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意法螣蛇。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大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珠。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散势法鸷鸟。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失威势。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长短。无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转圆法猛兽。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义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兴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损兑法灵蓍。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溪。持枢。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别。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中经。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物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当世异时。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记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听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受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征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行其名。耻其宗。故胜者。斗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验以结往。明疑疑而去之。却语者。察伺短也。故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惊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验。验去乱其前。吾归诚于己。遭淫色酒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鬼谷四友
战国时代,出现了许多才智之士,突出者如孙膑、庞涓斗智,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相传些四人同为鬼谷子门生,因些有人将他们合称为鬼谷四友。
孙膑
中国战国中期军事家。真名失传。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传说与庞涓同时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孙膑兵法》
中国古代兵书。古称《齐孙子》。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孙膑兵法早有著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隋书·经籍志》即不见著录。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过整理、注释,编纂为《孙膑兵法》,由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2月出版。共364简,1。1万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直接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断。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将下编移出,补入“五教法”一篇,共16篇、294简,文字亦有较多修正。这批竹简由于自然剥蚀和出土时发掘上的原因,残断散乱十分严重。虽经文物部门大力整理,已不能恢复原貌。但可以看出,其书应是孙膑及其弟子所著。该书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孙膑兵法》问世之后,虽曾失传,但在《史记》、《通典》等古籍中仍然保存了少量佚文,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孙膑提出的“围魏救赵”(见桂陵之战),已成为军事史上一个著名战法,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竹简《孙膑兵法》出版后,受到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该书因袭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杂有一些迷信观念,则属糟粕。
庞涓
战国时魏将。早年与孙膑同师学兵法。公元前354年率魏军围赵都邯郸,次年齐派兵救赵,齐军在孙膑 策划下,出兵袭魏大梁,迫使他回兵救援,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中伏被擒。公元前342年领兵攻韩,次 年齐救韩,采用孙膑逐日减灶之策,诱使他日夜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太子申被俘,涓自杀。
苏秦
中国战国时纵横家。纵横家兴于战国后期。当时称纵横之说为长短说,长说、短说和一纵一横含义相同,都是说纵横之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观点去说服对方的一种方法。到战国晚期,因秦强六国弱已成为定局,故凡联合关东各国抗秦者即为合纵,而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横。有关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后出游数岁,一无所获而归,遭到家人的讥笑。于是他发愤用功。他先去游说周显王、秦惠王和赵肃侯,但都未成功。接着又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苏秦成为纵约长。他因得罪燕易王而亡齐,齐大夫嫉恨苏秦而使人刺之。司马迁在写《苏秦传》时,发现不少有关苏秦的记载不可信,有张冠李戴之误。但他在处理苏秦的事迹时,特别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错误。经过不少学者的考订,明确了苏秦应在燕昭王、齐湣王之世活跃于六国间,苏秦先仕于燕,其主要活动是,离间齐、赵关系,以减轻齐对燕的压力。又和赵李兑共同联合五国以攻秦,后来他又离燕至齐,受到湣王的重用,但苏秦仍忠于燕,暗中为燕效劳。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劝齐攻宋,以转移齐对燕的注意力。于是燕昭王派乐毅攻齐,齐因措手不及而败于燕。苏秦阴与燕谋齐的活动至此而败露,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31篇,当是苏秦作品或后人所记有关他的事迹的汇集。汉以后该书已亡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纵横家书》,其中有11篇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这13篇是现在了解苏秦事迹的重要新材料。
张仪(?~前310)
中国战国时期纵横家。魏人,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前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战国策》记张仪与苏秦是相对立的一纵一横,互相著文攻讦对方。但据考证张仪在前,苏秦在后,苏秦是张仪死后才在政坛上初露头角的。张仪在当时名声颇大。是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大人物。《荀子·臣道》则认为他和苏秦皆巧敏佞说,善取宠于上。司马迁一方面称张仪有“言纵衡强奉”之功,一方面也说他是通于权变的“倾危之士”。《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10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此书汉以后已亡佚。
《黄帝内经》概述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后世简称《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因其内容主要论及针灸、经络,故又名《针经》,唐代王冰时称《灵枢》。至宋代,史崧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此后《素问》、《灵枢》成为《内经》的两大组成部分而流传于世。《内经》一书非一人一时之作,一般认为本书主要部分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它流传过程中掺入了一些后人补撰的内容。该书内容丰富,书中从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者: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东起渭水西迄湟水之间今陕甘青地境的古齐家文化区域)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2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