失控而崩失,佟河只是他的暗棋,而且自主性极大,他不可能明面去依靠了佟河做事,而王主簿只能主要的依靠了他。

罗长史为什么要害了王主簿调离,陆七放在以前也许会觉得不可能,但是经历了京城的很多事,陆七知道了罗长史在石埭县藏兵,很可能要实施了什么计划,实施计划有佟河的暗助就够了,王主簿的存在反而成了计划的阻碍,毕竟王主簿在石埭县掌权太久了。

第103章拢心

怎么办?王主簿的调离,他只是有些愧对,他是恼恨了兵勇军的失去,虽然他还是护军县尉,但他无法让佟河帮他重聚了兵勇军,而他却是无权决定了兵勇军的存在。

也就是说,就算佟河有心帮他重聚兵勇军,其它的官吏必定反对,而且最大弊端是,他不能常在了石埭县,他不在,兵勇军的统领和人员就会随时可变,那就失去了重聚兵勇军的意义,还不如不聚了。

看来只能是寄望了池州刺史的扩军,只是那个寄望风险很大,池州刺史的高官,又兼任了康化军节度使,那必然深得唐皇的信任,很难能够被了他所左右,毕竟他的份量太轻,弄的不好,池州刺史会密奏了唐皇求询。

陆七想了一会儿冷静了,王主簿的调离,未必是罗长史造成的,不能凭了主观猜度去恼恨,当前应该与王主簿见一下,听听他的意思。

“华涛。”陆七扭头唤了一声。

一个身体略瘦的普通汉子,应声起身的走了过来,陆七刚要吩咐,贵五叔忽道:“大人,属下去吧,属下路熟,能够很快的。”

陆七一怔看了贵五叔,贵五叔笑道:“属下还没有老了呢。”

陆七笑了,说道:“好,我想见王主簿,你快马赶去还能进城,我在七里堡外等候。”

“进城能够,出城可能不行了。”贵五叔回应道。

“你去吧,王主簿想出城,他能够出来。”陆七解释道。

贵五叔点头,转身上马去了,陆七吩咐属官们启程,去七里堡休息吃饭,一行人纷纷上了马。

到了七里堡,护堡的兵勇一见了他们,吓的竟然拉起了吊桥,鲁海一见吼道:“放下来,爷们是武官。”

兵勇们听了却是没有放下吊桥,有一人高喊道:“官爷们请见谅,这里有匪冒充过官军,请等一等。”

鲁海听了不喊了,回头看了姚松咧嘴直乐,姚松眼睛狠瞪了他一下,陆七一看,知道姚松必是冒充过官军打劫。

片刻后,堡墙上多了三位穿袍的男人,看了一会儿,忽的吊桥放下了,陆七让属官们全入了七里堡去休息,嘱咐了要说是京城官军,在此是途径。

足足等了一时,才见了一群人护了一辆车,陆七忙牵马迎了过去,他眼神锐敏,在夜色下看清了来人,贵五叔在前独自骑着马,后面的都是熟面孔。

陆七的心头一热,他看见了王导和冷戎,以及三个传令兵和六个兵勇军成员,还看见了孙力,以及十多个官兵。

看到了来人,他知道自己以前的辛苦付出,没有完全的失去,患难见真知,只要是明白人,就会明白王主簿的调离,那意味着他陆七的失势,如今还能够顶住顾虑而效力的,那是真心的对他陆七敬服。

“大人,大人。。。。。。。;真的是大人。”一声声惊喜的呼唤,让了陆七心暖,他松了马缰大步迎去。

“兄弟们。”陆七亲切的愉悦回应。

兵勇军的成员立刻涌到了他的近前,纷纷向了陆七惊喜的问好,陆七微笑的点头回应,兵勇们很快发现了陆七的盔甲,是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将甲,在月光的映照下明亮精致,显的陆七威武不凡之极。

这时车门开了,走下了王主簿,陆七忙迈步上前,到了王主簿近前,微弯礼的亲近道:“仲叔。”

王主簿看着他,微笑道:“还记得仲叔呢,仲叔以为你做了京官,就不愿回来了。”

陆七听了心领神会,王主簿这是要给了追随者打气,要给了追随者希望,心中有了希望才能够提振了士气,才能够让追随者彻底的忠心拥护。

他诚恳道:“天风岂能了不想回来,只是在京城做了武官,却是忙碌的一直无法护送了婶婶回来,这次能够回来,还是借了去宁**公务,向节度副使大人请了三日假,三日后,天风必须回到了宁**,去参与了军演。”

王主簿一怔,讶道:“天风,你是宁**的武官了?”

“也算是吧,我被任职为了都虞侯,就是节度使的中军令,太子殿下是宁**节度使,不过军中的都虞侯是虚职,没有实际的兵权,就是节度使的传令官。”陆七浅显的解释了一下,即说明了他无实权,也表明了他在军中的地位很高。

王主簿明白的点点头,周围的兵将除了贵五叔明白,其他人听了只有吃惊,他们的心中,能够是京官已是了不得啦,还是节度使的传令官,节度使那是什么人物,是手握了大军的高官呀。

“天风,你来信说是成了雍王府旅帅,怎么又变了?”王主簿疑惑问道。

陆七回道:“我现在的还是雍王府旅帅,后来皇帝陛下成立剿匪军,我的营军被临时归属了剿匪军,我现在是剿匪军的兵马使之一。”

“你,你是剿匪军的兵马使了?”王主簿吃惊的说道,他当初为让陆七不参与大军剿匪,特意的让陆七提前护供银去了京城。

陆七点头,说道:“皇令下,身不由己呀,我入京求进了雍王府旅帅之职,本意就是求得了一个官脉支持,我为雍王府旅帅后,本以为能够外驻回到了石埭县,不想却是成了剿匪军兵马使。”

王主簿点头,说道:“你的变故是很正常的,身为了统军营将,自然会随时的受了兵部节制,一有战事就得被调动。”

陆七点点头,道:“我也明白了,我一开始是想的简单了。”

王主簿点头,又问道:“那你怎么又成了宁**的都虞侯?”

陆七一笑,回答道:“我归属剿匪军后,一次受命护卫,结果在京城外遇上了太子车驾的斥候,太子听说我是剿匪军的兵马使,就唤了过去问话,问了之后,却又令我与一位将军比武,结果我没有败,太子殿下就赐了我一柄千牛御刀。”

“千牛御刀,你是说你得了千牛御刀?”王主簿反应吃惊的问道。

陆七一怔,点头道:“是的,过后我才知道,得赐了千牛御刀,就是成为了千牛卫。”

王主簿点头,笑道:“千牛卫是皇宫的卫官,也就是说,你是保护皇帝陛下的带刀侍卫,你是皇帝陛下的亲军了。”

陆七一愣,回应道:“仲叔,千牛卫没有实权的,还不如了我的营将军职。”

“糊涂,营将的军职,是能够统领了五百官军,但统领了五百官兵又能有了多大权威,千牛卫官是什么,是皇帝陛下的侍卫,就凭了你的千牛卫官身份,中下层的官员见了你,就绝不敢了失敬。”王主簿立刻用教诲的口气,说了陆七一通。

陆七苦笑了,回应道:“仲叔,我的官基浅薄,可是不敢用千牛卫官去张扬行事,你看,我都是用布蒙了刀的。”

王主簿看了陆七举起的布套刀,点头道:“你官基浅薄,确实不宜了张扬,但适当的显露了千牛卫身份,那算不得张扬,所谓张扬,是指你用了千牛卫官的身份,威迫了官员做事。”

陆七点点头,垂下了手中刀,忽又听王主簿道:“天风,我说个比喻,千牛卫官的职事就是皇帝陛下的家奴。”

陆七一怔看着王主簿,王主簿又微笑道:“你问问孙立,在城门口,若是见到了萧府的一个车奴,他敢不敬吗?”

陆七看了孙立,孙立一怔,随即苦笑道:“萧府的家奴,在石埭县,那个也是不敢失礼开罪的。”

陆七点点头,又听王主簿道:“天风,就是我去了萧府,也是不敢开罪了萧府门奴,所以你要记住了,日后对你最重要的,就是千牛卫官。”

“天风受教了,会记住的。”陆七回应道。

第104章‘知己’

王主簿神情欣慰的点点头,陆七神情迟疑了一下,问道:“仲叔,我在京城,明明求得了高官的支持,如今怎么会?让您调离了呢?”

王主簿看了陆七一眼,淡笑道:“我的调离,是牛县尉造成的,牛县尉原本是工部侍郎的家将,你求的高官支持,是比不得工部侍郎的。”

陆七恍然的点头,却又故意不解道:“仲叔与牛县尉合作多年,他怎么会害逐了您呢?”

“你错了,与我合作的是赵县丞,有赵县丞在,牛县尉只能屈居的忍耐,而赵县丞之所以愿意与我合作,是因为他不想出了风头,所以用我处理大半的石埭县政,他是想让京城的官员认为,石埭县是我在一手遮天,如今赵县丞死了,若是不赶走了我,他牛县尉别想拥有了石埭县的真正权势。”王主簿冷声道出了缘由,周围人听了,都明白了的点着头。

陆七点点头,不想王主簿又道:“其实,牛县尉害怕的是你,你在石埭县的强势,让牛县尉不得不求了工部侍郎调离我,我毕竟是主簿,没有你的武力支持,牛县尉能够轻易的架空了我。”

陆七一怔,继而道:“这么说,是我害了仲叔。”

“你又错了,是我应该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