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1-5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北往事(1-5部)-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红兵看了看大虎,不说话。

大虎也看着赵红兵,也不说话。

“大虎,我这辈子没被人逼过,而且,最他妈烦有人逼我。”赵红兵说话了。

“我今天就逼你了。”大虎的眼睛在冒火。

“晚上等我电话吧。”

“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我让你晚上等我电话。你啥意思?还逼我给你写张欠条吗?”

“……”

“200万给不了,给150万,我和四儿各75万。你记住,我给的75万是看在你家三儿的面子上,不是看你的面子,更不是给那二虎的。这钱你必须交到三虎子家的孤儿寡母手里。你家哥仨,就数那二虎最不是玩意儿。”聊了快一个小时,赵红兵终于也说了句不好听的话。

大虎居然没说什么。

“你不是说我们这帮人太霸道吗?你不是说我们这帮人从来不吃亏吗?今天我吃亏不吃亏?操!你拿三虎子说事儿,你拿二虎说事儿,你还拿谢家那哥俩说事儿,和我他妈有什么关系?你就没让迷愣来我公司找我?你就没连我怀孕的老婆都想动?”

“……”

“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事儿就到今天为止。你该怎么做,心里有数吧?”

“……”

大虎没搭话,他又看到了离车4~5米的一个穿着一身整洁的破旧运动服、运动鞋的老朋友。那个老朋友坐在赵红兵公司的台阶上,不紧不慢地嗑着瓜子儿。

“大虎,我相信你现在敢不要命来杀我全家。但是,你觉得我怕吗?告诉你,我怕的肯定不是你,我怕的是麻烦,懂吗?”

说完,赵红兵拉开车门,甩手关门,走了。

赵红兵真的吃亏了。混了这么多年,赵红兵他们这伙儿人真的第一次吃了亏。这次是赵红兵第一次拿出钱来给对头,平事儿。

而且,这是发生在赵红兵等人已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前提下。

就在两三年前,因为不到100万块钱,赵红兵可以不讲任何情理,拦都拦不住,非和实力雄厚的吴老板玩儿命。

原因是:那已是赵红兵的全部身家,赵红兵真的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

今天,在已经基本打垮了大虎团伙的时候,赵红兵居然不可思议地出钱了,而且还出了那么多。赵红兵疯了?赵红兵服软了?赵红兵怕了?

肯定都不是。

原因是:防止狗急跳墙。钱的数额虽然不小,但赵红兵今天却出得起了。这些钱出了以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让李四不再次被通缉,可以使自己在东郊的工程顺利进行……尽管,损失了钱,还丢了点儿面子。但孰轻孰重,赵红兵当然拎得清。

【二十四、风往哪儿吹】

二龙和谢老二可以把一场和平谈判激化为两大集团的厮杀;赵红兵和大虎可以把一场大家都认为肯定要弄出人命的厮杀和平解决。

差距,不是一点点儿,大哥就是大哥。

沈公子在那段时间曾评价说:这么多年来,真正可以称得上赵红兵对手的一共就俩人,一个是李老棍子,一个是大虎。其他的比如东波、赵山河什么的,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对手。

李老棍子看起来有点儿鲁莽,其实他的心机可能还要略胜赵红兵一筹,但他却没赵红兵生猛,至少没当年的赵红兵生猛。开始时李老棍子还能跟赵红兵打个平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老棍子在武力方面肯定不是赵红兵的对手了,但他在赵红兵的阴影下依然呼风唤雨,守住了半壁江山,依然是江湖大哥。他懂得忍,足见其智商。

虽然大家都说大虎这人心眼多,可大虎的心机跟赵红兵比还真差了一截。但是呢,大虎急眼了以后真有股玉石俱焚的劲儿。这劲头一般人不具备,成了名的江湖大哥更没几个愿意去这么做,但大虎真就敢。

甩手关了车门的赵红兵快步上了楼,头也没回。

台阶上,那个嗑瓜子的人也优哉游哉地溜达着远去了。

“红兵,回来了,晚上一起去吃饭吧,人差不多该到了。”

沈公子根本没问赵红兵谈的内容,他看赵红兵那一脸的疲倦就知道,肯定赵红兵又在闹心了。他在赵红兵闹心的时候,从来就不给赵红兵添堵。

“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好好招待下。对了,准备75万。”

“嗯,知道了。”沈公子心跟明镜似的,根本没多问。

“有二龙和小虎的消息吗?”

“没有……他俩都不接电话。”

“嗯……你给他俩发条短信,我不会发那玩意儿,告诉他们明天不回来的话以后也别回来了。”

“哈哈。”沈公子见到赵红兵扔狠话,乐了。

“笑啥?”赵红兵又开始对沈公子“龇牙”了。

“看你发火,觉得好玩儿。”

“有啥好玩儿的?”

“就算他俩不回来,你还真能一辈子不答理他们?”

“我真就一辈子不答理他们……”

“红兵,我说你呀,也别生气了,现在的孩子都这样。”

“咱俩像他们俩那岁数的时候,在火车站门前开旅馆了吧?挣多少钱不说,但咱们俩起码自己能养活自己吧。他俩呢?除了惹事儿就是惹事儿。”

“说实话,小虎和二龙这次的事儿做得的确是不怎么样。但是吧,他俩在现在这些孩子里,已经算不错的了。”

“他俩还算不错的?操!”一向镇静的赵红兵,居然被气得有点儿哆嗦了。

“嗯,真算不错的。不信你听我说。”沈公子始终笑吟吟的,倒是看得挺开。

“你说!”

“你就没觉得,现在你们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嗯……是,的确比前些年少了很多,这是因为计划生育吧,很多人家都只有一个孩子。”

“嗯,或许计划生育是原因之一,但这不是最大的原因……”

“你啥时候学会卖关子了,有话快说!”

“跟你说吧,我发现了,你们这里现在只要有点儿本事的人,过了18岁,基本就全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谋生去了,对不?”

“……”

“你看啊,在你们这里,能考上大学的,18岁左右就考上了大学。考上了大学以后——甭管什么破烂大学——你见过有几个回来找工作的?都他妈远走高飞了。你也甭说应试教育什么的,人家能考上大学的孩子,总得说是精英吧。一次高考就带走一批精英,这些孩子再也不回来了。你说这年轻人是不是少了一部分?不但少了一部分,而且少的还全是精英。”

“你话不能这么说,考不上大学的孩子里也有不少精英啊?”

“对,我也是这意思。但是你看啊,剩下的这些里面,但凡自己有点儿本事,能在外面找到点儿营生的,也基本全出去了。会唱歌的在咱们这儿的夜总会唱一晚上50元,去南方唱可能就是200元。能说会道的在咱们这里卖日用品,顶多就是个糊口,但是人家出去卖点儿工程机械什么的,可能一年光提成就是几十万。对吧?”

“嗯……”

“所以就说啊,现在你们这里,优秀的年轻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们这儿没用武之地啊!人家在外面一个月赚5000块,谁还回家来赚500块?”

“倒也是。”

“或许还留下点儿精英吧,但那也全在政府机关里供职,不可能来你这儿打工,对不?所以我说啊,二龙和小虎这俩孩子,在现在咱们全市剩下的这些年轻人里,还真算不错的,你看他们平时办事儿不也还可以吗?这次也就是偶尔出出格。别气了,红兵。”

写到这里,二狗又想起了个世人皆知的故事:据说,二战过后,美国军队和苏联军队都开进了德国。苏联人那时候强横啊,把德国人好的机器什么的都拆了下来,拆完急匆匆就打包运回国。但是人家美国人看着苏联人抢机器根本不着急,根本不眼馋。人家美国人只抢人,抢德国的科学家。

所以几十年后,美国成了美国,苏联成了苏联。

倒是没人用武力去东北抢人才,但是东北的人才却全被经济发达地区吸引走了。如此恶性循环,优秀人才永远只出不进,那东北的未来在哪里呢?

假如二狗在上海想找人帮忙建个回归分析的模型,二狗就在自己家所在的小区随便选一栋,逐层挨个敲门,敲一晚上肯定有人会做。但要是在家乡,恐怕二狗把手都敲折了,也找不到一个会做的。或许敲了一个星期的门,到最后还真找到一个会的,一看那大叔已经奔50岁了。咋回事儿啊?一问,是1990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岁数大了,折腾不动了,就在东北这儿继续混下去了。

这样下去的结果肯定是:几十年后,上海会更加“上海”,东北只能无奈地更加“东北”。

二狗一回老家看电视就看到当地政府官员招商引资的“政绩”。吸引来的“资”要么是房地产开发商,要么是来挖矿的,就没一种和高科技沾点儿边儿的。除了盖房子的就是修路的,除了修路的就是挖矿的,除了挖矿的还是盖房子的。真不知道他们500年后是不是能把英特尔这样的公司给吸引来。对了,就算500年后他们真吸引来了英特尔,难道还能靠二龙这样的人去设计半导体去?还别说,二狗真没见过家乡的哪个政府官员在制订人才引进战略。可能人家真不着急吧,咱中国啥时候缺过人啊?

虽然“敲门”的事儿纯属二狗的个人臆想,但二狗的“臆想”也是有根据的。谁不信谁随便找个东北的地级市去试试!可能还有狗友说:“那你孔二狗怎么不回去建设东北去?”这个二狗爸爸早就给二狗定论了:“你如果回来,那你两年肯定就得变成个混子。为什么啊?因为你没事儿可做啊。”

“那你不北京人吗?不大城市人吗?你咋还非赖我们这儿?撵都撵不走!”赵红兵听沈公子批评自己的家乡,有点儿不乐意。

“我不是所有的事业都在这儿吗?我不是十几年前就上了你的贼船吗?我现在还下得来吗?”

“呵呵。”

“真的,咱就说说三姐。”

“别拿我三姐说事儿!”

“你说说啊,你三姐她可是从全国最有名的医科大学毕业的。当年,她一毕业,首选就是回老家,只不过后来三姐夫工作调动她才去了省城。假如现在她毕业,还可能回来吗?”

“嗯……”

“别说你三姐,就算是张岳,他毕业了以后可能回来吗?肯定出去找事儿做了。再比如说四儿,他当年是跑路跑到了广州,但如果他在广州不犯大事儿,他还能回来吗?”

“四儿的情况比较特殊……”

“以前四儿是犯了事儿才跑,现在你们市里那些手头硬的孩子都主动跑到广东去当打仔了,哪儿赚钱往哪儿跑。别看他们在你们这儿混不出名头,但是到了外地,凭着那不要命的劲儿,还真说不定能闯出来。”

“他们那是混社会吗?有那么混社会的吗?他们要么当打手,要么捞偏门。这哪叫混社会啊?”

“甭管人家是干吗,你不得不承认,现在留在咱们这里的混子质量都下降了。你再从年轻人中发掘出个李老棍子来?不可能了。红兵,要是你年轻20岁,你也未必会老老实实留在这里,对不?”

“……”赵红兵没说话。

“你看看,最近这些年新冒出哪个社会大哥了?现在在社会上玩儿得出去的,还是前些年那帮人。所以说吧,别生气,你得接受现实。现在的孩子都是二龙和小虎那样,他俩真不错了。”

“别磨叽了,你快给他俩发短信啊!”

“这就发。哎,对了,晓波还真不错,有几分当年你的风范,无论是打架的劲头儿还是谈事儿的能力。但是吧,他被你和他爹管得太死了,否则他也许能混得出来。”

“别扯淡,发你的短信。”

“……”

“今天晚上我不去了,你顺便跟冯检说说晓波工作的事儿。晓波现在在‘电大’也毕业了,总得找个正经工作。要么他也要往外跑了。”

“他能干啥?”

“勤杂,开车,干啥不行啊?那么大个活人还没点儿用处啊?你问问冯检吧。”

“你干脆让他来咱们公司呗!”

“扯淡,能让他来咱们公司吗?”

赵晓波初中都没毕业,然后再也没读过书。家里先给他买了个“技校”的文凭,又给他报名上了当地的“电视大学”。在“电大”读书期间,赵晓波肯定是一天课也没上过,只是每年考试的时候,去“考”一下。

混到了二十一二岁,他电大也“毕业”了。在这期间他找人代考,参加了“成人高考”。二狗还没大学毕业,人家赵晓波已经是本科毕业了。

到赵晓波“本科毕业”时,家里就该花钱给他找工作了。

赵晓波的“职场之路”,也是当地那些家里有门路的孩子的典型职场路。农村的大学生即使想回到当地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因为,好的工作机会都被赵晓波这样的“本科毕业生”抢走了。那些农村大学生如果回到当地,也就只能在中学当当老师。这样谁还愿意回去?

“我估计进检察院这样的单位,起码得15万。没15万根本进不了。”

“该花钱就得花呗。”

“进去以后一个月800块,15年赚回来,呵呵。”

“呵呵,让你办你就去办呗。总是有个营生,比他一年打架打出去15万强。”赵红兵看了看沈公子,乐了。

“你晚上就跟我一起过去呗?”

“不去,我还要再去找一下四儿。谈完以后,我回家去休息,累。”赵红兵的确太累了,心累。

赵红兵找到李四,这是一天中两个人第二次见面。

“四儿,大虎来找我了,你出75万。”

“谈好了?你做主了?呵呵,75万就75万吧。”李四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他也得为赵红兵考虑。

“我来找你,目的不是说这事儿,主要是捐赠的事儿。”

“嗯,你说来听听。”

“明天,咱们俩先去敬老院走走。我安排一下,就咱俩去。”

“没问题啊。”

“嗯,那你准备下吧。”

“红兵,还有件事儿,我跟你说你别生气啊。”

“你说吧,你今天咋跟个娘们儿似的?你说啥我能生气啊?”

“当年,供出咱们俩的哥儿俩,你还记得不?就是让你稀里糊涂进去待了四年那哥儿俩,就是收拾东波那哥你俩!记得不?”

“能不记得吗?怎么了?你要动他们?”

“不是。”

“那你要怎么着?”

“那哥儿俩是王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