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六卷 波诡云谲 第七八二章 既然来了都别走

当马超率领大军灭了乌孙东路六万大军的同时,周仓也率领一万昆仑军攻陷了乌孙王都赤谷城,到了这个时候,实际上对乌孙国的战事基本已经告一段落。

虽然还有八万康居和大宛援军尚在乌孙国南部的山区之中,但关羽这次并没有打算将其全部歼灭。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平西军团参与作战的十二万部队伤亡不到一成,而且还切断了康居大宛援军的后路,就算困也能困死这些从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摸进来的家伙。

之所以要留下这八万援军的性命,只因为关羽还有更为周密长远的计划。

马超率军抵达赤谷城之后,四万大军在城内对顽抗到底的乌孙人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只留下王宫里的一千护卫和大昆弥和相大禄没有去动。

马超让人将左大将和右大将的项上人头丢进王宫之内,并找来几个能听懂汉话的乌孙人,让他们朝着王宫内喊话,声称已经全灭了乌孙西路和东路合计十万大军,如果不想看到赤谷城被屠,乌孙国被屠,那么就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汉军保证不杀大昆弥和相大禄。

王宫之内的大昆弥和相大禄已然到了心里崩溃的边缘,当他们看到被人丢进来的两颗血乎淋淋的人头之后,终于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和希望。虽然出宫投降是一件十分屈辱的事情,但为了城内数万无辜乌孙人的性命,以及乌孙国各部族五十多万百姓的生命着想,大昆弥和相大禄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两百多年前,为了联合乌孙人攻打匈奴人,汉人皇帝将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曾经开启了一段乌汉结盟的黄金时期。虽然随着解忧公主的远去,乌孙人脱离大汉控制已经很多年,但大昆弥和相大禄还是从先祖的代代相传中听说过那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乌汉亲近的故事。

所以,大昆弥和相大禄相信汉军将军所说的话,他们不是为了屠戮而来,只要大昆弥和相大禄出面安抚乌孙国内各部落放弃无谓的抵抗,就可以免去一场灭族之灾。当然了,这次十有**是要亡国。

走出王宫的大昆弥和相大禄,果然没有受到汉军的**,而是被护送着离开了赤谷城。王宫内的一千护卫也没有受到灭顶之灾,而是被要求呆在原地,汉军向他们提供了食物,说过一段时间便会放他们出来。

彻底控制了整个赤谷城之后,马超留下一万部队暂时与一万昆仑军合在一处,由军师田豫和周仓共同留守。马超则率领两万西凉军“护送”着大昆弥和相大禄来到了乌孙南部的山区,派出几名乌孙俘虏进山向康居和大宛援军送信,通报赤谷城失守以及大昆弥被俘的消息。

正在天山南麓与平西军西路六万部队对峙的八万康居大宛援军,在得知了这一惊人消息之后,立即派人出山核实真伪,结果真的看到了已经成为人质的大昆弥和相大禄。

这一下,康居和大宛援军如同被霜打了茄子,彻底蔫了下去,再也没有与汉军决一死战的勇气和斗志。

想一想也是,康居大宛联军此次东进,是作为客军支援乌孙国的,现如今乌孙国已经被汉军平定,他们便没有了继续留下来作战的意义。连乌孙国都要覆灭了,现在跟汉军死磕,又有什么价值呢?

既然不想打了,那就撤吧?那也不行!因为现在他们已经被汉军南北两路围住了,向前毫无希望,向后又有大军拦路。

不信邪的大宛人派出了一万人的部队前来挑战马超的阻截,想要强行为后续部队杀开一条血路,结果发现拦路的两万汉军实在厉害,那密集的箭雨根本无法穿越,硬着头皮向前冲锋基本上就是送死。

同样不信邪的康居人在正面硬扛汉军的同时,也派出两万人意图突破马超所率两万骑兵的封锁,结果他们十分不幸地遭遇了重装骑兵的猛烈攻击,在丢下数千具尸体之后又逃回了山中。

被打痛了的康居大宛联军于是派出使者前来求见汉军统帅,希望双方停战,放一条生路给他们。关羽的答复时停战可以,但所有前来乌孙的康居大宛部队要放下武器出山投降,等候两国派人前来乌孙赎人。

康居人和大宛人仔细算了一帐,想要冲破拦住去路的两万汉军阻截,至少要派出五万大军发起猛攻,但这样一来,与南方六万汉军对阵的兵力便只剩下两万人。这两万人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六万汉军的攻击,当他们的主力在北线浴血奋战的时候,汉军的主力就会冲破留守部队的阻拦,从他们的后方发动攻击。

无奈之下,康居大宛援军最终选择了出山投降。当然了,按照汉军统帅的要求,他们是不可以向北进入乌孙国境内的投降的,他们必须在汉军的指引下,来到天山以南汉军步兵控制的区域进行投降。

经过一番折腾,当初出兵来到乌孙境内的八万康居大宛援军,到最后投降的时候只剩下了六万人,其余的两万则是消耗在了南线作战和北线突围的过程之中。

这几仗打下来,前后抓获了乌孙、康居、大宛三国俘虏合计十万人,已经与平西军团剩余的十一万人形成了一比一的比例,如果再继续向外扩张的话,就要面临巨大的内部稳定问题。于是关羽果断停止了战事,开始对乌孙国和焉耆国天山南北两面进行重新部署。

关羽命令徐荣率领两万昆仑军北上赤谷城,与周仓率领的一万昆仑军重新合并,驻守在乌孙国南部区域;又命令马超率领的三万西凉军驻守在乌孙国西部区域,防范康居和大宛两国;命令马岱和马休二人率领两万焉耆车师联军控制乌孙国北方区域。

至此,乌孙国境内共有五万骑兵和三万步兵驻守,足够应付任何的叛乱和骚动。

关羽本人则率领四万平西军押送着已经投降的六万康居大宛士兵返回焉耆国。

早在发动对乌孙国的战争之初,刘虞便命人在焉耆国境内修建了好几处大型的战俘营,足够容纳二十万俘虏的吃喝拉撒。所以,尽管有十万俘虏被相继押送进入焉耆国,但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这些俘虏今后要么被送往玉门关内的矿山之中,要么等着被康居和大宛两国用赎金换回去。用赵兴的话来说,这些俘虏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平西军团弥补这次出战的费用。

第十六卷 波诡云谲 第七八三章 乌孙初平西域宁

赵兴接到西域大捷的消息的时,已经到了光熹八年的六月份。这比他给平西军团限定的年底完成任务整整提前了半年,而且从上报的伤亡统计数字来看,算是一场完胜。

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仅仅伤亡一万两千多人,便搞定了人口六十多万,疆域面积比冀州还大的乌孙国,而且还是对外用兵,这个成绩足以让赵兴为平西军团记上一个特优的战绩。

心情大好的赵兴,当即亲自起草表彰平西军团的嘉奖通令,并且要求农兵商金行拨出两百万两银子作为奖励,大大地犒劳一番在外用命的将士。

虽然乌孙国已经被初步收服,但后续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在高兴之余,赵兴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立即从晋国之内抽调了一批基层官吏和各类工匠,前往敦煌城集结。等到这些汉人官吏和工匠们抵达敦煌新城之后,将有关羽派出的部队亲自入关前来迎接他们。

这些官吏今后将要承担起管理和教化乌孙人的历史重任,至于这些工匠们,他们则要指导乌孙俘虏在一些重要地区修筑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以及可供大量人口聚集的城池。

在赵兴看来,想要真正征服马背上的乌孙人,首先是要长久地占领乌孙之地。想要长久的占领乌孙之地,那就要想办法将乌孙人从马背上给拽下来。而建立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和可供大量人口居住的城池,无疑便是最好的选择。

赵兴分别给关羽和刘虞写信,就今后的西域兵事和政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赵兴提醒关羽,今后继续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攻略西域,特别是要注意对昆仑山以北、西域以南的南丝绸之路上的鄯善、楼兰、且末、精绝等诸番的用兵策略,以怀柔和武力相结合的手段收服这些小国。

由于平西军团实际控制的疆域越来越大,现在的兵力已经明显不足,因此赵兴不仅为西凉军进行了扩编,为焉耆黑山车师联军正式授予了番号,还为平西军团增加了一个军的编制。

其中原来被称呼为焉耆黑山车师联军的两万骑兵部队,正式被赵兴命名为护西军,编制扩充为三万人,缺少的一万人从西凉军中抽调,军长由颜良担任,马岱出任军师。

原本三万人的西凉军被护西军抽走一万之后还剩下两万,原本两万焉耆预备役骑兵被全部划归西凉军,如是西凉军变为四万人。军长仍由马超担任,田豫仍为军师。

如此一来,两支战力强盛的骑兵部队全部成为汉胡混合的骑兵部队,而主将则全部由可以信任的将领担任。

在赵兴麾下的骑兵部队中,除了飞虎军一直保持着纯正的汉族血统以外,苍狼军、定远军皆为汉人、黄轩、炎晟和尧兴等族混合的部队,如今西凉军和护西军照此办理,倒也不怕出现什么问题。只要牢牢控制着各级将领的汉族比例,这些部队就会始终听从赵兴的指挥和召唤,轻易不会发生叛变。

赵兴为平西军团新增的一个军的番号为天翊军,编制三万人,兵源分别从晋国、冀州和幽州进行招募,军长为赵钢,军师为陆逊。这支部队是清一色的步兵,共计六个师,全部为混装部队,不再区分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

天翊军中营以上的军官全部从卧虎军、先锋军和雄武军中抽调,整支部队招募结束之后,由赵钢和已经到位的各级军官共同率领,远赴西域进行训练。

天翊军作为一支血统纯正的汉族步兵军团,今后将要承担起护卫平西王府所在员渠城的重任,也就是赵兴的禁军。这支部队从一开始便会接受全新的训练方式、配备全新的武器装备,今后在西域地区将要承担的是类似于卧虎军的重任。

如此一来,整个平西军团将由四万西凉军、四万平西军、三万护西军、三万昆仑军以及三万天翊军五个军组成,兵力总计达到了十七万。

按照赵兴的设想,今后天翊军驻守在西域腹地焉耆国境内,昆仑军驻守在乌孙赤谷城附近,护西军则游弋在天山南北两侧,作为应急机动兵力。四万西凉军和四万平西军仍然作为主战兵力,对西域尚未归附的地区进行逐步占领和蚕食。

鉴于对乌孙人的不信任,赵兴暂时没有计划从乌孙俘虏中招收士兵的打算。等以后完全掌控了西域之地,到底要不要吸收乌孙人加入骑兵部队,则视情况而定。

赵兴催促刘虞抓紧时间对新近调入西域的晋国基层官吏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尽早熟悉西域的风俗人情,迅速融入当地的社会之中,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带出一批本地的官吏。

赵兴还建议刘虞要想办法鼓动天山南麓的胡人北上进入乌孙境内生活定居,同时将乌孙人迁徙一批进入天山南麓生活,最终形成西域各族大杂居的有利局面。

至于其他的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和语言、统一服饰礼节等更加深入的任务,赵兴相信就算自己不提醒刘虞,他也一定会想办法不遗余力地深入开展。如今赵兴的民族大融合政策已经在晋国和凉国展示出了明显成效,刘虞本人便是具体政策的执行者,他在推行民族融合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为了支持刘虞,赵兴指示《晋报》等五份重要报纸大篇幅地报道西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稀有特产,号召内地商人奔赴西域谋求发财致富的良机,号召内地的种粮大户和养殖大户前往西域承包农田、发展畜牧养殖业。

如今的西域,总人口不过数百万,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正好可以吸纳内地人口密集地区的劳动力前往西域进行拓荒和发展。

赵兴在《晋报》上将这个大规模的行动称之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表示凡是愿意前往西域经商、种植、养殖以及开办各类作坊的商户和农户,都可以从驻西域农兵商金行之中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启动资金。这笔启动资金足够前往西域的商户和农户马上在西域站住脚跟,只要耐心经营个两三年,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虽然汉人乡土观念众,轻易不愿离开故土,但赵兴采取这种十分诱人的手段,还是可以吸引大量的汉人前往西域谋生和定居。只要持续减持下去,当有一天汉人的数量与西域各族胡人的数量持平的时候,赵兴不相信西域还能脱离大汉的怀抱。

PS:重感冒三天了,今天还没有好,但南道还是坚持每天更新两章,希望大家体谅……

第十六卷 波诡云谲 第七八四章 公孙度准备搏命

就在西域战事尚未收官的五月份,天气已经转暖的东北战场,如今也开始箭拔弩张,随时有可能爆发一场攸关生死的决战。

辽东霸主公孙度现在有苦难言,原本以为凭借手中的兵马,足以横扫乌丸和高句丽,结果自去年开战以来,损兵折将不说,到现在仍然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

去年夏季,公孙度亲率大军自西盖马出兵,与从西安平出兵的廖化军南北呼应,分别沿着哈达岭和龙岗山,将高句丽的军队赶回了国内城,并且占领了纥升骨城,在马訾水上游(鸭绿江)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不是公孙度不想一口气攻进国内城,而是当时已到隆冬时节,在天寒地冻的战场上与耐寒的高句丽人对阵,而且还要穿越多山的丛林,实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公孙度于是将部队与廖化的部队合在一处,全部进入纥升骨城内避寒,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战。

在漫长的东西里,驻守高显城的郭淮让人给公孙度送来密报,提出了联合夫余人先歼灭乌孙和鲜卑,然后挥师东进,三路大军攻打高句丽的建议。郭淮毫不掩饰地建议公孙度不妨嫁祸幽州或者夫余国,采取借刀杀人的手段消除辽东郡北部的威胁。

公孙度既然能够亲率大军将高句丽人赶回国内城,说明他是个懂兵法韬略的统领,所以对于郭淮的这份建议自然有独立的判断。

经过反复衡量,公孙度同意了郭淮的建议,但是对于郭淮目前掌握的兵力有些没有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