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侬,我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侬,我农-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湖也长大了,人不风流枉少年!然象州那等蛮地,想来也养不出什么丽人来,夫人正该细细挑选,做得好!做得好!”

韦氏看着已到中年却依旧俊逸倜傥的丈夫,面上含笑、内里泛酸。

这一日,德清正站在田边指挥雇工们给稻子施肥,擦汗的间隙看见大道上驰来几匹马,后面还跟着一辆车,还待细看,其中一匹马已经跃到了眼前,马上之人一边勒马往下跳,一边大声道:“清妹妹,据说你发了一笔小财,一会可得好好招待我一顿!赶了两月的路,可把我累坏了!”

徐景宏又回来了!

德清头疼,干笑道:“徐师兄,大鱼大肉没有,青菜豆腐随便吃。对了,后面车里是给我拉的礼物么?徐师兄太客气了!”

景宏望着德清笑:“清妹妹,这回你可猜错了!马车里是降魔的神仙,专降你来了!你自己去看看,可别吓哭了啊?”

德清也不客气,真的走过去掀开了车帘,然后立即惊叫了一声:“李嬤嬤!单嬤嬤!”

再然后,眼眶便红了:李嬤嬤、单嬤嬤一生都跟着徐老太太、形影不离,如今她们竟到了象州,那么老太太肯定不在了!可惜自六年前分别,竟再没有见过这位给过自己诸多温暖和帮助的老太太!

景宏看到德清难过,走过来,轻声道:“清妹妹,两位嬤嬤真有那么厉害?真的吓哭了啊?”

德清不理他,搀了两位嬤嬤出来:“我家里新造了房子,嬤嬤们来得正好,以后就都住下、别走了。这里离枫叶谷也近,前几日董伯出来办事,如今还没走呢。明日我们一起随他回谷里看看,嬤嬤们不知道,谷里现下有好多孩子呢,男孩女孩都有,可热闹了……”

一路絮絮叨叨进了村,领了大家站在了一座三进的院子前面:“三日前刚搬进来,收拾得还不够整齐,嬤嬤们先将就住几日。”

顾氏正在厨房里指点着雇工做饭,听到喧闹声走出来,看见女儿身边站着两位四十多岁的嬤嬤,很是诧异。

德清赶紧介绍道:“娘,这是枫叶谷徐老太太身边的李嬤嬤和单嬤嬤,老太太让她们来陪伴我,以后要常住在我们家了。”

顾氏大喜:“两位嬤嬤快请进!快请进!”

家里有将军府老夫人的贴身嬤嬤常住,真是太好了!德清以后要做官太太,出嫁前有她们教导、出嫁后有她们帮衬,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顾氏看李嬤嬤年纪略长,便上前扶了她的手臂,亲自把两位嬤嬤领进了德清住着的第三进院子,然后忙进忙出的安排住房、寝具等等。

看到顾氏如此明理,李嬤嬤和单嬤嬤对视一眼,心渐渐安定了下来。午饭用餐之时,两人又见到了憨直、老实的仁厚以及纯净、机灵的德正,心头最后一点犹疑也消散了,自此安心住了下来。

午膳之后,景宏眼看着德清与两位嬤嬤进了后院歇息,不由很是懊恼:以前看到杨家屋子窄小,恨不能帮他们建一座大屋;如今杨家有了大屋,见一面竟是不能,真是可恶!

景宏却也不愿立即就离去,拉了徳正东拉西扯,打算挨到吃过晚饭再走,可是徳正开口闭口便是“刘哥哥昨日去了大树村……刘哥哥明日要来红土村”,令他更是郁闷。

景宏心不在焉与徳正闲聊,正不自在时,杨家院外匆匆忙忙跑进来一个人,一进院门就欢喜道:“岳父、岳母,徳秀今早生了一个女儿,母女平安!”

杨家四口人听到这个消息,不一会就全部聚到了第一进的大厅里,商量着马上派人去杜家村看望,最后决定顾氏、德清两人同去。

景宏坐在一旁,闻言立即道:“四婶,你们坐着马车去,我顺路护着你们一道走。”

顾氏想了想,马车疾跑、绕道绿水镇去杜家村倒比步行走小路快,于是欣然同意。

一行人经过绿水镇的时候,对面驶来一辆马车,车夫向景宏打听:“公子,乐阳县城应该朝那个方向走?”

景宏听出来人竟是京城口音,诧异道:“乐阳县城在北边,你们从京城来,如何会到了这里?”

车夫道:“我们是从京城来,但是到了通化便转坐商船,谁知坐过了地,今早在平岭镇码头下的船。”

德清听了稀奇,从车里探出头来查看,发现对面的马车式样与乐阳的很是不同,不由“咿”了一声,然后低声问景宏:“徐师兄,你看他们的马车,式样与我们的相似,难道他们也是自带马车一路从京城过来的?”

景宏道:“多半是了。”

两辆马车背道而驰,错车的时候,一阵微风掀起对面车帘,景宏闻到一股香甜的脂粉味,不由皱了皱鼻子,然后仔细看了一眼那辆马车,这一看,先是惊讶,而后慢慢笑了起来,最后竟笑出了声:“哈哈哈……”

德清觉得奇怪,撩了车帘问:“徐师兄,外面有很好玩的事么?”

景宏道:“清妹妹,一车的狐狸精朝刘师兄的县衙去了,你说好不好玩?哈哈哈……”

第55章 055 愤发配徳正不平

德清闻言,先是一愣:什么狐狸精?而后恍然大悟,刘镜湖京城的家人给他送美女来了!

景宏不拘小节,德清却不由得有些心虚,偷偷看向顾氏。果然,顾氏虽然没有说话,却板着脸狠狠瞪了她一眼。

德清赶紧放下帘子,低了头做认罪状。心里却盘算着哪日德正再去找镜湖的时候,旁敲侧击一番,看看到底来了什么样的美女。

景宏心情很好,一直把德清母女送到了通往杜家村的岔道口,才向顾氏告辞:“我这就回平岭军营,过些日子得闲了再来看婶子。”

顾氏道:“你有正经事要忙,不用惦记我们,去吧,去吧。”

景宏又对德清道:“清妹妹,两位嬤嬤就拜托你了。”

德清回道:“两位嬤嬤我盼都盼不来呢,徐师兄不必客气。”

待景宏驰马远去,顾氏低声道:“狐狸精?那等字眼是你一个未婚姑娘家能说的?还有,你与刘县令、徐将军虽有师兄妹的情分在,但毕竟不是亲兄妹,且如今大伙都大了,少些来往才是正经,不然传出什么闲话,对谁都不好!”

德清赶紧坐直了,低头应了一声“是”。

庆福报了信立即转身回了杜家村,比德清娘俩先一刻到家,因此她们到了潘家的时候,江氏站到了院门口迎接:“亲家来得好快!快进屋,快进屋!小孩、大人都平安……”

顾氏与江氏只寒暄了一两句便带着德清进了里屋看孩子,德秀脸色蜡黄、还在沉睡,女孩子包在大红的襁褓里,小小软软一团,不哭不闹,正半眯着眼睛打着小哈欠,神态似一只慵懒的猫。德清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婴儿,稀罕得很,伸手就去摸她的小脸蛋,被顾氏一手隔开:“看看就好,小心你的指甲伤了她!”

德清收回手,讪讪道:“至于么?我的虽不是什么红酥手、青葱指,轻重还是分得清的……”

江氏在一旁听见,笑道:“亲家,二姑娘这手看起来就比旁人的柔软,就让她摸一摸吧。”

顾氏道:“亲家别惯她,她学过功夫,哪知道什么轻重。对了,孩子有名字了吗?”

江氏道:“有了,有了!如今到处都是桂花香,孩子爷爷给起名叫桂香。”

顾氏道:“小名桂香,好听!大名呢,我记得她这一辈排的‘年’。”上月初赖三娘生了一个儿子,大名潘年富,十日前杨家来喝过满月酒。

江氏愣了一下,道:“这个,潘家的女孩儿都不排字辈——”

顾氏微不可查皱了皱眉,却也不说什么,只“哦”了一声之后便弯腰逗孩子,庆福恰在这时进屋里取东西,截断江氏的话道:“娘,我琢磨过了,桂香有个大名更好,就叫年华罢?这样一听就知道是年富的妹妹,多好!”

江氏飞快瞪了儿子一眼,却对顾氏道:“亲家母觉得好不好?”

顾氏微微一笑:“亲家母客气。潘家的孩子,潘家人做主,你们给孩子起什么名,我们跟着叫就是了。不过,年华,年华,一年中的好东西!念起来好听、寓意也好,是个好名字。”

德秀恰在这时候醒了过来,听了顾氏的话,笑道:“娘,德清,你们来了?”

顾氏和江氏忙问她“可有哪里不舒服?想吃什么?”

生孩子的剧痛熬过去之后,德秀现下只觉得浑身没力气,其余的倒还好,便挨着床头跟顾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过了半刻,对面房间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江氏便道:“亲家母,你们娘仨先说说话,一会德秀要吃东西了,我到灶上看看鸡汤熬好了没有。”

顾氏道:“有劳亲家母了。”

江氏飞快出去了,脚步声却直奔对面房间,德清盯着窗外,半天也没看见她的影子出现在厨房门口,不由皱了皱眉。顾氏也注意到了,拉着德秀的手,低声道:“你生了年华之后,你婆婆说了什么没有?”

德秀垂了眼睑:“没说什么,只跟庆福念叨了一句‘潘家的媳妇都是先生儿子,你媳妇倒是个例外’。不过,我看她对年华也是欢喜的。”

顾氏继续问:“庆福说什么了没有?”

德秀道:“他倒觉得女儿好,还说了‘岳母先有了两个女儿才有儿子,你也是先生女儿,这是随杨家,杨家的孩子都聪明,以后年华会很聪明,年华的弟弟妹妹们也会很聪明’。娘,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儿傻?”

顾氏笑道:“傻人有傻福——年华的大名,也是庆福给起的?”

德秀道:“他大字不认识一箩筐,哪知道起什么名字!自怀孕后我就一直琢磨了——对了,我有些渴,阿清,你帮我到厨房要点热水来。”

德清出去了,顾氏想起一件事,便问:“上月跟你说的那件事,庆福怎么说?”

徳秀犹豫道:“庆福,庆福他不想被人说靠着岳家发财,他已经跟族上兄弟庆金商量好了,明年春到北方贩了大枣、驴胶回乐阳卖。”

顾氏皱眉:“他这一走,你一个人带着孩子——”

徳秀道:“家里有了两个孩子,以后婆婆就只管带孩子,我与孩子二婶做外边的活计,倒不是什么难事。”

顾氏还想再劝,看见女儿蜡黄的脸,最后心里叹一口气,道:“你虽能干,出了月子以后也不要逞强,尽快把身子养好了才是正理。”

德清进了厨房,却并不见江氏身影,便走到赖氏房间的窗下唤了一声:“亲家娘,我姐姐想喝水。”

江氏听见叫声,一边回答“来了”,一边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年富往赖氏怀中放,低声嘱咐道:“年富若不舒服,你就把他抱起来晃悠,一会便好了。”

回程路上,顾氏和德清都不想说话。德清虽然觉得姐夫庆福还不错,但是潘家重男轻女太过,江氏今日当作大儿媳娘家人的面就如此怠慢,平日不知道如何偏袒赖氏,姐姐的日子恐怕不是很好过呢。

顾氏难过的还不止这个,在她看来,江氏再偏心,分家单过之后也就不是什么事。然而,杨家正蒸蒸日上,日后更是需要大量人手帮忙,庆福却不肯搭这趟顺风车。乍看是自尊自爱,实则却是自卑自怜、心胸不够开阔。他为了发家,在对生意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却要拿了徳秀的嫁妆去北方贩卖货物。如此莽撞,这万一生意失败,可怎么是好?

母女俩回到红土村的时候天已近黑,仁厚还在收拾庭院,邓氏则在后院陪李嬤嬤、单嬤嬤说话,徳正却不在。仁厚解释道:“刘县令遣了人通知徳正,明日去北边的牛头镇估算田亩,明天一早直接从县衙出发,今晚徳正要宿在县衙,因此你们出门不久,他就往县城去了。”

十日之后,徳正从外边回来,给大家讲了一件趣事:“刘哥哥京城的家人给他送来了四个丫环姐姐,呀,你们不知道,那几个姐姐可好看了!像春天的——嫩柳一般!当然了,比起二姐姐,还是差得远!四个姐姐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听说平日只会端茶倒水,到了县衙的当晚,刘哥哥便让县丞家的娘子给她们找了几身粗布衣衫换上,然后第二日一早便让她们一起跟着去平岭镇。结果,下车之后,只走了两个村子,四位姐姐就再走不动了,刘哥哥只好留了她们住在一户农家里,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去接人。五日后我们回来,几位姐姐被蚊虫叮了满头满脸的包,可吓人了!刘哥哥觉得她们娇气,回来后便让刘婆子带了她们回大树村,寄住在家有差不多年龄女儿的四户村民家里,让她们帮人干活。临行前发了话,如果她们学不会劈材、担水、喂猪、拔草,便不许回来,实在学不会,就回京城老宅子里去……”

徳正眉飞色舞,最后总结道:“刘哥哥这件事做得不对,二姐说过‘术业有专攻’,几位丫环姐姐既然只擅长端茶倒水,就应该把她们遣到茶楼、饭馆里去才是,让她们去劈材担水,不妥,不妥。”

德清“噗嗤”笑了:“四弟,你见过有女小二的茶楼、饭馆么?”

顾氏也笑了:“我觉得很妥,劈材、担水也不是什么难事,多做几遍也就会了。你看你的两个姐姐,不是什么都会?”

徳正不服:“生火这一件小事,二姐姐就老学不会!”

他觉得赶了四个嫩柳一般的姐姐到村里干农活,实在是委屈了,比如,两年前他就绝不让自家二姐做那些了。刘哥哥平日那么好说话,居然对四个姐姐那么狠,真是不可理喻!他没有告诉家里人的是,为着四个姐姐,他临离开县衙前还骂了刘镜湖,说他“心狠,昏庸,知人不善用!”

刘镜湖背着双手站在屋檐下,只是笑,并不反驳。徳正望着他怡然的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刘哥哥非常可恶。

当晚,众人散了之后,李嬤嬤和单嬤嬤回房之后继续聊了一会天,谈到刘镜湖赶了婢女到村里喂猪的新鲜事,两人不免感慨了一番。

李嬤嬤道:“也有一两年不见刘公子了,也不知他现在如何?依顾氏等人的议论看来,是个颇为称职的县令呢!真没想到,以前冷冷清清的刘公子,竟然学会了挑水劈材,真是世事无常啊。殷京之内,他父亲那样一个风流人物,刘公子却如此有定力,生生把送上门的四个美婢都驱到了村里喂猪!这事要传回殷京,恐怕上门提亲的媒人要踏破刘府门槛呢。”

单嬤嬤道:“也不见得。刘公子好是好,可是他家里的事,很难说——祖父那样,父亲这样,继母也不好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